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圍攻靈壽
書迷正在閱讀:逆天武醫(yī)、你壓著我隱形的葉子了、重生后奇遇、農女也搞基建、混也是一種生活、某靈能的衛(wèi)宮士郎、錯把男反派當女主/穿書系統(tǒng)誤我、次元萬界之祭神、異世界的大玩家、你好,舊時光/瑪麗蘇病例報告
趙軍夜渡滹沱,并擊破中山滹沱防線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靈壽。妾雌連夜下令在番吾對岸等待趙軍渡河的中山軍馳援前線,緊急時刻,司馬喜斷然建議妾雌改變命令,所有中山士兵回城固守,不要自投羅網。司馬喜提醒妾雌,此刻即使派兵去攻打趙軍,連夜趕路,疲于奔命,已經喪失了作戰(zhàn)的先機,而且趙軍此次以騎兵為先導,中山防守防線的部隊多是步卒,根本來不及阻止,半路就有可能被截殺,與其如此,不如進入靈壽城固守方為上策。 妾雌此刻已經慌了神色,一方面按照司馬喜的建議更改命令,下令中山各地守軍馳援靈壽,一方面又派張登前往趙軍大營乞和,愿意將趙軍所占的中山土地如數割讓給趙國,換取趙國退兵。 張登雖然對于這等喪權辱國的事情不愿意沾手,但是他為人忠誠,妾雌下令,他也不得不執(zhí)行,在趙軍駐扎滹沱河的第四天登門,拜見趙雍,表明了妾雌的意愿。 趙雍也不客氣,直接提出,想讓趙軍退兵可以,中山必須廢除王號,稱侯;趙軍接收中山除靈壽以外的其他領土;中山王室向趙王納貢;中山國不能擁有軍隊等幾條要求。張登當場就回應趙國的要求無禮,趙雍也不向這位老人多言,徑直將他趕出了大營。 張登氣急敗壞,竟然在營帳口大罵趙雍欺人太甚,而且越罵越帶勁。周圍將領都看不過,想要出去將此老斬首示眾,沒想到趙雍卻微微一笑,下令所有人都不能去驅趕他,而且伙食和水,別讓他餓著。就這樣,奇怪的一幕發(fā)生了,中山國使臣們在外面大罵自己的主將,而趙雍卻無動于衷還樂此不疲。不過,張登畢竟是個文人,罵人的話也不涉及到先人一類的觸犯忌諱的言辭,倒也無他。而趙軍這邊也是吃飯和飲水都少不了對方的。就這樣兩三日之后,終于筋疲力竭的張登回到靈壽,將趙雍的條件向妾雌說完,稱病在家,再也不問政事了。 趙雍條件之苛刻,以至于妾雌一條都無法接受。但是張登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其他人又沒有辦法,最后還是司馬喜站出來說到,愿意走一趟趙國大營。雖然對他充滿了戒備,但是中山無人可用,只能安排司馬喜前往。 這一次,趙雍的條件到是少了,就一條兩日之內,中山王向趙國稱臣納貢,自掘宗廟,否則大軍第三日將圍攻靈壽! 司馬喜知道,妾雌是斷然不會答應此事的,于是回到靈壽之后,勸說妾雌固守靈壽,圖謀后計。妾雌也只能答應如此了。 第三日,已經在滹沱河徹底站穩(wěn)腳跟的趙軍開始分兵進剿中山領土,仇液率領騎兵在滹沱河游曳,伺機殲敵并固守趙軍滹沱河大營,防止對方斷掉趙軍南渡的退路。而其余人等,由已經北上的龐蔥帶領,前往靈壽。 當趙軍在靈壽城下安營扎寨,營帳慢慢增多,接天連日的時候,在城頭上翹首相看的妾雌已經徹底傻了眼。如果說幾百幾千的部隊他見識過的話,這種將近二十萬的部隊同時出現在他面前的時候,他就有些腿軟了。 他甚至有些后悔,當初將守軍主要集中在番吾對岸了,若是都集中在東垣,可能就是另外一種場景了。 “相邦,你覺得,靈壽城能夠固守幾日?” 司馬喜看著妾雌有些瑟瑟發(fā)抖的身形,突然有些快意,卻依然神色正常的說到“大王不必介懷,靈壽城固若金湯,趙軍即使坐擁二十萬大軍,也未必能夠旬日之間就能攻克靈壽?!?/br> “將軍以為呢?” 吾丘鴆凜然說到“末將在,靈壽就在。末將絕不讓趙軍從末將身上跨過去!” 妾雌聽到這些,心里才稍微有些安慰?!摆w軍勢大,銳氣正盛。我軍不能纓其鋒芒,且先觀察一番。寡人就把靈壽和中山國的安危,交給兩位了!” “諾!” 與此同時,趙雍在龐蔥、樂毅的陪伴下,圍繞靈壽城轉了三圈。深感此城不虧是兩代中山王室苦心孤詣的都城,其防御之完善,城墻之堅固,都非常完美,讓抱有一絲僥幸心理,想要投機取巧的趙雍大失所望。樂毅和龐蔥都一直覺得,無論如何,攻占靈壽,只能緩緩圖之,不能全力以赴。趙雍也只能決定暫且先圍起來,緩圖攻之。 就在趙國和中山的戰(zhàn)爭進入到相持階段的時候,燕趙大地的另一端,圍繞著另外兩個大國的問題,火藥味也逐漸濃厚起來。 姬職站在下都的城墻上,望著城墻下面浩浩蕩蕩的易水河,心里的確如同這翻涌的河水一般無法平靜。 他曾經不止一次的想到,自己可以帶領著大軍,浩浩蕩蕩的殺回薊都,成為新的燕王,重振燕國,將齊國踩在腳下,讓燕國從此立于東方。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自己在韓國為質這么多年,不但對于這里的官員缺少了熟悉,就是對于如何治理國家也都是茫然無措,至于指揮作戰(zhàn)打仗,更是沒有經驗了。所以他對市被和樂池充滿了希望,希望兩人可以幫助自己建立無上的榮光。 然而,他還是太天真了,他沒有想到,當兩人度過了那段互相熟悉的時期之后,兩人的矛盾也越來與明顯。最直接的矛盾就是在如何攻打齊國上。 樂池的建議是,燕趙軍隊在下都駐守的同時,應該排遣部隊直接進攻下都,率先將齊國趕出薊都,當部隊在薊都取得勝利后,薊都和下都的士兵一起從北到南收拾齊國,從而將齊國趕出燕國的土地。樂池說,之所以這么安排,是因為從地形上看,雖然都是平原,但是由于薊都背靠山地,地勢較高,南下較為順坦。何況下都距離薊都并不算遠,行軍并不需要太大的距離。對于兩國聯(lián)軍來說,沒有后顧之憂,也沒有長途轉運之苦。 但是市被反對這種做法,他的方案是,燕趙聯(lián)軍應該乘機先占領燕國與齊國之間的長城,斷掉齊國南下的退路,這樣,借助易都和南長城兩個方向,由南向北圍攻齊國。市被之所以希望這樣做,是因為齊國若是先行退守南長城,則必然會獲得齊國源源不斷的補給。到時候,燕國盤踞北部,而齊國盤踞南部,兩國在中間寬闊的地方形成了拉鋸之戰(zhàn),損耗的將是燕國的國力,燕國統(tǒng)一之期也會無望。 樂池也無所畏懼,提出市被之方案固然有用,但是有兩個問題無法解決。 其一是如何繞過齊國部隊,若是走陸路,則避無可避,若是走水運,暫時沒有足夠的物質造船運兵,至于先繞行易水再從正面進攻長城更是癡心妄想,當年齊國若不是燕國人打開城門,也不會短時間內進入燕國,更何況如今物資匱乏的燕趙聯(lián)軍了。 其二,即使攻下了長城,齊國人就能束手旁觀嗎?長城橫亙燕趙之間,如今長城內外,皆是齊兵,長城可以防止外部的齊兵,而內部的齊兵,又有誰來防守呢?到時候,匡章見燕國戰(zhàn)斗力分散,大可以先敗長城之燕軍,再占領下都,到時候以微弱的兵力,如何抵擋得住驍勇善戰(zhàn)的齊國士兵呢? 兩個人你也說服不了我,我也說服不了你,姬職夾在中間,著實為難的緊。他只不過恨自己,為何之前沒有苦讀兵書,以致于在這樣重大的軍事決策問題上猶豫不決。他之前還以為,趙雍那些在戰(zhàn)場上運籌帷幄的事情是非常簡單呢,如今看來,趙雍取得如此成就,絕非浪得虛名。 回過頭來審視這兩個方案,其實就是分兵,還是集中兵力的區(qū)別。兩者自然各有優(yōu)劣,樂池的方法固然是穩(wěn)妥的,也非常符合當前的實際情況,而且,從政治意義上來說,首先攻克薊都,既能提升士氣,也能獲得燕國民望,順理成章的繼任燕王之位,從而號召燕國人起來反抗齊國統(tǒng)治。 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這個方案也未必是穩(wěn)妥的,最大的問題就是,以如今燕趙聯(lián)軍的實力,能不能一次就攻下薊都呢?恐怕未必。雖然這個方案,樂池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卻未必沒有從實際出發(fā)的考慮。 然而市被的方案就是太過激進,甚至一直在豪賭,將燕趙兩國都擺在了談判桌上,一旦成功,自然回報豐厚,但是同樣的,一旦失敗,就是萬劫不復。 到底如何取舍,考驗著姬職的勇氣和智慧。但是很顯然,他還沒有這樣的勇氣?!鞍Α!奔殗@了一口氣,轉身離開城墻,在困難的決定,也是要去做的。 “公子。” 兩個趙軍士兵見是姬職,趕緊行禮。姬職對于他們倒也十分客氣,收起一臉的莊重,微笑的回到“免禮?!比缓罂觳诫x開了。 “我覺得,公子職對我們趙國人也挺好的,這樣的公子若是成為燕王,恐怕也是一個很好的大王吧。?!眲⌒翆嫙溦f道。 “怎么?你想留在燕國?”龐煖逗趣的問到。 “怎么可能?”劇辛打了他一下,兩人打打鬧鬧,就走向了城墻。劇辛回頭看了一眼離去的公子職,很快就追龐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