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金色月光、留種、虐過我的人都醒悟了(重生)、我可以再等等、在后媽文里當女配[七零]、如癡如醉、仙醫(yī)圣手、斗破蒼穹之水君、權謀有道、洛水殘霞
皇帝好整以暇靠在梳妝臺邊上看靜嘉梳妝:“這不是寧寧心疼我,我聽媳婦兒話,不急著批折子,南書房那些人也不是吃干飯的?!?/br> 靜嘉翻個白眼,不想跟皇帝說話,他除了越來越會拈酸吃醋,臉皮子厚得也沒人能跟他抗衡了。 皇帝見靜嘉不說話,非要招惹她,他搶過杜若手中的眉筆,要給靜嘉畫眉,還非常理直氣壯—— “人家都說舉案齊眉,給夫人畫眉乃是閨房之樂,怎么能叫奴才伺候呢?!?/br> 靜嘉不相信他的水平,怎么都不肯,說白了,皇帝那手拿朱批是叫天下信服的,可是拿眉黛,就叫人害怕了。 “還是……” “別動?!被实垩凵裾J真攬住靜嘉的肩膀,眉筆非常自然落到了靜嘉面上。 靜嘉忍不住閉上眼睛,感覺到面上輕柔的動作過后,在皇帝提醒聲中才睜開眼,鏡子里絕艷的美人面上,眉山如黛,彎彎若柳,齊整又精神,一點都不像是頭回畫的人手筆。 “皇上畫得竟然如此好?”靜嘉驚訝極了。 皇帝略有些不自在,叫眾人出去后,才彎腰湊在靜嘉耳邊親了親:“朕偷偷練了許久,只為求皇后娘娘恩典,準朕伺候娘娘一輩子可好?” 天光已然大亮,春末熱情也溫和的陽光透過窗縫打進來,細碎撒了一地,帶來滿室光輝,叫靜嘉看得極為清楚,俯在身前的這人,那雙過往深邃冷清的眸中,已經再不見清冷。 再仔細分辨,才發(fā)現(xiàn)滿滿都是柔情萬分的臣服,滿溢出來與陽光混在一起,成了讓人心動的味道,靜嘉深深吸了口氣,唇角不自覺浮出一抹笑來。 “好,準了?!?/br> “一輩子?” “一輩子!” 再激昂的情感都抵不過時間的洗刷,可正和帝和皇后娘娘之間的故事卻流傳了不知多少歲月。 正和十年,京城和直津巾幗榜一露面,便掀起了保守迂腐之人和年輕人之間的矛盾,而打賞的二榜直叫國庫豐盈到滿朝震驚的程度。 許多人來不及想,或者想了也沒用,在巾幗榜熱潮中,不知道扔了多少銀子出去,面子和攀比這種事兒腦子一熱是自己都管不住自己的。 等巾幗榜結束后,一擲千金的紈绔少了許多,有閑散銀子欺壓百姓的少了許多,甚至因為大家族之間的比拼,一次巾幗榜過去,家里銀子都不夠揮霍,矛盾頻發(fā),能顧得上有閑心思的就更少了。 與之相反,國庫豐盈,皇后在淮駿夫人的幫助下,有皇帝支持,興起了許多利國利民的政策。 她主張推行士族和有功名之人掃盲獲得酬勞和德行分數(shù),這德行分數(shù)不管是年終上官評分還是科舉排名都有用。 同時皇帝下令懸賞工農有志之士推行各種利民技術,讓老百姓們日子更好過。 不夸張的說,巾幗榜一年一次,在七巧節(jié)時候,天下女子皆可參加,大大提高了女孩兒的存活率,她們的地位也隨著巾幗榜滿大清聞名而日益提高。 而皇帝推出的許多政策,從京城中傳出來的消息也叫人知曉,許多時候銀子都是由皇后掏的,巾幗榜的斂財能力從第一次后就再沒被人小覷過,也因此皇后在民間的名聲絲毫不比皇帝差。 自然,皇帝獨寵皇后,三年一次選秀后宮幾乎從不進人,還是叫人說嘴的,尤其是老派的御史和將祖宗規(guī)矩看得大于天之人,更是對此無法接受。 可他們真沒什么機會發(fā)揮,與在民間日益增添的名聲相對的,是皇后娘娘生育的數(shù)量和質量。 正和十一年選秀時,有人抗議皇后獨寵,皇后扭臉就爆出四個月身孕,年底生了個小阿哥。 正和十四年還不等有人抗議,皇后又生了一對龍鳳胎,等正和十七年時,大家就都冷笑著觀望,皇后已經二十九歲高齡,有本事你再生?。?/br> 靜嘉沒叫他們失望,第二年就又生了個小阿哥,如此一來,宮中嫡出不算大哥,只是靜嘉就生了四個,再怎么說,皇帝都算不上子嗣不豐的了。 這位七阿哥便是正和帝最后一個孩子,皇后再沒生過,朝臣們也沒再上趕著觸霉頭嗶嗶。 畢竟臉常腫是一回事兒,明擺著后宮都成了擺設,皇后位子穩(wěn)得一匹,連皇帝都怕皇后娘娘生氣,他們干什么想不開呢? 再說就是想折騰……他們也折騰不起了啊,叫皇帝不高興,扭臉就能送你下鄉(xiāng)去掙德行分,若是你不肯去,年底的賞銀就甭想了。 巾幗榜舉辦一次大家窮一次,倒是老百姓們日子更好過了,偏偏也沒人逼著他們掏銀子,可……誰還不要個臉呢? 皇帝也沒想著將朝臣或者士族逼到絕路上,每年都會拿出巾幗榜的一部分銀子,獎賞年底評分為優(yōu)秀的官員。 這筆銀子數(shù)額還不小,好些展揚人家為了臉面家里光溜溜的,就指著這賞銀過日子了。 如此一來,朝堂安穩(wěn)和諧,大清內外山河清明,老百姓們安居樂業(yè),正和朝時期,無數(shù)小國來賀,頗有了幾分前唐時的盛世光景。 按理說靜嘉生了那么多孩子,身子本該是要虛一些,但是有程太醫(yī)在,每回坐月子都叫靜嘉補養(yǎng)的更好些,她三十歲時身子骨反倒比十幾歲時更穩(wěn)健。 所以皇帝和靜嘉二人很長壽,在正和三十二年時,福寶繼承了皇位立國號為乾成,知命之年的皇帝和四十五歲的靜嘉退居圓明園,過起了悠閑日子。 正史記載二人直到乾成三十年才先后去世,一輩子的話誰都沒再說過,可兩個人都做到了舉案齊眉,互相哄著對方,直至終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