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人情往來
周胤緒抿了抿唇,還沒來得及說話,就聽見門被叩了叩,周胤緒叫了進,接著,一名小吏輕輕推開門,抱著一只香藥盒子走了進來,他見到宋圣哲時還微微愣了下,隨即向兩人問了好,又朝周胤緒笑道,“周大人,小的把您要的香給拿來了,這會兒就給您添上罷?!?/br> 周胤緒似笑非笑道,“我沒要香啊?!?/br> 小吏又愣了下,竟下意識地朝宋圣哲看了一眼,宋圣哲微笑不語。 周胤緒又微笑道,“我真沒要過香,許是你記錯了,或是有人冒了我的名傳話作弄你,也未可知啊?!?/br> 小吏怔了怔,接著虛指了一下懷中的香藥盒,“那,周大人先要不要品上一品……” 周胤緒立刻道,“不用,”他瞥了一眼宋圣哲,宋圣哲微笑如故,周胤緒繼續(xù)道,“我這兒的香夠用了,一時半會兒也燃不盡,實在無須再拿香來了?!?/br> 小吏應了一聲,朝兩人行了禮,爾后告辭退了出去。 待屋門合上后,宋圣哲微笑著開口道,“府衙中的小吏對周大人當真格外殷勤,”他看向周胤緒的目光沉了沉,“但周大人似乎并不領情?!?/br> 周胤緒微笑道,“我剛來時,就對兩位大人說過‘禮尚往來’,有來有往才能稱作‘人情’,這有來無往,就是‘多禮’了。” 宋圣哲道,“我與范大人當時就對周大人說過,‘多禮是因為守禮,守禮的人,必定守節(jié)’?!彼D了頓,又垂下眼簾道,“……周大人分明不愛品新香,方才卻問及我身上的香料,這是周大人的‘人情’呢,還是周大人‘多禮’?” 周胤緒道,“二者皆非,我方才單只是好奇宋大人用的香料罷了?!彼麚P了揚嘴角,“因為宋大人的身上,實在是太香了。” 宋圣哲抬眼道,“瑯州愛香之人頗多,愛用香之人更多,周大人上回去赴文氏家宴時,為何卻不覺得香氣過甚呢?” 周胤緒道,“文氏愛香不假,但文氏更愛財,文氏用的香再好,也蓋不住銅臭氣,”他微笑道,“而宋大人身上卻只是香,別無異味,因此,我才好奇問一句?!彼D了頓,又補充道,“宋大人若覺得被冒犯了,下回我便不再問了?!?/br> 宋圣哲露出一點兒略顯俏皮的笑,這笑淺得很,虛虛得浮在唇邊,“冒犯倒算不上,只是周大人總單挑了我來發(fā)問,都讓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彼?,“與瑯州旁的愛香之人相較起來,我所用的這些,不過都是雕蟲小技,周大人卻再三請教于我,讓我答也不是,不答更不是?!?/br> 周胤緒道,“全因我不懂香,才請教宋大人,如何能指摘宋大人的‘不是’呢?” 宋圣哲笑了笑,道,“這可不好說了,王介甫亦不愛修飾,昔年‘新舊黨爭’時指摘起‘舊黨’來卻是毫不手軟?!?/br> 周胤緒笑道,“‘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鮮不為大jian慝’,這道理我自然我明白。” 宋圣哲看了周胤緒一會兒,道,“周大人是在附和我的話呢,還是在與我論‘人情’?” 周胤緒道,“我想與宋大人議論‘王介甫之青苗法’,宋大人卻提及‘人情’,我自然要附和一二,否則,豈不是就應了‘不近人情’嗎?” 宋圣哲笑了起來,“……周大人去了一趟廣德軍,回來便與我論起‘人情’來了?!?/br> 周胤緒笑道,“若不論‘人情’,我豈不是成了狷狹少容的王介甫了?”他頓了頓,道,“府衙中的小吏不提,兩位大人送來的香,我一直都用著,宋大人若真想與我論‘人情’,我可有的是話說呢?!?/br> 宋圣哲道,“是啊,周大人比王介甫可要好多了。”他微笑道,“既如此,不須我議論,周大人便該明白‘王介甫青苗法’之弊端了罷?” 周胤緒微笑道,“自然明白,破富民不易,濟貧民更難,破富民以濟貧民是難上加難,此法用于地方治下稍可,推廣全國卻是弊端叢生,斷不能行的?!?/br> 宋圣哲道,“不錯,王介甫推‘青苗法’時,歲收其什四之息,于青黃不接、糧價高漲時折錢貸民,于夏秋豐收、糧價低落時收錢高利,所取之利約近一倍還多。就是鄉(xiāng)間兼并大戶,乘饑饉取民利息,亦不至如此之重?!?/br> “王介甫以為朝廷散‘青苗錢’可取兼并之家而代之,何其可笑也?!彼问フ芪⑽⒉[起了眼,“鄉(xiāng)間富民放貸,即使貧戶難以償還,最壞也不過掠了地去,但官府放貸,必定催積sao擾,詐偽謾昧,鞭笞胥枷,民不聊生,與‘抑兼并、助貧民’之本意背道而馳?!?/br> 周胤緒道,“法非不善,但推行不能如初意,還為擾民,即是惡法?!彼?,“‘青苗錢’之弊,在于善法易制而不易行,若是舉措得當,也不失為一‘良策’啊?!?/br> 宋圣哲道,“良策并非善法。” 周胤緒一怔,就聽宋圣哲繼續(xù)說道,“行良策而違常法亦非善舉,”他看向周胤緒,“善舉更非‘仁政’,周大人,這四者,絕不能相提并論?!?/br> 周胤緒點了點頭,“宋大人說得是,這鄉(xiāng)間庶務,實在千頭萬緒,纏繞不清,我不解之處甚多,時常得向兩位大人請教,我若說錯了話,還請兩位大人多多包涵?!彼D了頓,又道,“我委實不是王介甫那般執(zhí)拗剛傲之人,兩位大人若能常常指教于我,我不勝感激?!?/br> 宋圣哲笑瞇瞇道,“周大人客氣,”他看了看周胤緒,又笑道,“我最欣賞周大人‘存疑必問’,我自然便‘有問必答’?!?/br> 周胤緒有些不解道,“我‘存疑必問’,不過是我資歷尚淺,又無經驗,宋大人為何說欣賞我這一點呢?” 宋圣哲笑道,“周大人有所不知,這‘存疑必問’,且‘問得坦蕩’的新官可是少之又少,許多剛上任的新官,不是一意孤行、罔顧鄉(xiāng)情地想創(chuàng)新成績,就是對鄉(xiāng)間情形敬而遠之、避之不及。像周大人這樣切切實實針對鄉(xiāng)情發(fā)問的新官,卻是極少的,俗話說‘物以稀為貴’,因此,我欣賞周大人?!?/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