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荼蘼、萬界監(jiān)獄長、病弱大佬靠我走上人生巔峰、在下神羅公司保潔阿姨(ff7同人)、[美娛]女神萌約、無限分身的撈錢狂人,能不能修仙、非自然進化[無限]、我的紈绔同窗、重生七十年代繡娘、穿越之蘇家有女初長成
堵胤錫沉默了一會,才道:“那么以督師來看,逐驅韃虜,收復失地之后,又當如何?” 商毅道:“其實堵大人心里已經(jīng)十分清楚,又何必多此一問,不過我也并不介意回答堵大人一次,如果有朝一日,我能統(tǒng)領大軍逐驅韃虜,收復失地,收復京師,直搗黃龍,必然建立新朝。” 堵胤錫也確實早有這種心理準備,因此也沒有驚慌,道:“這么說來,督師大人是欲效莽、cao之事么?” 商毅笑道:“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今日眀朝氣數(shù)己盡,再難復興,帝王將相,寧有種乎?上下二十二朝,皆是如此,我又為何不能得天下而居之。何況大明也不是一開始就有?!?/br> 堵胤錫抗聲道:“我大明自太祖高皇帝建基以來己近三百余年,恩澤萬世,仍因外寇入侵,始有顛覆,雖毅宗(即崇禎)皇帝架崩,猶有福藩沿續(xù)宗室,褔藩之后,南方仍有余藩得立,猶有中興之望,怎能以天數(shù)而論?!?/br> 商毅到并不動怒,道:“大明有近三百年不假,但昔日周室八百年天下,兩漢四百年江山,唐宋亦有三百年,然而氣數(shù)將盡之時,亦不可挽回,可見一朝興亡,并非以年數(shù)而論。何況氣數(shù)并非天定,而在于人和,明失天下,在于天子失德,而不在其他。毅宗皇帝當政之日,天下紛亂,刀兵四起,京室尚破,毅宗架崩,可見滅大明者,乃是大明子民,如非天子失德,又在其他。現(xiàn)在雖有數(shù)藩沿續(xù)明朝宗室,但都是碌碌無能之輩,都是偏安一隅,只顧爭權奪利,不思進取。試問有誰力抗清軍,又有誰勵精圖治,中興明室?!?/br> 堵胤錫沉默片刻,道:“現(xiàn)在南方數(shù)藩固不可取,但督師卻有回天之力,何況督師既為大明之臣,既受先帝重恩,為何不扶持其中一個,以中興大明,則千古之后,不失圣賢之名,而若興不臣之心,縱然一時戍勢,青史之下,也難免留下罵名?!?/br> 商毅搖了搖頭,笑道:“堵大人見過那一個朝廷是君帝無能,只靠大臣而成事得嗎?我若是如堵大人所言,檀道濟、岳飛、于謙就是先例。何況大人只見莽、cao,卻為何不見唐宗宋祖,也是人臣篡位而有天下,卻都成為一代雄主,未見有何罵吧,何況我也并沒有反叛大明,我的天下,都是從清虜心里奪過來得?!?/br> 堵胤錫道:“清虜本無的天下,不過強奪我大眀江山而已。督師大人怎可如此強詞奪理?!?/br> 商毅笑道:“那么請問堵大人,蒙元江山,仍奪于趙宋,而大明太祖高皇帝驅逐蒙元,奪取天下之后,又何況不歸還于趙氏,而占為己有呢?” 堵胤錫也被說得啞口無言,雖然歷代朝廷都以忠義要求臣下,絕對效忠本朝,但如果真的講起忠義來,恐怕歷代朝廷都沒有一個站得住腳,因為毎一個新朝都是在舊朝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這種絕對忠義的論調,其實根本就經(jīng)不起推理。只是在這個時代,沒有多少人敢這樣想。包括少數(shù)人心里也清楚,但也絕不敢在嘴里說出來。 但商毅并沒有這方面的顧忌,也從來不認為自己取代明朝,有什么不對的地方。同時在商毅的思想觀念里,也十分清楚,想要指望一個朝廷沿續(xù)下去,是不能把希望放在這種絕對效忠的基礎上。 因此雙人都沉默了好一會兒,商毅才道:“堵大人,如果在沿續(xù)明朝,和驅逐清廷之中,你只能夠選擇其中之一,那么你會做出什么樣的選擇呢?” 堵胤錫聽了,也不禁苦笑了一聲,搖了搖頭,沒有回答。其實商毅說的這些話,堵胤錫心里也都十分清楚,他到杭州來見商毅,其實連他自己都不知道是出于一種什么樣的心里,因為堵胤錫也知道,明朝復興的希望可以說是微乎其微,無論是誰,如果真的能靠自己的力量擊敗清廷,收復北京,恐怕都不會再奉立明朝了,因為真到了那個時候,就是不想當皇帝也不可能了,因此想說服商毅忠于明朝,幾乎是不可能。 不過商毅對堵胤錫的這種心理到是能猜出幾分來,畢竟推理揣摩別人的心理狀態(tài),不僅是特種兵的要求之一,同時也是一個居上位者必備的素質。 在另一時空里的歷史上,堵胤錫的名氣遠遠沒有史可法、黃道周、何騰蛟這些人大,原因一是堵胤錫的官職比他們都小得多,在崇禎未年,堵胤錫坦任的只是長沙知府、武昌兵備道,長沙監(jiān)軍一類的地方職務,屬干中層官員,只到弘光朝廷建立之后,才出任湖廣按察司使,而在隆武朝廷才被晉升為湖廣參政,攝湖北巡撫事。和史黃何等人相比,差得不是一點半點。另外堵胤錫是病死,而史黃何等人都不被俘不倔而死,也比堵胤錫壯烈一些,自然也吸引眼球一些。 但商毅知道,堵胤錫其實是這個時代南明朝廷中,少有的能干實事,并且意識高明的人,他是最早認識到,南明的首要敵人是清廷,而不是農民軍,只有充份聯(lián)合和信任,因此當然摒棄一切門戶之見和一己偏私。聯(lián)合大順,大西軍共同抗清,才有可能取得成功。上是如此,在對待大順軍上,堵胤錫釆取的與何騰蛟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完全開誠布公,也贏得了忠貞營諸將的信任。何騰蛟經(jīng)營湖南期間,只有堵胤錫指揮的忠貞營還有一定的戰(zhàn)斗力。 雖然并不是說堵胤錫就是救世之材,而且他在撫降忠貞營,撫巡湖南的過程中,也出現(xiàn)過一些失誤,但他的見識、眼界、務實態(tài)度,無疑是比史黃何之流都要出色得多。 不過也正是由于堵胤錫主張聯(lián)合農民軍,并能得到忠貞營的信任和擁待,也受到不少一心只知門戶私計,正邪之防的官員誤解與妒恨,甚至懷疑他另有野心。同時盡管堵胤錫有才能,行事又以“茍利國家,我則專之”為信條,但因為南眀朝廷的腐朽之氣太重,目光短淺的實權人物又怕他得以施展,處處加以限制掣肘,結果無論在那一個南眀朝廷內,堵胤錫都得不到充份重用。 在這種情況下,要說堵胤錫心里沒有怨氣是不可能的,而正好在這個時候,商家軍突然冒頭,以超強的戰(zhàn)斗力,和開眀、清正的作風,在南方的諸勢力中獨樹一幟,堵胤錫也不可能不動心。 因此在堵胤錫的潛意識里,這一次來面見商毅,也未償沒有想被他說服的意思,因此盡管堵胤錫也說了不少什么天數(shù)、忠君之類的話,但態(tài)度并不激動,也沒有要死諫的意恩,更多的恐怕還是看商毅怎么回答,給自己找一個臺階下。畢竟商毅并不是清廷,他取代明朝,并不是異族入侵,不過是中國歷史上又一次正常的改朝換代而己。亡的只是大明一朝,而非整個漢室的天下。從心理上來說,也并不是不能接受的。 這時商毅又道:“堵大人,不如這樣,我們當前的大敵仍是清廷,因此我們也應當合力,先擊敗清廷再說,其他的事情,可以先放在一也。而且我也可以承諾你,在徹底去敗清廷之前,不向南方用兵。致于在擊敗清廷之后,由你去留自便,你看可好?!?/br> 而且堵胤錫畢竟和史可法、何騰蛟、黃道周、黃宗羲這些人不同,他在明朝的官職并不高,因此只為眀朝盡忠的思想也要小得多,只是從小所受的正統(tǒng)教育,以及傳統(tǒng)的觀念,因此讓堵胤錫一時還接受不了商毅要代眀自立的事實。因此在現(xiàn)在階段,商毅并沒有打算勸說史可法、吳甡、黃宗羲等人加入自己的陣營,而對堵胤錫則可以爭取一下。 另外在占領了湖南和江西之后,商毅己經(jīng)取得足夠發(fā)展的土地空間,因此以后主要的目標,還是對準了北方的清廷,也確實不相再對南方用兵了。畢竟中國的中心還是在北方,而不是南方,至少在收復北京之前,只要南方的南明各政權不主動來惹自己,商毅也不打算對他們動手。 而堵胤錫聽了之后,也沉默了好一會兒,才像商毅施了一禮,道:“若是只為抵抗清虜,收復失地,下官原為督師效犬馬之勞。” 商毅也微微一笑,知道終于說肢了堵胤錫。 第四卷 縱橫篇 第一六三章 通商 第二天,商毅立刻下令,任命堵胤錫接替李牟,為湖北省的省長,主管湖北省的行政工作,當前的任務是恢復湖北省的農業(yè)生產和經(jīng)濟。當然在行政權力上,省政府還是底于軍區(qū)。 堵胤錫之前在隆武朝廷的官職就是湖北巡撫,有非常豐富的行政治民經(jīng)驗,而且在這次忠貞營歸降,堵胤錫也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又基本全程參加了收復湖北的戰(zhàn)斗中,因此出任湖北省長,當然是合適的人選,另外他和忠貞營的關纟密切,讓他到湖北任職,也有利用安撫忠貞營。 廢盡了口舌之后,總算是半蒙半說服,把堵胤錫收伏了,這也算是第一個投靠商毅的南眀有份量的大臣,雖然商毅非常郁悶,自己怎么就沒有其他穿越前輩的王八之氣,但也算是一切都開始走上正軌了。從郝效忠、忠貞營,再到堵胤錫,看來自己的氣場也在慢慢的加強著。 不過商毅也考慮到,除了堵胤錫之外,現(xiàn)在杭州還閑居著不少前明大臣,因為對南明各朝廷不抱希望,又礙于觀念和面子,不愿意正式投靠商毅,因此在杭州寄居。不過像吳甡、史可法、黃宗羲、商弘圖、姜日廣等,都是在全國頗有份量和影響的人物。 而商毅也知道這群人的影響力,因此只要他們不給自己搗亂,就都養(yǎng)起來,也能給自己増加好名氣,于是把他們都安排在杭州教學,好在這群人都是經(jīng)歷過大風浪的,也都十分知趣,教學的時候也只講學術經(jīng)義,對政治也只講夷漢不兩立,亡國亡天下的大道理,而對商毅實質己經(jīng)自立,忠義jian邪、正統(tǒng)的話題,也都避而遠之。 當然這樣長期下去也不是辦法,其實這批人雖然迂腐了一點,但也并不是一無是處,也都有所長,如果給他們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使用得當,也能發(fā)揮不小的作用。當然指望他們像堵胤錫一樣投靠自己,目前還很困難。在南京戰(zhàn)役之前,商毅就考慮過,成立一個政協(xié)之類的半官半民機構,把這幫人給組織起來,一來是讓他們也發(fā)揮點作用,并且給其他南眀的官員做一個表率,也可以更好控制這一批人。另外也要建立一個可以反映民意的組織,畢竟地方大了,商毅也不可老往基層跑,需要一個這樣功能的機構。 這套機構對商毅來說并不陌生,大框架照搬后世天朝的就可以了,另一方面,商毅也考慮到,等自己的國家建立起來之后,可以直接把這個機構轉化為下議院。先讓自己統(tǒng)制區(qū)的百姓習慣適應一下。 當然現(xiàn)在還只是準備階段,正式掛牌成立,還是要等到遷都到南京,以及實現(xiàn)收復南京之后的戰(zhàn)略目標。因此在收復了湖北之后,商毅也把目光放在江淮之地。 這個時候,商家軍在江淮地區(qū),只占有揚州府、滁州、和州三地。駐守江北的是成進的第一軍。在收復南京的戰(zhàn)斗中,第一軍是戰(zhàn)斗的主力,傷亡也是各軍中最大的,損失的兵力達到了萬人,但經(jīng)過了幾個月的修整,缺額兵員也都得到了補充,而且跨海突襲艦隊回歸,參加突襲遼東的第五師也歸隊,全額五個師、三個旅都齊備了,總兵力達到了七萬四千人。 現(xiàn)在第一軍一、五、二十三個師,十九旅駐守江北揚州、滁州、和州等地,七師駐守南京,二十師,第一、五旅駐守江南的池州,太平府一線。 不過清軍在江淮的防守布局要比湖北地區(qū)更強一些,而且湖北的戰(zhàn)事剛剛結束,進攻江淮的人馬雖然己經(jīng)到位了,但物資和民役的調配,還需要一定的時間。由其是民役方面,因為收復南京之后,戰(zhàn)事一直沒有停過,而且后來的戰(zhàn)斗,離浙江都有相當?shù)木嚯x,不像以前那樣,基本就是在家門口作做戰(zhàn),因此盡管仗打得并不大,但對民役的需求量,卻不在南京戰(zhàn)斗之下。 因此浙江、江北地區(qū)民役的抽調,差不多己經(jīng)接進了飽和,其他地方剛剛占領,商家軍的統(tǒng)治基礎還不穩(wěn)定,也不可能大量抽調民役,而且現(xiàn)在正直春耕,商毅統(tǒng)制區(qū)內的各地很難再抽調出足夠的民役,來支持收取江淮的戰(zhàn)斗。 在這種情況下,商毅也不得不決定,暫緩發(fā)動進攻江淮的戰(zhàn)斗,等春耕結束之后,再對江淮發(fā)動進攻。 而現(xiàn)在做的,是積極調動人馬,為進攻江淮做付充份的準備,命湖北軍區(qū)派遣部隊,進駐黃州府英山、黃梅一線,威脅安慶府和廬州府的側翼;又令駐守江西的第二軍分派兵力,駐守江南的池州、太平府等地,使第一軍能夠集中主要的兵力,發(fā)動對江湖地區(qū)的進攻。并且以現(xiàn)有的人力,向揚州運送物資、糧草。同時商毅又下令山東的周少桓,讓他首先從山東出兵,進攻淮安府和徐州,牽制清軍的兵力。 不過現(xiàn)在的戰(zhàn)事并不用商毅多cao心,因此商毅的主要精力還是在經(jīng)濟工作上,首先是浙江航運公司正式牌成立了。 豐臣熏一伙人的辦事效率果然很高,首先在日本大阪開避了第一個商館。大阪是豐臣氏在日本的最后距點,從豐臣秀吉就開始經(jīng)營大阪,徳川家康為了攻陷大阪,先反發(fā)動了兩次戰(zhàn)爭,才算是攻破了大阪城,但在豐臣秀賴死后,大阪城因為便利的地利位置,卻保留了下來,并且成日本的交通經(jīng)濟中心,同時也是朱印船貿易時代,日本對中國和朝鮮通商的主要巷口,既使是在德川幕府閉關鎖國之后,大阪在日本國內的海運地位也同樣十分重要。 豐臣氏雖然失去了在日本的統(tǒng)治地位,但畢竟經(jīng)菅多年,根深蒂固,由期是在大阪,還有非常深厚的基礎,日本商團在日本的商品集散地,主要就是在大阪。盡管日本閉關鎖國,但對中國商船一般都會網(wǎng)開一面,因為日本對中國并不排拆,中國商品在日本也有極好的銷量,而且在這個時代,中國也只有鄭芝龍的船隊能駛到日本來,因此徳川幕府對此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算了。 但自從鄭芝龍敗亡之后,來大阪的中國商艁大幅減少,因此大阪商人的生意也一落千丈,聽說又中國的商船要直通大阪進行貿易,大阪的商人們也都十分高興,而且他們還不知道商毅、豐臣家、徳川幕府之間的事情,只以為這就是一般性質的通商貿易,最多就是出現(xiàn)了第二個鄭芝龍,將來如果有事,就拿錢來擺平就是了,于是誰也沒有多想。 在豐臣家族的組織下,十余戶商家也聯(lián)合起來,在大阪開避出了專門的巷口和啇館,供沖國商船停留、存貨、進行交易的場所。 而在另一條線上,雖然現(xiàn)在杭州和馬尼拉也無法實現(xiàn)政治對話,但李格非、張庚秋等人也在馬尼拉依靠當?shù)厝A商的力量,積集活動,想以私人名議,建立商館和碼頭,一來是馬尼拉也同樣需要和中國進行貿易,加上張庚秋在馬尼拉也頗有一些人脈關系,又以大把的白銀開路,終于打通了關節(jié),也建立起一個對口直通的貿易口岸。 盡管商毅也知道,雖然日本、馬尼拉都實現(xiàn)了直接通商,但畢竟不是官方承認,因此也隨時都有被中斷的可能,但就目前來說,想要擴大對外貿易,也只能釆用這種方式了。 那么這樣一來,運航公司自然也就是迫在眉捷了。好在是前一段時間里,商毅一直委托岳父林之洋在準備,因此現(xiàn)在掛排成立,也是并不是難事。 林之洋連合了五個商人,一共奏了十三萬兩白銀,而商毅以一艘兩干料福船和二艘一千五百料福船、二艘一千料福船、另加一萬兩白銀,做價七萬兩以政府的名議入股,將運航公司給成立起來。同時保證軍隊有優(yōu)先用航行業(yè)務權力。 隨后運航公司又購買八條其他船只,招募了一些水手和船員,以及付責人員,并且制定了非常詳細的運營制度,各種商品的收費標準,以及賠償制度,就這樣開始了航行運營。 航運公司的第一次航行就分了兩支船隊,分別駛向日本和馬尼拉,每支船隊都有五艘船,本來按幾名股東的意見,因為是第一次航行,估計客人不會太多,因此將以運送自己的貨物為主,六名股東本身就是商人,每個人自己就有大量的商品可以運輸。 但讓人沒有想到的是,由于航運公司有政府參股,因此也讓人覺得有保障,還是有一些商人加入了進來,結果每支船隊的五艘船全部都滿載出發(fā)。當然更多的啇人對此還是持觀望的態(tài)度,想等這一次船隊返航回來之后的結果怎么樣,再做決定。 而商毅也知道這是航運公司的第一次出航,也不敢大意,因此對兩路船隊都派出戰(zhàn)船護航,送出一段距離。通向日本的船隊送出琉球群島,而通向馬尼拉的船隊,則是送過臺灣。 第四卷 縱橫篇 第一六四章 工業(yè)革命的雛形(上) 商隊出航之后,商毅又馬不停蹄,趕到蘇州的新絲路絲綢廠,參加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時刻——商毅自行研制的蒸汽機,將正式投入實際的生產運用中,中國手工業(yè)也朝著機器化大生產跨出了重要的一大步。 自從生絲大戰(zhàn)之后,商毅基本也沒怎么管絲綢廠的事情了,因為新絲路絲綢廠己經(jīng)進入一個良好的運行軌道,而原來的廠長也是商毅的大舅子,林旭升己經(jīng)升任絲綢協(xié)會的會長,絲綢廠的廠長由林琛接任,商毅并不想過多的干涉絲綢廠的經(jīng)營,而且商毅也確實沒有空。但將蒸汽機引入絲綢織造業(yè)來,卻是商毅一力堅持的結果。 在這一段時間里,經(jīng)過了宋應星等人的不懈努力,不僅己經(jīng)造出了完全不遜色于紐倫堡時代的蒸汽機,并且終于將二部普通的絲綢織機成功的改造成可接在蒸汽機上使用,并且經(jīng)過了反復測試運行情況,一切都非常完好。而商毅也立刻下令,讓新絲路絲綢廠馬上定制二十臺蒸汽機,第一批的十臺蒸汽機己經(jīng)運送到了蘇州,正在現(xiàn)場進行改裝對接和調試。 現(xiàn)在已經(jīng)差不多全部都準備好了,只能開機運行,而做為使用蒸汽機的發(fā)起人和決定人,商毅當然要親自到場,見證這一歷史性的偉大時刻。 就在三月十五日,在蘇州的新絲路絲綢織造廠里也來了不少人,其中絕大多數(shù)都是浙江絲綢業(yè)內的人物,另外還有不少其他紡織相關行業(yè),他們都是收到了新絲路絲綢織造廠的邀請函。 雖然在邀請函中,并沒有說俱體是什么事情,只是說將見證絲綢業(yè)發(fā)展的一個重要的時刻。這就足夠引起人們的好奇心來,因為新絲路絲綢織造廠不僅有深厚的背景,又是業(yè)內的龍頭老大,而且這幾年來在浙江市場上,并未依仗商毅的勢力,壟斷絲綢行業(yè),相反還為規(guī)范絲綢行業(yè)的內業(yè)標準、經(jīng)營、發(fā)展做了不少有益的事情,再加上商毅大力發(fā)展對外貿易,因此這幾年做絲綢生意以及相關行業(yè)的日子都過得相當不錯。 那么新絲路絲綢織造廠發(fā)出這樣一份邀請函,也決不會是無的放矢,更何況在邀請函上還注明商毅將親自參與這一時刻,因此只要是收到邀請,就不會錯過,更有不少人還是專程從外地趕來。 而在新絲路絲綢織造廠,不少人都十分好奇,紛紛向廠里認識的熟人打聽,到底是什么事情。但為了達到轟動效應,既然是織造廠的人,知道的也不多。蒸汽機在現(xiàn)場進行組裝調試,都是在一個單獨的廠房內封閉進行。 除了及少數(shù)高管人員,和參與的織工之外,就連有幾名股東都不太清楚俱體的情況,只是知道是要用蒸汽機來織絲綢,但蒸汽機到是什么玩意,蒸汽又是怎么來織絲綢,誰也不明白。甚致還有人弄不清楚,到底是蒸汽機、還是蒸汽雞,或者是真氣雞。因此也只眾說紛云,什么猜測的都有。 當然在絲綢廠里進行調試,也不可能完全保密,有兩名工人因為好奇心重,也偷偷的看過兩眼,但一是沒看仔細,二是表述能力有限,因此只說看見蒸汽四起,煙霧迷漫、然后織機就開始自已做了起來,并且還指手劃腿,比劃了半天,但聽的人還是沒聽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只不過又多了幾分神秘。 而商毅在絲綢廠的休息室里,看著外面議論不定的人們,也知道把大家的胃口都吊足了,這時宋應星也從廠房里出來,道:“大人,己經(jīng)全都準備好了,可以開始了。” 商毅也點了點頭,對林琛道:“開始吧?!?/br> 林琛點了點頭,立刻走出了休息室,來到了外面的大堂里。而來其他的客人見他出現(xiàn),也知道要開始了,因此也都安靜了下來,林琛道:“各位老板、掌柜,今天來到我們新絲路絲綢織造廠里,是讓大家看一件全新的絲綢織機,現(xiàn)在馬上就可以開始了。請大家等一會兒進廠房之后,不要擁擠,也不要隨意觸摸,以免燙傷了手?!?/br> 說著廠房的門打開,林琛也帶著眾人,走進廠房里。這時在廠房里,用一道護欄隔成了兩部份,在護欄里面,有十臺蒸汽機,以及織機、紡車都己經(jīng)準備好了,其中有七臺蒸汽機連著織機,三臺連著紡車,一臺蒸汽機帶動兩臺織機,四架紡車,毎臺織機、紡車面前,都還坐著一名工人,而在每一臺蒸汽機邊,也各有二名工作人員,在旁邊還放置著火爐、煤和水,使整個房間里都顯得熱氣騰騰,充滿了水汽的味道。 不過剛才林琛所說的,和眾人事先得到的消息差不多,也并沒有把眾人的好奇心打消多少,因此在進到廠房之后,確實有不少人被蒸汽機枉奇形怪狀的樣子吸引住了,立刻來到護欄邊,仔細觀看這種傳說中的蒸汽機。并且指指點點,議論紛紛,這完意是怎么來織絲綢呢。 這時商毅從另一個門進入廠房里,在他身邊除了宋應星之外,還帶了三名畫師,二中一洋,進來之后,立刻都支好了畫架,準備好了筆墨,顯然商毅是打算用畫筆記錄下這歷史的一刻。而都在看蒸汽機的眾人見商毅出來,也都趕忙過來,向商毅見禮問好。 商毅也雙手抱挙,向眾人見禮,然后舉起雙手,示意眾人都安靜下來,道:“各位,也許你們還不清楚,你們等一會看到的事情,將會是多么重要的意議,歷史將會永遠記住這一刻,而你們也都將是這一刻的見證人。”轉頭對宋應星道:“宋先生,開始吧?!?/br> 宋應星答應了一聲,立刻走進護欄里面去安排。而商毅又一次轉向眾人,學著后世某位魔術師的樣子,道:“各位,下面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了?!?/br> 宋應星的下令,工作人員將火爐放進蒸汽機的火門里,然后加煤鼓風,催大火勢。其實這時蒸汽機的水缸里裝著的,都是熱水,因此很快就到了沸點,而水缸里的活塞受到水蒸汽的推動,立刻開始上下運動,并且?guī)愚D輪,“吱吱啞啞”的開始轉動起來。 而在觀看的人群中,立刻引起了一陣驚嘆的聲音。 不多時,十抬蒸氣機都開始轉動起來,而工作人員等轉輪的轉速平穩(wěn)之后,立刻將掛在轉輪上的傳送桿接在每一臺織機上,隨著轉輪的轉動,只聽“哐哐”的聲音,紡車“咕嚕、咕?!鞭D動,織機也一臺一臺,開始運轉起來,而紡工開始離線、織工也立刻拿起飛棱,在織機上來回的穿梭著。而也有不少都又叫了起來:“快看,動了,動了。真的動了?!?/br> 隨著機杼的碰撞聲音,觀看的眾人一開始還在議論說笑,覺得十分好玩,雖然織機并不是真的自動工作,但也確實是被蒸汽機給帶動了。但等每一臺織機都進入平穩(wěn)的運向狀態(tài)之后,議論說笑的聲音漸漸減小,取而代之的,就是驚訖和感嘆,還有不少人又一次來到圍欄邊,也不顧熱氣逼人,伸著脖子向里面觀望。而這一次可不再是當看稀奇一樣范范一觀,而是在認真觀察蒸汽機,以及改造以后的織機是在怎樣運行。 在場的眾人大多數(shù)都絲綢業(yè)內的人員,其他也都是紡織業(yè)內的人士,織絲綢和織布的原理大同小異,工具也都差不多,雖然不用在場的人親自動手,但也絕對并不陌生。 雖然如商毅所說,來的人確實沒有幾個人知道,今天發(fā)生的確實是一件將載入史冊,大書特書的事情,也未必懂得什么是叫機器化生產,但這并不妨礙他們衡量,判斷將蒸汽機引入絲綢絲造行業(yè),仍致整個紡織行業(yè),帶來的價值。 從現(xiàn)在的情況看,結果十分明顯,在蒸汽機的帶動下,經(jīng)過改造之后的織機確實可以自動轉行,而織工只用付責cao作好飛棱就可以了,而且從動作上看,確實比過去純手動要快得多,另外也要省力得多。 傳統(tǒng)的織布方式看似簡單,其實也是一件非常耗體力的活,為了保證工作的連續(xù)性,一般織工在工作一個時辰左右之后,需要休息一小會,才能繼續(xù)工作,而有的作坊則是使用兩班工人輪換織布的方式,來保障織機得到充份的運用,但這就需要付出雙倍的工錢。 而現(xiàn)在的情況下,假如一臺蒸汽機可順利運行一整天時間,那么只用一名織工也就完全可以了勝任。因此也可以大大節(jié)約人力,當然也就是節(jié)約了成本。 因此有人也開始計算,使用一臺蒸汽機,到底可以提高多少效率,創(chuàng)造多少價值,也有人向宋應星詢問,蒸汽機的價格,以及消耗的煤炭,還有改裝織機的費用等等。在這一點上,每一個商人對利潤都有天生敏感性。古人也未必比現(xiàn)代人差多少。很快廠房里又充滿了各種聲音。 第四卷 縱橫篇 第一六五章 工業(yè)革命的雛形(下) 這時又有人出來,向在場的每一個人都發(fā)了一本小冊子,里面對蒸汽機的工作原理做了一個簡單的介紹,其實就是一個說眀書,里面還列舉了蒸汽機的價格,安裝、調試以及消耗的費用,以及蒸汽機和傳統(tǒng)手工織機的效率對比,從而得出運用蒸汽機之后,對工率的實際提高量。 眾人對蒸汽機的工作原理并不感興趣,但又后面列舉的數(shù)據(jù)非常關注,因為這些數(shù)據(jù)也都是經(jīng)過宋應星等人測試之后得出的,十分全面,而且詳細,不是看幾眼,簡單計算一下就能夠清楚的。 而拿到了說眀書之后,毎一個人都在認真的翻閱,并且不時向現(xiàn)場人員詢問,同時也有一些人在互相詢問著,是否有興趣也買幾臺蒸汽機??粗趶S房里的眾人對蒸汽機都減生了濃厚的興趣,商毅也十分高興,這次首次運用蒸汽機的舉行的活動,也達到了最初的目地,致少給毎一個人都留下了很深刻的印像。 雖然中國在明朝的時代,政治上己經(jīng)開始趨向保守,但由于對外交流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依然保持著相當?shù)拈_放呈度,遠遠沒有兩百年后那么保守封閉。因此在這個階段,中國的思想、科技、文化等方面,都有了長足的發(fā)展,盡管最終還沒能突破傳統(tǒng)的桎梏,但卻達到了中國古代的最高峰,可以說己經(jīng)積累了足夠的量變,達到了突破質變的邊緣。商毅只是希望利用自己掌握的歷史發(fā)展方向,推動一把??匆豢茨懿荒芡苿又袊l(fā)生質變。 蒸汽機的運用,當然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步。因為將蒸汽機應用于生產中,是生產發(fā)展的過程中第一次獲得一種穩(wěn)定的動力來源,使手工生產向機器生產進行轉變,由作坊式生產向真正的工廠式生產發(fā)展,不僅僅是提高了生產效率,創(chuàng)造了更大的利潤,更為重要的是,使社會性質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發(fā)展出一個真正獨立的工人階級。 而從目前現(xiàn)實角度來看,要擴大對外貿易,除了和日本,馬尼拉實現(xiàn)直接通商之外,另一個重要條件就是自己還要提供足夠的商品?,F(xiàn)在商毅在海外的本打商品就是絲綢,盡管絲綢在海外一直都有很好的銷量,但總體來看,還是屬于中高檔的商品,如果不降低絲綢的價格,那么擴大市場份額的潛力就有限。但想要降低絲綢的價格,就必須提高生產效率,而使用傳統(tǒng)的手工方式,提高的幅度也有限,必須要引用機械。 另外商毅也希望借用絲綢行業(yè)的帶動作動,向全社會進一步推廣蒸汽機的運用,這個時候的中國人其實并不保守,對新鮮的事物并不排拆,只要是看到能夠切實給自己帶來利益,也是可以接受并運用的。 不過雖然到場的眾人都蒸汽機產生濃厚的興趣,但也僅僅只是興趣而巳,也有人詢問了蒸汽機的價格和訂貨周期,但也都只是意向,真正想購買的并沒有幾個人。其實際所有人都有這樣一種心理,先看幾個月再說,如果新絲路絲綢織造廠真的用得好蒸汽機,我們再用也不遲。 商毅當然也指望就這么一看下演示,就會讓眾人都一擁而上,搶購蒸汽機,實現(xiàn)中國的工業(yè)革命,要知道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前前后后差不多經(jīng)過了一百五十年的時間,僅英國一個國家,就花了一百多年,才算徹底完成。而且現(xiàn)在的中國社會,商業(yè)競爭并不那么激烈,還沒有到不顧一切,追求利潤的時候,商人們大多都持穩(wěn)重態(tài)度,不見兔子不撒鷹,因此觀望也是再所難免的。 又過了大半個時辰之后,新鮮感也過了勁,有一些人也開始有點倦怠了,紛紛告辭,而林琛也告訴他們,所有蒸汽紡織全部都外外開放,如果想來參觀,隨時都可以。 等眾人都散去之后,商毅也招集宋應星等人,贊場他們這段時間的努力工作,使這次蒸汽機的應用發(fā)布會取得了圓滿的成功,同時商毅也對宋應星提出要求,繼續(xù)提高生產效率。 其實經(jīng)過了加加減減之后,蒸汽機的運用,大致也就可以使絲綢絲造的效率提高一倍左右,可以使紡線的效率提高三到四倍。但從總體來看,提高的的幅度并不算大,雖然在這個時代來說,這種提高已經(jīng)算是非常罕見了,但沒有后世那種運用機械生產之后的跳躍式發(fā)展速度,商毅知道,第一次工業(yè)革命開始之后,生產效率是以數(shù)倍提高的速度在發(fā)展著。 造成工作效率提高不大的原因,主要還是蒸汽機的功率不夠,現(xiàn)在絲綢廠使用的還是紐倫堡蒸汽機,還不是瓦特時代的蒸汽機,功率僅有五到七馬力,一臺蒸汽機最多只能帶動二到三臺織機,四到五架紡車,因此只能達到目前這個水平。另外是織機和紡機等紡織工具,也都還有進一步提高的空間。 而宋應星也早就想到了這一點,因為在安裝蒸汽機時,他和技術小組就己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織機、紡機有好幾處可以改進的地方,只是由于時間不夠,而且這一次的重點是展示蒸汽機的應用,并非新織機、紡機,因此也就沒有動它們。 現(xiàn)在展示蒸汽機己經(jīng)達到了效果,下一步就是改進這些紡織工具的時候了。因此宋應星也決定,把這個研宄小組就留在蘇州,長期留駐在絲綢廠里,專門負責改進和提高紡織工具。這個技術小組一共有七個人,由宋應星的學生楊旭全面付責,其余有二個是參與制造蒸汽機的技術人員,另外四個是改造紡織工具的技術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