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午間開宴
紀鵬飛跨進上邶州州府衙的時候,聽到官伎的唱曲聲,“……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刬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紀鵬飛徑直走了進去,偌大的廳堂內(nèi),就羅蒙正和傅楚兩人坐著,面前是一桌已經(jīng)擺好的宴,設了三個席,席前的酒杯是滿的。 官伎就跪坐在桌前的不遠處,又彈又唱。 紀鵬飛就直接坐到了第三個空的位置上,拿起面前斟滿酒的杯子喝了,喝了又斟,斟了又喝,喝完了三杯,才指著官伎說道,“我們午間開宴,你怎么唱這夜半幽會的曲兒?”他又往杯子里斟滿了酒,“這兒也沒有病重的大周后,你這曲子唱得不對,換一支罷?!?/br> 官伎停了彈唱,朝紀鵬飛盈盈一拜,道,“不知大人想聽哪支曲兒?” 紀鵬飛慢慢地喝了第四杯,“就唱柳三變的《晝夜樂》罷。”他頓了頓,向那官伎舉了舉手中的空杯,調(diào)笑道,“唱那支‘洞房記得初相遇’?!?/br> 那官伎應了一聲,起身又彈唱了起來,“洞房記得初相遇。便只合、長相聚。何期小會幽歡,變作離情別緒。況值闌珊春色暮,對滿目、亂花狂絮。直恐好風光,盡隨伊歸去……” 傅楚拿起酒杯,一飲而盡,“外頭的蟬鳴這樣響,紀大人卻偏要聽她唱‘闌珊春色暮’?!?/br> 紀鵬飛沒答話,只是握著酒杯跟著哼唱,“……一場寂寞憑誰訴。算前言、總輕負。早知恁地難拚,悔不當時留住。其奈風流端正外,更別有,系人心處。一日不思量,也攢眉千度……” 一曲歌畢,紀鵬飛又喝了一杯酒,“恁地唱得這般悲涼?” 官伎低頭答道,“大人,這是支以表思念的傷別曲?!?/br> 紀鵬飛又給自己斟了一杯酒,“你以唱曲歌舞為生,連自己吃飯的本事都沒學好么?”紀鵬飛放下酒壺,“這曲子的詞牌名出自《詩經(jīng)》中一句的‘式號式呼,俾晝作夜’,是徹晝徹夜行樂狂歡之意,你卻唱得這般凄切,豈不是掃了我們的興?” 官伎低著頭不敢作聲,紀鵬飛接著道,“得虧你歸羅大人轄下,倘若是‘威邊軍’的營伎,我早除了你的籍了?!?/br> 羅蒙正聞言,輕輕轉(zhuǎn)著手中的酒杯,看著杯中酒面流轉(zhuǎn),“紀大人要是覺得她掃了興,我這就除了她的籍。”他抿了一口酒,“一點小事罷了,何須為此動氣?” 那官伎以為羅蒙正真要除了她的籍,忙抬起頭來辯解道,“大人所說的那句‘式號式呼,俾晝作夜’是出自《詩經(jīng)·大雅·蕩》,此詩假托周文王慨嘆殷紂王殘暴以暗諷周厲王貪虐無道,此句正是譏諷商紂王因耽于酒色而致荒廢政事,奴婢身份低微,并不敢以樂唱悲,請大人明鑒。” 紀鵬飛一挑眉,還來不及說話,羅蒙正就哈哈笑了一聲,對那官伎道,“莫慌,莫慌,紀大人最是憐香惜玉之人,方才是與你玩笑呢。” 傅楚也笑了,“唐太宗嘗贈詩予蕭貞褊公云‘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板》《蕩》二詩在此句中化指‘亂局’,這詞牌名又典出于《蕩》一詩中,你以悲唱悲,原本是想贊賞紀大人身處亂局,卻仍堅守仁心,堪為勇夫誠臣罷?” 官伎連忙點頭,“是,是,正是這意呢?!?/br> 紀鵬飛“哦”了一聲,對羅蒙正道,“她既連我們的玩笑話都聽不懂,就讓她下去罷?!?/br> 羅蒙正便讓那官伎領(lǐng)賞去,官伎如蒙大赦地行禮下去了。 官伎下去后,紀鵬飛呷了口酒,“話也聽不明白,酒喝得都沒滋味了?!彼畔戮票?,“《晝夜樂》分明出自李太白所作五言《古風》中的一句‘行樂爭晝夜,自言度千秋’?!彼麌@氣道,“我說她連吃飯的本事都學不好,她還要與我爭辯,好像我冤枉了她似的?!?/br> 傅楚道,“她未必是不知道,只是這句后兩句為‘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尤’?!?/br> 羅蒙正道,“《道德經(jīng)》中有云‘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她方才若引此句,恐怕紀大人會認為她在譏諷她面前三人‘有違天道’呢?!?/br> 紀鵬飛笑道,“我竟不知我如此刻???” 羅蒙正舉杯道,“紀大人若真是那心胸狹隘的刻薄人,此刻如何會坐在這桌前與我和傅大人談詞論曲?” 傅楚跟著舉起了酒杯。 紀鵬飛頓了一下,也慢慢拿起酒杯,剛舉到半截,羅蒙正就主動伸過手來,碰了一下紀鵬飛的酒杯,碰杯時杯子的高度幾乎與紀鵬飛手中的齊平。 接著,傅楚也碰了一下紀鵬飛的酒杯,只是他碰杯的時候,刻意降低了手臂的高度,杯子比紀鵬飛手中的還矮了一截兒。 三人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羅蒙正這才下了第一筷,“紀大人肯賞光前來,想來也不全是因我的帖子寫得好罷?” 紀鵬飛夾了一筷菜,“‘好去上天辭富貴,卻來平地作神仙’。”他低頭吃了口菜,用一種無奈的口吻說道,“羅大人和傅大人齊心戮力,就是按律從法,也已具有指揮‘威邊軍’的權(quán)力,我如何能不前來聽命?” 傅楚道,“不敢,紀大人為圣上親授的上邶州經(jīng)略使,理當先聽圣令,再從兵部,只有臨危之際,我與羅大人才得此特許?!?/br> 紀鵬飛慢條斯理地又吃了一口菜,才對傅楚說了開宴后的第一句話,“傅大人的‘危難之間’實在是太多了些,若次次任命于我,恐怕‘威邊軍’不久便臨‘敗軍之際’了?!彼p輕擱下筷子,“傅大人上回拿我比陳隱王,難道這回要稱我為忠武侯了?” 羅蒙正往碗里舀了勺湯,“忠武侯一生效忠蜀漢,為蜀漢殫精竭慮,乃至五次北伐,卻終究未能飲馬河洛、興復中原,可謂是身后一大憾事?!彼毤毢攘艘怀鬃訙?,“大丈夫處世,當兼濟天下、造福百姓,才無愧此生?!?/br> 紀鵬飛聞言,拿起旁邊的白巾子擦了擦嘴,再把巾子往桌上一扔,似笑非笑地看著面前兩人,“我明白了,這回傅大人拿我比的是漢高祖了。”他的目光掃視了面前的一桌席,“這便是‘鴻門宴’了?!?/br> 傅楚道,“紀大人放心,席上并無范增,門外亦無項莊?!?/br> 紀鵬飛道,“想來也無,就是有,傅大人又指出來了,豈不是暗指羅大人為‘豎子’嗎?” 羅蒙正噗嗤一聲,拿筷子指了指紀鵬飛,“促狹,促狹,紀大人是篤定這么一說,我便張不開嘴了罷。”他放下筷子,“紀大人連話都沒聽一句,就以為我是取命來了?!?/br> 紀鵬飛道,“上回我來尋羅大人與傅大人商議,就差點讓人拿了性命去,經(jīng)此一遭,如何不怕?” 羅蒙正看了傅楚一眼,傅楚道,“那位陶大人并未依他所言,上奏彈劾上邶州,圣上又已明榜公示結(jié)案陳論,紀大人自可安心了?!?/br> 紀鵬飛自顧自地喝了一杯酒,“是啊,可若當時我隨那位陶大人去定襄作證,恐怕已身首異處?!?/br> 紀鵬飛說完這句話,又吃了兩口菜,舀了一碗湯,“細想起來,在發(fā)出軍倉失火的傷亡名冊之前,傅大人就傳話說我‘來日定要高升’,當時,羅大人也在一旁罷?!彼闷鸪鬃訑囍肜锏臏?,“什么‘扶搖直上九萬里’,無非是羅大人和傅大人覺得我寒門出身,必定志大才疏,便拿這話來激我罷了?!?/br> 紀鵬飛喝了兩口湯,施施然地接著夾菜,“杜大人為周太師門生,因此他慘受毒刑后,還能跑出御史臺,圣上才會親自垂問制勘官?!彼豢谘柿丝晟系牟耍叭羰菗Q成我這樣的窮小子,恐怕剛邁進御史臺的門檻兒,就一悶棍給治死了?!?/br> 羅蒙正和傅楚靜靜地看著紀鵬飛一人又吃又喝,紀鵬飛又舀了一碗湯,“無論是吏部不公、東宮斂財還是貪污軍餉,缺的就是我這一份‘口供’罷了?!彼畔率种幸某鬃?,又端起酒杯,先對著傅楚,又對著羅蒙正,笑道,“兩位大人,是不是?” 羅蒙正想舉起杯子與他碰杯,可舉到一半,紀鵬飛像沒看見他動作似的,一口飲盡了杯中的酒,“否則,那陶大人如何知道傷亡名冊上作的手腳?” 羅蒙正想開口,紀鵬飛看到了,先一步打斷道,“當時,羅大人雖然竭力挽留,但也存著一分私心罷。畢竟,那‘百姓喊冤’的主意,是羅大人出的?!?/br> “若是杜大人不堪受刑,供出了‘百姓喊冤’一事,羅大人不但能在圣上跟前落了好,又撇清了自己,徐、周二黨亦會高看羅大人一眼?!?/br> 紀鵬飛感嘆道,“可進可退,游刃有余,這份做官的本事,堪比西晉司馬氏。” 紀鵬飛說到最后,竟笑了起來,“什么‘平地神仙’,我連‘天’都沒上得,如何有這本事‘辭富貴’?” 傅楚聽完,輕輕地拍了兩記手,“‘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那官伎方才唱得應景,解的也不錯,紀大人可真是冤枉她了?!?/br> 紀鵬飛冷聲道,“是啊,她唱得那般悲切,必是也認為我同那周厲王一般,貪虐無道罷?!?/br> 羅蒙正道,“今兒我與傅大人于午間設宴,尋紀大人來商議,也正是想為紀大人解決此事。”他說著,又帶頭舉起了酒杯,“紀大人來了,又說了那么些話,此刻席上就是真有一范增,紀大人也不會拂袖而去了罷?!?/br> 傅楚也笑著舉起了酒杯。 紀鵬飛看著面前兩人,大方一笑,也拿起了酒杯,先碰了羅蒙正的,再碰了傅楚的。 這次他舉杯的時候,比傅楚手中的杯子還矮了一截兒。 ———————————— ———————————— 1《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是李煜描寫自己與小周后幽會之情景,當時大周后病重,大周后死后三年,李煜封小周后為皇后。 2天不湎爾以酒,不義從式。既愆爾止,靡明靡晦。式號式呼,俾晝作夜?!对娊?jīng)·大雅·蕩》 上天未讓你酗酒。也未讓你用匪幫。禮節(jié)舉止全不顧,沒日沒夜灌黃湯??窈魜y叫不像樣,日夜顛倒政事荒。 3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 ——《賜蕭瑀》 在猛烈狂疾的大風中才能看得出是不是強健挺拔的草,在激烈動蕩的年代里才能識別出是不是忠貞不二的臣。 一勇之夫怎么懂得為公為國為民為社稷的正義的道理,而智勇兼具的人內(nèi)心里必然懷有忠君為民的仁愛之情。 蕭瑀是南朝梁明帝蕭巋第七子,梁靖帝蕭琮異母弟,蕭皇后之弟,玄武門之變后,勸李淵把政權(quán)給李世民,李世民繼位后,他六次罷相,最后染病死去,死后被列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4行樂爭晝夜,自言度千秋。 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尤。 黃犬空嘆息,綠珠成釁仇。 何如鴟夷子,散發(fā)棹扁舟。 ——《古風·天津三月時》 他們?nèi)找贡鼱T歡宴,及時行樂,以為可以永遠如此! 功成名就而身不退,自古以來沒有幾個有好的結(jié)局。 看看李斯臨終前的嘆息不如早牽黃犬去打獵;看看石崇因為愛妾綠珠而導致滿門抄斬,前車之鑒??! 何如范螽無拘無束,攜西子江湖泛舟。 5“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諸葛亮《出師表》 6鴻門宴上,范增三次舉玉佩要求項羽乘這機會誅殺劉邦,項羽愛惜羽毛,不動手,范增出門找項伯假裝舞劍來殺劉邦,結(jié)果劉邦假托上廁所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