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頁
然后,御前侍衛(wèi)按圖索驥,就找到了三皇子頭上。三皇子沒招,但他身邊的人已經(jīng)招了。 皇帝震怒,但這種丑事他都沒臉說出去。大正月間的,三皇子的親王爵位變成了郡王?;实蹖ν獾恼f辭是,三皇子頂撞君父。 至于大皇子,皇帝一個字都沒說。 還沒等皇帝想好如何處置大皇子,皇后把大皇子叫去了。 大皇子聽到三皇子被降爵,心里也有些惴惴不安。他如論如何也想不到,老二居然沒死,活著回來了! 誰知父皇處置了老三,并沒有找自己的麻煩,大皇子雖然有些不安,心里還是存了一絲僥幸。 皇后等兒子行完禮,讓他坐下。 大皇子體貼了問候了母后的身體,又問了meimei吃的怎么樣,夜里醒幾次,看起來倒是個好兒子好兄長。 皇后也和顏悅色地跟兒子說了半天家常,問了問大皇子妃和孫子孫女們的情況。 母子兩個高興地說了半天話,忽然,皇后嘆了口氣,“皇兒,母后多么希望,我們能永遠(yuǎn)這樣和和睦睦地說話?!?/br> 大皇子心里開始打鼓,“母后,我們自然會永遠(yuǎn)這樣說話的。不管到了什么時候,兒臣心里都把母后當(dāng)做最重要的人?!?/br> 皇后讓宮門人都下去了,對著大皇子擺手,“皇兒,坐到母后身邊來?!?/br> 大皇子起身,在皇后身邊坐了下來。 皇后伸手摸了摸兒子的頭發(fā),好像大皇子還是那個小孩子一樣。大皇子以為母后近來這樣疼meimei,故而也把自己當(dāng)小孩子,忍不住笑了,“母后?!?/br> 皇后笑,“皇兒,母后還記得你剛出生時,當(dāng)時你父皇還是個皇子呢,整個皇子府都?xì)g騰起來,你父皇有了嫡長子,連太上皇都多給了你父皇兩個笑臉?!?/br> 大皇子瞇著眼睛笑,他對自己嫡長子的身份非常在意,也很喜歡。 皇后眼神縹緲,繼續(xù)道,“母后當(dāng)時也很高興,有了你,母后這輩子都不用發(fā)愁了。后來你漸漸長大,讀書習(xí)武、娶妻生子,到了現(xiàn)在,連你也是兒女成群了?!?/br> 大皇子笑道,“兒臣多謝母后對兒臣的栽培和疼愛。” 皇后哽咽了一下,“可是皇兒,嫡長子的大好局面,為什么被你弄得面目全非?!?/br> 大皇子的笑容卡在了臉上,訥訥道,“母后。” 皇后劈手就抽了他一個嘴巴子,指著他罵了起來,“你個蠢材,誰讓你去動老二的!我讓你去賑災(zāi),你推托不肯去,老二去了你又眼紅。人家做出了功勞,你要是心里嫉妒,后面好生辦兩樣差事也就罷了,你為何要起了殺心!你這個蠢材,本宮怎么會生出你這么個蠢東西!本宮現(xiàn)在真后悔,要是早知道你是這個樣子,還不如生個公主呢!” 大皇子辯解了起來,“母后,兒臣沒有,是三弟做的?!?/br> 皇后冷笑,“你別把人家都當(dāng)傻子,你父皇不動你,是已經(jīng)徹底放棄你了。你這個蠢東西,滾,離我遠(yuǎn)遠(yuǎn)的,本宮看見你這幅蠢樣子就想生氣?!?/br> 大皇子被皇后趕走了,等兒子走了之后,皇后哭了一大場。 哭過之后,皇后披散著頭發(fā),穿了一件普通的棉袍,一個宮人都不帶,獨自一人出門,跪在了勤政殿門口。 皇帝沒有查大皇子,但皇后知道,自己這個蠢兒子肯定脫不了干系。 皇后在勤政殿門口磕了三個頭,“臣妾有罪,沒有教導(dǎo)好皇子,特來向陛下請罪?!贝蠡首記]有被定罪,皇后含糊著說,也是給兒子留一分臉面。 勤政殿里頭的人都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大內(nèi)侍不停地對皇帝說道,“陛下,皇后娘娘在外頭跪著呢?!?/br> 直說了三遍,皇帝放下了朱筆,“知道了?!?/br> 皇帝起身到了宮門口,見到了不施粉黛、釵環(huán)全無的皇后。 皇后再次磕頭請罪,皇帝親自扶起了她,“皇后,何必如此。” 皇后忍住了淚水,“都是臣妾的錯?!?/br> 皇帝摸了摸她的頭發(fā),“梓潼,大郎不中用了,你不要怪朕。” 皇后立刻哭了起來,撲進(jìn)了皇帝懷中,“陛下,臣妾都知道,都是臣妾的錯,沒有教好他。求陛下,留他一條性命。” 皇帝摟緊了皇后,“梓潼放心,不論如何,朕會保住你的?!?/br> 皇后聽到這話,立刻嚎啕大哭了起來,哭的眼睛都腫了,哪里還像個一國之母的樣子。 等她哭夠了,皇帝帶著她進(jìn)了殿內(nèi),讓人服侍皇后洗漱,并留她在殿內(nèi)歇息。皇后留宿,這是正宮娘娘的特權(quán),任何妃子都不可以。 皇后脫簪請罪的事情像一陣風(fēng)一樣傳遍了京城,不知道的人以為皇后是因為三皇子的事情,覺得皇后有些小題大做,雖然她是嫡母,但高淑妃位份也不低,就算請罪,也該是高淑妃才對。 如莊大人這些人心里清楚,大皇子怕是不成了。能讓孫皇后這樣做的,只能是自己的兒子了。 高淑妃自從兒子被降爵,連宮門都不怎么出了。聽說皇后去請罪,高淑妃哈哈笑了半天。 高淑妃知道,刺殺之事,大皇子肯定也跑不了。原來她以為是兒子一個人干的,這下子好了,天塌下來有高個子撐著,她不用擔(dān)心了。 高淑妃有樣學(xué)樣,也去脫簪請罪,皇帝并沒有出來親自迎接他,而是讓內(nèi)侍傳了一句話,恕淑妃無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