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頁
太子登基后,立刻發(fā)了第一道圣旨,著宣王奉大行皇帝回京安葬。 皇帝在西北很快就收到了這個消息,他很平靜地接受了這個現(xiàn)實。他是做皇帝的人,比誰都了解皇權(quán)的骯臟。所以他一直努力,想盡了一切辦法,想讓自己的兒子們少一些骯臟,多一些人性。但他沒想到,他做出的努力越多,兒子們之間越是分崩離析。 皇帝在心里嘆口氣,朕不如母后活得通透。朕以為能保全你們,最后卻是朕害了你們。 皇帝一個人沉思了一會兒,然后對著來送消息的韓總督揮了揮手,“你去把老五叫來。” 五皇子一直守在這邊,很快就過來了。 皇帝讓他看了看太子發(fā)來的“圣旨”,“朕已經(jīng)是個死人了?!?/br> 五皇子連忙跪下,“父皇,兒臣心里只認父皇,請父皇吩咐?!?/br> 皇帝又擺手,“起來說話?!?/br> 五皇子站在了一邊。 皇帝問韓總督,“韓愛卿,你說朕該怎么辦?” 韓世梁是皇帝心腹,現(xiàn)在手握二十萬兵權(quán),控制住了北邊三省,自然不會去認太子為主,“陛下可要回京?” 皇帝冷笑,“這個逆子說朕是大行皇帝,朕回去了站在他眼前,他也會說朕是個假的?!?/br> 韓世梁道,“陛下,朝中并非全是指鹿為馬之人,臣聽說莊大人辭官,誠王罷朝,可見人心還在陛下這里。臣愿意護送陛下回京,太子雖然登基,但各方兵權(quán)并未全部收攏,臣建議就趁著這個時候回京,再等下去,若是倒戈的人太多,于陛下不利?!?/br> 皇帝半晌后嘆了口氣,“就照你說的做,韓世梁聽旨?!?/br> 韓世梁立刻跪下,“臣在。” 皇帝言語利索,“命你立刻點十二萬人馬,隨朕回京。” 韓世梁聲音洪亮,“臣接旨?!?/br> 皇帝又道,“宣王與朕同行?!?/br> 五皇子也應(yīng)諾了。 皇帝心里清楚,此次回京,肯定少不了會流血。他心里仍舊在糾結(jié),不行自己就退位算了?也省得血流成河百姓遭殃,但這個逆子這樣的做法,如何能是個明君。 五皇子看出了皇帝的糾結(jié),加了一把火,“父皇,不知道母后和大皇兄現(xiàn)在怎么樣了?” 這一句話頓時提醒了皇帝,他想起了太后和他說的話,想讓你所有的兒子都活得久一些,那你自己就要活得久一些。 自己不在京城,皇后和大皇子危矣。被廢掉的嫡長子,從來沒有好下場。 不光是這母子兩個,怕是別的兒子早晚也沒有什么好日子過。 五皇子一句話,堅定了皇帝的主意,他必須回京。就算和那個逆子打一仗,他也要回去。 五皇子說的一點不假,京城里早就翻了天了。 太子登基后,先忙著抓兵權(quán),然后就是封賞問題。 在周家和他的一群心腹協(xié)助下,京城里的兵權(quán)已經(jīng)被他抓了一大半,剩下的也都是墻頭草。 至于封賞,太子也絲毫不小氣。周大老爺被認命為吏部左侍郎,莊大人不在,他就是吏部第一人了。太子的岳父和他的一堆心腹,全部被安插在了重要的職位上。 然后,他給大行皇帝定了謚號,又封了李太后為太皇太后,并同時封了兩個太后。 孫皇后和周貴妃同時被封為太后,然而,孫皇后沒有接旨。 孫皇后住在昭陽宮里不出來,讓人給太子送了一句話,不見大行皇帝遺體,本宮就是皇后,不是什么太后。 這養(yǎng)母子兩個其實早就翻臉了,之前皇帝在的時候,維持著表面的和平,現(xiàn)在皇帝被太子定為死人了,自然不會把孫皇后放在眼里,他讓太子妃,哦不,新皇后來勸孫皇后。 新皇后才封了兩天,因為孫皇后不肯搬家,她仍舊住在東宮里。 新皇后給孫皇后行禮,“母后?!?/br> 孫皇后冷冷地看著她,“恭喜你,飛黃騰達了?!?/br> 新皇后趕緊再次行禮道,“母后,兒臣在母后面前,哪里敢說這些話?!?/br> 孫皇后垂下眼簾,“說吧,你來有什么事情?” 新皇后斟酌了下語言,“母后,父皇已逝,兒臣與陛下都很痛心,請母后節(jié)哀。” 孫皇后倏地睜大了眼,看著新皇后。 她死死盯著新皇后,新皇后因為被孫皇后打壓久了,忽然見她這樣,心里起了一絲膽怯,“母后?!?/br> 孫皇后起身,走到了新皇后面前,劈手抽了她一個嘴巴子,“誰告訴你陛下死了的?太子嗎?不忠不孝的東西,陛下還好好的在西北,他就迫不及待的登基了。想讓本宮搬家?死了這條心吧,大不了本宮就吊死在這昭陽宮?!?/br> 新皇后雖然挨了一巴掌,但她來前就做好了思想準備,知道孫皇后肯定不會妥協(xié),只能繼續(xù)軟硬皆施,“母后,咱們婦道人家,哪里知道外頭的事情。六meimei還小,母后慈母心腸,總要為meimei考慮?!?/br> 孫皇后毫不軟弱,“哼,太子登基,早晚本宮母子幾個都是個死。既然注定了要死,站著死總比跪著死要體面些。本宮不妨告訴你,你以為你做了皇后就贏了?早著呢,本宮做了這么多年的皇后,生了嫡長子,還不是這個下場。周家兩個妃子呢,本宮就等著看你們再怎么殺個你死我活?!?/br> 孫皇后一句話就說到了新皇后心坎了,新皇這回可真是大方,封了皇后不假,周家姐妹兩個都封了妃子,周良媛封了貴妃,周昭訓封了賢妃,只有孫良娣,現(xiàn)在還是個良娣,仍舊跟著孫皇后一起住在昭陽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