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千萬不要碰毒品
得益于姜喬的名人效應,《那些年》的宣傳效果比預料中要好了很多。 而它的首日票房也很不錯——5120萬,不算太高,但也絕對不低,在沒有強力競爭對手的情況下,直接拿下了當日的票房冠軍。 緊接著,第二天,票房抬升,6470萬,直接增加了一千多萬。 第三天,成功突破7000萬,拿到7200萬的票房。 從票房來講,絕對很不錯了,照這個趨勢發(fā)展下去,突破十億是肯定沒有問題的。 而它的評價,也相當不錯。 “原本以為是一個充滿了黃段子和無厘頭搞怪的幽默電影,卻沒想到它竟然掛著羊頭賣狗rou,內核竟然是小清新電影。所以不得不說姜喬真是不按常理出牌,別的青春劇導演都是打著小清新的旗號賣rou,姜喬卻是反其道而行之?!?/br> “我是很少看小清新電影的,因為總覺得矯情造作,為了愛情傷春悲秋,無病shēny。但《那些年》是不同的,它沒有用華麗的色彩和過度的妝容去刻意營造小清新的氣氛,也沒有把地點設置在什么傳說中的貴族學校,而是盡可能地還原了真實的學生時代的場景——普普通通的學校,普普通通的教室,普普通通又形形sèsè的人。電影用嬉皮笑臉的方式,建造了一臺時光機,把我們拉回了那個簡單純粹,卻又荒唐叛逆的年代?!?/br> “說起來,《那些年》的故事并沒有太出彩的地方,沒有什么曲折離奇,也沒有懸疑伏筆,就是平談無奇的敘述,帶著那么一點讓人會心一笑的傻里傻氣的熱血。但正是因為這樣,卻使得我們更容易在電影里找到自己的影子,回想起自己的青春,回想起自己生命中的那個沈佳宜?!?/br> “成長最殘酷的部分就是,女孩永遠比同齡的男孩成熟。” “非常好奇姜喬到底有沒有談過戀愛,寫青春感情戲如此真實,信手拈來。” “我姜女神這么優(yōu)秀,怎么可能有男孩子能配得上她?” “做姜喬的男朋友,壓力一定很大吧……” “感覺姜喬也很為難啊,我就是這么優(yōu)秀,我能有什么辦法?難道以后還不能zhǎonán朋友了?” “嗨,找個女朋友不就得了!” 《那些年》獲得好評的同時,蘇溪在電影中的表演也得到了一致好評,從《墊底辣妹》到《那些年》,她在表演方面的天分得到了來自觀眾和業(yè)界的承認。 沈佳宜這個角色,也更加令人覺得親切,更是寄托著許多人對于青春的回憶,以至于在電影播出幾天后,蘇溪的粉絲也迅速增長,儼然成為了新一代的女神。 “蘇溪女神我愛你!”姜喬打電話的時候,學著粉絲的口吻叫道。 蘇溪在電話那頭咯咯笑“吶,你都被人叫了那么久的女神了,還不許我也做女神了?” “你也做了很久的女神了??!” 姜喬笑道“在我心中,你永遠都是女神!” 蘇溪撇嘴“切~” 值得一提的是,在電影中扮演柯景騰這個角色的,正是和姜喬一起就讀于燕京電影學院的周淳祥,在電影中的表演也可圈可點,不過和蘇溪不同的是,他童星出道,已經出演過多部作品了,表演經驗比蘇溪要多。 周淳祥也比較火,柯景騰這個角色的幼稚、熱血、純粹、搞笑等種種性格特征是非常吸粉的,短短幾天內,他的微博粉絲也突破了百萬,每次發(fā)個微博,下面都有一群女粉絲喊老公。 “姜老師,謝謝您給我這個機會……” 周淳祥給姜喬發(fā)來感謝短信,當初電影選角的時候,姜喬是投了周淳祥一票的。 而姜喬的一票,在光芒傳媒中的分量有多重,每個人都清楚得很。 對此,周淳祥一直感激于心。 “沒事,繼續(xù)努力,相信以后會有更多的機會等待著你?!?/br> 姜喬給他回復消息,想了想又補了一句“對了,千萬不要碰毒品。” “毒品?” 周淳祥捧著手機,疑惑地撓撓頭,想了想,哦,應該就是對我的忠告吧…… 于是老老實實地回復“嗯嗯,請您放心!” 他并不知道,在另外一個時空里,那位柯景騰的扮演者,因為碰毒品被fēngshā,連參加個品牌活動,都要遭到抵制,難以再有出頭之日。 姜喬給周淳祥發(fā)完消息后,卻是沉默了片刻。 前世,好多優(yōu)秀的藝人,因為涉毒被fēngshā,令人扼腕嘆息,粉絲們更是傷心不已。 但可惜歸可惜,傷心歸傷心,這種藝人肯定還是要發(fā)現一個fēngshā一個,心軟不得。 思索了一番后,姜喬登上微博,發(fā)了一條微博。 “突然想到一些事情,考慮過后,決定在此聲明一下。以后由我創(chuàng)作的任何作品,都是絕對不允許涉毒藝人參與的。對于毒品,無論是我,還是整個光芒傳媒,都必須是零容忍的態(tài)度,決不妥協分毫?;ㄔ诙酒飞系拿恳环皱X,都是打在緝毒警察身上的一顆顆子彈。不要說什么‘我偶像都戒毒改過了為什么不能復出’這種話,那些英雄們緝毒犧牲了,為什么不能復活呢?” 突然發(fā)了這么一條微博,著實有些莫名其妙,令人摸不著頭腦。 “那個……最近有哪位藝人吸毒被抓了嗎?” “沒有吧……上個吸毒被抓的藝人好像還是前年的那個李姓歌手?!?/br> “不要忘了去年那個房姓演員好吧,不僅自己被抓,還影響了他爸的聲譽,真正坑爹?!?/br> “雖然不明白姜喬為什么要發(fā)這樣一條微博,但我還是舉雙手贊同,我有個同學,他的哥哥就是一位緝毒警察,在某次執(zhí)行任務的時候被毒販yongshouqiāng擊中了頭部,后來雖然保住了一條命,卻留下了后遺癥,時不時發(fā)作的時候,簡直疼得要命,一個鐵錚錚的漢子,發(fā)出痛不欲生的慘叫……記得同學對我講起這件事情的時候,淚流滿面,但當我們畢業(yè)時,在留言簿‘我的夢想’那一欄,他寫的是成為一名緝毒警察……” “說藝人因為壓力大才吸毒的人,應該去了解一下每年因為緝毒而犧牲的公安干警有多少,我就不信這些藝人的壓力比這些行走在刀尖槍口的勇士們的壓力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