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精品热爱在线观看视频,国产成人福利资源在线,成年美女黄网色大观看全,狠狠色综合激情丁香五月,777奇米电影网99久久,精品国际久久久久999,成人无码午夜成人无码免费视频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在線閱讀 - 第229節(jié)

第229節(jié)

    王夫人看著晏碧云道:“姑娘家怎會做菜式?家中沒有伺候之人么?”

    晏碧云垂目答道:“不瞞老夫人,家中仆役倒是有,只是奴家對廚藝也有些興趣,所以便學了些?!?/br>
    王夫人哼了一聲道:“居然對廚藝感興趣,老身倒是頭一回聽見姑娘家不愛女紅愛廚藝。”

    晏碧云尷尬的站在那兒發(fā)呆,蘇錦忙打圓場道:“進屋進屋,都在外邊干什么,化凍了,怪冷的?!睊伣o晏碧云一個安慰的目光,摻著王夫人進屋而去。

    柔娘和浣娘上前一左一右摻著有些發(fā)懵的晏碧云跟在后面,晏碧云有些納悶,自己本是順著王夫人說話,怎地便惹得她不高興了。

    晏碧云在商道謀略上有些本事,但是說到婆媳之間的事便是個雛兒了;當娘的都希望兒子早日成婚生子,但是她們卻懷著一種矛盾的心理;兒子被另外一個女子奪走,心中多少會很不痛快。

    王夫人見到晏碧云之后便有些不痛快,蘇錦未曾跟自己透個風便將這個女子領回家,這女子居然也輕易的便拋頭露面,雙方連媒妁之言或者提親之人都沒有,便跟男子回家,顯然是有些輕率;而跟好笑的是,這姑娘居然自稱喜歡廚藝,那算是什么本事?嫁人之后取悅公婆夫君才會學這些粗笨的技藝,一個未婚姑娘學廚藝這是中的哪門子邪氣?不是家境貧寒,便是不學無術了。

    晏碧云很小便沒了父親,母親又是成天念佛跟她半句話也說不上,跟著晏殊身邊,學的卻是詩文事理,對于女紅等倒確實不精;況且每日為了生意奔忙,自然不會學小家碧玉一般嬌滴滴羞怯怯,便是跟隨蘇錦貿然前來,雖覺得有些不妥,但也并沒有當成天大之事;只是這些作為倒成了王夫人摒棄她的緣由了。

    浣娘和柔娘也不敢當眾安慰,當初她們兩人進蘇家的時候,王夫人不但警告過蘇錦,而且也曾找過姐妹兩認真的說過一次,大意便是要她們不得孟浪,就算蘇錦喜歡她們,也只能作為妾室,不能有非分之想;只是浣娘和柔娘根本就沒有過多的念頭,所以自然也就心安理得不以為意;可是晏碧云不同,她是大戶貴女,心性高傲,姐妹兩怕晏碧云會受不住,同時也自責應該跟晏碧云提前說說,而不至于有這一幕。

    蘇錦也察覺到王夫人有些不高興,不過這對他來說不是個事,俗話說愛屋及烏,只要自己喜歡的,王夫人絕對不會強烈反對,這事慢慢再說不遲;所以他也沒深想。

    蘇宅里熱鬧喧天,后宅的小米兒跟個小雀兒一般的奔出來,跟小穗兒抱在一起,又是哭又是笑;蘇錦上去彈了小米兒一個腦瓜崩道:“米兒怎地又胖了,這都快成小胖豬了?!?/br>
    小米兒捏著衣角憨憨的呆笑;蘇錦招呼人去后面打掃屋子,給晏碧云等安頓住處,晏碧云卻道:“我還是回和豐樓住下的好,住在這里有些不大方便?!?/br>
    蘇錦愕然道:“一個人住在那邊算什么?你家中人又不在廬州,新年難道就主仆兩人冷冷清清的呆在和豐樓?”

    晏碧云道:“也沒什么。”

    蘇錦大翻白眼,王夫人道:“和豐樓?咱們廬州的和豐樓么?”

    晏碧云道:“回稟夫人,正是?!?/br>
    王夫人道:“這么說,你便是和豐樓的女東家么?”

    晏碧云點頭道:“和豐樓正是我晏家產業(yè)。”

    王夫人喃喃道:“難怪了……”頓了頓道:“新年回不了鄉(xiāng),倒也不必去和豐樓住了,你既然跟我兒回來,我蘇家便對你有照顧之責,怎能任你們住在外邊?就住家里吧?!?/br>
    晏碧云想了想低聲道謝;蘇錦長處一口氣,看來母親的態(tài)度轉變的還真快,看向晏碧云時,卻發(fā)現(xiàn)晏碧云滿臉的迷茫,顯得心事重重的樣子。

    十幾口沉重的大箱子被抬進內宅,蘇錦親自指揮人統(tǒng)統(tǒng)搬進后院藏寶室中,同時將車上采購的禮物拿下來,浣娘柔娘小穗兒喊來宅中之人一一分發(fā)。

    晏碧云捧著一件精心為王夫人采購的白狐皮大氅送給王夫人,蘇錦還打算說幾句‘晏小姐如何費心采購,這狐皮如何名貴云云’,卻見王夫人只是頷首手下,隨手便擱在一旁。

    蘇錦心頭一緊,看來娘今天是真的有些不對勁啊。

    第四八六章假如你有五百萬

    眾人花廳落座用茶,共敘別來情狀,話題自然離不開蘇錦此去的經(jīng)歷。

    王夫人笑的合不攏嘴拉著蘇錦問個不停,好像要將蘇錦離去后的所有的事情問個遍;蘇錦當然不能如實回答,只撿些有趣的事情跟王夫人說,應天府差點送命,八公山以身犯險之類的話提也不提;這些事若是說出來,王夫人怕是當場便要背過氣去。

    晌午時分,王夫人果真親自去廚房給兒子做好吃的,晏碧云倒也不怕王夫人不高興,自告奮勇的跟去幫忙;蘇錦也沒辦法阻止,只得由她去。

    張老掌柜趕緊趁機向蘇錦稟報蘇記的經(jīng)營情況:“大東家,蘇記下半年生意有所起色,大東家的身股之法讓伙計們有了很大的動力;昨日正好老朽命人盤點清算完畢,下半年這五個多月,蘇錦利潤比上半年翻了兩倍有余,各家鋪面總計盈利達一萬四千貫,大部分利潤來自成衣鋪和布莊,大東家高瞻遠矚,老朽深感不及啊?!?/br>
    蘇錦笑道:“還是靠大伙兒,我只是動動嘴巴,具體事情可都是你們的功勞,若是我自己來做,怕是早就搞砸了?!?/br>
    眾掌柜自然謙遜一番,紛紛表示以東家之才,只會做到更好,哪有搞砸之理。

    城西糧鋪馬大掌柜笑道:“若非大東家命糧鋪一直平價售糧,幾家糧油鋪的利潤當會更高,可惜了大好的時機?!?/br>
    侯大掌柜擺手道:“老馬啊,你這是鼠目寸光啊,難道你是要大東家發(fā)國難之財么?”

    蘇錦笑道:“侯大掌柜說的對,臨走前我定的店訓第一條便是‘義信利’,當此之時,必須要義字當頭,錢容易賺,但是人心卻難以聚攏,你們知道蘇記現(xiàn)在蒸蒸日上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么?”

    趙大掌柜道:“公子爺?shù)母闹粕砉杀P活成衣鋪之舉功不可沒?!?/br>
    蘇錦擺手道:“錯了,這是皮毛,最根本的原因是蘇記律己甚嚴恪守商道,而且在廬州城口碑甚佳;你東西再好,沒人來買還是枉然,所謂口碑便是人氣,人氣一旺,那便一切水到渠成了?!?/br>
    馬掌柜恍然大悟道:“原來大東家寧愿平價售糧,正是為了聚攏人氣之舉啊,高明啊高明?!?/br>
    蘇錦笑道:“你算是想明白了,蘇記本就是一體,大家也不必分的那么細,糧鋪聚攏的人氣,其他各家鋪面都大為受益,因為所有的鋪面都掛著一個金字招牌,那就是‘蘇記’,百姓們心目中只要有了蘇記這塊招牌,咱們還愁什么?”

    掌柜們紛紛鼓起掌來,大東家這番話是做大生意之人才有的見識,只顧眼前之利而失掉口碑,雖能短時獲利,卻不利長遠發(fā)展。

    蘇錦其實最關心的不是家中的生意,而是商會那幫人的動態(tài),這趟回來,若不將商會那幫人整個死去活來,那便不是蘇錦的作風了;不為自己當初所受的欺壓,只是商會曾經(jīng)逼死這一世的蘇錦之父默然公這一件事,便足以讓蘇錦抓住他們不放了。

    現(xiàn)在所缺的不過是理由而已,若非邱大寶糊里糊涂的死在八公山上,自己根本就不用動腦筋,邱大寶只要往外一站,商會和朱世庸等人統(tǒng)統(tǒng)都要完蛋;不過雖然最有利的證人沒了,蘇錦還是有信心能夠收拾掉唐紀元一干人,今非昔比,昔日自己還懵懵懂懂,商會都沒能斗得過自己,何況經(jīng)歷了這么多的風雨之后,蘇錦跟沒有理由弄不垮他們。

    于是問道:“商會那邊怎么樣了?有沒有搞小動作找咱們茬?”

    張老掌柜道:“大東家剛走的那兩個月倒是發(fā)生過一切摩擦,不過都無關緊要,最近這兩個月商會忽然像是變了性子,不但也學我蘇記平價售糧,而且還將所囤積的糧食按照官價售糶官倉,為此朱知府還書寫了匾額吹吹打打的送到商會呢,搞得好不熱鬧?!?/br>
    蘇錦一愣道:“他們將糧食售糶給官倉了?什么時候的事?”

    張榮欽搖頭道:“具體時間我等不得而知,但自打大東家剿了八公山匪盜的消息傳來之后,原本還捂著糧食不賣的商會一下子便變了章程,當天便開始平價賣糧了?!?/br>
    蘇錦若有所思,繼續(xù)問道:“那廬州城中現(xiàn)在糧食接濟的上么?”

    “糧食倒是不缺,公子爺也知道廬州百姓早先也刮過一陣搶購之風,那時候每家每戶都存了足有兩個月的糧食,加之現(xiàn)在各家糧鋪都正常平價售糧,倒還沒聽說過糧食不夠之說;而且朱世庸也下了告示,說官倉糧食充足,廬州今年糧食不會缺,所以人心倒也穩(wěn)定?!?/br>
    蘇錦點頭道:“也算是件好事,只要不鬧饑荒就好,就怕和揚州一樣,到頭來百姓受苦?!?/br>
    趙大掌柜道:“老朽總覺得商會忽然這么乖覺定有原因,哪有狗不吃屎的道理?大東家你以為呢?”

    糧鋪胡掌柜道:“這還不簡單?公子爺當了糧務專使,揚州的事擺平之后,擺明要來廬州動他們手,他們這叫未雨綢繆,讓大東家沒辦法去找他們的把柄。”

    蘇錦點頭道:“胡掌柜說的有道理,不過我豈是那么容易糊弄的,他們果真因為害怕而將糧食售與官倉倒也罷了,也算是我間接的將糧務之事辦妥了,若其中有貓膩,我豈會饒了他們;此事以后再說,離新年只有六日了,我也沒閑心去找他們麻煩,年后我便拜會朱世庸,我這個糧務專使回到廬州,他這個知府的日子怕是不好過了?!?/br>
    眾人見蘇錦說話的語氣都和以前不同了,言語中已經(jīng)對朱世庸無絲毫的懼怕之意,看來大東家這個官比知府還大,半年就混了這么個大官來當,大東家這份本事倒是無人能及。

    眾人喝了一輪茶,蘇錦道:“各位,蘇記既然已經(jīng)漸漸有中興之兆,我也很是高興,蘇記家業(yè)傳到我手中,總算沒有被我敗壞,我已經(jīng)著手思考了下一步的發(fā)展計劃,想聽聽諸位的意見?!?/br>
    眾人精神一振,大東家早就說過要將蘇記的產業(yè)開遍全大宋,看來他不是說說而已,而是無時無刻不在打著這樣的主意。

    蘇錦掃視了正側耳傾聽的眾人一眼,慢慢道:“這次出門半年,我見識了很多的大場面,這才知道自己乃是井底之蛙,我蘇記在廬州也算是大商大賈了,可是跟其他地方的商賈一比,簡直什么都不是,說實話,這對我的打擊很大?!?/br>
    張老掌柜見多識廣,自然知道蘇錦所說的乃是實情,蘇記產業(yè)連本帶利不過二三十萬貫,如何能跟外邊相比,汴梁城、應天府、大名府、蘇州府等各大州府中,巨商豪賈多如牛毛,隨便一家也比廬州的商賈們家產大的多。

    “大東家也不必如此,誰不是一步步走出來的,據(jù)老朽所知,那些大商賈們很多也曾經(jīng)是從一片店面慘淡經(jīng)營而起,誰也不是生來就是做大生意的?!?/br>
    蘇錦笑道:“我倒不是自慚形穢,我也知道涓涓細流匯集成海的道理,我這么說只不過是想說明一件事,拘于廬州一隅,不是我的目標,我想將生意做出廬州城,到汴梁、到蘇州等等州府去開設蘇記產業(yè),對于蘇記來說,發(fā)展光大它乃是我的責任;對于我蘇記的大小掌柜伙計們來說,也是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將來我蘇記成為大宋第一商賈之時,現(xiàn)在蘇記的這幫老人都會成為中堅力量,也會獲得更多回報?!?/br>
    眾人愁眉苦臉的看著蘇錦,均想:“大東家這是好大喜功啊,到汴梁做生意?本錢呢?蘇記好容易才有了起色,一年下來毛利不超兩萬貫,哪有資本去汴梁這樣的大州府去做生意?這不是癡人說夢么?”

    蘇錦似乎看出大家的心思,微笑道:“各位幫我想想主意,如果我們手頭現(xiàn)在有五百萬貫閑錢的話,我們該往拿個行當發(fā)展才能快速成為大商賈?”

    花廳中一片抽氣之聲,蘇錦能拿出來五十萬貫便足以讓大家驚訝不已了,更何況他說的是五百萬貫,大家一致認為是自己聽錯了,要不就是蘇錦說錯了,都沒有接口說話。

    蘇錦笑道:“怎么?有本錢倒想不出做生意的門路了?”

    趙大掌柜道:“大東家,五十萬貫蘇記拿不出來啊,想他作甚?”

    蘇錦擺手道:“你聽錯了,是五百萬貫,而且你們且不要管我能不能拿的出來,只要有好的門路,我立刻便能拿的出來?!?/br>
    眾人這回算是聽清楚了,所有人的眼珠子滿地亂滾,趕緊手忙腳亂的抓起來塞進眼眶,全部帶著半呆滯的表情問道:“五……五百……萬?大東家您沒說笑吧?!?/br>
    蘇錦肅容道:“這是在商議大事,哪有心情說笑?”

    眾人就像溺水之人,好不容易緩過一口氣來,呼吸都帶著顫音,腦子里懵懵懂懂的想:“我的娘啊,五百萬貫,這可怎么花???”

    第四八七章奇思妙想

    蘇錦呵呵笑道:“諸位集思廣益,想想咱們該朝哪一步邁進,蘇記是大家的,我對商業(yè)并不精通,所以必須要大家集體做決定才行?!?/br>
    眾人各自鎖眉思索,半晌張榮欽道:“大東家,若是咱們有這么一大筆錢,又想有所發(fā)展的話,老朽認為要突出一個穩(wěn)字;大生意自然賺大錢,但是一旦失手,損失也是巨大的,咱們要做便做肯定賺錢的生意,而且風險不能太大?!?/br>
    蘇錦笑道:“然則您老的建議是做何種生意才妥當呢?”

    張榮欽捻須道:“以蘇記現(xiàn)在的人力和能力,老朽以為還是做本行為好;蘇記成衣鋪高檔成衣幾乎壟斷廬州城,設計出來的衣物就算拿到京城也絕不遜色,所以老朽建議要充分利用手中掌握的東西,到汴梁開設大型成衣鋪;若是能在汴梁立足腳跟,還愁錢財不滾滾而來么?”

    蘇錦皺眉思索道:“這個可以考慮,而且確實利用到了我蘇記的長處,甚合我意;只是定位須得斟酌一番,咱們可不是為了站穩(wěn)腳跟,要做就要做汴梁城成衣鋪的龍頭老大,目標不能訂的這么低?!?/br>
    張榮欽道:“大東家,老朽說話有可能不中聽,但是老朽以為,做大生意切忌冒進喜功,要腳踏實地一步步的來;初到一處立足,遇到的困難定然無法想象,老朽可以斷言會受到各方阻礙。汴梁廬州兩地雖大小繁華相差萬里,但萬變不離其宗,商道之理,人心之想大致大同小異,大東家以為如何?”

    蘇錦笑道:“這是中肯之言,有什么不中聽的;但我也要告訴諸位,求其上上得其上,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目標大不代表便是浮夸冒進,而是一種激勵向上的動力;況且在京城我們的起步肯定不會很低,因為我們有助力;諸位莫要忘了,晏東家可是京城大商,有她做前期的指導,會少走很多彎路。”

    眾人聽得目瞪口呆,什么‘目標上上得其上’這樣的話這些掌柜的還是第一次聽說,雖然顯得很新奇,細細琢磨倒也不無道理。

    “糧油鋪也可以開嘛,咱們也有的是這方面的老手。”候掌柜大聲道,他是蘇記糧油鋪掌柜中資格最老的,自然也想將糧食生意做大起來。

    蘇錦擺手道:“這個便不必了,經(jīng)過今天這一次饑荒,朝廷對糧食定然會格外的重視,今后管控必將更為嚴格;想在糧食生意上有多大作為基本沒有可能,搞不好還會惹來一身sao,這一條就算了吧?!?/br>
    幾位糧鋪掌柜極為失望,但蘇錦說的也是實情,倒也無從辯駁。

    蘇錦笑道:“諸位可不要將眼光老盯在這些傳統(tǒng)的行業(yè)上,其實可以想的再大一些,現(xiàn)在蘇記所做的事情,都是大家都能做的,所以競爭起來并不占優(yōu)勢,我們會平價售糧,別人也能藉此贏得口碑;我們能花樣翻新出些新奇花樣的衣衫,別人遲早也會,故而并不能完全掌握主動,這才是我所憂慮的?!?/br>
    趙大掌柜道:“大東家腦子靈活,定然有什么好想法,不妨說出來大家議論議論。”

    蘇錦一笑道:“我確實有個想法,不過不知道能不能行得通,這件事確實是一件驚天的大事,我只敢想想,卻實在沒勇氣也沒能力付諸實施?!?/br>
    眾人見蘇錦這么說都很感興趣,什么樣的大事能讓大東家都只敢想想,這件事定然非同小可。

    蘇錦轉頭對一旁的使女道:“去將晏小姐請來,就說我有大事要聽她的意見?!?/br>
    那使女答應一聲轉身去了;蘇錦解釋道:“有些東西咱們不懂,可是晏東家了如指掌,既然要議論此事,不妨聽聽她的意見為好。”

    眾人心知肚明,蘇錦跟這位晏東家關系不一般,雖然極為老成持重的大掌柜們也略略覺得有些不妥,但這是大東家的家事,有老夫人在,倒也不便插話;不過論到商道,蘇錦要聽晏碧云的意見,他們卻是無話可說,人家本身就是大商賈,經(jīng)營謀略已經(jīng)為實踐所證明,聽聽她的意見總是沒錯的。

    晏碧云臉上紅撲撲被請到花廳中,手上還有些水漬,想來是剛才在廚房做了些活計,進得廳來,蘇錦連忙請她坐下笑道:“我有個生意上的想法,一直在腦子里盤旋,但是卻一直沒敢說;今日正好跟老掌柜們談及生意之事,所以想請你來聽聽,若有不合適的地方,也好幫我指出來?!?/br>
    晏碧云微笑道:“奴家哪有這本事,若有不合適的地方,幾位老掌柜定然能一語中的?!?/br>
    掌柜們忙自謙幾句,雖然明知這是恭維話,但心頭卻是甜絲絲的,這位晏東家果然是個奇女子,一句話便昭顯大度智慧之處,當真不簡單。

    蘇錦親自幫晏碧云斟了一杯熱茶,交到晏碧云手上,這才道:“一直以來我都在被一個問題所困擾,我想問問大家,咱們商家是不是終年走南闖北采購貨物,有些大商家一年之幾乎跑遍全大宋州府,足跡遍及各處呢?”

    馬掌柜道:“這有什么奇怪,商賈所做之事不就是賤入貴處么?從價格低廉的產地采購貨物運送至非產地出賣,以賺取差額之資;不各地跑動,如何能有賺頭?”

    蘇錦點頭道:“看來這是無可避免之事了,然則每次出行采購咱們都要帶大筆的錢銀是么?”

    眾人愕然,這不是廢話么?不帶錢銀如何采購貨物?

    蘇錦不等他們回答繼續(xù)道:“商家采購貨物必須要帶足錢銀,小筆的貨物倒也罷了,若是像上回咱們去兩浙之地采購布匹和糧食,帶了十萬貫錢,這些錢怎么隨身攜帶呢?”

    張榮欽道:“大東家不是知道么?咱們是請鏢局護送隨行的啊,正是大東家和馬鏢頭交割的呢?!?/br>
    蘇錦道:“我自然記得,其他商家是否都是如此呢?”

    張榮欽道:“有的大商家會攜帶金銀錠,這樣便無需鏢局護送了?!?/br>
    蘇錦搖頭道:“恐怕不是這么簡單,金錠銀錠確實方便攜帶,不過在市面上流通的并不多,比如晏家要是去某處采購貨物,要耗費百萬貫錢,這些錢若是全部為銅錢的話,最少要派四五輛大車拉著走,請鏢局護送倒也情有可原;若是換為銀錠,則需要近九萬白銀,晏小姐你們家拿得出這么多銀錠么?”

    晏碧云搖頭道:“一萬兩萬還可以湊合,近十萬哪里會有?”

    蘇錦道:“要是有呢?你會帶著走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