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六章 風水之名
虞夏這一問,那店小二就換上了驕傲的語氣。 “您說的是齊家吧!那可真是我們岐昉縣數(shù)一數(shù)二的大戶?。【拍昵翱婆e高中狀元的齊銘佑齊老爺,就是我們岐昉縣齊家人?。 ?/br> 店小二滔滔不絕,把齊家原先風評如何,如何發(fā)跡,如何飛黃騰達,都說了個明明白白,一副與有榮焉的模樣。 “不過這齊大人久居京城,去年把他的母親和兄弟姐妹都接去了,如今在這齊府住著的,都是隔房的親戚?!?/br> “怎么,齊大人都那么大官家,怎么沒把叔伯兄弟也接進京城享福去?” 這時間也沒什么人上門,店小二索性拉了張條凳坐下,同他們好好說道起來。 “您可曾聽說去年襄州貪腐案?” 虞夏點了點頭,當初負責查處這案件的,正是齊銘佑本人,他也是那時候順道將家人接去了京城。 “那案子,當初可鬧得大極了!” 店小二說,當初那貪腐案幾乎牽扯到了整個襄州官場,即便是帶著圣上御令的齊銘佑,也是經(jīng)歷了九死一生,才將這些毒瘡一一拔除。 “這襄州的大官啊,幾乎都被清洗了一遍,鬧得滿城風雨,如今襄州管事的,都是去年圣上新調(diào)派來的人手。” “您說,這齊大人下手這么狠,可不就得罪人了么,這襄州,到底是他老家?。 ?/br> 聽店小二這么一說虞夏可算是有些明白了過來,這齊銘佑把家人接去京城,與其說是享福,不如說是避禍吧。 真要這么說的話,那他把隔房親戚留在岐昉縣,這更說不過去啊,難道他就不怕仇人拿這些親戚來要挾他么? “嗨,這您就有所不知了?!钡晷《裆衩孛氐?,湊近了虞夏,“這事啊,也就我這跟齊府離得近的知道,出了這茶館啊,您也沒地兒打聽去!” 虞夏立刻做出一副好奇之色,“這里面還有別的秘密嗎?” 店小二瞧她年齡不大,正是對什么事都好奇的年紀,心里一點戒心都沒有。 “您可聽說過,一個人家的運勢如何,跟祖墳風水有關?” 虞夏遲疑著點了點頭,但是面上的疑惑之色卻沒逃過店小二的眼睛。 店小二心里更得意了。 “我跟您說,這齊家啊,以前只是個普通的富裕人家,怎么都出不了大官,后來啊,來了個風水先生......” 店小二說的大致的經(jīng)過跟宋元說的相差無幾,只是許多細節(jié)都含糊不清。 虞夏不動聲色,“那個高人后來去哪兒了呢?” 店小二搖了搖頭,“誰知道呢,聽說在齊家住過一陣,后來就消失了,高人嘛,來無影,去無蹤也正常。這齊大人讓叔伯兄弟留在岐昉縣就是為了看好祖墳風水呢!” “我跟您說這事可是誰也不知道的,要不是上次他們家二老爺喝多了在我們茶館不小心吐露出來了,我們還以為齊大人不樂意一大家子親戚都去拖累他呢!” 虞夏聽完心里直冷笑,把親戚留岐昉縣到底是為了祖墳風水還是怕拖累,這事還難說呢! “那您可聽說過這齊府原來住了個瞎子?”虞夏問。 店小二皺著眉回想了一下,“好像的確有那么個人,年紀挺大的,住齊家很多年,幾年前就不見了,約摸是死了吧。” 店小二說著說著似乎想起了什么,面上帶了一絲嫌惡之色,“那老頭啊,又臟又臭,比外邊的叫花子還不如,也多虧齊家仁義,愿意養(yǎng)著他?!?/br> “那老頭跟齊家非親非故,齊家為什么要養(yǎng)著他呢?” 店小二搖了搖頭,“大概是因為齊老太爺是個好人吧,他活著的時候,可沒少幫襯岐昉縣的百姓,碰上那老瞎子看他可憐就收留了也說不準?!?/br> “可我聽說,那瞎子剛住進齊家的時候不瞎啊?!?/br> 店小二一愣,“還有這回事么?” 虞夏點了點頭,“聽說那老頭是在齊家瞎的呢。” “這我卻不知道了,時間隔太久,我去問問我們掌柜的!” 店小二丟下這話就蹭蹭蹭往樓下跑,沒過多久又氣喘吁吁回來了,一臉驚奇之色。 “官還真叫您給說對了,那老頭是在齊大人高中之后才瞎的!還是被不知打哪兒飛來的老鷹給啄瞎的!” 店小二不由嘖嘖稱奇,“也不知道那老頭是造了什么孽,竟然攤上這種事,難怪后來齊老太爺死了他們齊家人都不待見他?!?/br> 虞夏心中一動,“齊家人對他不好嗎?” 店小二嗤笑一聲,“整天白養(yǎng)著個又老又臟又臭的瞎子誰受得了啊,還非親非故的,能給口飯吃就不錯了!那老頭脾氣古怪不討喜,整天神神秘秘的說胡話,我估計他腦子也有點問題。” 從茶館出來,虞夏的心情有些沉重。 堂堂一個風水師,竟然淪落到這般田地。 那齊銘佑一邊不信風水,對宋元不聞不問,另一邊又以風水為借口,騙叔伯兄弟留在岐昉縣,這樣的人,真的不值得心慈手軟。 虞夏買了衣服回去,宋元還在屋子里待著,剛吃完飯,身上穿著店小二給的一件舊中衣,至于原來的衣服,上面早就長滿了虱子,虞夏讓店小二給扔了。 虞夏把她從茶館打聽來的事都一一跟宋元說了。 當說到齊銘佑隔房親戚因為祖墳風水而留在岐昉縣的時候,宋元氣得臉通紅,被啄瞎的眼里又流出了血淚來。 “豈有此理,豈有此理啊!” 宋元拳頭握得咯咯想,不停喘著粗氣。 “我都被他們逼得走投無路,他們竟還拿我的名義來做文章!仁義忠厚的齊老太爺,怎么會生出這么些個狼心狗肺的兒孫!” 虞夏沉默著不說話,這苛待宋元的事,齊家人人都有份。當初為祖墳改善風水這事做得隱秘,只有齊老太爺知道,這個秘密在齊老太爺臨死前告訴了齊銘佑,結果竟然被齊銘佑這般加以利用了。 “齊侍郎能年紀輕輕就在朝中混得風生水起,這最重要的一個本事啊,就是懂得審時度勢趨利避害?!?/br> 陳道人抽著旱煙涼涼道。 虞夏明白陳道人的意思。 齊銘佑曾經(jīng)也許還有一顆仁善的心,但是久在官場,為了自保以及出人頭地,難免會更加注重衡量一些事情的利弊,從而變得功利冷血起來。 “宋先生,事已至此,您做好決定了么?”虞夏問。 宋元面上閃過一絲恨意,重重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