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頁
劉悅薇笑瞇瞇的,“鄭大人,能不能勻給我?guī)灼ズ民R做種?” 鄭大人立刻公事公辦,“可以是可以,就是歸還的時候,郡主需要給這些馬兒一些辛苦費(fèi)?!?/br> 劉悅薇哈哈笑,“那時候自然,辛苦一場,自然要給些辛苦費(fèi)?!?/br> 鄭頌賢又低下頭道,“娘子,我和馬兒不一樣,我不要辛苦費(fèi)?!?/br> 劉悅薇立刻扭了扭手腳,“大白天的,提防孩子們回來了?!?/br> 鄭頌賢等不得了,“不妨事,外頭人機(jī)靈的很?!?/br> 說完,他抱起娘子就往屋里去了。 等沛哥兒回來時,他爹娘都換上了干凈衣服坐在了飯桌旁邊,meimei也抱著大白在暖墻邊玩耍。 沛哥兒給他娘行禮,“娘,邊城好不好玩?” 劉悅薇笑道,“不好玩,冷死了。外頭除了冰雪什么都沒有,只能窩在家里扯嘴皮子。你們不知道,邊城人不管男女老幼,嘴皮子都利索的很,都是大冬天磨出來的?!?/br> 沛哥兒哈哈笑,“我和楓哥兒約好了,明年我們出去游學(xué),也去邊城塞外走一走?!?/br> 劉悅薇摸摸兒子的頭,“去吧去吧,多見識見識?!?/br> 福姐兒蹬蹬蹬跑了過來,“哥哥。” 沛哥兒抱起meimei放在自己腿上,大白咕嚕兩聲,窩在福姐兒懷里,兩人一貓一起玩了片刻,下人才上了晚飯。 冬日的北方,日子總是特別溫馨寧靜。千里之外的京城,皇帝忽然又病了。 他這是累的,從回京開始,他一刻都沒閑過。為了保全身子,他戒了酒,不吃大葷,連女色也徹底戒了。但積勞成疾,還是沒撐住。 京城也下了場雪,天一冷,他的腿就很痛。長時間的痛疼會讓人變得暴躁,偶爾冷靜下來,皇帝心里忍不住開始嘆息。 先皇活了七十多歲,他還不到六十歲呢,身子就這樣差,看來要早做打算了。 皇帝召集中樞大臣們商議,要在年前立太子。眾人自然都不反對,皇帝前面做了這么久的鋪墊,也該立太子了。 這人選嘛,自然是當(dāng)之無愧的宣王了。 等要立太子了,皇帝又開始發(fā)愁。這個兒子手里的人太少了,除了一個鄭懷瑜,其余基本沒什么有實(shí)力的輔臣。 五皇子倒不在意,做太子的要那么多有力的臂膀做什么,平白讓皇帝堵心。 可這回皇帝的心態(tài)不一樣了,他身子差,擔(dān)心自己萬一哪天忽然嘎嘣死了,太子力量太薄弱,如何壓得住那些老臣重臣。 但不管怎么樣,總得先立太子。 臘月中,中樞重臣共議,承皇帝圣諭,翰林院起草,簇新新立太子的圣旨發(fā)了出來。 立太子可不是小事情,不光要昭告天下,還要上奏諸天神靈和歷代皇家祖宗。皇帝撐著病體,帶著新太子把該做的禮儀都做完了,等太子搬進(jìn)東宮,皇帝又一病不起。 太子新立,皇帝病了,立刻命太子監(jiān)國,讓莊大人和誠王輔佐。 太子和前太子略有區(qū)別,前太子在皇帝面前小心謹(jǐn)慎,就知道點(diǎn)頭附和。新太子監(jiān)國,凡事都有自己的想法,有不能拿主意的,他也會去詢問皇帝。若是和皇帝看法不一致,他并不會一味附和,會和皇帝討論,有時候還會爭執(zhí)起來。 皇帝經(jīng)常被他氣得大罵逆子,罵完了又?jǐn)f他滾,讓他自己看著辦。 太子雖然在政事上和皇帝總有爭執(zhí),生活上卻十分孝順,每天都會來陪皇帝吃頓飯,還會交代服侍的人,不許偷著給皇帝吃不能吃的東西。 且新太子做了太子之后,雖然立刻掌了權(quán),卻沒有特意去提拔什么人,用的都是皇帝的人?;实蹧]法,只能自己替兒子打算,把之前在云南、西北陪著太子一起做事的人都略微提了提,又把太子的岳父柳家也提了提,讓太子臉上好看一些。 太子對這些一直淡淡的,給他就接著,不給他也不在意。他心里很清楚,現(xiàn)在提拔了,看起來都是自己人。等以后他繼承大統(tǒng)了,又要防著親近的人權(quán)力太大。既然這樣,不如一開始就不要刻意提拔親屬。 他一再跟皇帝說,朝廷官位,能者居之。德下而位高,朝廷危矣。皇帝氣的又把他罵了一頓,老子是為了誰?難道是為了我自己不成! 孫皇后說的一點(diǎn)不假,皇帝就是屬驢的,你越和他杠,他越喜歡,就要為你cao心。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早一點(diǎn),提前一個小時完稿。天爺,裸奔太痛苦了。 話說大冬天吃羊rou鍋?zhàn)雍孟硎馨?,忽然期待能下場雪,就有理由胡吃海喝了,嘿嘿嘿嘿嘿?/br> 感謝在20201201 00:09:22~20201201 19:11:1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yǎng)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yǎng)液的小天使:小花不是貓 20瓶;半夏、檸檬樹 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xù)努力的! 第124章 退皇位除夕蜜語 日月窗間過馬, 在太子和皇帝的爭吵聲中,兩年時間一晃而過。 這兩年間,皇帝斷斷續(xù)續(xù)總是生病。他一病, 太子就要監(jiān)國。 太子監(jiān)國的時候, 往往是父子兩個吵架最兇的時候。很多時候, 皇帝明明病的要死了, 太子都能把他氣的從龍床上蹦起來, 拎著鞋子就去攆這個不孝子! 滿朝文武都習(xí)慣了,皇帝上朝時, 太子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沉默的,雖然不是個應(yīng)聲蟲,也很少提意見。就算有意見, 也是私底下提。眾位大臣們也覺得私底下提意見好, 怎么打都是你們父子之間的事情, 要是在朝堂上吵起來了,那可太難看了,我們要怎么勸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