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頁
格蕾絲大小姐真是太滿意了。 她默默給阿爾的服務來了個五星好評,心想:“不枉我之前那么認真地幫他。” 然而,她不知道的是…… 阿爾的‘服務’并不僅止于此。 為了將這部劇的所有潛力和可利用的地方統(tǒng)統(tǒng)挖掘出來! 他廣發(fā)邀請函,親朋好友全發(fā)了一份,諸如,湯姆柯蒂斯先生和畫家羅伯特,再來瓊斯夫人和宴會上認識的一堆朋友,還有米爾森先生、貝爾、吉蒂、克莉斯他們…… 最后,少不了還有廣播、電視、雜志、報紙等媒體的記者和戲劇評論家們。 當然,由于是沒什么名氣的業(yè)余學生演出團的緣故,評論家出于好奇可能來幾個。 但媒體方面,除非收了錢,否則,來得可能性不大。 不過,只要確保能來那么一兩個就行,給錢也可以。 因為阿爾都計劃好了,只要能有一個記者在報紙上報道了這件事,哪怕是只有幾行字,類似“某某日,某高校校劇團在西爾維劇院的精彩演出,圓滿落幕”這樣的句子。 他就可以把這么幾句話給細心地剪下來,留著以后用了。 比如,和其他高校談合作的時候,這幾行字就可以拿出來充當‘我們之前和某高校合作過,結果還很成功,取得了業(yè)內一致好評’的有力證據了。 除了這些外,他還偷偷找了托兒。 也就是貝斯特、比爾和巴瑞那一波人,并且,給他們提前做好了培訓。 等到演出的時候,這些人就可以分散著坐進觀眾席里,彼此裝作素不相識的樣子。 但在該笑的地方率先哈哈大笑,在該鼓掌的地方,熱烈、大聲地鼓掌,以此來帶動周遭觀眾們的情緒。 這事不能常干。 經常干被發(fā)現后,容易遭到同行們的取笑。 但偶爾來一次卻是無妨。 畢竟,有一部分劇確實是屬于那種‘乍一看反應不過來,可若是旁邊能有人帶動著,大家立刻就可以跟上’的特殊類型。 這么安排了一圈后…… 阿爾總算對格蕾絲的這部劇放心了很多。 他暗自尋思:“上帝保佑,這部劇就算不能被歸為優(yōu)秀作品,最低,最低,成為業(yè)余表演劇目中的優(yōu)秀也可以!哎,我也不指望拿它賺多少票房了,關鍵是要給‘劇院和各大院校合作’項目,開個好頭呀?!?/br> 阿爾的這些情緒還在無意中影響到了時刻都關注著他的蘭迪。 這位從小跟著馬特巡演,甚至五六歲就經常被不靠譜親爹抱上舞臺,在一片激烈搖滾樂中放聲大哭,以至于長大后,幾乎把上舞臺當成回家,從來不知道什么叫緊張和害怕的金發(fā)少年居然難得地有了一點兒忐忑。 “我不是怕自己演不好…… “你緊張。” “我不可能演不好!” “你緊張?!?/br> “我只是怕有個萬一,影響到阿爾的計劃……” “你緊張?!?/br> “馬特,你做個爹,行嗎!” “好的,我的經驗是穿皮褲,緊張到尿了褲子時,皮褲會比牛仔褲更包容?!?/br>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大家,我上章評論竟然變成了平時的三倍……三倍! 好的,我懂了。 PS.戲劇界找托兒貌似是挺正常的一件事,雨果以前干過這事,他找的托兒有大仲馬、巴爾扎克等等(好像還有一個大佬,但我一時想不起來了,大概就是三人坐觀眾席三個地方,彼此呼應,奮力鼓掌叫好)。 第91章 蘭迪:我最近改主意了。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那部學生劇在上演的當天,觀眾的數量竟然不算少。 可能是因為每個人都有[萬一沒觀眾,劇院空蕩蕩的, 多丟臉啊]這樣的隱秘想法,所以, 每個人背地里都在拼命地拉人。 其中, 阿爾發(fā)出的那些封邀請函,幾乎有一大半人都表示, ‘如果有時間的話, 很愿意前來觀看’;然后, 格蕾絲這位財大氣粗的大小姐,直接自掏腰包買了一堆票,在學校里發(fā)放, 號召學生們沒事做的話,都來看劇;除此以外,還有那些學生演員們的家長們, 這要是剛好趕上一個大家族,那真是祖孫三代, 拖家?guī)Э诘剡^來幫自家孩子加油(湊熱鬧), 盡管他們的兒子、女兒或外孫……總之,隨便什么吧, 可能在劇中只有一、兩句臺詞。 于是,當阿爾帶著西爾維夫人來到劇院門口時, 看到了大廳中這么繁華的景象, 不禁十分欣慰。 但西爾維夫人依舊不太適應這種場合。 她悄悄拉了拉大兒子的衣角,小聲問:“阿爾,你不是說人很少嗎?可現在怎么這么多人?” “唔, 我也不知道啊?!?/br> “不知道?你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你不是老板嗎?你不是劇作家嗎?你不是……” “對,你說得對??!我怎么能不知道呢?我待會兒喊人把這些觀眾統(tǒng)統(tǒng)趕出去?!?/br> “?。亢煤玫?,你做什么把觀眾往外趕?” “你剛剛說得太對了!我不是老板嗎?我不是劇作家嗎?我不是……那什么什么嗎?這群見鬼的觀眾來之前竟然敢不通知我,太過分了,我這就把他們趕出去!” “觀眾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做什么要通知你呀,你發(fā)昏了吧?!?/br> “感謝上帝!感謝上帝!現在你知道我不知道的原因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