第五百零七章 隊形
“沖??!” 戰(zhàn)士們高喊著往馬馬耶夫崗陣地發(fā)起沖鋒。 整場戰(zhàn)斗最困難的部份是開頭。 德軍擔心敵人會從后方對其實施包抄所以有所防備,蘇軍首先要闖過的就是地雷和鐵絲網(wǎng)混和在一起的障礙區(qū)……雖然之前的炮火準備已經(jīng)將其清理掉一部份,但不可能將他們完清理干凈。 地雷給進攻部隊造成的麻煩不只是身體傷害和心理恐懼的問題,它還能影響部隊的進攻隊形。 因為如果從進攻敵方陣地的角度來說,隊形應(yīng)該是充分展開兵力,也就是面向敵人展開大寫的“一”字隊形,這樣能盡量擴大與敵人的接觸面使敵人在短時間內(nèi)承受盡可能大的沖擊。 否則,如果面向敵人擺出“1”字長蛇陣,在單位時間里就只有前方幾名戰(zhàn)士能發(fā)揮作用,敵人只需要一挺機槍就能從頭掃到尾。 但如果針對雷區(qū)的話就恰恰是相反的,因為前者會讓士兵短時間盡可能多的踩在地雷,后者則是前頭踩完后頭就安了。 于是,在這時候沖鋒隊形就要盡量在兩種考慮中取一個中間值,既不能過于分散也不能過于集中。 整個隊伍是以班為單位列成縱隊沖鋒,同時預(yù)備隊的沖鋒必須記住前方部隊的路線并緊跟其路線沖鋒……只有這樣,前方?jīng)_鋒單位以身踩雷才有意義。 不過踩雷這東西相當一部份是看運氣。 舒爾卡在沖鋒的時候就看到?jīng)_在前頭的戰(zhàn)士沒事,后方的戰(zhàn)士卻被炸翻倒在地上抱著腳部慘叫。 幸運的是他踩中的是蘇軍的木殼雷,如果是德軍的“s”形跳雷的話……舒爾卡距離他只有兩個身位,瞬時飛射出的鋼珠肯定會在舒爾卡身上來幾下。 不過看到這一幕舒爾卡反而就放心些了。 因為他知道駐守在馬馬耶夫崗的德守軍補給不足,或者說在其后方準備不足,否則他們布設(shè)的就不會是木殼雷。 舒爾卡認為這應(yīng)該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個是馬馬耶夫崗的德軍補給不足不是秘密……醫(yī)院和學校被第82步兵團占領(lǐng),其結(jié)果就是補給線被切斷。 德軍能得到補給的途徑就是空投。 但空投畢竟有限,而且他們必定會集中在更需要或者也可以說是急需要的物資上。 比如燃油、炮彈、子彈,坦克零件等。 相比起這些,地雷并不是必須品。 另一方面的原因,則是德軍防御的主方向是正面,也就是馬馬耶夫崗以東,那里集結(jié)了至少兩個團的敵人,隨時都會對他們發(fā)起猛烈的進攻。 因此,即便是有地雷,德軍也會優(yōu)先把它們布設(shè)在東面而不是后方。 這使第82步兵團成功的沖進了德軍設(shè)在馬馬耶夫崗的陣地。 確切的說那是蘇軍的陣地,只不過被德軍占領(lǐng)并被他們利用起來而已。 然而,蘇軍的優(yōu)勢也恰恰在這里。 在此之前,舒爾卡就和第62集團軍指揮部進行了溝通。 第62集團軍指揮部甚至還送來了一張布防圖。 在這張布防圖上詳細的標注了馬馬耶夫崗上戰(zhàn)壕、碉堡防空洞的位置以及走向。 這其中甚至還寫明哪些碉堡已經(jīng)被炸毀哪些沒有。 要得到這些情報并不困難。 戈利科夫只需要詢問幾名馬馬耶夫崗的幸存者就可以了……德國人從他們手里搶走了陣地,所以他們對此一清二楚。 完了后戈利科夫還提醒道:“它們已經(jīng)被敵人占領(lǐng)超過24小時了,我們不知道敵人會把它們恢復(fù)到什么程度!” “我知道,將軍!”舒爾卡回答:“我會注意這一點的!” 其實這一點根本就不需要太過擔心,因為就像之前所說的,西面不是德軍防御的重點方向,所以雖說會在某種程度上修復(fù)這些工事但修復(fù)的肯定不多。 事實也的確如此,德軍甚至連機槍火力點都沒有改變。 這些信息對蘇軍來說十分重要,尤其夜戰(zhàn)。 通常夜戰(zhàn),基本是用前方士兵的沖鋒試探敵人的火力點,然后再有針對性的打照明彈敲掉或是壓制這些火力點再發(fā)起沖鋒。 否則什么也不管一古腦的就沖上去,幾挺機槍組成交叉火力就能將所有人都掃倒在戰(zhàn)場上。 然而現(xiàn)在第82步兵團就不需要這個步驟了。 一上來迫擊炮就對“疑似”機槍火力點一陣狂轟濫炸,機槍也對著該位置一陣猛掃……這并不是說能將敵人擊斃,事實上在夜色中朝大慨位置開火很難將目標擊斃。 但這些子彈和炮彈在附近炸開,彈片、子彈亂飛,不僅會壓著敵人抬不起頭來,掀起的煙塵還會暫時遮掩機槍手視線。 乘著這時候,蘇軍步兵就朝該火力點接近,然后拋出幾枚手榴彈再一個沖鋒,原本需要付出許多時間和生命的問題就這樣解決了。 由于蘇軍的攻勢快速、猛烈而且精確,于是開戰(zhàn)幾分鐘后敵我雙方就進入了rou搏戰(zhàn)。 rou搏戰(zhàn)完是一邊倒的局勢。 有句話叫雙拳難敵四手,人多的一方就會在rou搏戰(zhàn)中占便宜,而且是大便宜。 德軍布置在這后方的總兵力還不到一百人,而蘇軍首批就上來一個營三百多人,后續(xù)還有一個營……其實后續(xù)那個營基本已經(jīng)是用來收拾殘局了。 舒爾卡沖上前的時候,地面到處都是互相扭打在一起的士兵。 舒爾卡沒有遲疑,上前用手槍頂著德軍士兵的腦門扣動了扳機。 “砰”的一聲,德軍士兵頭部往旁一側(cè),然后就倒在了地上。 他至死也無法反抗,因為他正與下方的蘇軍士兵互相掐著對方的脖子。 他甚至看到了舒爾卡,看到了舒爾卡用手槍對準他的腦袋。 但他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一切發(fā)生,眼神里充滿了絕望和恐懼,最后倒在血泊中。 這對舒爾卡來說也不是種好的體驗,因為這就像是在槍斃毫無反抗能力的俘虜,雖然舒爾卡知道事實并非如此。 不過舒爾卡沒有因此遲疑,抓著手槍繼續(xù)走向下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