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書迷正在閱讀:拯救男配的特殊方法[快穿]、一吻成癮,前夫難招架、做夢通靈,綜藝暴富、快穿之炮灰補天系統(tǒng)、帝國玩具、每次輪回都在兇案現(xiàn)場、獸醫(yī)白無常、逆天修神之無限化身、七零之咸魚養(yǎng)娃、瘋批白月光
自制的火腿片只是半成品,白樺貼心地將火腿再加工。白樺將火腿切片后,下入方才的油鍋中兩面煎至酥脆,進一步激發(fā)出火腿中油脂的香味。與此同時,煎炸的時間不宜過長,煎至火腿表面呈現(xiàn)焦褐色便可撈出,最大程度保留火腿自身的口味。 最后,白樺開始做今日份的主食——雜糧煎餅。 白樺將面粉、玉米面、蕎麥面和綠豆面按一定比例混合成面團發(fā)酵,向扁平的鍋具中加入一勺雜糧面糊,將面糊薄薄地攤平,翻面后刷上醬料,撒上蔥花和芝麻。 一時之間,煎餅噴香撲鼻,吸引了小飯桌外食客們的注意。 今日來白樺小飯桌試吃菜品的書生,本就在書院里聽了一整日的課程,渾身疲乏的同時,過分用腦也讓他們腹內(nèi)空空。此時,他們都被白樺如此香的煎餅勾起了肚里的饞蟲,有膽子大的書生,已經(jīng)開始向小飯桌里叫嚷。 “姑娘,你們什么時候營業(yè)???” “你做得太香了,我都等不及了?!?/br> 正在攤煎餅的白樺聞言,抬起頭來,清秀的臉龐上染著一層薄汗,白樺也顧不上擦拭,而是讓華叔和華嬸先讓食客們進來,坐著等候開飯時間。 只可惜,白樺錯誤估計了書生們對于“白嫖”的熱情。今日來的書生太多,他們小飯桌中區(qū)區(qū)四五張桌椅完全容納不下。 桌椅少,食客多,只有少數(shù)具有運動天分的書生擠進門后搶到座椅。大部分書生沒有位置,又不甘心離開,愣愣地站在原地。 華氏夫婦為難地看向白樺,等白樺來拿主意。 白樺烙好最后一張煎餅,款款來到門口,跟沒有座位的書生們解釋道:“今日來的食客眾多,超出了小店的預(yù)期。招待不周的地方,請大家見諒?!?/br> 白樺伸手作揖,那些沒擠進門來的書生卻不買賬,非要找白樺要一個說法。 “你這小飯桌位置偏遠,我們過來一趟腳程不易。我們來都來了,你卻告訴我們沒有位置,那我們豈不是白跑一趟!” “就是就是,你這家店表面上說給我們免費試吃,其實根本辦不起,又是限時又是限量,忽悠我們玩呢是不是?” 面對這一系列的質(zhì)疑,白樺忽然與現(xiàn)代的餐飲老板狠狠地共情了。 現(xiàn)代時,每逢一家餐飲店搞活動,總有一批消費者帶著火眼金睛玩“大家來找茬”。商家優(yōu)惠力度小了要被說,活動時間短了要被說,就連免費試吃這種賠本賺吆喝的無償買賣,也總能被一些食客挑出毛病。 白樺思慮片刻,自覺無需忍讓,客氣道:“諸位能夠光臨小店,小店不勝感激。只是小店招待能力有限,今日又是無償供應(yīng),能力、空間上皆有不足,實在無力讓諸位吃得盡興。諸位若是對小店的吃食感興趣,大可以改日再來,小店隨時恭候?!?/br> 白樺話雖說得客氣,態(tài)度卻十分強硬,沒有給他們繼續(xù)糾纏的機會。 “是啊,我們又沒花錢,干嘛還要挑店家的不是呢?” “散了散了,改日再來也是一樣。” 食客之中,有知書達理的,聽了白樺的話后默默離開了。自然也有一部分堅定的“白嫖黨”,因為沒有吃到免費的飯菜在白樺的小飯桌門口發(fā)了許久的牢sao,終究還是不情不愿地離開了。 白樺向小飯桌內(nèi)過來試吃的書生們介紹了小飯桌的用餐規(guī)則:先拿上一個餐盤,依次來到白樺、華叔、華嬸的窗口,依據(jù)個人喜好進行打飯即可。 書生們興致勃勃地有序排隊打飯,此情此景,白樺一時有一種亂入高校食堂的錯覺,感覺自己很像食堂里的打飯阿姨。 只不過,白樺打飯的手一點也不抖,平等地滿足每一個書生的用餐需求。 不論是想多要一片香煎火腿,還是雜糧煎餅中多加個蛋,只要所提要求是在合理的范圍之內(nèi),白樺都會盡可能地滿足。 果不其然,書生們這頓飯吃得格外滿足,有幾個家境闊綽的書生吃完后當(dāng)場預(yù)付了銀錢,打算以后的朝食和暮食都在白樺這里解決,也有幾個對小飯桌完全不感興趣的,只是單純來混頓飯吃,吃完后便悄悄溜之大吉。 大部分書生,都和黃原一樣,對白樺這家突然興起的小飯桌保持觀望態(tài)度。 白樺見今日的試吃進賬頗豐,心下大喜過望。白樺也沒指望就靠一餐伙食就能籠絡(luò)所有書生的心,以后的時日還長,只要書生們知道了小飯桌的存在,對白樺就是一件天大的喜事了。 正當(dāng)白樺心里盤算今日盈虧之時,小飯桌的門突然被人推開。 早已過了用餐的時間,這個點了,會是誰呢? 白樺好奇地向門口打量。 第47章 蒜蓉金針菇 白樺見門口站著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叟。 這老叟雖然身穿粗布麻衣, 神情卻肅穆端莊,儼然是一副讀書人的模樣。此時早已過了暮食的時間,這人斷不可能是來吃飯的。 白樺不知此人上門的目的, 上前詢問道:“老人家, 您深夜造訪, 有何指教?” 只見這老叟摸了摸自己白花花的胡子, 道:“聽我門生所言, 他們不少人在你這里上當(dāng)受騙, 此趟特意前來, 便是來看看此事是真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