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頁
黑的則道:你這是自欺欺人,命名是自己無能,卻要讓個孩子出頭,簡直太沒用了。你這樣下去,豈不是又回到以前,事事依賴別人。是不是你覺得,現(xiàn)在兒子逐漸長大,又有可以依靠的人了? 白的又道:尺有所長,寸有所短,沒有十全十美之人,何來無能之說?你也說了,叫兒子盡力而為,不需強(qiáng)求。只是讓他施展特長,如何就是推卸責(zé)任? 黑的則又道:他還那么小,就讓他與大羅金仙周旋,若被看出不妥怎辦?遇到危險怎辦?被人擄走怎辦?你這是將他推入了陷阱! 對方立刻反駁道:生來仙胎,得天地之造化,就要受這造化帶來的考驗,這是他的幸,也是他的不幸。但無論如何,這都是他的選擇,他要走的路!你不可能一輩子將他護(hù)在羽翼之下。 一聲聲的質(zhì)問,一聲聲的駁斥,就像在敲擊著她的太陽xue,使耳邊嗡嗡作響,頭疼的咬牙切齒。但直面這樣的拷問,她的神魂卻越發(fā)清醒。 不知不覺間,那黑色的身影,漸漸變得虛無縹緲,成為了一道無色青煙,白色的身影則緩緩睜開雙眼,正是她那神魂之體的法身。 與此同時,墨竹軒的花園之中,乃至外面墨竹林中,平地刮起一陣颶風(fēng),濃郁的仙氣聚集而來,紛紛涌入了她的身體之中。 這颶風(fēng),掛的墨竹林嘩嘩作響,花園中的景致,東倒西歪。 許多對弈的仙人們,全都驚異的站起身,往她所在的這處假山石亭望來。 梅筱樂這才知曉,之前她是一不小心,招引了心魔入體,讓自己差點走火入魔。 這樣的情況,她只在修真界中,經(jīng)歷過一次。后來便十分注意心境修煉,總是心境和神識,高出修為一大截,因此已經(jīng)是很久沒有出現(xiàn)過了。 回想飛升仙界以來,一個麻煩接著一個麻煩,她不得不逼迫著自己,解決接踵而來的意外,卻是很久沒有磨煉心境,修煉神識功法了。 而這次心魔入體,也算是因禍得福,不但讓她破除了心魔,解開了心結(jié),居然還隨即頓悟,讓心境得到了提升,修為一下突破到了天仙境,可謂無心插柳柳成蔭。 只是這一番大的動靜,定會招來多方注意,她還要事先想好退路才行。 正當(dāng)此時,這許多仙氣入體,將她整個rou身洗刷一遍,徹底清除了,從下界而來的靈氣殘余,使周身百余xue竅充盈,神魂也得到滋潤。 仙坪上的天空中,卻突然雷聲大作,仙界幾萬年不曾出現(xiàn)一次的九霄雷劫,居然倏忽而至。這九色雷云一聚集,還未降下一道雷劫,甭說萬山仙坪,就是整個玉平天都轟動了。 一般水磨工夫的仙界仙人,從仙人到天仙境,是不會遇到雷劫的。若是資質(zhì)好,進(jìn)境快的,許能碰上一次紫霄雷劫。而只有大羅金仙到仙帝,集資質(zhì)、氣運、悟性于一身的大造化者,才有可能引來九霄雷劫。 可想而知,這九霄雷劫是多么難得,又是多么難以渡過。 因此這一轟動非小,至少墨竹軒中的仙人們,全都一哄而散,急急忙忙逃出了竹樓,往墨竹林外奔了出去,哪里還有一分縹緲仙資,盡剩下了狼狽和驚愕。 但最驚愕的,就要屬當(dāng)事人梅筱樂了。她再怎么也沒想到,突破天仙境而已,居然招來了仙帝境才渡的九霄雷。這不是要命么? 若是可以,她很想問問老天,這特么到底是為什么! 這時也不用想,動靜太大如何收場的麻煩了,能不能活都是問題,其他都可以算作小菜。 當(dāng)務(wù)之急,自然是保命為主。 只不過這樣的天地之危,她還真不知如何應(yīng)對,才能保得一條命在,卻已經(jīng)迎來第一道九霄雷劫降臨。咔嚓一聲巨響,雷劫直接穿透墨竹軒樓頂,差點拍在梅筱樂頭上。 幸而她反應(yīng)及時,用一條手臂代替,還在意識到雷劫將至的瞬間,將烈火、焚天和滄溟他們,送入了空間之中,否則后果不堪設(shè)想。 ☆、第三百九十四章 九霄雷劫 她這里,從引來仙氣洗刷rou身,到墨竹軒里仙人散盡,雷劫降臨,說來話長,其實也不過片刻功夫。 只是這片刻功夫,梅筱樂那挨了一記九霄雷劫的手臂,就硬生生成了火柴棍。劈的是焦黑沒有了血rou不說,還變得細(xì)小枯干,似乎完全失去了生機(jī)。 那已經(jīng)不能用疼來形容了,簡直是撕心裂肺的痛苦。 不光那條手臂血rou被毀的燒灼之痛,九霄雷還侵入rou身,順著經(jīng)脈游走不定,不停破壞著血rou經(jīng)脈。若非她曾在雷池淬過體,只怕連著一擊也扛不住。即便如此,也是半身被劈的麻木。 就在這時,福安和恒蕪仙尊,后面跟著小童來喜,正從一處牡丹花壇后沖出,眼睜睜看到了這一幕。 福安心驚的大喊一聲:娘! 就沖出去,要向梅筱樂那邊跑。 那邊梅筱樂正趁雷云涌動,還在續(xù)積第二道雷劫的間隙,忍著痛苦,拿出儲物戒中的陣旗、陣柱等,在石亭四周布陣,正看到福安他們過來,忙道:別過來,快離遠(yuǎn)點! 福安見自家娘親這般,哪里肯聽,只顧噠噠噠往假山這邊跑。 說來也怪,這九霄雷劫如此威力,穿透墨竹軒閣樓頂,又落入石亭之中,卻只傷了渡劫的梅筱樂,沒毀任何他物,假山石亭都還完好無損,倒不礙布置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