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按捺不住
蘭澤發(fā)現(xiàn),他對核廢料微生物的設想,已經沒法壓制下去了。 就算浪到身無分文,他也想做。 就算錢花完了,東西沒做出來,他也想試試。 他從來不缺作死的勇氣。 更缺的東西,可能還是錢。 蘭澤坐在廚房玩手環(huán),打開通訊錄,想找出以前和他聊過,想用微生物治理核污染的那人??粗欢训娜嗣四槹l(fā)了呆。這沒法找,他連人家姓什么都沒印象了。 努力回想,想起來,那人是陸師兄的同屆同學。 以前在大學實驗室的時候,陸崇顯大師兄和蘭澤,還算有交情。一個博士讀下來,陸師兄的功夫做得特別扎實;相比之下,蘭澤覺得自己一樣是生物學博士,論文做來有點投機取巧,學位水得多了。 那位老兄如果是陸師兄的同齡人,也得超過四十歲了。 陸師兄比較忙。蘭澤不知道這大晚上的,他還在不在實驗室里加班,所以也沒敢打擾他。 蘭澤把手環(huán)投影+掃描功能打開,在投影界面上給陸師兄留言。 “大師兄,還記得去年你請的事嗎?那次有位你的老同學,是搞核污染監(jiān)控的。能告訴我他的姓名嗎?大師兄你要是有空幫我聯(lián)系一下就更好了。我的聯(lián)系方式可以轉交他。他上次說過,想用微生物治理核污染。我現(xiàn)在有思路了?!?/br> 留言完畢,想來陸師兄那邊也不會立刻看到。 于是,蘭澤繼續(xù)當前最重要的事情:吃飯。看那份巨詳細的人類發(fā)育說明書消磨時間。睡覺。 他并不懷疑自己的能力。只要時間和精力投入得足夠,能夠完美屏蔽核輻射的膜結構一定能找出來,還有可能找到不止一種。只要選出最簡單最適合細胞合成的方案就可以了。大量燒錢的實驗其實只是打算用來測試他找出的膜結構而已。從合成到使用,再到分裂方式,每一步都需要測試。 他需要控制好膜結構開發(fā)的全過程,設計好一切必不可少的實驗。 然后實際實驗cao作交給別人去做。 為了實驗可重復驗證的有效性,按照規(guī)范,每個實驗都得重復三五次。 交給別人代勞,就得接受這樣的業(yè)界常規(guī)。 按照常規(guī)執(zhí)行,人與人之間的合作,才具有可靠性。 所以,找人代做實驗,是不得不燒錢的。 研究新領域,開發(fā)新東西,所有與未知打交道的事情,都風險太大了。 和“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的生命危險比起來,找人做幾個實驗,僅僅是燒錢,實在算不了什么。 蘭澤是成年人,總覺得自己不可能再像小孩子那樣任性。想怎樣就怎樣,那是小孩子才有的特權。本來他連錢都不想燒。實在是按捺不住自己躍躍欲試的心情。 成年人的第一要務,應該是養(yǎng)活自己。 除此之外,和三五好友吃吃飯,找紅顏知己探討一下人生,正?;畹竭@個樣子,已經足夠了。 掙錢和消費都是正經事,因為社會經濟的繁榮就是靠金錢的循環(huán)流動。如果世上還有什么更正經的事,那就是生孩子了。不然,國家為什么要抽生育稅呢?不生孩子的人,交的稅金一年比一年高。 政策鼓勵,稅金強制,威逼利誘。人是社會中的螺絲釘,做好螺絲釘該做的事情就好了。 他本來是這么想的。卻抑制不住身體內部不可名狀的沖動。 這天臨睡前,又跑到工作室,在柜子深處,把大學里用過的舊平板電腦找了出來。 那東西是他以前自己拼的。只考慮了實用性,弄得又大又結實。里頭還有他不少東西。包括學位論文。不是生物學論文那篇水貨,而是數(shù)學的學位論文。當年搞這東西吃過不少苦頭。答辯之后,就再也沒翻看過。 他也不知道自己大半夜的不睡,興奮個什么勁。 不過既然連大磚頭平板都找出來了,也就在手環(huán)的待辦事項中“重看學位論文”那一項前面又添上了兩個五角星??赐曛笤僮聊ヒ幌滦碌耐茖惴?。新的抗輻射微生物一定會非常好玩的。 然后他抱著大磚頭坐在床上,打開論文瀏覽了五分鐘,成功地催眠了自己。 所有一切的胡思亂想,都是因為太寂寞了。蘭澤倒在床上,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 所以他給不知飛到哪的荷花jiejie留言: “姐,我又要把錢花光了。怎么辦?” 然后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早,懶床查看手環(huán)。 陸師兄還沒有回音。 倒是荷花jiejie,在凌晨時分回復了他的提問: “嗯。我養(yǎng)著你唄?!?/br> 看到這句,蘭澤心里莫名踏實。 后面jiejie還跟了一句反問: “你不是志在成為軟飯男的嘛?” —————— 這個白天,蘭澤又跑到市立育兒所接受培訓。這是一場奇妙的歷險。 培訓項目他早有心理準備。 這一整天,沒有什么復雜的cao作。主要是練習怎么抱孩子。 練習抱硅膠模型的過程十分詭異。據說是按照實際新生兒設計的,所以……新生兒都是一群小牲口是嗎? 新生兒的體重平均在10kg。 所以訓練用的模型,是個10kg重的硅膠娃娃。 對于正常成年人的力量來說,搬動一兩下10kg重物是不成問題的。 但是在育兒所的新生兒互動工作中,工作人員面對的是十幾二十個10kg分量的娃娃,對每一個娃娃都需要給予兩三次每次時長數(shù)分鐘的體貼溫柔,那么這個工作量就很考驗體格了。 工作人員因為拼命用力而面目猙獰的時候,是沒辦法體貼溫柔的。 育兒所有一大半正式員工是女性。另一小半的男性員工,也并不以體格見長。所以提高力量是行業(yè)性的剛需。 政府為育兒所和下屬幼兒園,體貼地配備了——手臂溫柔型助力外骨骼。 這樣一來,育兒所的新生兒和幼兒園的低齡幼兒們,躺在溫暖臂彎里時,就有一套附加的輔助動力支架,默默地在那個成年女(男)人的背后支撐著她(他)的全部溫柔。 這種民用外骨骼,是比較成熟的類型了。支架設置在身體后方,支撐脊梁和手臂的肩-肘-腕關節(jié)、腿部的髖-膝-踝關節(jié),最大限度地把身體的正前方保留出來。這對于強調身體接觸的育兒工作來說,簡直是必不可少的。 蘭澤家里也有一套類似的東西,不過他忘記放在什么地方了;荷花jiejie在家的時候,做手工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