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節(jié)
無奈之下只得讓宮娥在兩邊攙扶著,勉勉強強地才跨過了門檻去。 徐曼青未記前仇,還特意不動聲色地湊近前去搭了一把手,低眉順目地道:“皇后娘娘節(jié)哀,請千萬注意腳下?!?/br> 皇后不經意間被她扶了一把,心下還是有些怨恨,一使巧勁便把徐曼青的手給撥開了。 “本宮用不著你來瞎cao心。” 徐曼青這好心被當成了驢肝肺,但也沒往心里去。沒有人能比她更明白皇后是在害怕些什么,便還是趁著兩人靠近的時候用極細的聲音道:“娘娘不必擔心,太子現在容貌完好,再不是剛出事時的樣子了?!?/br> 皇后聞言果然臉色變得十分難看。 之前太子剛出事那會她悲傷不已前去探看,竟然被自己兒子可怖的死狀生生嚇昏過去。這件事情一夜之間就變成了整個后宮的笑柄。 別人雖然明面兒上不說,可誰人不會在背后叨叨上幾句——一個被自己親生兒子嚇成那樣的母親,還有資格做母儀天下的皇后嗎?這氣度,這風范,都養(yǎng)到哪兒去了? 雖然太子的死狀可怖,但因為太子死因不明需要調查,皇帝自然要下令包括高太后在內任何人等都不許探看,這樣一來,看過太子恐怖死狀的人就更是寥寥無幾了。 那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嘴碎之人,又哪能設身處地地體會她這個得知兒子死訊之后又驚又悲又怒的復雜心情? 但她自見了太子遺體之后被嚇得魂不附體的事兒也確實是真的,為了這事,皇帝還特地讓欽天監(jiān)請了高僧大師前來做法,折騰了許久才算是讓她的心緒平穩(wěn)了一些。 可還沒來得及等她喘口氣,就傳來一個驚天消息——這皇帝特招入宮為太子修容的項家夫人竟從太子遺體的顱腦內發(fā)現了一枚致命的細針,證據直指害死太子之人絕非是翼王世子。 只要這證據坐實,別說是她向來憎恨的翼王世子拿不下來,反而會搖身一變,從殺人犯變成了試圖在太子中針快要墜馬的時候還想要勇救太子的小英雄! 畢竟當天在校場上,許多雙眼睛都看見了,在太子身型不穩(wěn)剛想墜馬的時候,翼王世子是趕馬加速追過去試圖扯住已經有下墜趨勢的太子的。 可惜那意外發(fā)生得太快,在電光火石之間,年紀尚小的翼王世子能有這般反應已經算是不錯,就算救不回太子,但在道義上是不需要被譴責的。 雖然像徐曼青一類的旁觀者在發(fā)現了太子死亡的真相之后都能迅速地接受事實,畢竟冤枉好人對誰都沒有好處。 可皇后卻不這么想。 就算翼王世子不是直接害死太子的人又如何? 若不是他的出現刺激了太子的神經,平日里聽話乖巧的太子又怎么會忽然置氣要跟翼王世子賽馬? 若不是這場賽馬讓真兇抓住了栽贓陷害的機會,她的太子也不至于會死得面目全非,就連閻羅王都認不出他來? 還有那個高太后!她也有錯! 若不是她偏袒翼王世子,總是要制造各種機會讓翼王世子親近太子,這事情也不會鬧成這副田地。 她如今失了太子,又已經到了人老珠黃的歲數,雖說膝下還有一個親生的公主,但畢竟是個女兒,以后成不了在這深宮中的仰仗。 她為了守著太子,暗地里曾經整治過多少受寵的妃嬪,死在她手中的胎兒也不在少數。后宮里頭的人恨她恨得入骨的人多了去了。 這太子沒了,她的天也就這樣塌下了。這些人不趁這時候落井下石,還去哪里找比現在這個更好的機會?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翼王、翼王世子、高太后,還有那個力勸皇上將翼王釋放的項氏夫婦,全都該下地獄去! 皇后是越想越氣,若不是因為她此刻手中權力不夠,她還真想立刻就把這些人都千刀萬剮了,才能平她的心中之恨! 可無論皇后的心中有多少惡毒的想法,此刻的她依舊是令人同情的母親。 在宮門打開的那刻,靜靜沉睡在鮮花叢中的小太子安穩(wěn)祥和,完全沒有了冤死的戾氣。 遠遠看去,真就跟德宗嘴里說的那樣,像睡著了似的。 自古大齊皇室斂葬,從來就沒有這樣用鮮花環(huán)繞的方法。 這法子也是徐曼青提出,經德宗親口同意的。 因用水銀灌注的方法防腐,尸體的氣味暫時消弭了一大半,再加上室內花香濃郁,竟一點都不似已經死去了這么多天的人該有的狀態(tài)。 此刻的皇后也顧不得自己那彎彎道道的心思,時隔多日終于見到了看似死而復生的兒子,她心中是又悲又喜,隨即大哭著就要朝遺體撲去。 她想像以往那般拉著兒子的手,再說一說這些天來積攢下來的話。 雖然太子已經不再能回上一兩句,但能摸摸他的臉,也總是好的。 看到皇后悲天蹌地的模樣,高太后也難免被這種情緒感染,竟也想隨著皇后一道到太子身邊去。 對于太子的死,高太后雖然嘴上沒說,但心中卻也是充滿了愧疚的。 誰能料到如今是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今個兒這最后的一面,也將要成為悲戚的絕唱。 誰知皇后和太后剛挪動步子,徐曼青就側著身子從一旁閃了出來,直愣愣地擋在了兩位尊貴的女人跟前。 “太后,皇后娘娘,請止步。” 皇后定眼一看,又是徐曼青這殺千刀的女人出來攪局,思兒心切的她一時間也顧不得有高太后在場,尖叫著喊道:“你又是個什么東西!竟敢阻在本宮前面?!大膽!放肆!” “快來人把她給拖出去!” 徐曼青低頭道:“娘娘息怒?!?/br> “只是臣婦當初為太子修容,為了防止遺體腐朽,只能往其中灌入劇毒的水銀?!?/br> “如今二位看著太子遺體完整安好,但其實周身都是活人近不得的毒氣?!?/br> “臣婦是為了太后和皇后娘娘的安危著想,才特意前來阻攔的。請?zhí)?、皇后娘娘贖罪?!?/br> 徐曼青語畢,十分小心地望了高太后一眼,眼神充滿了誠懇。 高太后哪能不知徐曼青的善心? 這眼前的小女子,原本是可以遠離這后宮的是是非非,自個兒安分守己地生活在和諧美滿的項家后院中的。 可如今因為她的保舉,徐曼青被招入宮中為太子修容,項家更是被卷入了皇帝和翼王的是非漩渦中不得脫身。 自她的軟禁被解了之后,自然知道皇帝在下令釋放翼王回東魯征夷之時,也將徐曼青的夫君項望山給派到前線去了。 高太后常年在深宮中浸yin,哪能不知皇帝此舉背后的深意? 如今只能求佛祖保佑,讓翼王能打場漂亮的勝仗,這樣一來,項望山也就能全身而退,徐曼青也不至于失了仰仗了。 高太后嘆了口氣,伸手就扯住了還欲繼續(xù)往前走的皇后。 “哀家知道你思子心切,哀家又何嘗不是?” “可死者已矣,我們勿要再擾了他的清靜?!?/br> “都說至親的哭聲會驚動泉下的亡靈,讓他們不舍得去西天極樂……” “難道你想看著你的皇兒在地下為了你的哭聲而徘徊么?” 皇后此時已經泣不成聲,被攔住去處的她跪倒在地,一聲聲地喊著太子的名字,直至聲嘶力竭。 饒就是堅強如高太后,也沒能忍住哭泣。 這也是徐曼青第一次,看到這個大齊皇室的鐵娘子在眾人面前哭得如此傷心。 探視的時間不宜過久,畢竟第二日太子就要下葬,欽天監(jiān)那邊還安排了許多繁復的送葬事項,這些都要在安寧殿逐一完成。 最后,依舊是由宮娥將哭昏過去的皇后給抬回了宮去,而高太后也已經不能行走,由身強力壯的嬤嬤抱著上了步攆。 可惜現下是敏感時刻。 謀害太子的真兇沒抓到,翼王不能說徹底洗脫了嫌疑。此次被放出天牢,頂著的也只是戴罪立功的帽子,之后下場會如何,還撲朔迷離。 越是在這種時候,高太后若想保住對她有大恩的徐曼青,就越要表現出一種疏離的姿態(tài)。 哪怕心中有一千句感謝一萬句對不起,此時的高太后也只能選擇不痛不癢地贊了聲“做得好”,便讓宮人將她送回安華宮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哎,每個活著的人,都不容易呀! 在寫皇后的時候,還真想到一個在現實生活中跟她挺像的媽,那就是最近非常有名的夢女士。這種媽的特點就是但凡出了點什么事情,就只會在別人身上找錯處。。。 現在想想,雖然我沒有大錢,沒有大房豪車,但是有可愛的讀者,有一大家子人和樂融融地一起過中秋,吃個月餅啥的真是太美好了。 大家都要幸??鞓穯褈 第155章 目送后宮兩位重量級的女人離開,徐曼青渾身像脫了力一般,再也提不起半點干勁來。 在宮人的陪同下渾渾噩噩地往自己住著的偏殿走去,腦中烏泱泱地亂成一團——有高太后花白的鬢發(fā),有皇后聲嘶力竭的哭泣,有皇帝若有所思的眼神,更有項望山在臨別前不舍且愛慕的眼神…… 一邊走著,一邊想起了許多年之前,當她還是一名整容醫(yī)師的時候,與一個剛從法醫(yī)崗位上離職的女性朋友的一番談話。 法醫(yī)向來是不為尋常人的世界所接納和理解的一種職業(yè),若是男法醫(yī)倒也還好些,可若是女性從事這個職業(yè),就算在崗位上做出再出色的成績,恐怕在婚姻家庭上也不得不收到極大的影響。 起初,徐曼青還以為她的這位朋友是因為要談婚論嫁了的緣故,才會毅然決定離開這個已經奮戰(zhàn)了多年、做出了卓越貢獻的崗位??稍谏盍闹蟛胖溃@位友人根本就沒有要結婚談戀愛的意思,而不過是帶著苦澀的笑容淡淡地說了一句:“實在是消化不了那么多負面情緒?!?/br> 這位友人的面貌徐曼青已經記不大清了。自那次談話之后,那位友人搬離了這個她從小生長的城市,兩人也因為距離的遙遠和生活圈逐漸分開的緣故漸漸地少了往來。 如今掐指一算,差不多已經過了近十年。 當時的徐曼青一直不大能理解這位友人所說的話。 照理說,人,特別是女人,大多是討厭陌生及不安定的生活環(huán)境的。在徐曼青看來,就算這位友人不想在干法醫(yī)這行,也大可在同一個城市選擇另外一份職業(yè),畢竟像她們這樣有著國內數一數二的名牌醫(yī)學院教育背景的人,不愁找不到屬于自己的蘿卜坑,犯不著這樣離鄉(xiāng)背井地,跟原來的生活圈子都失去了聯系。 可現下,徐曼青倒是有些能理解這位友人當初為何會做出這樣的決定了。 在日復一日地或自愿或被迫地與社會上的灰暗面接觸,在面對一個個身死的被害人或者是犯罪人慘狀各異的尸體的時候,在看到每個案件背后無盡的悲傷和唏噓的時候,人內心的正能量就算再多,也禁不住日復一日的侵吞和蠶食。 待那顆曾經秉持著追求真理和正義的內心被殘酷的現實打擊得破落不堪之后,看透了人性的丑陋與虛妄所引發(fā)的一系列心理問題,讓這位友人除了徹底地逃離熟悉的環(huán)境之外,已經不可能再找到其他的挽救辦法了。 人遠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這么堅強。 自這次被卷入太子被害的驚天大事之后,徐曼青也發(fā)現自己早已厭倦了現下這種提心吊膽的生活。 回憶起未曾大富大貴之前,那小小的項家跨院,她拿著針線在項寡婦的悉心指導下一針針地學習女工,身旁的地上,花爺正雄赳赳氣昂昂地領著它的一干小母雞悠閑散步的畫面,心中更是難受得厲害。 想不到那多多少少有些被自己厭惡的昨天,竟然變成了再也回不去的曾經。 而讓她覺得有些許諷刺的事,一切的動蕩與不安,幾乎都發(fā)生在高太后給她封誥之后。 或許正如佛家所云,有所得必有所失。 在皇家跟前既然得了應有的體面,那么,至少你要為大齊的皇族貢獻出你應有之力。 這種貢獻,或許是被皇帝及群臣質疑之時丟掉的尊嚴,被皇后在眾人面前錯打的無奈,也或許,是自己心愛的丈夫的生命。 思及此,徐曼青不僅覺得一陣膽寒,那股透心的涼意從體內源源不斷地滲透出來,直至她覺得手腳都冰涼得像剛握過冰一般。 她至今不知項望山到底有沒有就翼王一事給皇帝上書,也不是若是真有進諫,奏折中到底寫了些什么內容。 但她卻明白,項望山如今為了她已隨翼王前往東魯。 面對如寇匪賊盜一般的羌族人,從來沒有接觸過海戰(zhàn)的項望山到底能不能再像九命貓妖一般凱旋而歸。 回到了自己居住的偏殿之中,徐曼青自覺個人力量的渺小,心中因思念項望山幽堵甚慌,胸口如被巨石埋壓一般喘不過氣來,只得趴在被褥上哀哀哭泣。 當她發(fā)xiele一陣,門外忽又傳來宮娥怯怯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