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引靈石珠
怨龍白天隱遁,兩人合計了一下,決定還是用髑鹖把怨龍給引出來。 現(xiàn)在髑鹖被封印,兩人沒了后顧之憂,心下輕松了不少。 差役們都被遣回去了,髑鹖體積龐大,單憑兩人抬肯定是抬不下山的。 百里夜曦嘆了口氣,他就知道,自從上次他信了她的邪親自挖棺之后,他就成了個苦命人了,以前從來不碰的臟活累活都干了。 好在百里夜曦也沒多抱怨,近日他凡事親力親為,次數(shù)多了也慢慢習慣了。當下便認命地聽從了虞夏的建議,找了些一人多高的樹枝,用草繩綁住做了個簡易的筏子模樣的東西。 兩人將髑鹖搬到筏子上,站在前面,一人牽一邊,愣是將髑鹖給拖到了山下。 兩人熱得滿腦袋汗,草繩粗糙,掌心都是磨破的痕跡,玄門中人自是不把這點小傷放在眼里,只是百里夜曦臉色不太好看。 他肩膀部位的衣料都被磨糙了…… 他這叫什么?穿著綾羅綢緞去碼頭當腳夫? 百里夜曦嘴角抽了抽,睨了虞夏一眼,他就知道,遇到她準沒好事! 虞夏絲毫未察覺到他的情緒,只盯著已經(jīng)放回原埋棺處破軍星位的髑鹖看,一邊問百里夜曦,“你將怨龍引出來之后又打算如何對付它呢?” 先前怨龍只是悄悄在子時吸取那些民夫的精神元氣,但如今滋養(yǎng)它的邪體回歸原處,又遭受攻擊,難保怨龍不會如髑鹖一般暴起反抗。 那般濃郁程度的邪氣,要是主動攻擊人,其威力不可小覷。 方才那髑鹖暴起那一刻的攻勢,可是堪比五品玄臺了。 百里夜曦輕哼一聲,掌心一番,不知道從何處取出顆通體烏黑桃核大小的珠子。 “這是引靈珠?!卑倮镆龟刈缘玫溃斑@珠子由黑曜石制成,在三清山太浩池溫養(yǎng)了兩百年,又有奌陽真人親自開光為其加持無上法力。凡是靈體,不論你是陰靈還是邪靈,都逃不出它的吸引之力?!?/br> 百里夜曦撇了撇嘴,有些不情愿道,“此物珍貴,每隔百日才能夠吸納一次邪煞之氣,要不是這次事關重大,我絕不會輕易拿出來。” 好不容易等到距上次使用之后的一百日過去,沒想到這會兒又要消耗掉一次難得的機會。 百里夜曦不高興地想著,也不等虞夏答話,站在破軍星位,腳下一點,一股精純的能量以他為中心震蕩開來,被封印的髑鹖紅眼閃了一閃,被驚醒了一瞬,發(fā)出一陣短促的鳴叫,太極圖案一亮,髑鹖雙眼又迅速暗了下去。 百里夜曦腳下開始緩緩有黑氣蔓延。 果然,感應到了髑鹖的召喚,怨龍冒頭了。 既然已經(jīng)出來了,那自然不會讓它輕易縮回去。 百里夜曦右手一揚將引靈珠高高拋起,口中念道: “湛湛青天紫云開,朱李二仙引靈來。昭昭其有,冥冥其無,乍遐乍邇,或沉或浮。五方徘徊,一丈之余,萬神無越,靈體速來。謹請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一時間青光大放,仿佛有一只無形的大手從天而降,握住了那緩緩升騰的黑氣,猛力向上拖拽。 一聲高亢的龍吟響起,虞夏直覺一陣狂風平地而起,似要將這方圓五里之內一切都摧毀。被百里夜曦封印的髑鹖原來還安安靜靜倒在那兒,這會兒似乎感受到了什么,開始不安地震動起來。 四周邪氣忽然濃郁了起來。 虞夏立刻運轉元氣,手掐正氣訣,口念金光神咒: “天地玄宗,萬炁本根。廣修億劫,證吾神通。三界內外,惟道獨尊。體有金光,覆映吾身。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包羅天地,養(yǎng)育群生。受持萬遍,身有光明。三界侍衛(wèi),五帝司迎。萬神朝禮,役使雷霆,鬼妖喪膽,精怪忘形。內有霹靂,雷神隱名。洞慧交徹,五炁騰騰。金光速現(xiàn),覆護真人。急急如律令!” 話音落下,便有金光護體,虞夏立即腳下生風,來到髑鹖跟前,咬破舌尖,噴出一口精血。 虞夏將元氣導引至指尖,掏出一張符紙,手指快速飛舞。 以指為筆,以血為墨。 當最后一滴精血融入符紙,一道紅光閃過,符成。 虞夏來不及細看,立刻將這枚鎮(zhèn)邪符貼到髑鹖身上。 人界克邪之物,以朱砂用途最廣,除此之外鮮血也有克邪的功效,一般以血克邪,多用黑狗血,而黑狗血之上,更有精血。 血本源于先天之精,而生成于后天飲食水谷;精的形成,亦靠后天飲食所化生,精為陰中之陽,血為陰中之陰。 人的精血蘊含陰陽二氣,而玄師的精血又因被吸納入體的元氣滋養(yǎng)過,自帶天道法則,克邪之效遠勝于朱砂黑狗血。但由于精血稀少,損耗過大會傷了根本,所以玄師非迫不得已不會使用。 那邊百里夜曦正在對付怨龍,無暇分身,要是讓髑鹖同時暴起,后果不堪設想。 虞夏修為低微做不了什么,只有一手畫符術還算拿得出手,這會兒自當竭盡全力減輕百里夜曦的負擔。 髑鹖本就被縛,方才有動靜也不過是受怨龍邪氣影響恢復了些許本能,虞夏的鎮(zhèn)邪符雖然品階不高,但畢竟是精血所畫,貼上之后髑鹖微微有些發(fā)紅光的雙目又暗淡了下去,老老實實安靜了下來。 虞夏輕舒一口氣,而百里夜曦那邊也有所進展。 邪風陣陣,一股濃郁的黑氣從破軍星位地下涌出,在空氣中緩緩凝聚,隨著黑氣越來越濃,怨龍的身影也越來越清晰。 當黑氣凝聚有如實質之時,虞夏終于看清了這條怨龍的全貌。 龍鱗反生,龍尾分行,雙目赤紅,通體漆黑,伴有黑霧繚繞。 引靈珠靈光大放,怨龍長身不停翻騰,發(fā)出憤怒的嘶吼,吼聲震天,撞擊著兩人的耳膜。 百里夜曦不為所動,雙手不停變換,迅疾繚亂只看得清一道道飛舞的殘影,勾動天地元氣急速運轉,浮于上空的引靈珠也快速轉動了起來。 一道道氣流隨引靈珠旋轉,似是一個旋渦,以引靈珠為中心,四周的氣流波動向其一圈又一圈地轉動,似要將周邊的一切都吸納進去。 怨龍似乎感受到了引靈珠的吸攝之力,怒吼一聲,龍身急劇翻動,張牙舞爪,似乎在撕扯著什么。 然而它的一切掙扎都只是為它拖延些許時間而已,并改變不了它最終的命運。 引靈珠越轉越快,散發(fā)著寒光,氣流旋渦越來越大,蕩遍四野,竟將整個吞天噬邪陣都籠罩了進去。沉睡中的十二神獸似乎感應到了什么,齊齊低吟,十二道微弱的白光從十二個方位射出,交匯于旋渦深處。 怨龍最終敵不過引靈珠與十二神獸共同的壓制,一縷縷黑氣從它的身體上抽出,俱往引靈珠而去。 隨著引靈珠轉速越來越快,十二神獸的低吟越來越急促,怨龍的身形也越來越淡。 最后化作了虛無。 一陣龍的悲吟在這荒野間擴散開來,莫名讓虞夏酸澀了雙眼。 此地本是一處上佳的龍脈,人人向往的所在,龍脈有靈,化身真龍,卻因天災人禍,人心作祟,最后將它變作一條邪氣纏身的怨龍。 被怨氣滋養(yǎng),被鎮(zhèn)壓,被控制,雖曾作惡,但也是無奈之舉。 歸根結底,責任在它嗎? 可百姓是無辜的啊…… 真正作惡的人早已化作一抔黃土,消散在了這天地間,再也尋不到蹤跡。 而怨龍,身為邪靈,哪怕并非自愿,卻也不能將之留存于世,最終只能落個被滅殺的下場。 天道輪回,天理昭昭,究竟該做何種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