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三百七十四章.換裝-湯姆遜沖鋒槍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會復活的死靈法師、蜜戀小甜心:惡魔少爺,寵上癮、寡婦風流、強寵100天:攻略億萬首席
1. 可是到了朝鮮戰(zhàn)爭,美軍把m1卡賓槍和它的變型槍當做用于一線戰(zhàn)斗的武器,但在朝鮮戰(zhàn)爭期間,m1卡賓槍由于在低溫條件下的可靠性差而名譽掃地,而且據(jù)說甚至不能有效射穿厚棉衣。 本來m1卡賓槍后坐力很小,cao控性能極佳,行進中射擊指向性和穩(wěn)定性非常好,是非常適合近戰(zhàn)的武器。但是m1卡賓槍的缺點也不容小覷,單憑威力不足這一點了,就讓很多士兵退而卻步了。在太平洋戰(zhàn)爭和歐洲戰(zhàn)場沒有暴露出來的問題,在朝鮮戰(zhàn)場上充分暴露了。 m1卡賓槍使用.30(點三零,即7.62毫米)卡賓槍彈,很多人以為.30卡賓槍彈算中間威力步槍彈,實際上根本不是這回事,最早使用中間威力步槍彈的是stg—44,使用7.92短彈初速約每秒685米,槍口動能1909焦;第二款就是大名鼎鼎的ak—47了,使用m43中間威力彈,初速715米每秒,槍口動能1980j;而m1卡賓槍槍口初速585米/秒,1190j。初速還勉強,槍口動能是.45acp彈的兩倍,但只有真正的中間威力彈的60%左右,僅相當于全威力的.30步槍彈(7.62x63mm)的三分之一。 所以.30卡賓槍彈介于手槍彈和中間威力步槍彈之間,它更偏向手槍彈,作為步槍彈實在差距較大。 .30卡賓槍彈威力不足是兩方面原因所致,首先是直筒彈殼裝藥量不及瓶頸式彈殼,導致了彈道特性比較差。其次就是圓彈頭惹的禍了。.30卡賓槍彈的圓形彈頭不符合空氣動力學的原理,子彈射出槍口后初速下降很快,有效殺傷射程就很近,而且圓彈頭侵透力比較弱,所以在朝鮮戰(zhàn)爭期間,志愿軍浸水后凍住的棉大衣在稍遠的距離(200米上下甚至一百多米)都能擋住.30卡賓槍彈的彈頭。 不過到了越南戰(zhàn)爭初期,又輕又短的m1卡賓槍又成了一種非常有用的叢林戰(zhàn)步槍而受到歡迎,一是南越士兵個子更瘦小,后坐力很低的m1卡賓槍非常受歡迎,而越南的熱帶山岳叢林地形也不需要遠距離對射,很多戰(zhàn)斗都在100米內(nèi)爆發(fā)的,m1卡賓槍的缺點又被掩蓋了,不過這可不是當年太平洋戰(zhàn)爭時面對的是三八大蓋,等北越游擊隊換上ak—47,m1卡賓槍很快又落于下風,所以后來美國徹底放棄.30卡賓槍彈了,原先的.30步槍彈(7.62毫米x63毫米全威力步槍彈)繼續(xù)保留,用作機槍和狙擊步槍彈使用,在小口徑高速彈的研究中把。30卡賓槍彈改成了.22(5.56毫米)口徑。 背嵬隊為什么要想方設法把m1卡賓槍換成湯姆遜沖鋒槍呢?這還是王老虎周軍需官他們這些久經(jīng)戰(zhàn)陣的老兵,當時一看見m1卡賓槍的卡賓槍彈是圓頭彈,王老虎和周軍需官就在搖頭:怎么現(xiàn)在美國人居然用圓頭彈,這玩意可沒有尖頭彈威力大。 他們可是早就用過圓頭彈的,老套筒和漢陽造最先就是用的圓頭彈,直覺上他們就覺得這種圓頭彈威力不夠,速度下降得快。但是湯姆遜就不同了,湯姆遜沖鋒槍可是用的大眼子彈(11.43毫米的.45acp彈),這玩意打一顆在人身上,就算打不死穿不透,也保證能把人給打倒,也就是所謂的停止作用好。 王老虎周軍需官這些老兵出身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通過直覺覺得圓頭彈不好,給出的建議實際上是對的,準確的說卡賓槍就是給二線官兵使用的單兵自衛(wèi)武器,也就是現(xiàn)在所稱的pdw,可背嵬隊是搞一線突擊的,他們手上的槍械,要么能直接把人打死,要么就必須要把人給撂倒,這湯姆遜沖鋒槍威力大,火力猛,對他們擅長近戰(zhàn)突擊的背嵬隊來說這才是最好用的武器。 2. m1卡賓槍價格便宜,抗戰(zhàn)時美國海軍情報署就向軍統(tǒng)提供了大約1萬支。但是這湯姆遜沖鋒槍可沒有這么多。 史迪威采取的是苦中苦,樂中樂,在緬甸的中國遠征軍脹死,國內(nèi)正面戰(zhàn)場上的國軍餓死,軍統(tǒng)都是自己想辦法。 很多人一看資料,沒有呀,美國援助很多武器裝備的,比如美國援華物資數(shù)量金額為13.35億美元。但1945年占了11.07億元,占82.92%。而且大部分還是日本投降之后,為了處理剩下的軍火突然猛增的。 按照空運入華的美國援華陸軍裝備交撥分配情形表(1942.4—1944.9)的數(shù)據(jù): 沖鋒槍:遠征軍有2724枝,國內(nèi)1706枝。 機關槍663挺,國內(nèi)351挺。 火箭筒524,506。 迫擊炮284,國內(nèi)30門。 而根據(jù)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美租借法案主要武器統(tǒng)計表》顯示,從1941年夏至1945年春,美國援華武器實際運抵的種類和數(shù)量如下步槍8.76萬支、手槍5328支、重機槍3930挺、輕機槍36966挺、高射機槍1824挺、戰(zhàn)防步槍4179挺、沖鋒槍5.63萬挺、60毫米迫擊炮5184門、81毫米迫擊炮1560門、75毫米山炮990門、75毫米榴彈炮137門、戰(zhàn)防炮372門、火箭筒2954具、槍榴彈筒1.61萬具、火焰噴射器338具。 可以想見美國人見日軍即將戰(zhàn)敗后,趕緊大量援華武器,八成以上的物資是在1945年運抵的。 所以一般人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的時候與當時1943年的真實情況,完全是兩碼事,但是對金副隊長而言,美援的珍貴藥品,尤其是抗生素和對付毒氣的藥品簡直是無價之寶。 從美國開始援華的1942年4月,到兩年半左右的1944年9月,國內(nèi)拿到的沖鋒槍才1706支,背嵬隊就一個獨立中隊的編制,居然想搞到四五十支湯姆遜沖鋒槍,那可謂難上加難,普通國軍一個連給六支就不錯了,比如龍文章的炮灰團一個連就賞了6支。 可是背嵬隊能打,又被算作負責配合美國友人作戰(zhàn)的直屬中隊,所以多吃多占就理所當然了,倒是讓軍統(tǒng)和忠義救國軍的人恨得牙癢癢的,背嵬隊的湯姆遜沖鋒槍多了,其他忠義救國軍部隊一個班就只能少一支湯姆遜,多一支卡賓槍了。 提供給忠義救國軍的主要是湯姆遜m1型沖鋒槍。 m1型沖鋒槍是1942年為了簡化生產(chǎn)工序,降低生產(chǎn)成本,在m1928a1型上面改進而來的。抗戰(zhàn)后期,國內(nèi)主要是m1和m1928a1型沖鋒槍。它們都使用的是20發(fā)或30發(fā)的彈夾,都是用長條型前護木,那怎么分辨他們的不同呢?可以通過觀察外觀上的一些細節(jié)來分辨。第一是不同槍管裝置,m1928a1型的槍管前端裝有散熱槽,槍口上有防跳器,m1型的槍管上這兩個裝置都沒有;第二是后瞄準具護翼形狀不同,m1928a1型的后瞄準具護翼是一個梯形,m1型則呈一個三角形;第三是槍機拉柄的位置不同,m1928a1型的拉柄在機匣正上方,m1型的位置則在機匣的右側(cè)。 m1型湯姆遜沖鋒槍的30發(fā)彈匣的側(cè)面有6個供觀察余彈的小孔。 本來許霞知道軍統(tǒng)的有批湯姆遜還是用的50發(fā)和100發(fā)彈鼓,但是布倫納中尉告訴小三和許霞,一則m1型沖鋒槍已經(jīng)不能使用50發(fā)軍用彈鼓,二則50發(fā)彈鼓很少配發(fā)部隊,因為它結(jié)構(gòu)復雜,填裝麻煩,易造成供彈故障,美軍自己已經(jīng)全部取消用彈鼓了。 不過鐵師傅告訴小三,湯姆遜m1928a1比簡化版m1沖鋒槍造價高、射速略快、因為安裝了槍口防跳器連**度更高、彈匣彈鼓可以通用,因此應該找美國人要兩支專門給大文小武用,那個100發(fā)的大彈鼓又重又大不好用(50發(fā)實彈鼓2.23kg,100發(fā)實彈鼓3.86kg),但是他兩兄弟用50發(fā)彈鼓在近戰(zhàn)突擊的時候還是能派上大用場的。 許霞聽鐵師傅這樣一說,就和小三鼓動布倫納中尉調(diào)換了兩支m1928a1過來了,順帶還費工夫搞了4個50發(fā)彈鼓。背嵬隊現(xiàn)在湯姆遜沖鋒槍最多,大文小武也只是最先沖的那幾秒壓制一下,打開缺口,后面的湯姆遜m1就跟上來了。 這湯姆遜沖鋒槍的主要優(yōu)點是火力猛威力大,由于湯姆遜用的是11.43毫米的大眼手槍彈彈,只要挨上一顆擔保倒地,即美國人心心念念的停止作用強。而缺點就是,有效射程近精度不高,導致這個的原因就是湯姆遜沖鋒槍的初速在主要的沖鋒槍之中處于最低的,湯姆遜沖鋒槍初速是282m/s,德國mp—40沖鋒槍初速381m/s,英國司登初速381m/s,波波沙初速高達488m/s。 初速一低,那精度和有效射程自然就降下來了。另外還有一個就是,槍械復雜維修難度相對較大,幸好背嵬隊有個鐵師傅。 不過這湯姆遜沖鋒槍與m1911a1柯爾特手槍子彈通用,這點倒是不錯,美國訓練援助忠義救國軍的時候,每個隊員還發(fā)了柯爾特m1903手槍(馬牌手槍,也就是金副隊長的“馬牌擼子”)和m1911a1大眼擼子,馬牌擼子用的是9x20毫米srbrowninglong,也就是所謂的勃朗寧長彈,在布倫納中尉和許霞的活動下,背嵬隊全部都統(tǒng)一下發(fā)的大眼擼子,這樣手槍沖鋒槍就統(tǒng)一了彈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