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書迷正在閱讀:異位面事務所、鳴鳴喜歡你、團寵九零小福星、震驚!暗戀對象居然想給我上黨課、九零之白蓮不好當、炮灰重生:冷情殿下,愛爬墻、不顧西東、隔壁老炒青椒rou絲怎么辦【abo】、婚深蝕骨:顧少嬌妻如魅、重生炮灰歸來
甄家這個時候惦記與霍洪家聯(lián)姻不算什么,有這樣念頭的只怕是不是一家兩家。 …… 史家。 史老爺年歲比甄大舅兄弟年歲大,看得也長遠,與侄子念叨著:“賈三之案,不單單是賈家一家之事……” 他的侄兒,就是逃亡半年的史從。 如今回到金陵,也參加了十月初十的吏員試,榜上有名。 按照他的本意,更愿意隨堂兄一起從軍。 只是他是家中獨子,又經(jīng)歷生死劫難歸來,史二嬸當成眼珠子似的盯著,自然舍不得,就參加了吏員試。 史從在外半年,眼界也寬了許多,道:“賈大哥、賈二哥都沒出手,宋知府也不會越重代庖為他們兄弟出氣……此案就不是出于私怨,而是出于公心……” “公心么?” 史老爺撫摸著胡子,沉吟道:“不知與大軍開拔有什么干系……” 史今在出征之列,史老爺伯侄兩人,自是知曉滁州軍開拔。 只是因為之前霍五等人命人休整兵卒,沒有說開拔方向,史老爺心中也只是的猜測。 反正,不外乎揚州與鎮(zhèn)江兩地。 金陵城,今日四門戒嚴,許進不許出,應該是防止有人看出什么,走漏消息。 “賈家有什么?大軍未動,糧草先行,可金陵糧倉滿滿的,還不到往士紳人家征糧的時候?” 史從也是想不明白:“說不得都是宋大人自己弄得這出,霍五爺為人直爽,真要有所求,不會這般拐彎抹角!” 對于滁州軍,他滿心好感。 實沒想到,當初的恩人父子,能弄出這么大的動靜。 別說這個時候滁州軍沒有征糧,就算是征糧,他也會舉著雙手贊成。 史老爺聞言,確實是這個道理。 霍太尉已經(jīng)是金陵之主,確實沒有必要如此行事。 那宋林之舉,是為了什么? 賈家是老姓,有地、有織廠…… 史老爺好像明白點兒什么,道:“賈家的織廠,在誰的名下?” 史從先是一愣,隨即道:“聽說前幾日過到賈三名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精彩內(nèi)容! 老話說的好,“父母在,無私財”。 賈家前幾日卻行了一件奇葩之事,那就是將家中兩個織廠過到賈三名下。 不用想,這防的是賈演兄弟回歸家族。 畢竟按照律法,承宗的嫡長子要得家產(chǎn)七成,其他三成才是“諸子均分”。 只是士紳人家,土地是根本,織廠再賺錢,也比不得土地金貴。 賈老爺只要不將土地都過給兒子,賈氏一族便也沒人攔著。 旁人聽了,也只是當成是笑話聽罷了。 伯侄兩人面面相覷,好一會兒沒有說話。 “如今已經(jīng)入冬,大軍出動,少不得棉衣……” 史老爺?shù)馈?/br> 史從帶了幾分興奮道:“大伯,咱們家的布莊,是不是該關門歇歇?” 史家的布莊,是二房產(chǎn)業(yè)。 史二老爺去世后,也有族人虎視眈眈,全憑史老爺父子庇護,才得以保全。 所以史從即便處置自家產(chǎn)業(yè),也不自專。 史老爺點頭。 衙明白侄兒的意思,不是囤貨居奇,而是想要為滁州軍盡一份心力。 不管是為了答謝霍家父子的救命大恩,還是為了史今、史從堂兄弟兩人的前程,還是為了順勢而為免得被宋知府牽扯,史家似乎也沒有別的選擇。 …… 王家。 王老爺也叫了兒子王縣尉回來。 如今不該叫縣尉,是王千戶,歸在金陵大營,杜老八麾下做了守軍千戶。 “賈家要倒霉了,賈家的地啊,織廠啊,也別便宜了外人!” 王老爺帶了幾分興奮,對兒子交代道。 王千戶遲疑道:“姑母那里?” 沒錯,王家與賈家也是姻親。 王千戶口中的“姑母”,就是賈太太。 王老爺連忙道:“是隔了房頭的從堂親罷了……這個時候不脫干系,什么時候脫干系?” 王老爺與賈太太是同曾祖父的從堂兄妹。 賈太太身后,可還有為京官的胞兄,那才是眼下不能沾的禍根。 王千戶道:“那兒子就往賈家走一趟?” 賈老爺今天跟沒頭蒼蠅似的亂撞,此時過去,就是救命稻草。 王老爺點點頭道:“去吧!他們也該曉得了,除了咱們家,沒有人能幫上他們!” …… 太尉府衙門。 看著風塵仆仆的水進,霍寶目瞪口呆。 從金陵到陵水縣一百多里,中間還有一半山路。 朱剛是十月十五下午啟程往陵水縣去,帶了五百兵卒,最快也要昨日傍晚才能到陵水縣。 水進卻是今日上午就回到金陵。 這是趕了夜路? 水進早已饑渴難耐,捧著茶壺,就是一通牛飲。 杜老八在旁,看著水進的狼狽“嘿嘿”直笑:“這是沒帶干糧趕路?真是笨蛋,連個山雞野兔也抓不到!” 馬寨主卻是怒視水進:“丟下親隨護衛(wèi),單槍匹馬,還在山里走夜路,你倒是真能耐?你還是孩子么?這般任性胡為?” 水進放下茶壺,老實站著,陪了笑道:“六爺,屬下這不猜到揚州有變?生怕趕不上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