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十一章.誰俘虜誰?
1. 班長他們在半山上找了個背風(fēng)的地方生了堆火,把在路邊田里刨出來的紅薯埋在灰燼里烤熟,熱騰騰香噴噴的,牛牛被放在上來的小路邊,剛才就是它聽見了小三上來的聲音,欣喜地“汪汪”直叫,在籠子里又撲又抓提醒主人趕快把它放出來。小三把牛牛放出來,它馬上就圍著小三的腳打旋,又嗅又聞,小三一只手把它抱起來,另一只手提著籠子往上走,牛牛就伸出舌頭去添主人的臉,小三趕緊躲開。 班長遞給他一個烤紅薯,讓他坐在一塊石頭上邊烤火邊吃,等牛牛也跟著吃完就又把它關(guān)進籠子里放回去,這樣下面路上一有動靜牛牛就報警了。 五個人坐著烤火商量下一步如何整,班長說:一路上我看了看地形,這地方山高林密,尤其是前面幾座山很陡峭,找好位置貓著,幾桿槍就壓得住百十個人。太陡的地方,別說攻上去,就是空手爬都要爬半個鐘頭!十幾年前我們待過的一座山,有個口子,我們幾條槍,愣讓一個連的官軍半天沒動窩,最后還是灰溜溜下山了。關(guān)鍵是守的地方要選好。 幾個人一路行來,對地形心里有數(shù),都點頭贊同。 蠻牛說:這地方好守是肯定的,但是我們吃什么?住哪里? 班長毫不在意的說:我們過來替他們打鬼子,老百姓敢不納糧納捐?不捐糧捐物,就是漢jian!直接給他們收了! 蠻牛和周班長馬上表示支持,鐵師傅隱隱覺得不對,而小三從金書記官那里學(xué)到了軍隊不能擾民的思想,尤其是岳家軍的“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他又想,如果不讓老百姓納糧納捐,他們吃什么呢?難道不打仗去種田? 不要說他們不講“三大紀(jì)律八項注意”,因為他們還不懂這個,眼下他們只是幾個打算靠自己打鬼子的潰兵。 大家走了一天都累了,班長就安排暗哨,白天被鬼子追過,大家都明白不能松懈。讓鐵師傅當(dāng)?shù)谝话嗌?,小三?dāng)最后一班哨,夜間放哨最好的就是第一班哨和凌晨這班哨,因為睡覺沒間斷,半夜的哨最影響休息。 班長把鐵師傅帶到下面一個不容易被看見的地方,讓他躲在灌木叢里,牛牛的籠子還在下面十幾公尺的地方。 又給他一顆手榴彈,交代說:看清楚是鬼子,不要急著開槍,先扔手榴彈,鬼子不知道是哪里扔的,我們聽見了就做好準(zhǔn)備了。 然后各自圍著火堆合衣睡下,班長睡在最外頭。 2. 第二天上午,在班長小三他們過夜的前方,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dǎo)的梅游縣縣大隊尖山區(qū)小隊正埋伏在路邊,準(zhǔn)備伏擊班長他們。 南京保衛(wèi)戰(zhàn)之后,桂軍第七軍轉(zhuǎn)進至大別山。但大別山是老革命根據(jù)地,在南方各根據(jù)地紅軍殘留部隊統(tǒng)一組建成新四軍后,大別山的一些隱藏下來的骨干分子就四處開展活動,由于當(dāng)時國共合作,在國軍控制區(qū)域的力量就地下滲透并不公開身份活動,而梅游縣大部分是丘陵和山地,日軍和國軍的防線犬牙交錯,縣城被日軍占領(lǐng)后,但幾個鎮(zhèn)還是國軍地盤,原先國民政府的縣長帶著縣政府躲到最偏遠的鎮(zhèn)上去了,山上又有土匪,與日軍偽軍占據(jù)地區(qū)臨近的地方就出現(xiàn)政權(quán)空白,幾個村里也就有了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dǎo)的半公開的武裝力量。 區(qū)小隊長楊同寶是從大別山那邊過來的,有個親jiejie是嫁在尖山村的,他搞土改和發(fā)動群眾很有經(jīng)驗,真正打仗卻沒什么經(jīng)驗。雖然號稱區(qū)小隊但也就是在尖山村招到了幾個人,其他村都還沒有發(fā)展起來。 前幾天他們在路邊設(shè)伏,用火銃逼兩個逃兵交出了兩只漢陽造(雜牌部隊早十天前就開始潰逃了),加上他帶過來的一支仿造盒子炮,總算有了三把硬火,其他都是是梭鏢、火銃。 早上楊同寶正在大姐家里喝粥,負(fù)責(zé)在往尖山村的來路上盯守的二瓜急急忙忙跑過來報告,他氣喘吁吁地道:小隊長,大路那邊過來了五個逃兵,有三支長槍、一挺機關(guān)槍、每人都挎著盒子炮。我瞧得真真的。 幾個區(qū)小隊的隊員一聽,眼睛都放光:有機關(guān)槍、還有盒子炮?!發(fā)財了!發(fā)大財了! 楊同寶讓二瓜別急,慢慢說。 原來是在離尖山村還有十來里路的山口發(fā)現(xiàn)的,是往尖山村方向在走,二瓜在山坡上看見后,就抄近路翻山回來報信。 楊同寶知道可以走大車的大路是盤山繞上來的,比翻山近路遠了一倍不止,那還有一個鐘頭逃兵才到,就發(fā)令了: 這些逃兵,拿這樣好的槍不打鬼子,咱們?nèi)ダU他們的槍。還是在前幾天我們埋伏的地方下手。石牛,李狗子我們?nèi)齻€守在半路上,大栓和狗蛋守在王大叔那塊田下面的口子那里,堵住后路別讓他們跑嘍,二瓜和老三到時就下去把他們的槍和子彈抱上來。別讓他們發(fā)覺,突然逼住他們先讓他們把槍放地上再過去。石牛和老三帶步槍,其余的把梭鏢和火銃帶上。 石牛,老三,你們能用漢陽造了吧? 石牛和老三撈著用步槍的機會,都是喜出望外,大聲回答:會用了,就是拉拴上膛,瞄準(zhǔn)開槍嘛。 那好,我們喝完粥就出發(fā)。 3. 班長他們早上把昨天烤熟的紅薯煨熱后吃過就上路了,跟著盤山的大路繼續(xù)上山。 翻過一道山梁后,遠遠看見一個小山村,左側(cè)是險峻的山峰,后面是深深的山谷。 幾個人停下來邊歇息邊看地形,班長說:這里好,看左邊的山,爬上去守著,鬼子穿著他們的大頭皮靴能不能爬上去都難說,更別提攻上去了。 大家都覺得挺好,歇息的位置看樣子離小山村還有一里多不到兩里路,大路左邊是道陡坎,低的地方有一丈多高,越臨近山村的地方越高,差不多有兩丈的樣子,而大路右邊有條山澗,是從山村邊流下來的。 歇息一陣后就繼續(xù)前行,突然,自帶人眼望遠鏡的鐵師傅說到:王班長,情況不對,左邊陡坡上有幾個人,好像拿著槍。 班長忙拿過望遠鏡往鐵師傅指的地方仔細看,果然,坡上露著三個人的上半身,其中一個還拿著一只長槍,距離一里路差不多的樣子。 楊同寶他們?nèi)齻€遠遠看見班長他們過來,覺著還挺遠都不懂隱蔽,一下子被鐵師傅看見了。 班長又看了一會四周的地形,有了計較,就招呼大家靠著坡壁蹲下商量,大路也不是筆直的,靠著坡壁那邊就看不見了。 班長說:一里遠的地方埋伏了三個人,有一只長槍,不知道是什么人? 蠻牛問:是土匪? 班長說:不像,土匪也不會在這種地方下手,離村子太近了。土匪都是劫半道。難道是村里的獵戶或者大戶人家的莊丁? 小三說:管他什么人,敢動手就打死他們! 班長說:那里只看見三個人,估計不遠的地方還有人等著我們過去了抄我們的后路。我看這樣,小三就從這里翻上去,先把堵后路的拿下,鐵師傅和蠻牛就從小溪那里繞過去,悄悄摸到那三個人對面把機槍架上,一旦打起來就把他們干死。 大路半道上有個口子可以上去,等鐵師傅你們到了后,就搖幾下那棵小樹,小三把抄后路的解決了就搖這棵小樹,我和周大叔再往前走。等到口子了,周大叔繼續(xù)往前,我從口子上去和小三匯合直接端掉他們。 還有,沒搞清楚對方來頭,先不要搞死人。 大家都覺得這樣可以,小三先直接與蠻牛搭人梯悄悄爬上陡坡,然后蠻牛和鐵師傅退回去從對方看不見的地方下到小溪,從淺處徒涉過去就往那三個人躲的對面繞。 小三上去后,輕手輕腳的往前面摸去,沒多遠就瞧見了焦急地等在口子上面的大栓和狗蛋,狗蛋拿著一把平日打獵用的火銃,大栓沒槍是一根梭鏢。兩人也不懂隱蔽紀(jì)律,不時跑到高處往班長他們那里看,原來班長和周大叔干脆找塊路邊的石頭坐下來,點了袋煙,你一口我一口的抽起來,難怪他們等得心焦。 小三暗暗好笑,找到位置藏好身子把zh-29背上,等拿著梭鏢的大栓再次跑到坡上去觀察班長動靜的時候,他猛的往狗蛋撲過去,狗蛋聽見背后聲響,扭頭看時,已經(jīng)被小三重重一肘打在頭上,當(dāng)場打暈。 然后繼續(xù)往大栓那里撲去,大栓還在瞧著動靜邊說話:那兩個逃兵還坐在那里抽煙,另外三個是不是去拉屎去了? 沒聽見回話,他準(zhǔn)備扭頭去看,小三已經(jīng)從下面抱住他雙腿往后一拖右肩一頂他屁股,大栓就啪的摔倒,沒等他呼救,小三已經(jīng)騎在他身上,用胳膊勒住他的脖子直到暈過去才松手。 然后他把大栓的梭鏢踩斷扔掉,用他的布褲腰帶把手腳倒捆在一起,撕下他的一截衣袖塞進嘴里,又把狗蛋如法炮制,找到班長說的那顆樹,搖動起來。 班長不時用望遠鏡看看兩邊,小三這邊先搖樹,過一陣蠻牛和鐵師傅也繞到位置架上機槍,鐵師傅就搖動了幾下小樹。 班長就背上蠻牛的大背包,和周班長慢慢吞吞的往前走去。 走到口子那里,他把背包放下,把駁殼槍拔出和槍盒組裝好,提著槍就上去了,而周班長則提著牛??钢鴺尷^續(xù)慢慢走著。 班長上坡后裝了兩聲鳥叫,很快得到小三的回應(yīng),小三溜過來報告: 班長,口子這里有兩個,我都打暈捆上了,那邊還躲著兩個。 班長說:這兩個我來解決,你摸到那三個后邊去。 然后分頭行動,班長往那兩個一直趴著往來路看的人背后摸去,輕輕松松打暈,拿起一只漢陽造也往那三個人埋伏的地點趕去,小三已經(jīng)在前面找到位置躲好了。 楊同寶感覺不對勁,怎么只看見一個逃兵過來?李狗子焦急的問:小隊長,已經(jīng)過來了,怎么辦? 楊同寶一咬牙:先把他的槍繳了再說! 等周班長走近只有十幾二十步遠的時候,三個人一起站起來,石牛和楊同寶都把槍指著周班長,楊同寶喝到: 逃兵,趕快把槍放下,不然打死你。 “啪”,突然一槍打在楊同寶腳邊,小三站起身用zh-29開了一槍,緊接著班長用駁殼槍也打了個短點射,三顆從楊同寶他們身邊飛過。 他們?nèi)齻€嚇一大跳,下意識的就把槍放下。 班長用槍瞄著他們慢慢走近:各位是哪個山寨的?敢打我們的主意? 3. 楊同寶又把盒子炮舉起了,但他那把劣質(zhì)仿造貨與錚亮的德國造m712相比首先就輸了氣勢,他說到: 我們是梅游縣縣大隊尖山區(qū)小隊的,不是土匪!你們把槍放下! 班長說:別亂動,對面機槍瞄準(zhǔn)你們的。。突然大叫一聲;鐵師傅-- “啪”一聲槍響,李狗子立在地上的梭鏢被鐵師傅從對面打斷,震得他手心發(fā)麻。 楊同寶心里暗暗叫苦,不知道大栓、二瓜、狗蛋、老三怎么樣了,怎么還不趕過來。 班長明白他在想什么,說到:你還想等那四個手下?都被我們捆上了。 楊同寶一聽,心知今天討不了好,就說:那是一場誤會,我們要打鬼子,你們不敢跟鬼子干,就想讓你們把槍留下給我們。 班長說:誰說我們不敢跟鬼子干?我們就是準(zhǔn)備找地方留下打鬼子的。 楊同寶就招呼石牛放下槍,說:既然都是要打鬼子的,那都是一路人,誤會誤會。班長幾位是準(zhǔn)備去哪里打鬼子呢? 班長說:還沒選好地方,走著瞧瞧看。 楊同寶的腦子一下子活動起來,這幾個人一看就是打過仗能打仗會打仗的老兵,裝備又這樣好,不管坑蒙拐騙,怎么著也要留下來。 就安排李狗子去給二瓜他們松綁,小三也招手示意鐵師傅和蠻牛過來,自己開始鼓吹起來: 班長你們不如就留尖山村跟我們一起打鬼子吧。你們留下來好處多得很。 首先是后勤有了保障,以后糧食就由我們尖山村和區(qū)里其他幾個村供給,不用各位費心去征糧。 其次是我們尖山村背靠尖山,又險又高,上面還有股泉水,大隊鬼子要進了村,就地往尖山上一躲,鬼子就沒有辦法了。清朝有股太平軍,打南京城破后,被官軍一直追到這來上了尖山,幾千官軍楞拿幾百人沒辦法,后來是冬天餓得沒法才下山投降的。 最后就是我們這里村民齊心,整個梅游縣都有我們縣大隊的人,村里放羊拾糞的人都是我們的眼線,梅游縣的鬼子和偽軍一有動靜,我們馬上就能知道。 這時,周班長也上來了,不一會蠻牛和鐵師傅也過來了,回來時不用躲躲藏藏,自然走得快多了。 五個人聚在一邊商量,蠻牛說:他們是共匪縣大隊的人,跟他們混在一起怕有事吧。 小三說:不能再喊共匪了,金書記官講,早就招安了,編成了八路軍和新四軍,跟我們一樣,都是國軍了。 現(xiàn)在叫國共合作,一起打鬼子!委員長早就講“地?zé)o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zhàn)之責(zé)”。我看可以一起干! 班長心思就活絡(luò)起來,如果山里的老百姓真如這位區(qū)小隊長所說,能提供糧食補給,那也就沒必要頂個土匪的壞名聲了,畢竟自己征糧搶糧在老百姓眼里無異于就是土匪。 再說,多了幾百上千自告奮勇心甘情愿做眼線的村民,那打起仗來勝算大多了,以前剿共匪的時候,就是兩眼一抹黑,處處被動,也就第五次共軍被外行指揮硬拼陣地戰(zhàn)才讓國軍大勝。 班長就拍板了:怕什么,我們現(xiàn)在也不服誰管,管他什么名號,大家合起來打鬼子就是。共軍都成了國軍,還怕跟一幫老百姓一起打鬼子? 鐵師傅和小三馬上響應(yīng),不用去找老百姓征糧搶糧,大合他們心意。 周班長也覺得可行,反正已經(jīng)定了留在這座山,有老百姓支持管吃管住,何樂而不為呢? 蠻牛頭腦簡單,反正班長說行就行。 班長就去與楊同寶講,說愿意跟區(qū)小隊合兵一處,共同打鬼子了。區(qū)小隊負(fù)責(zé)后勤和情報,他們負(fù)責(zé)打仗和訓(xùn)練區(qū)小隊的成員。又表達了對打暈二瓜他們的歉意。 他們七個人就一起往村子里面走,后面五個還要歇息一陣才能走動。 進了村,楊同寶區(qū)小隊長就張羅著午飯,一頓飯吃下來,蠻牛的食量驚呆了眾人。 飯后就尋思著給他們五個找住處,班長卻指著村外的那個山神廟問有沒有住。 進村的大路到村口后,分出一條小路沿著山梁走過去差不多半里路的樣子就是這個破敗但還沒倒的小山神廟。 楊同寶說從來沒有人住那里,幾人就走過去看,往山神廟的小路中間有一個石板橋,從村邊流下來的山澗最窄的地方就在那里,差不多只有兩丈來寬了,石板長差不多一丈多,寬兩尺,兩塊石板并排搭在兩邊用條石筑成的石拱上,過了石板橋就一直沿著緩坡上去,但山神廟修的地方是個高出緩坡一人多高的土臺,所以正中就挖開安放十來根條石砌成階梯,跟條石階梯上了平臺,山神廟前的這塊平地長寬都有五丈的樣子,左邊是一個半人高的土堆,上面有一棵松樹,右邊角上橫著一塊大石頭,長有一丈,寬也有七尺以上,厚有三尺多。 山神廟很小,就只有一個大殿,橫寬都不過三丈的樣子,紅墻青瓦看上去倒挺牢實,只是門已經(jīng)沒了,門兩邊的窗戶也破破爛爛的。 進了大殿,山神像放在正中,繞過神像出后面,又有一塊空地,但比外面小多了,跟大殿一樣寬三丈,長則不過兩丈多,邊上有一棵粗達兩尺的大樹,下面就是深谷了。 班長就對楊同寶說:我們就住這里吧,住村里多有不便,只是要麻煩楊隊長給我們置辦些鋪板、棉被、鐵鍋、煤油燈等等。 塞給楊同寶兩個銀元置辦,楊隊長怎肯收錢,最后還是收了一個,因為鐵鍋和油燈必須下山去買,村民家里也沒多的。 下午,區(qū)小隊的就抬來了一口石缸,找齊了鋪板把地鋪搭好,棉被也湊齊了,村里的師傅和周班長就在后面的墻邊砌灶臺。 這就算駐扎下來了。 后記: 毛瑟手槍c96,m712(或m1932),中國國內(nèi)的官方稱謂多為“自來得”“駁殼槍”“卜殼槍”,來自于盒子的英文單詞box,國軍和八路叫駁殼槍、快慢機居多。 土匪胡子愛叫盒子炮,因為喊“炮”霸氣、響亮;游擊隊則愛喊匣子槍、匣槍。也有因為槍管長度區(qū)分喊“一把盒子”“二把三把”的,也有因為握把上表明用9毫米子彈叫“大紅九”,還有因為彈匣裝彈數(shù)叫“20響”的。 1936年國民政府財政部,開支列表中,有“購廿響駁殼手槍二萬枝附子彈二千萬發(fā)”一項,共280萬法幣。 又如蔣介石致中國駐德商務(wù)參贊譚伯羽電報: “武昌, 1938年3月1日: 柏林。中國大使館譚伯羽先生:密。請即商訂德國八生一迫擊炮300門,每門配炮彈3,000發(fā),如有現(xiàn)貨更好。又購20響卜殼手槍2萬枝,每枝配彈2,000發(fā),如無現(xiàn)貨,則購買其他式手槍亦可??傆煊?,其價請速詳報。中正?!?/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