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此間說書人(七)
書迷正在閱讀:孤獨王冕、異世界全職王者、醫(yī)女、穿書后嫁了病秧子妹夫、我成了新的魔法之神、師徒戀文里的反派非要和我HE[穿書]、總裁,夫人和白月光跑了、人魚又做錯了什么[穿書]、首席特工王妃、九零后重生日常
東晉永和七年 幽靜的書齋里,還是那當(dāng)初令升見到的少年,依舊隨性灑然,只是如今站在他面前的已不是令升,而是東晉權(quán)傾朝野,一直要實行廢立的將軍桓溫。 少年難得地皺了皺眉頭,看了看書齋周圍。身后這人,身上過于肅殺,戾氣太重,在書齋里待著實在有著違和感。 無奈地?fù)u了搖頭,嘆口氣“你站在這里已經(jīng)許久了,可是在怨我?” “韓回先生,還是當(dāng)年的模樣,我卻已是暮年,若是當(dāng)初一直在他身邊,大概也不會如此了吧,我,是不怨先生的。”身后的人,與其說是東晉廢立的桓溫,不如說是干寶一直到死都記掛著的人——笙晚。 “待以得志,再隨君側(cè)!”當(dāng)初他留下了這句話便去從戎,拜在東晉名將桓溫將軍門下,被他帶走的自然還有從少年這書齋里拿走的一卷《素書》。 憑著這卷奇書,笙晚也曾為桓溫將軍屢出奇計,可就算是成為了桓溫手下的謀士,也只能是默默無名之輩。當(dāng)初那個曾許下豪言壯語,要為令升掙下一片天地安心寫史籍的人,又怎么會甘屈人下而沒有野心呢? 只是《素書》有言,“潛居抱道,以待其時”。 這一等,便是近十年之久。 后永和二年,安西將軍桓溫伐成漢。蜀道險選,桓溫兵少深入。人們只知道永和四年八月論桓溫平蜀有功,卻不知其中另有隱情。 蜀地高險,為了摸透地勢地形,桓溫曾帶一侍從親自勘察,這侍從便是笙晚,只是笙晚動了手腳,桓溫葬于蜀道深山之下。只要桓溫身死,以笙晚的將相之才,定然可以穩(wěn)定人心,繼而奪權(quán),只是在將桓溫推下棧道后,他看到了那個在他身后笑得恬淡自如的少年。 十多年過去,他已是三十而立之年,但當(dāng)初在書齋里贈了令升《四君子圖》又目送他們離開的少年卻依舊是那番模樣,說內(nèi)心沒有驚駭,這是騙人的。 “你看到了?”笙晚說這話,便決定了要殺人滅口,管他是何來歷! 少年依舊微笑,還是那身秦漢的古服,身上是淡淡的白芷的清香,“你很不錯,歷史上有很多人他們手段比你來得要卑劣得多,卻沒能成功?!?/br> 笙晚沒想到這看著清秀的少年,說出來的話竟是如此狠厲。 “我來,是取回你曾帶走的那卷《素書》。”少年的話讓笙晚心中暗嘆,他果然是知道的。取出一直隨身帶著的那卷《素書》,凡一千三百三十六字,他已盡數(shù)能詳。 “不得不說,你眼光不錯,只是這桓溫是不能死的,你今日這樣做,有違倫?!鄙倌臧櫰鹈碱^,真是添了個不大不小的麻煩呢。 笙晚默然,這少年既然這樣說,是要救那桓溫嗎? “你家少爺這幾年平步青云,只是卻不盡人意。天下都是亂的,官場怎么會平靜?御史臺的事,本也難做?!?/br> 笙晚或多或少知道一些朝堂上的事,但令升的,卻是少之又少,少年今日說出來,讓他無故添了許多煩惱。 一絲靈光乍現(xiàn),“先生剛才說桓溫命不該絕,你定然懂還魂之法了?笙晚心愿未了,先生可愿讓我成為桓溫呢?”他說的,是換靈。 少年嘴角勾起一抹笑來,猜不透的詭異莫測,“你當(dāng)真要這天下?只為令升安心寫史籍?不后悔?以后也不怨憎于我?” “這個自然!” “好,我可以幫你。” …… 書齋里,少年轉(zhuǎn)身看著笙晚“其實你是怨我的啊。” 少年說的不錯,笙晚,如今的桓溫,他是怨的。因為少年也許是知道的,令升壽限已至,他縱得了這江山,又共誰來賞,又共誰來為之編纂史冊,那個人,他走了他竟然不曾知道,所以他是怨的,可是這路是他選的,他能怨誰? 何況,如今的他位高權(quán)重,又怎么還有資格怨懟人呢。 “令升他曾寫《搜神記》三十卷,如今世間所流傳的獨獨少那最后一篇,定然是在先生這里,可否將它贈給笙晚,未亡人留個念想?!蹦亲詈笠黄?,就是雙勝圖的畫法。 語氣中帶著隱隱的威脅,少年一笑置之,“給你也沒什么,左右令升也是希望給你的,只是笙晚已不是笙晚了。”這笑里,有著說不出詭譎。 少年起身,走到書齋甲卯列,申部,取出笙晚說的那一卷有著《四君子圖》篇的《搜神記》,“你拿去吧,若有一天不要了,我還是要來取的?!?/br> 笙晚一笑,“令升的心血,我怎么會不要它呢!” “呵呵,有的書是看不見的,將軍不要看不見就把書燒了啊?!鄙倌昵宄汉每吹捻又笨粗従忂f向笙晚的《搜神記》,依舊淡漠,笑意卻直達(dá)眼底,不讓人察覺出來。誰知道呢?人常說死物是不會改變,變的是人罷了,何況一本傾注了著著太多心血與寄托的書,又哪里是“死物”二字就可以言說的。 抬頭的那一刻,笙晚正對上少年好看的干凈眼睛,有片刻的失神,他有種這少年的眼眸是漆黑一片的錯覺,分不清瞳孔與眼白,可再一看依舊是那個干凈清秀的少年,許是,他看錯了吧。 興寧元年,桓溫加大司馬,都督中外諸羅,假黃鉞,朝廷已是封無可封。“氣概高邁,罕有所推”的大司馬桓溫卻是對王珣另眼相看,十分器重。人人都道,王珣文韜武略所以受桓溫重之,哪里知道除了王珣本身的才干,為的也是他是王導(dǎo)之孫,而王導(dǎo)曾對令升有知遇之恩。 “興寧二年,加大司馬溫州揚州牧”,自伐成漢后,朝中官員對桓溫頗為忌憚,現(xiàn)在又封為揚州牧,可是他卻有更大的野心,而那《搜神記》中的最后一卷的最后一篇《四君子圖》,他竟然發(fā)現(xiàn)是空白的! 那個少年騙了自己?但他很快反應(yīng)了過來,前面的內(nèi)容都是令升的手稿,他的字跡自己怎么會不認(rèn)得,偏偏寫《四君子圖篇》的那頁是白的,是故意的嗎,還是根本就沒有在《搜神記》中記載雙勝圖的畫法?怎么會這樣的? 笙晚想起了那個少年的話“有的書是看不見的,將軍不要看不見就把書燒了啊?!闭娴臅袝强床灰姷膯幔苛钌?,我們到底隔閡著什么。 他命人去找過那少年,只是讓人驚詫的是,這少年和著書齋都沒影了,不知去了哪里,就好像從未出現(xiàn)一般,可是他知道那個少年是存在的,他甚至還送了令升一幅絕世的《四君子圖》。 此后八年里,他開始讓人搜尋民間流傳的各種版本的《搜神記》后十卷,逐字逐句地找那《四君子圖篇》。 笙晚是從心里面是不相信少年給他的最后一卷是令升唯一的手稿,因為他看不見那記載了雙勝圖工法的文字,想到少年的話就莫名地害怕。 有的書是看不見的。 是真的看不見,還是它不愿意讓自己看見呢。 “咸安元年,大司馬溫恃其材略位望,陰蓄不臣之志,嘗撫枕嘆曰‘男子不能流芳百世,亦當(dāng)遺臭萬年!039”這時的笙晚已經(jīng)很少想起令升,一心全在篡奪東晉江山之上,又或者他已忘了最初的初衷,而那《搜神記》被他隨手丟置在書房一角,不曾再翻開一頁來瞧一瞧,世間所流傳的《搜神記》后十卷大多被他搜集又燒毀。 桓溫廢立前一天,他從角落里翻找出那卷《搜神記》?!傲钌?,過了明日,這天下便是我的,你可安心寫史籍了,何故走得那般早?”喃喃自語,也不知道是高興還是悲傷,那最后一篇,他卻不曾打開來看看。 這卷令升邊寫邊看讀到悲情處忍不住聲淚俱下的《搜神記》上似乎還殘存著淚水干涸的痕跡…… 咸安元年十一月,己酉,歷史上載這一天,那個說“男子不能流芳百世,亦當(dāng)遺臭萬年”的重臣桓溫廢立,“溫撰辭,欲陳述廢立本意,帝引見,便泣下數(shù)十行,溫兢懼,竟不能一言而出?!?/br> 很多人都疑惑,這戰(zhàn)功卓著的悍將桓溫為何到了最后竟是如此婦人之仁,又為何不想想,他連深入蜀地討伐成漢尚不驚懼,殺人如麻,又怎么會有什么婦人之仁。 咸安二年甲寅,簡文帝生病,急召大司馬桓溫進(jìn)宮,一日一夜連發(fā)四道詔書?;笢赝妻o不去。后由于王彪之、王坦之、謝安等人的介入,桓溫攝政一事終究未成。 死前,他想到了那個字“令升”的人,想到了他似乎改變了的初衷…… 公元2008年,端木書齋—— 凌栩正一口喝下杯中的茶,少年微蹙了一下眉頭,也是,的確沒有像他那樣糟蹋東西的人了。 “沒了?” 還打算倒上一杯給自己生津解渴的,但看到面前的少年不著痕跡地蹬了他一眼,只得悻悻地把手縮了回去,嘟囔一句“小氣死了”卻是沒敢大聲說出來,他怕少年直接讓他滾出書齋,連茶都沒有蹭的了。 少年“嗯”了一聲,眸子中閃過一些凌栩看不懂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