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節(jié)
又不是小娘,身上有幾處疤有什么大不了的?但薛崇訓也不好忤逆太平公主的意思,便將椅子向前挪了一下,心道起先要密議大事,太平公主表面上就是說的要瞧我身上的戰(zhàn)傷,無非走走過場罷了,也就不以為意。 但見太平公主心疼的表情,此時薛崇訓心下忽然出現(xiàn)了一絲異樣的快意,還頗有些自得起來,覺得男人身上有幾道疤反倒是一種裝飾,不像以前雖然肌rou很結實,因為生活太優(yōu)渥皮膚卻保養(yǎng)得十分光潔,總覺得不夠暴力感。 “如今還會疼么?”這時太平公主伸出手指摸了摸他胸口上的一道斜斜的長疤。那是他在烏海之戰(zhàn)時被人在胸膛上砍了一刀,胸甲防住了大部分殺傷力,盔甲變形之后在皮膚上生生硌掉的一道皮rou,傷口愈合之后卻留下了這么一個疤。 胸口突然感覺太平公主的指尖,薛崇訓的身體輕輕一|顫,忙搖頭晃腦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早就好了?!?/br> 太平公主的指尖便順著那道淺紅的痕跡劃過,她這樣的動作顯然不夠穩(wěn)重,好在沒有外人在場倒不影響她的威儀。 在手指劃過的時候,她的掌心碰到了薛崇訓左胸肌上的乳|尖,男人沒有乳|腺,但讓人汗顏的是那地方照樣很敏|感。薛崇訓頓時漲|紅了臉,他也不好說什么,只得面無表情地忍住。 就在這時,坐正了身體的他注意到了太平公主的領口,她剛剛取下了毛皮領子,以至于領口里露出了一小塊雪|白豐|腴的肌膚,鎖骨兩邊靠下的那塊肌膚看起來很軟的樣子。他本能地想知道更往下的模樣,但被一件紅色綢緞上衣遮著,而衣服下面那飽|滿碩|大的乳|房撐起了一個夸張的輪廓……實在很大。 薛崇訓不由得吞了一口口水,馬上就羞愧難當恨不得抽自己兩巴掌,忙垂頭不語。過得一會,他忙抓起綢緞里襯批到了身上扣起來,抱拳道:“不過是些小傷,母親大人無須擔憂?!?/br> 太平公主不動聲色地看著他:“你以后不必親自臨陣,朝中大臣大將掛印出征,也沒見誰弄得渾身傷痕累累的?” “是,兒臣謹記教誨?!毖Τ缬柕膽B(tài)度好像變得冷|淡了一些。 “你就一點都降息自個?昨晚又讓人刺了一刀……”太平公主埋怨道。 薛崇訓心道:昨夜猝不及防,我要是不幫你擋一刀,你也許會被刺客刺中要害,這有什么辦法? 自從太平公主醒來后度過了那段政治危|機,薛崇訓確實不愿看到她有什么事,實際上手段老練積威多年且有名有分的太平公主對他是一種政|治|庇護。 太平公主說著說著竟然有些傷心起來:“你要是出了什么事,母親該有多難過?” 薛崇訓忙順從地說道:“兒臣……知錯了。” 太平公主抬起袖子好像做了一個揩淚的動作,然后拉住薛崇訓的手:“明天我回長安,而你又要離京……” 薛崇訓現(xiàn)在這個處境完全可以順勢投進她那柔軟|溫暖的懷抱作依依不舍狀,他怔了怔,臉色看起來有些難看。 第二十七章 檄文 太平公主和薛崇訓在華清宮又歇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便急匆匆地離開了這處溫暖的離宮分道揚鑣,太平回長安,薛崇訓攜飛虎團衛(wèi)隊徑直北上。 薛崇訓的初期目的地是上郡(今榆林附近),這里是北部關中軍的軍事重鎮(zhèn),駐扎有大量唐軍內地精銳。為了保證調兵的合法性和順利,太平公主回長安后會通過兵部向上郡頒布一道軍令,并為薛崇訓補辦各種正式文牒。 去上郡這一路的旅途顛簸且枯燥乏味,天氣照樣十分寒冷,自然是比不上華清宮里泡溫泉那么舒適。薛崇訓在身上裹了一件非常厚的毛皮大衣,然后拿著一本豎著印的繁體字書消磨時間,但在馬車上看書的滋味實在不怎么好受,眼睛晃得離開,沒一會就能晃得人頭昏腦|脹。 他挑開車簾看外面,近處全是積雪,雪地上會冒出死氣沉沉的枯草;不過眺望遠處,細心就能發(fā)現(xiàn)樹枝和田間隱隱有一層淺綠,那是春天的氣息,畢竟使節(jié)已經(jīng)開春了。前后左右騎馬的軍士也穿得很厚,渾身包得幾乎只剩一個眼睛,沉默著熬在寒風中趕路,周圍只有馬蹄踏在軟軟的雪地里的聲音。 果不出其然,薛崇訓感到左肩的傷口抖得一陣陣發(fā)痛,便不敢靠在車廂上,只能直著腰這么坐著,只有等到了驛站休息時才能歇下。 走到一整天旁晚時分到了一個小驛站,只得將就在這里過一晚,飛虎團有二百人,這小站的房間和床鋪定是不夠,不過大伙只要能呆在房子里總比在冰天雪地中野營要好得多了。 薛崇訓從馬車上下來時,聽得一個軍士抱怨道:“這天真他|娘|的凍啊!再往北走是不是會更凍?” 薛崇訓便接過話說道:“等到了地方都是二月間了,‘二月春風似剪刀’聽過么?” 那軍士回頭看見他,忙彎腰抱拳,片刻之后又想起薛崇訓的問題,便搖頭道:“俺不識字。” 這時同樣不識字的李逵勇一副教訓的口氣對那軍士道:“這是詩!薛郎,整句是咋念的?” 薛崇訓想了想,便滿足這大腦袋漢子的求知欲背道:“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br> “好詩!好詩!”李逵勇不出意外地又這么感嘆了兩聲。 薛崇訓心下一琢磨賀知章好像也是盛唐的人,卻不知現(xiàn)在寫出這首詩了沒有。畢竟隨從的人也不是全都目不識丁,就算是飛虎團的武將有的文墨修練也很不錯的,為免別人誤認是他作的,他便解釋道:“這首詩是賀知章寫的?!?/br> 想起賀知章,薛崇訓只記得他是個有名的詩人,至于實干才能如何卻完全沒印象,想來這種識別人才的法子很局限,因為寫詩好的人不一定就有軍事政治才能。 眾軍進了驛站,便在院子里升火煮干糧,驛站的吏也尋了些酒rou過來,大伙在風雪里奔波了一整天這會兒總算能吃頓熱乎的。睡覺只能在房子各處打地鋪,擠一塊兒湊合。不過薛崇訓自己有房間睡,隨軍的御醫(yī)趁休息的機會給他換了外敷的藥。 歇一晚第二天一早繼續(xù)行軍,這樣的旅程還得重復很多天時間。傷口的陣痛、顛簸的旅途、還有寒冷的天氣都不是最難受的,最難受的還是這種無趣和枯燥。試想如果坐長途火車能坐個把月是什么滋味,列車上還舒服得多。他走了幾天就把李逵勇叫上車陪他閑聊,但李逵勇這廝總是說刀啊槍之類的,不到兩天工夫薛崇訓就厭煩了,便另外尋了個通文墨的隊正一塊兒研究詩詞歌賦…… 到達綏州(關內道、上郡東南方)時已是二月初,薛崇訓忽然得上郡報來消息:張仁愿公然宣布反叛長安。 信使送了一份北方頒布的起兵檄文,然后就快馬向南往長安而去。 薛崇訓在綏州住了一晚,仔細閱讀了那份檄文,果然用的是嗣澤王的名義。以薛崇訓或太平公主的立場來看這種文章簡直是自找沒趣,好在薛崇訓的臉皮夠厚……其中細數(shù)太平公主母子的罪狀,諸如專權橫行、擅行廢立、圖謀社稷等等都是確有其事,還有什么驕奢yin|逸殘暴不仁yin|亂宮闈等薛崇訓打心眼里覺得是被冤枉的,更過分的是竟然公然說他們母子|亂|倫!這就讓他有點憤怒了。 他當晚又接待了上郡郡守派來聯(lián)絡迎接的官員,便問上郡官吏:“兵馬出發(fā)了沒有?” 那官員答道:“已于六日前接到兵部調令,張守捉奉命率上郡輕騎直趨西面,奔襲靈州去了?!?/br> “張守捉?”薛崇訓脫口問了一句。 上郡官員忙解釋道:“守捉姓張叫張崇嗣,但和張仁愿并不是親戚,恐怕連面也不曾見過,王爺請放心。” 薛崇訓聽罷點點頭,像孫王李趙張這些姓氏都是大姓,天下到處都是,也不見得彼此有什么血緣關系,也許追溯往上若干代是同一個祖宗,但這有什么意義?按照漢人的說法全天下的人追溯上去都是炎帝黃帝的子孫。 那上郡使者又說道:“嗣澤王和朔方總管真是吃了豹子膽,竟然敢起兵反對殿下?!?/br> 薛崇訓沉默不語,心道:張仁愿派了兩路人馬,一路奇兵一路刺客偷襲,這么久了沒聽到得手的消息,怎么也能判斷出偷襲失敗了。此時他再不抓緊時間動員部屬就完全沒有機會了;此時正大光明地起兵,便能讓轄區(qū)內對長安的敵對措施“合法化”,這個合法化便指他至少對自己不遵守朝廷法令有個說法……否則長安一道押解回京問罪的正大光明的詔令,他作為長安朝廷的臣子有什么理由不束手就縛?到時候再反抗就等于是因畏罪而負隅頑抗。 薛崇訓琢磨著張仁愿極可能還會與突厥汗國聯(lián)軍,借兵發(fā)動反對長安政權的戰(zhàn)爭。 他從上郡使者口中得到了必要的消息,便把那人打發(fā)了,并不想對一個不熟悉的官兒多說什么。此時他身邊沒有幕僚謀臣,從華清宮出發(fā)北上時只帶了飛虎團衛(wèi)隊,和飛虎團那些將領也沒有什么好商議的,要么級別太低要么像李逵勇這樣的連字都不識,和他有什么好謀的? 雖然張仁愿等已公開反叛,但薛崇訓并不慌,他完全不認為張仁愿能立刻動員起一支大軍南下打到關中來。于是一切行程都不變,次日一早他帶著飛虎團離開綏州,繼續(xù)向上郡進發(fā)。 三日后到達上郡,上郡郡守王岱率官吏百姓熱情迎出城外十里,其禮儀之隆重幾乎形同天子臨幸。薛崇訓也完全理解他的心情,特別嗣澤王傳檄天下之后,公開指責他窺欲九鼎,讓那些本來是外圍不太知情的人都明白了現(xiàn)狀。 王岱出身士族,在上郡也廣有田園產(chǎn)業(yè),接待了薛崇訓之后并不迎之到破舊的郡衙安頓,而是在自家的豪宅里設宴款待,并將自己的宅院讓出來作為薛崇訓的行轅。前院為辦公發(fā)布軍政命令的的地方,王岱自己住的內宅作為薛崇訓休息下塌之處,府上的奴仆丫鬟盡聽憑使喚。 宴席后,王岱又帶著兒子女兒小妾來拜見薛崇訓,并暗示小妾依然住在家里……薛崇訓心下好笑,心道真以為老子像檄文上寫的那樣荒|yin無恥?再怎么著還能動下屬官吏的女人不成? 他便干脆下令飛虎團將士把前院大廳的一間堆放儀仗雜物的偏廳收拾出來,然后李逵勇等校尉旅帥也住在隔壁。又將大廳里擺上桌案文墨作為大堂,就征用了這一棟房子,并不sao擾郡守的內府。 行軍行轅設立之后,薛崇訓才開始安排人手,暫時身邊就只有飛虎團將領及上郡文武官吏……當然要對付張仁愿就這么點人是不成的,隨即他就制定了前期的布置。 他先寫了一份急報回長安,要求被封為“黑沙(突厥南庭)道行軍大總管”,并派大將殷辭、張五郎北上為副將,王昌齡、張九齡為行軍參贊幕僚,以此為基礎組建文武團隊。 名分先要正式合法,才可以名正言順地以行軍大總管的名義討伐叛亂和外敵。 次日薛崇訓經(jīng)過一晚上的考慮,認為與突厥的戰(zhàn)爭也許難以避免,在使用外交手段之余還得準備大軍進伐,便給太平公主寫了一封信,想讓她授權集結關內北部地區(qū)的精銳到上郡準備北伐。 遞傳軍務急報的信使用的是八百里加急,沿途不斷換馬,所以消息傳遞相對來說是很快的,二月下旬便接到中書令張說的咨文。張說在文中大倒國庫空虛兵力不足的苦水。因去年剛剛對吐蕃國進行了大規(guī)模戰(zhàn)爭,戰(zhàn)爭和戰(zhàn)后善后都消耗了大量財政(太平修華清宮也耗資巨大只是張說沒有明說),現(xiàn)在剛過去不到一年時間,新一年的稅收也沒有開始,薛崇訓又準備要對突厥發(fā)動戰(zhàn)爭,政事堂自然會建議慎重施政。 但薛崇訓正在興頭上,期待著要給反對自己的內外敵人一個沉重打擊,便對張說的咨文不予考慮,堅持要兵部調一批精兵及糧草軍械北上。 第二十八章 功業(yè) 人一高興就容易好大喜功,薛崇訓一到上郡像騎著脫韁的馬兒一樣撩起袖子就準備大干一場。此前在華清宮對他|娘太平公主說什么避免大戰(zhàn),以謀略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不過就是說起來好聽的話而已,現(xiàn)在他真被默認處理此事了哪管得了許多,連發(fā)了幾封信回去闡述情勢如何如何惡化,須得大軍平推不可,連催兵部調集關中軍北上。 養(yǎng)了一個多月,傷也好得差不多了,他便做出一副勵精圖治的模樣出來,每天早早就起床。但是手頭沒啥兵,他的幕府集團也未到可用的人也沒多少,其實根本就沒啥事可忙活的,這段時間能干的無非就是等待,等待靈州奇襲的消息和朝廷兵部調兵給他。 無事可做,又不能玩人家的老婆小妾……畢竟是下屬官員的人,怎么也是士族階層。他便有空重新練起武藝來。 二三月正是春光明媚的季節(jié),特別是清晨太陽剛冒頭那會兒十分漂亮,淡淡的薄霧籠罩著春暖花開的景象,一切仿佛都是嶄新的。 薛崇訓抬起手里的橫刀,看著上面纏繞著麻繩的刀柄,胸中一陣開闊。又見屋檐下站著王岱等地方官吏,顯然是要湊準機會來拍馬屁的,這些讀書明理的文官拍馬屁很有技巧,絕對不會說“哇,王爺英明神武”這些沒頭沒腦的惡心話,都會尋一些由頭,發(fā)出由衷的馬屁讓人聽起來猶如遇到知己一般。薛崇訓心道:既然別人好意,總是要給個機會。 他想了想,便“唰”地一下拔出橫刀,將刀鞘往草叢里一扔,便開合著舞將起來。步伐按章法跨出的間隙,他瞧見張岱正擼|著胡須饒有興致地看著自己微微點頭,好似在贊許一般。 這時薛崇訓一面揮舞橫刀,一面竟唱起來:“嚴風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堅胡馬驕。漢家戰(zhàn)士三十萬,將軍兼領霍嫖姚。流星白羽腰間插,劍花秋蓮光出匣……” 歌聲剛落,果然王岱也不管詩歌如何,當即便大聲道:“王爺?shù)暮罋飧扇缭葡?,威勢直逼陰山,定然能旗開得勝再樹不世之偉業(yè)!” ……哪想得沒過兩天,詩里的“戰(zhàn)士三十萬”數(shù)目完全不夠,張說這廝只下令關內三萬人北調! 三萬人能干嘛?如果只有張仁愿謀反可能還夠,在薛崇訓的預計中突厥人估計也會參一腳。去年打吐蕃起碼還有精銳唐軍加吐谷渾鐵騎共二十幾萬,突厥雖然弱一些,但三萬人怎么打? 薛崇訓立刻在行轅中質問政事堂派來的使者,使者傳達宰相們的意思倒也干脆直接:沒錢沒糧了。 使者說道:“張相公建議晉王盡量以修復唐突關系的姿態(tài)拖延突厥兵南下,并布防關內道北部,待過了這青黃不接的時節(jié),一到今年的稅賦入倉之時,便有錢有糧籌措軍費重整旗鼓。如若軍務不可拖延,政事堂也想到了兩條辦法:一是讓戶部下政令加征餉糧……但張相公不建議用這種法子,弊處太大,如一旦增稅不僅有損朝廷信義大失民心,而且也難以避免豪強貪吏借此強取豪奪施|虐于良民加大地方動亂風險……” 薛崇訓便問道:“還有個法子呢?” 使者道:“增印青錢(紙幣)。” 薛崇訓馬上便無須猶豫地告誡道:“此法斷然不行!” 他心里完全明白,所謂紙幣和貨幣還是有差別的,紙幣無論原材料和工藝如何講究終究是沒有價值的東西,非得要有一定比例的金銀實物為儲備才可以,如果超過一定比例地濫發(fā)……結果會怎么樣用腳趾頭都想得出來。明朝那個大明通寶后來壽終正寢就是很好的例子,一旦失去信用再想懵老百姓第二次幾乎是不可能的,天下人肯定會慎重持有這種可能用不出去的東西。搗鼓出那套古典簡陋的金融體系,薛崇訓很花了一些心力和時間,他可不想毀在自己手里。 使者無辜地看著他,顯然是愛莫能助了。 “也罷,我心里有數(shù)了?!毖Τ缬栍行┦涞刈谝巫由?,皺眉想了一會,“至少我要的副將和幕臣總會來上郡吧?” 使者忙道:“張將軍等人在卑職出使之時已離開長安北上,此刻正在路上?!?/br> “那便好,你回長安后傳話,我會以大局為重慎重處理北方軍務,另尋它法。” “是,卑職告辭?!笔拐呙?zhí)禮告退,他以為忤逆了晉王至少會被臭罵一頓,倒沒想到啥事沒有,不過也是早走為上計。 ……時上郡守捉張崇嗣率輕騎數(shù)千經(jīng)夏州(靖邊)直奔靈州,臨近目標時得到消息張仁愿謀反,宣布轄區(qū)內的州郡不再聽從長安“偽政”的詔令,張崇嗣心里當時就感覺很不妙。靈州是朔方鎮(zhèn)的核心,反叛朝廷的張仁愿又身為朔方總管,怕是不會輕易放唐兵入城……張仁愿部下在靈州的漢兵也就罷了,一則人少二則也不一定真愿意和官軍惡戰(zhàn),關鍵靈州還有很多內遷鮮卑人,擁有鐵騎萬計。 作為一個地方武將,張崇嗣完全搞不明白那些復雜的政治|關系,摸不準鮮卑人究竟是聽張仁愿的還是長安朝廷的。這幫游牧民本來就不是特別靠得住,誰說得清楚?張崇嗣心道:如果到時候幾萬人圍攻,我們長途奔襲好幾百里去不是送死么? 不料到了地兒完全不是他想的那樣,驟然兵臨城下,然后拿著兵部軍令正大光明地一宣讀,威脅守城將士抵抗就是謀反,張崇嗣為了自強底氣,還大聲喊道:“大破吐蕃五十萬的晉王已親率大軍三十萬北上平叛,膽敢阻擋者誅殺無赦!” 結果就這樣輕易地率軍入城了,靈州漢兵根本就不抵抗。至于鮮卑人的鐵騎,并不知道他們在哪里,大約是不怎么愿意流血摻和唐朝內戰(zhàn)的。 張崇嗣迅速控制靈州各門,宣布全城戒嚴,為避免誤傷平民嚴令百姓出門。部將早已知道此行的目的是嗣澤王李義珣,直接就帶兵把王府圍了個水泄不通,很快抓住了王府上的奴仆拷問,李義珣還在府上沒走。他可能根本想不到才剛剛起事幾天平亂的唐軍不去奪北上的關隘要地會直接跑到靈州來,連準備都不多…… 而靈州的官員被張仁愿發(fā)文告知反叛朝廷之后,本來就七上八下人心不穩(wěn),這會兒唐軍剛一進城,立馬就投降了絕大部分,并堅稱自己并未參與謀反。 畢竟李義珣是李唐宗室,唐兵圍了其府邸之后并不敢擅自亂來,也沒敢馬上沖進去,部將們要等張崇嗣直接下令。 張崇嗣對部將說道:“進府之后只抓嗣澤王及其近親,不得濫殺無辜,更不準擾民?!?/br> 部將一聽汗顏道:“那些有謀反嫌疑的官員怎么辦?” “我看靈州諸公并無不臣之心,這不兵不血刃就控制了官府和城門么?他們有沒有嫌棄關老子什么事?兵部密令只叫我奇襲抓捕嗣澤王,并沒有其他命令,既然如此,我干嗎要去得罪靈州的世家大族?” 部將痛心疾首地勸道:“將軍只想著做好人哪里能平步青云?此時正是表明站位的大好良機,您倒好,干脆對那些有反對太平公主和晉王嫌疑的人秋毫無犯,萬一有人讒言,將軍自己也脫不了干系!” 張崇嗣皺眉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