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悍世嬌妻:等你喜歡我、穿越八零:隊長狂寵暴力妻、穩(wěn)定平衡(glfuta)、繁花滿山莊(1v1HE)、金烏的自我修養(yǎng)、末世第十年、遇到東方龍之后、蒼茫山下部落崛起、[綜武俠]天下第一刺客、我的總裁老攻
“庭兒,你本來也知道的,我是打算在這一年的時間里,希望能奉行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dāng)差的。可中間兩次都被于成龍劫胡了?!?/br> 說到這里,胤禛也很郁悶,他是一個當(dāng)過皇帝的人,知道朝廷上動蕩的事情一次不能過多,不然會影響安定的。 誠然,現(xiàn)在皇阿瑪?shù)奈蛔涌杀人莻€時候要穩(wěn)得多,皇阿瑪?shù)耐乓矇蚋?,可有些事情胤禛不敢做。 因為你做了,時機不對的話,就不是為大清著想了,而是添亂。 在康熙的眼中,就是不顧大局,這樣的人肯定不會是皇位繼承人的人選。 所以于成龍在胤禛前面的兩次奏折,弄得胤禛不得不把要上湊的折子又收回來,整個打亂了四四所有的安排。 當(dāng)然了于成龍的行事也是有好處的,那就是這位大人弄得鹽政和漕運干凈了,讓國庫豐盈了不少。 鹽政改革一年來,國庫收入多了九百多萬,漕運改制以后,僅僅不到半年的時間也多了兩百多萬,這樣就是大清五分之一的進賬,有了這筆錢,四四想,也是一件好事,至少后面他要做的火耗歸公、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dāng)差、攤丁入畝有了銀錢的保證了。 “爺,于大人是一個清廉如水的,現(xiàn)在他的清官之名,能臣之名已經(jīng)是朝野共知了,估計于大人可能是要升官了吧!” 胤禛點了點頭。 于成龍管理戶部多年,可是職位卻不高,究其原因,就是因為當(dāng)年的扒堤行為,造成了上萬百姓流離失所。 他也曾經(jīng)發(fā)誓了,不修成大堤,他絕不歸鄉(xiāng)。 這些年當(dāng)中于成龍的功勞不小,清名尤盛,康熙幾次提出要給他升官,最后都被于成龍拒絕了,因為他要湊銀子。 因為這個借口,讓所有的鹽商差點沒有氣的吐血,早知道他們揚州鹽商大家愿意用個兩年的時間湊出來上千萬的銀錢來,對于他們不是難事,可是現(xiàn)在于大人這么一改,以后的收入那是銳減啊! 現(xiàn)在他終于在節(jié)流的基礎(chǔ)上,開源了,康熙跟于成龍長談了一次,這次于成龍升任了戶部尚書,二品大員。 不過國庫還是歸他看管,同時于成龍入內(nèi)閣,憑借鹽政和漕運的改制能力,于成龍有了進入內(nèi)閣的資本,而且他現(xiàn)在儼然成了漢人當(dāng)中的代表人物。 很多人都對他是又愛又恨,可又拿這位沒有辦法。 你說于大人清廉吧,東西他也收,只不過第二天就被送到國庫了,你還要有個賄賂罪名。 一來二去的,所有人都知道他的脾氣,知道這位是急紅了眼,錢財他就是一個管得嚴(yán)的,想要從他那里要錢,一個字,難。 當(dāng)然了,如果真的是哪里遭災(zāi)受難了,于成龍倒是頗為大方,不僅僅給你銀子,還會派來不少的戶部人員幫你干活,你就是想貪,也要全部買通才行啊。 都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于大人一般派來的都是一些死腦子的人,至少很有一些他的風(fēng)范。 弄的上下怨聲載道,可是你罵吧,最后還要被老百姓仍臭雞蛋之類的。 所以大家最希望的就是趕緊讓于成龍升官吧,只要調(diào)離了戶部,調(diào)離京城,不要禍害全國了,去禍害某個省就行。 這個時候就能看得出來每個省份的力量了,最弱的一方就是大家希望于成龍去的地方。 “爺也沒有想到有那么多的人合力幫著于成龍升官啊,這也是難得一見的景觀。” “這不是跟前朝海瑞一樣嘛,只不過海瑞官銜低,讓當(dāng)?shù)氐氖考澥懿涣肆艘院?,被他們?lián)合讓海瑞升官,于大人這樣,也就說明了一點,所有的人都不能抓到于大人的把柄,可惜他們上躥下跳的,最后不是還沒有成功嘛?!?/br> “爺,本來聽說好像是云貴總督,大家都希望于成龍去做,畢竟那里離京城最遠,而且京城的利益集團也就那里的利益少,雖然有金銀礦藏,不過這些都由八旗管理,于大人伸不了手。結(jié)果沒有想到皇阿瑪居然下了這么一道旨意。以后他們的日子更不好過了?!?/br> 胤禛很高興,他現(xiàn)在覺得沒有恢復(fù)記憶的他做的最正確的事情之一就是給于成龍服用了靈液。 有了這位漢人旗幟在前面開路,他做起事情來就要輕松的多了。 “爺,既然于大人還是管理國庫,你是戶部的掌部阿哥,那么火耗歸公的事情……” “這個功勞我不打算要,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dāng)差爺都打算讓于大人提出來,用現(xiàn)代的話說,這位已經(jīng)能干到一定程度了,有些名聲,爺我讓給他?!?/br> 胤禛知道他是一個阿哥,有些名聲還真的不能要,滿人提出來和漢人提出來還真的是不一樣。 “爺,于大人這些年護財已經(jīng)成了習(xí)慣,估計只要稍稍的提出了火耗之事,相信于大人一定會有他的解決辦法的?!?/br> “這個不用你說了,于大人那里我早就透漏了。” 胤禛的兩次折子都被于成龍打斷了,最后四四一想,干脆我成全你得了,所以暗中胤禛引著于成龍注意了火耗和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dāng)差的事情。 于成龍上湊了漕運沒有三天的時間,就被人引著開始思考這兩方面的事宜,最后的結(jié)果就是他也決定對這兩個方面建議,因為這樣一來能省不少的錢財,同時納糧當(dāng)差,也能讓更多的人讀書識字。 這完全是一件好事啊! 為什么不上奏。 所以這樣老于同志就掉進了胤禛設(shè)計的坑里。 ☆、267晉江v章 于成龍看著自己費了不少心力寫出來的奏折,很滿意。 天色已晚,于成龍一個人在書房當(dāng)中,打開窗戶,眺望開去,一縷月光傾潑下來。 于成龍在獨自思考著。 “我能以心照明月,這兩本奏折上去,必定要引起天下轟動,可是如今的我命早已經(jīng)不屬于自身了,皇上對我恩重如山,我欠了天下萬民那么多,只能今生以此身想報了。不管是誰讓我想到的這個方面,我都要感謝他,因為這能讓官員對百姓的逼迫減輕,也能讓我的心理好受一點?!?/br> 老于同志雖然一向是清廉如水,可他也不是完全的書呆子,知道士林的分量,更加明白他這兩個折子的重要性。 可他仍然是義無反顧了。 如果說換成是他沒有扒掉堤壩,讓洪水將萬千百姓的家園淹沒的話,可能于成龍就是想到了也不會上奏。 畢竟他也是士林的一份子。 可是自從他待罪以來,整個人就變了,不敢說是無欲無求,反正他求的不再是清名,而是希望能讓因為他喪命的眾多百姓得到安息,他現(xiàn)在是完全拋棄了自己這個小家,全心全意的為國家著想。 “當(dāng)差不好辦,不過讓他們?nèi)ソo更多的蒙童之類的教書,這是圣人之道,如果有人反對的話,那他就不配成為士林中的一員。老夫應(yīng)該從哪里做起的,京城當(dāng)中肯定不缺先生了,京郊當(dāng)中,將幾個休沐的日子湊一湊,老夫也去教書幾天,算是老夫的當(dāng)差?!?/br> 于成龍現(xiàn)在是無欲則剛,所以他既然上了折子,就表示他肯定會第一個做到。 所以第二天的大朝好看了。 康熙面不改色的看著于成龍的奏折,仔細的聽著他所說的種種。 “于成龍啊!于成龍,朕本來以為你的才干也就這么多了,沒有想到經(jīng)歷了上次的劫難之后,幾年的沉浮你居然能做出這么一翻文章來,火耗歸公、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dāng)差,有了鹽政和漕運增長的銀子打底,這到是可以做??蛇@完全是得罪了整個士林的政策?。 ?/br> 康熙心中也在幾番思考,可是他也明白,只要能實施,實際上對于整個大清來說是一件好事。 “皇上,圣人說過,有教無類,我們士林中人自然要做到這一點,當(dāng)差,讀書人自然不能跟其他人一樣,天下的蒙童有那么多,可以讓他們在就近的村落當(dāng)中,用納糧的款項修建學(xué)堂,他們可以充當(dāng)先生,從廩生到舉人到進士,不需要占用每個人多少時間,根據(jù)品級可以定下當(dāng)差的時間,納糧的款項不僅僅可以修建學(xué)堂,還可以幫助鰥寡孤獨,這也是德政一件,臣以為如果有人反對的話,那么他一定是士林當(dāng)中的敗類?!?/br> 得了,老于同志也學(xué)會腹黑了。 四四一聽,暗中豎起了大拇指,“前世朕怎么就沒有想過當(dāng)差的分別呢,所有的人都認(rèn)為是要修橋補路之類的,完全可以開辟一個新的行業(yè)嘛,讀書人愛面子,給他們面子也就是了?!?/br> 這說起來跟四四和老于同志所處的地位有關(guān)。 胤禛那個時候是皇帝,自然一切都是從皇上這個角度去想。 而于成龍本來就是士林當(dāng)中的一員,他就是再為百姓考慮,本身應(yīng)有的驕傲是少不了的,所以既然胤禛已經(jīng)讓他把當(dāng)差往教書這方面去想,那么只要思路一打開,于成龍自然可以做出一篇錦繡文章出來。 本來所有的朝臣聽了以后,臉色都是灰白灰白的,一個個都在心里暗罵,你這個于成龍,你是吃飽了撐的,怎么什么閑事你都要管?。?/br> 鹽政、漕運,該得罪的你都得罪了,現(xiàn)在可好,你后面覺得原來得罪的不夠,整個讀書人你都要杠上,這次我看你要怎么說。 可他們?nèi)f萬沒有想到,于成龍所說的當(dāng)差,指的是這個。 結(jié)果原來太子太傅王大人,此人一向忠直,走上前對康熙說道。 “皇上,于大人所言甚是,如果這樣一來,可以為你大清培養(yǎng)更多的人才,也是我們士林中人愿意做的。老臣不才,愿意在于大人之后,納糧當(dāng)差?!?/br> 這位王大人,叫王掞,是明朝首輔王錫爵曾孫,康熙九年進士,一直教導(dǎo)胤礽,很受康熙的看重。 而且在士林當(dāng)中的影響很大,他這么一帶頭,漢人當(dāng)中的大臣也只能一個個的贊成。 本來康熙還在猶豫呢,結(jié)果這么一看,這事情本來就是漢人那一關(guān)最難過,現(xiàn)在看看漢人當(dāng)中,就連在朝的孔家人都同意了,康熙怎么可能反對。 大筆一揮,同意了。 至于火耗歸公,反正是一個折子上面的,那么也就一道批準(zhǔn)了。 于成龍本來是寫成了兩個折子的,結(jié)果后來一想,這兩個事情都不小,相比而言,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dāng)差影響更大,既然肯定會引起風(fēng)波,干脆一個折子得了。 于成龍自己都沒有想到,后面的事情居然都圍繞著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dāng)差來,而最后皇上應(yīng)允了以后,康熙趁著人還沒有反應(yīng)過來就宣布下朝了。 結(jié)果等到康熙走了,才有人想起來,不對啊,就算是同意了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dāng)差,可是火耗歸公呢,這還沒有議呢,就被批準(zhǔn)了。 這不等于,原來的火耗政策直接廢除了嗎? 有的人還想找康熙再去說,可是一想,剛剛的那份折子可是所有的漢人重臣一起同意的,皇上的話是金口玉言,難道還能出爾反爾,所以他們也只能是不了了之了。 胤禛出了大殿,心里正高興呢,覺得這個事情就算是現(xiàn)在的他來做,都不可能有于成龍這樣的效果,畢竟老于同志的名聲好,他又是漢人當(dāng)中的代表,自己出自皇室,肯定不合適。 不過好在是皇阿瑪當(dāng)政期間實行,估計這一次這份差事交給自己和老八的可能性最高,想起前世胤禩一個勁的反對,現(xiàn)在卻必須全心全意的辦差,胤禛的嘴角就翹了起來。 這邊胤禛心里真是樂開了花呢,結(jié)果就聽到李德全過來傳旨,讓四阿哥和八阿哥到乾清宮去一趟。 胤禛一聽,就知道,他盼著的事情來了。 而胤禩呢,就有點愁眉苦臉了,怎么這樣的事情又要輪到他了。 八爺黨真的沒有剩下多少人了,皇阿瑪! ☆、268晉江v章 胤禩從聽到于成龍上折子開始,就覺得他的頭開始疼了。 本來看到康熙很痛快的退朝了以后,胤禩已經(jīng)想好了,他要趕緊撤,雖然假期已經(jīng)用完了,老九那里的差事,肯定能找出不少的疏漏來! 他一定要趕緊去幫忙。 可他的腳步再快,也沒有能及時的跑出宮去,最后還只能是乖乖的去見康熙了。 皇阿瑪,兒子的人脈已經(jīng)折損了不少,你還沒有給兒子補充呢,不能再讓兒子損兵折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