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5章
書迷正在閱讀:帝王的戰(zhàn)利品(重生)、虐文女主靠學(xué)習(xí)感化全班、吝嗇癡狂、詢遲、當(dāng)朕有了讀心術(shù)發(fā)現(xiàn)所有人都在騙朕!、星際生活之開荒、重生八十年代替嫁、他太太才是真大佬、八十年代軍婚寵妻、重生之嫡女無雙
故而,紫色已經(jīng)是最貴的存在了。 過不多時,徐明的視野里,天空中只看到一道紫氣恢弘之勢,從街頭方向沖天而起。 徐明一直以來都聽說,圣人出山,勢必紫氣開路,才有紫氣浩蕩三萬里的說法。 但就真正見紫氣,徐明還沒見過。 這一次看到紫氣,徐明不由得感慨,天下英雄,如過江之鯽,數(shù)之不盡,目之不絕,但凡能爬到至高權(quán)威巔峰的人,多半都是傲絕天下的孤獨高手。 這也印證了那句話,真正的高手不在江湖,不在邪道。 他們站在正統(tǒng)權(quán)利的巔峰之上,站在名門正派的高塔之上。 一個身著紫色道袍的老道,踏著步子,每一步踏出都身影虛滅,空間扭曲,紫色的腳步下,留下金色的腳印。 道門法術(shù),金光縱地! 曾經(jīng)胡云軒拿來當(dāng)絕招的法術(shù),被這老道士當(dāng)趕路的法術(shù),如果胡云軒在這里,怕不是這位通天代會噗通一聲跪在地上。 龍虎山老天師到了門外,看著門口的柳乘風(fēng)和徐明。 老道長打了個稽首,“兩位道友,老道有禮了。” 徐明,柳乘風(fēng)齊齊行文揖。 “儒家,柳乘風(fēng),見過老天師?!?/br> “鬼谷,白帝,見過老天師?!?/br> 老道長瞥了一眼柳乘風(fēng),沒有多意,很顯然柳乘風(fēng)和老天師不是第一次見面了,二人交情還行。 老道長只是盯著徐明,老臉上平淡無波,“鬼谷一派,兵出奇招,這一次不但招奇,連人也換了?!?/br> 老道長的話很明顯,你根本不是人,你是一個僵尸。 對此,徐明淡然道,“鬼谷行事,不拘小格,不看是非,不辨忠jian,縱橫之術(shù)求的是天下大道,鬼谷門徒要的是王道昌隆,天下大吉!至于鬼谷自己是人是鬼,是死是活,是被人出賣還是被同門所戮,這些不重要,為了心中所想之夢,就算托生萬物,也是值得的?!?/br> 老道長捋著胡須,“好一個明大志而疏出身。” 柳乘風(fēng)接道,“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鬼谷白帝,堂堂正正,道長無需多慮。” “老道沒多慮?!崩咸鞄煹?,“老道只是想請鬼谷鬼谷門人借一步聊聊,不知道白帝可愿意?” 徐明欣然道,“當(dāng)然,請道長帶路!” 老道腳下生金光,虛滅不見。 徐明緊隨其后,跟隨其后不見蹤跡。 第685章 都是千年狐貍,裝什么純??! “呦!這不是儒家掌門人,柳處長嗎?處長的天下行走完成了?” “田老說笑了,什么天下行走,不過是全球旅行罷了?!?/br> “不一樣的,你的全球旅行和別人不一樣,你可是泅渡白令海峽實現(xiàn)橫穿西伯利亞的狠人啊!” “田老里面請!” “這不是雜家的侯掌門嗎?里面請!” “這是名家的前任律師協(xié)會會長,聽說您不但把名家的絕學(xué)指鹿為馬修行至入臻境界,甚至還有閑心旁修了一波法家,讓法家掌門很是惦記?。 ?/br> “這個年代,學(xué)一門是養(yǎng)活不了自己的,多學(xué)一門手藝,沒毛??!” “名家就是名家,說的和做的各是一套!” “法家的死腦筋也來了,呵呵……” “……” 諸子百家是有排序的,以歷史記載,儒家無可爭議是第一。 但,自孔子之后,儒家武道衰落,文道獨發(fā),沒有了孔子行走天下的氣度和教誨眾生的豪邁,于是就把儒家拉了下來,成了老二,第一由原來無為不爭的道家當(dāng)老大。 道家本不想這么排名,道家無為而治,遵從黃老之道,是正兒八經(jīng)的諸子百家。 可蕓蕓眾生的嘴是更不了的,而且最重要是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一口氣把諸子百家得罪光了,不說別的,就說說儒家干的那些糟心事兒,霸凌百家的事兒大家可沒忘記,能讓他做第二已經(jīng)是很給他面子了。 再往后去,三墨家,四法家,五名家,六陰陽,七縱橫,八雜家,九農(nóng)家,十兵家。 此為上十門,也簡稱上門。 再往后去,才是左門,旁門,公輸?shù)劝偌摇?/br> 因而,在安排座位方面也分內(nèi)外兩個大帳。 里面是十個位置,是上門。 后面是大帳篷。 小帳篷和大帳篷是連接的,甚至大帳篷里可以看到小帳篷的一言一行。 這就是很有名的百家宴。 當(dāng)年秦惠王召見百家指定國策的時候,就是搞了兩層,上門在下,外門在上,表示不上不下,你們在我秦惠王眼里都是公平的。 而這個上門在內(nèi),卻被外人看,外門在外卻高上門一等的安排,頗有秦惠王招待百家的感覺。 不得不說柳乘風(fēng)不愧是當(dāng)了一輩子的處長,會議安排的是明明白白,所有派系都很開心,大家都沒話說。 可即使是如此安排,這安靜和諧的氣氛下,依舊是人心的潮汐翻卷不停。 能坐在這里的,都是人精里的人精。 大家心里明白的和鏡一樣。 這次雖是追悼,可也是五百年來第一次百家會盟。 上一次百家會盟還是王陽明龍場悟道,一朝成圣,天下皆知,諸子百家齊齊趕赴儒家,恭祝圣人誕生。 而這一次會盟,追悼事小,圖謀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