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他不傻,看得出來那堂妹看不起他們這些農村人。 知青才來時,倒是吸引過她的注意,只是當她發(fā)現(xiàn)這些知青還沒顧里家里富時,就不再施舍眼神給他們了。 他那會兒就覺得這堂妹不像他們李家的人,只是沒想到還真不是。 他雖然是個混子,但是也不是什么壞人,之前舒魚還是傻子知青的時候,他也幫過不少忙,這會兒變成堂妹了,他自然只會更好。 舒魚沒想到李勇這么好說話,“勇堂哥,我們現(xiàn)在有個想法,想要找你幫忙?!?/br> 舒魚感覺能試試。 李勇?lián)]揮大手,很是大氣,“沒問題,你說說。” 舒魚把紅白喜事一條龍的構想說了一下,然后問李勇愿不愿意裝一下道士先生。 “堂哥不是剛從城里回來嗎?剛好也可以說是之前遇到了高人,現(xiàn)在學成歸來?!?/br> “那沒問題呀!這事兒我能干!”李勇感覺這事情給他干太合適了,裝嘛,他最會了。 舒魚和李勇說好了,讓李勇之后去找她,她也好把流程和經文什么的告訴他。 前期準備工作也就算是做完了。 舒魚找了李強國讓他幫忙多找點郵票糧票之類的東西。 準備之后帶回二十一世紀,同時也好去取她最新定的貨物。 第10章 生意開張 雖然讓李勇裝道士先生,但是也只是一條龍所需要的部分,舒魚才交給了他,至于那些《易學》的東西,舒魚實在是沒時間沒精力去學了或者說抄了給李勇。 只是她在教李勇的時候提到了兩句。 李勇每天來她們家學這個東西,舒魚教學之余也是需要休息的,倆人休息時,無聊期間,舒魚便會給李勇講些關于道士鬼怪之類的故事。 沒想到李勇起了很大的興趣,倒是對舒魚口中的《易學》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這讓舒魚有些許為難。 現(xiàn)在這個時代書是很難得的東西,而《易學》這種非常規(guī)的書就更難得了,更何況她就是給李勇找了書,李勇也不認識字呀! “勇堂哥,書我能找來,甚至于注解我都能找來,但是你不認識字,這怎么學呀?總不能我按個給你念吧!我也是有事情要做的呀!”舒魚直白的說。 李勇有些失落,說實話,他還是第一次對某樣東西產生濃厚的興趣。 看著他那么失落,舒魚也有些不忍心,于是給他出主意:“要不你去學一下認字吧!二叔二嬸對你那么好,你要是說你想學習考大學,他們一定會同意的,這樣你再我這兒工作之余,還可以學習一下讀書認字,至于老師嘛,你可以去找留下來的知青?!?/br> 李勇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拉起舒魚的手,說:“堂妹,你這主意好呀!到時候我可又有收入,又再學習,爸媽也開始,我也開心?!?/br> 回去之后,李勇就和父母說了這件事。 李二有些震驚,他這個小兒子是最最不聽話的了,因為他們一直有些慣著他,也就有些好吃懶做,性子雖好,卻一直讓他們擔心以后的出路,所以他之前那么不靠譜的要去城里,他們也很支持,就希望他能變好。 沒想到跟著侄女還能激發(fā)他讀書的想法!那好呀!畢竟大學生的好處可是多多呀!光一個包工作,就夠人搶破頭的了。 所以夫妻兩人立馬表示了贊同,原因將家里為數不多的積蓄給李勇找老師。 找到了個留下來的男知青,人家愿意教。 那知青人挺好,只是李二家三個孩子,還問其他孩子需不需要一起學,反正他教一個也是教,教二個也是教,他就收他們一份錢就是。 李二家有三個孩子,老大李建黨,老二李國光,老三李勇,之前老大老二都是跟著李二種地的,私底下呢,李二找了李三,讓李建黨跟著學了些木匠的手藝,偶爾也可以接接村子里的活。 雖然沒幾個錢,但是好歹也算對家里的補貼。 三個孩子,目前也只有李建黨成了家。 在李二看來,李建黨也就不適合去讀書了。 所以最后可以去的就是李國光和李勇了。 李勇想著自己“道士先生”的職業(yè),之后肯定能賺點錢,于是和李二說:“爸,之后賺了錢我還你,讀書這個錢算我自己出?!?/br> “不需要,父母讓孩子讀書,哪兒還能找孩子要錢呀!”李二也很堅持。 當然,也是因為李二并不覺得李勇能找到什么錢來。 李勇也了解自己父親,如果是以前他也就認了,但是這次他對堂妹的事業(yè)可是非常有信心的,覺得自己肯定也能找點錢。 所以倒是有點希望生意開張。 很快就有了機會。 村里有一個李寡婦生了一兒一女,辛苦將兒女養(yǎng)大成家了,沒想到還沒怎么享受福氣,就突然離世了。 因為想到自己的母親辛苦了這大半輩子,所以兒子想給母親好好辦一下喪禮。 但是因為家里人少,自己很難辦理酒席,加上兒子之前一直在外打工,現(xiàn)在回來跟村里人也沒那么熟悉,居然一時不知道怎么辦。 這事情還是王麗娟打聽到的,回來就和舒魚說了。 舒魚找上那位李寡婦的兒媳張月,和對方先是聊了聊家長里短,然后才慢慢引到喪禮上。 “其實我準備做一個專業(yè)的紅白喜事一條龍,也就是有人發(fā)生了紅白喜事,那么不管是場地布置、酒席、道士超度等等,我們全給包了?!笔骠~解釋了一下紅白喜事一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