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千神之劫
“千神之劫?”步白素貞聞言有些詫異地道。 這時只聽那站在步白素貞身邊的渾身雪白之人突然插口道“你所說的‘千神之劫’我也曾大致聽說過,據(jù)說人間有雨,而當大地與烏云之間的水氣濃至化不開的時候那么不但周遭潮濕,就連光滑的神像表面亦會凝結水珠,恍如神佛下淚一般!” 說著只見他又是稍稍一頓,然后繼續(xù)道“而水氣濃烈至此其實亦是豪雨成災前的先兆,是以若是神州各地當真千神齊齊有淚的話那么整個神州也必將同時豪雨成災。而這帶來的后果便是,整個神州都勢必會將被滔天的洪水所覆蓋!” “不得不說這實在是一場很可怕的浩劫,只是話雖如此,可若要神州上千個地方同時大雨成災卻也不太可能吧?” “是嗎?”晉藝宸知道這渾身雪白之人就是步白素貞七大部下之一的雪達魔,于是在微微一笑之后便朝他頷首道“不錯,千百年來神州曾出現(xiàn)過無數(shù)水災,并且也曾發(fā)現(xiàn)某些寺廟內(nèi)的神像有過流淚的現(xiàn)象。只是話雖如此,可上千個地方的神像同時流淚的情況卻是從未出現(xiàn)過,以致于久而久之之下人們也幾乎都認為這種事不大可能發(fā)生了?!?/br> “那么問題來了,這種事情是否真的不可能發(fā)生呢?”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因為除卻那些不為人知的神奇存在之外至少已有一件造化奇物上面記載了讓千神齊哭的方法?!?/br> “哦?”雪達魔聞言頓時一愣,然后又隨即追問道“不知那到底是一件什么樣的造化奇物以致于竟會記載下這種方法呢?” “很簡單!”這時只聽站在雪達魔身前的步白素貞突然開口道“記載下讓千神齊哭之法的是一卷‘無字天書’!” “無字天書?” “是的。”步白素貞解釋道“那卷無字天書據(jù)說乃是一個得道智者窮究天道所成,誰若能得到便可以從中悟得可媲美四海龍王的控制九天玄水的力量,屆時驅(qū)動千神之劫也就再不是毫無可能了?!?/br> “哦?” 這時只聽步白素貞又道“自古以來在浩瀚的神州之中人們除了猛于虎的苛政之外所要遭受的最大的苦難便是年年不絕的水患,而也正因如此,大禹這位賢君治水的故事才會這般膾炙人口、無數(shù)蒼生有聞?!?/br> 說著只見步白素貞又是稍稍一頓,然后繼續(xù)道“據(jù)說碌年的大禹乃是個有道明君,什么事都是身體力行、親力親為,而不像某些帝皇將相般只顧逸樂。而因為那時黃河不時泛濫成災的緣故,大禹也就經(jīng)常會領著人們治水。這其中一開始的時侯大禹用的是‘水來土掩’之法,這個辦法的好處在于只要用土一堵洪水就會被堵住,只是相應的是水也會越積越多,并于最終再次破堤而出、狂瀉千里?!?/br> “就這樣,大禹雖然一直都在努力不懈地東堵西截,可到最后洪水卻還是照樣泛濫成災,以致于百姓也仍是苦不堪言。而眼見黎民百姓因自己辦事不力而蒙難大禹亦是不禁異??鄲溃瑫r因為已費盡苦心卻還是未能想出根治洪水的辦法的緣故他也不免十分泄氣?!?/br> “后來大禹偶然間聽聞泰山之巔有一個得道智者,可以洞悉凡塵世態(tài)一切苦難和天命,大禹心想不如去找這位智者,也許對方能為神州連綿水患提出根治之法?!?/br> “幾經(jīng)艱辛,歷盡危險,大禹終攀至泰山之巔,其時他亦已因沿路虎狼邪魔當?shù)蓝轶w鱗傷,可他找遍泰山之巔卻連半條人影都沒有見到。大禹異常失望,心想那個智者的傳說可能只是民間以訛傳訛。然而就在大禹感到彷徨無助之際,突然不知從何處飛來一只白色的鳥兒,圍著他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br> “開始大禹也不以為意,可那只白鳥一直在他頭頂盤旋不去。大禹心知有異,再看那鳥兒的焦急之情,頓時明白對方是要帶他去一個地方?!?/br> “就這樣,大禹不由分說,立即跟著那鳥兒向前走去,結果很快他便來到了一個山洞之中……” “山洞之中?”雪達魔聞言詫異地打斷她道。 “是的,而且還是一個人為的山洞。”步白素貞點了點頭,道“當時大禹只見洞內(nèi)山壁雕滿了飛升中的仙子,顯然是個修練的地方,于是當下恍然這個山洞一定是那個得道智者的避世清修之地,而那只白色鳥兒則是奉命將他帶來這里的?!?/br> “這樣??!” 說著雪達魔又是忍不住追問道“那大禹有沒有在這個山洞中見到那個得道智者呢?” “并沒有?!辈桨姿刎懳⑽u頭道“那白色鳥兒雖然把他領往了山洞,可那洞內(nèi)卻并不見那智者的蹤影。只是話雖如此,可就在大禹環(huán)顧洞內(nèi)之際他卻赫然發(fā)現(xiàn)洞內(nèi)的其中一個角落的石壁上刻著一段話,并且還正是那得道智者留給大禹的?!?/br> “是嗎?”雪達魔聞言點了點頭,然后又道“那不知那段話說了什么呢?” “具體我也不知,只知道大意是說他已知道大禹為救眾生于水患的苦心,亦為大禹不惜遍體鱗傷也要上泰山的行為而深深感動?!辈桨姿刎懤^續(xù)道“只是話雖如此,可他畢竟已經(jīng)避世修煉多年,是以也不想再沾染凡塵。再者因為修練之地已被世人廣為流傳的緣故他也不會再在泰山呆下去,因此也只得在洞內(nèi)留下一件曠世寶物給大禹了?!?/br> “莫非就是那‘無字天書’?”雪達魔理所當然地問道。 “不錯,正是這卷無字天書!”步白素貞頷首道“這卷天書雖然空無一字,但卻載滿了這智者所窮究的所有天命。不僅如此,這卷天書更有一神妙之處,那就是只要有人能翻開它那它便會回應那翻書之人的內(nèi)心愿望而出現(xiàn)他想看見的答案或他自己的命運。只是話雖如此,可在知道了自己最想知道的事情之后即使那人以后再翻天書亦不會再看見什么,是以每個人其實都只能翻閱一次天書?!?/br> “這樣?。 ?/br> 說著雪達魔又是再次追問道“那大禹又在天書內(nèi)看見什么了呢?” “很簡單?!辈桨姿刎憳O是推崇地道“一個字疏!” “疏?” “是的?!辈桨姿刎懤^續(xù)解說道“也正因為看到了這個字的緣故,大禹回去之后便不再以‘水來土掩’的方法來治水,相反卻率領臣民日夜劈山挖河,“疏”通河道,重新治水。這樣前前后后一十三載,大禹足跡遍布全國各地,忙得即使三過家門也不入。最后終于得償心愿,成功治水!” “是嗎?” 這時卻聽晉藝宸突然忍不住開口道“大人見聞廣博,在下佩服,只不過大人可知在大禹之后又有何人得到過這本無字天書嗎?” “當然?!辈桨姿刎懧勓则嚾挥挠拈_口道“繼大禹之后拾得此天書的是一個俠骨柔腸的劍客,這名劍客志堅如石,外號‘石奴’?!?/br> 說著只聽她又是不禁嘆息了一聲,然后繼續(xù)道“據(jù)說當時這石奴的修為已到達劍道巔峰,可是慈悲為懷的他卻有感自己身負曠世劍道卻難救萬民于水火以致于人間還是天災人禍連連的緣故而一度非常失落,并最終決定前往泰山靜思,結果卻在機緣巧合之下偶然拾得那曠世天書?!?/br> “那不知這個叫做石奴的劍客最后又怎樣處置天書了呢?”雪達魔聞言又是趕忙開口道。 這時只聽步白素貞又是輕嘆了一聲,然后道“石奴向來深感人間災劫重重,更嘆自己有心無力,是以在得到了這無字天書之后自然也是立即就翻了開來以便尋找能解救眾生疾苦的方法。結果作為回應,這無字天書之上也是立即就出現(xiàn)了一個發(fā)生在未來的人間浩劫的預示?!?/br> “那便是這個‘千神之劫’?”雪達魔再次問道。 “是的?!辈桨姿刎懺俅螄@息著開口道“據(jù)說當時石奴在翻開天書之后便赫然就像是看見了一件令他相當震驚的物事似的,嘴里更呆呆地吐出了幾句話什么?原來……人間……多劫,無漏……千……神!千神……齊哭,萬里……同……亡!原來人間許久之后,會有一個……千神之劫!” “是嗎?” 說著只聽雪達魔又是追問道“那石奴后來又是怎么處置這事的呢?” “很簡單?!睍x藝宸聞言突然接口道“因為害怕這卷無字天書會在他死后落在心術不正的人的手中并最終憑其得到可以控制玄水龍王的力量而為人間帶來無法逃避的千神之劫,石奴遂將這卷無字天書藏在了一個人跡罕至、極為隱蔽的冰天雪地之下,更窮盡自己的有生之年來守護它。只是話雖如此,可他畢竟是rou體凡胎、難免一死,是以也自然難守天書千年?!?/br> “是嗎?” 這時只聽晉藝宸又道“不過值得欣慰的是,即使沒有石奴的守護,可人間卻還是有許多有心人會為制止一場千神之劫的發(fā)生而不惜一切,只是這樣一來他們自己就難免會陷入一個十分悲慘的命運了!” s接下來的幾章請仔細因為這對于接下來的劇情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