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強人所難
史蒂芬不由啞口無言。 舒爾卡沒有說的一點是,相比起英軍和美軍來說,蘇軍的整體素質會更差一些,或者也可以說蘇聯人總體比較粗心……他們總喜歡簡單粗暴的處理事情,什么東西馬馬虎虎差不多就行了。 所以,對于非洲英軍同時混雜著兩種裝備,而且只是坦克機槍使用美式裝備只怕問題還不大。 但對蘇軍來說,同時使用英式、美式、蘇式裝備那絕對是個噩夢。 這其實也可以說明問題,英軍的情況與蘇軍完全不同,史蒂芬上校抱著“有與德軍作戰(zhàn)經驗”的想法在蘇軍面前頤指氣使顯然是不合適的。 尤其英軍所謂的“經驗”還是在非洲高溫沙漠里的作戰(zhàn)經驗,而蘇軍卻是在低溫雪地中作戰(zhàn)。 更不用說英軍大多都是被德軍追著打了。 “好吧!”史蒂芬上校攤了攤手,回答:“我同意!” “另外……”舒爾卡說:“我認為這些坦克更適合用于與敵人步兵作戰(zhàn),所以我們應該針對敵人步兵師進行訓練!” “不,上尉!”史蒂芬面色變得十分難看:“你的意思,是否是說我們的坦克在德國人面前不堪一擊?我認為你錯了,我們在戰(zhàn)場上就是用這些坦克擋住了德國人的進攻……” “那么,能告訴我你們打了那些勝仗嗎?”舒爾卡反問:“或是在戰(zhàn)斗中擊毀了多少輛德國人的坦克?‘三號’、‘四號’?還是意大利人的11、13坦克?” 史蒂芬眼神里不由閃過一絲意外,他以為蘇聯人不知道在非洲戰(zhàn)場上發(fā)生了什么,但事實似乎并非如此……至少眼前這個上尉就知道意大利坦克的型號。 其實,舒爾卡知道的要比史蒂芬想像的要多得多。 不過剛才他似乎是說漏嘴了,于是趕忙補了一句:“上校,我們這也有意大利人,意大利遠征軍……我們可以從他們那得到一些信息,所以我們并非一無所知!” 史蒂芬無奈的點了點頭,攤了攤手:“好吧,上尉!這是你們的戰(zhàn)斗,你們想怎樣就怎樣!我只是想提醒你……如果用這些坦克對敵人步兵,那么你們拿什么對付德國人的裝甲部隊呢?” 這的確是個問題。 最好的坦克當然是t34,但由于蘇軍正在往后方遷移工業(yè),坦克產量嚴重不足,斯大林格勒生產的坦克遠遠不夠戰(zhàn)場的消耗,現在就連近衛(wèi)坦克第一旅都已經處在無坦克可用的狀態(tài)……近衛(wèi)坦克第一旅之前還有十幾輛t34,但因為要來斯大林格勒接收這批英、美坦克,所以那十幾輛t34都配屬給其它部隊用在戰(zhàn)場了。 另一方面,遠東方面軍因為其主要對手是日本人,而日本人的坦克蘇邊在諾門罕戰(zhàn)役是領教過的……蘇式t26、kv 1等坦克足夠應對。 這造成趕來增援的遠東方面軍手里的t34也不多。 史蒂芬說:“所以,我認為你最好是去問問你的上級,上尉!” “這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上校!”舒爾卡拋下這句話就離開了。 隨后舒爾卡就找到了卡圖科夫,至少史蒂芬這話是對的,舒爾卡的確需要問問上級的意見。 “我認為我們所有的訓練都是沒有必要的,上校同志!”舒爾卡有些沮喪的向卡圖科夫報告:“這些坦克不適合與德國人作戰(zhàn),如果一定要把它們派上戰(zhàn)場的話……它們更適合對付敵人的步兵!” “你的想法是……”卡圖科夫問。 “我認為這些坦克不應該是我們的裝備!”舒爾卡說:“我們是近衛(wèi)坦克第一旅,是有經驗的坦克兵,我們應該使用t34,這樣才能在戰(zhàn)場上與德國人一決高下!如果使用了這些坦克……我們甚至都無法再編入t34!” 這是由坦克的速度決定的,“瑪蒂爾達”、“瓦倫丁”坦克公路最高時速24公里,越野15公里,3中型坦克好些,公路最高時速42公里,越野速度26公里……將t34跟這些坦克編在一起就意味著它必須放緩速度適應“瑪蒂爾達”和“瓦倫丁”。 而這對于沒有制空權的蘇軍來說簡直就是噩夢,它們在行軍的路上就會被德軍空中力量炸得一干二凈。 近衛(wèi)坦克第一旅不應該這樣在戰(zhàn)場上被敵人消滅掉。 “舒爾卡同志!”卡圖科夫說:“這就是我讓你參與訓練的原因之一!” “什么?” “我們沒有選擇的余地!”卡圖科夫說:“事實上,不久前我的想法也像你一樣,把這些坦克丟給別人,讓上級給我們安排t34……但是你知道朱可夫同志怎么回答?” 不等舒爾卡問,卡圖科夫就接著說道:“他在電話里跟我說:如果你們不打算用這批坦克,那就端著步槍去跟敵人作戰(zhàn)吧!你希望這樣嗎?” “不!”舒爾卡搖了搖頭。 當然不,步兵很難與裝甲部隊對抗,除非每個地方都有一個湖,而且還要德國人每次都上當。 “那就想辦法把它們利用起來!”卡圖科夫說。 說到這里,卡圖科夫就望了望周圍,壓低聲音說道:“我們正在組織反攻,明白嗎?” 舒爾卡點了點頭。 也差不多是反攻的時候了,氣溫驟降援軍趕到,而德軍卻有如強弩之末銳氣盡失……此時發(fā)起反攻不僅能粉碎德軍進攻莫斯科的計劃,還能打擊德軍的有生力量并為莫斯科打下一片緩沖地帶。 而反攻,就意味著要投入所有的裝備,不管是英式、美式還是蘇式的。 同時,現在能使用這些裝備的也只有近衛(wèi)坦克第1旅了。 然而…… “可它們的越野最高時速只有十幾公里,上校同志!”舒爾卡說:“難以想像,我們居然要駕駛著它們去追趕敵人,它們甚至比馬車還慢,而且還可能有很高的故障率!” “我知道這些,舒爾卡同志!”卡圖科夫回答:“但我們必須把它們利用起來!” 舒爾卡嘆了一口氣,這似乎有些強人所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