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系列之仙棍護妻日常、穿越之八王之王、帝焰神尊、重生甜妻:墨少輕輕寵、虎狼、少帥大人,您又失寵了!、有錢大魔王、混沌劍神、頭號偶像、殺手房東俏房客
“原來是肖公公?!绷志粗Я吮?,隨后取出一張銀票,悄悄塞進了肖公公的手中,問道:“學子直到現(xiàn)在,還不曉得要去哪位朝廷大員的府上……” 肖公公沒有客氣,直接收下了銀票,先左右看看無人,才小聲道:“此次二路欽差的人選乃當朝正二品的大員,吏部左侍郎,蘇博蘇大人,此人以前是五皇子的心腹,自皇上登基把密謀造反的五皇子打入了冷宮,此人也同時被關入天牢?!?/br> “哦?!绷志粗p輕應了一聲。 朝廷共分六部,吏部是執(zhí)掌全國官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等事務的部門,設吏部尚書一名,官居從一品,接下來,就是吏部左侍郎了,是正二品的官職,還有一位吏部右侍郎,也是正二品的官職,不過古人視左為大,所以左侍郎要排在右侍郎的前邊。 知道一會要見的人是朝廷正二品的大員,林敬之稍微有些緊張,而這位肖公公能知道二路欽差的事宜,看來在宮中地位也是不低。 接下來,林敬之又問了問這位二路欽差的一些資料,也不知道是上面有人關照過,還是拿了林敬之的銀子,拿人手短,肖公公是知無不言,一一作答。 ‘怪不得蘇博會支持五皇子造反,卻原來五皇子的王妃,是此人的女兒。”林敬之對蘇博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放下心來,此人足以堪當二路欽差的大任。 約莫走了小半個時辰,三人終于來到了蘇府的后門,住在這條大街上的人都是朝中官職較高的大員,此刻左鄰右舍的燈火都已經(jīng)點燃高高掛起,映照的這里亮如白晝。 肖公公先讓林敬之與玉姨娘等一會,自己獨身走上前敲了敲門,與院內(nèi)的來人隔著門小聲嘀咕了幾句,蘇府后門才‘吱呀’一聲從里邊打了開來。 開門的人是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人,身體壯碩,眼光凌厲,一看就知道是個練家子,林敬之見此人讓開道路虛引了一下,先客氣的抱了抱拳頭,才撩起衣衫下擺走了進去,玉姨娘緊跟在林敬之的身后,與中年人擦肩而過時,又不著痕跡的瞥了其一眼,雙拳驀然緊握。 肖公公明顯對蘇府很是熟悉,左拐右轉,不一會就帶著林敬之二人來到了后院一座大廳的門前,廳內(nèi)亮著燈光,寂靜無聲,肖公公回頭對著林敬之一笑,拍了拍身上的浮灰,大踏步走了進去,隨后里邊就傳來了一個略顯滄桑的聲音,“肖公公,多日不見,近來可好?” 第三百四十九章 又遇仇人 先前林敬之詢問時,肖公公說自己并沒有具體的職務,可他能知道二路欽差的相關事宜,就說明他在宮中的地位絕對不低,此時他剛剛踏進大廳,吏部左侍郎蘇博就能一眼認出他來,難道此人先前故意隱瞞了自己的身份? 林敬之暗思之際身形一頓,隨后便緊跟著走進了大廳。 “有勞蘇大人關心,咱家一切都好。”肖公公走了進去以后,彎著腰,臉上布滿了笑容,態(tài)度十分的恭敬,不過林敬之卻見蘇博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對著肖公公遙遙抱了抱拳,十分的客氣。 能讓一位正二品的朝廷大臣如此對待,看來自己猜測不差,這位肖公公絕對不是無名之輩。 蘇博此時將眼光投向了林敬之,抬起右手撫了撫胡須,冷不丁的問了一句,“這位就是救了本官一家老小性命的林敬之,林舉人吧!” “正是?!毙すD過身,含笑點了點頭。 自己救了蘇博一家老小的性命? 林敬之微微一愣,隨即暗驚,難道皇太后為了說服此人為皇家所用,竟然答應不滅其九族,并饒過此人一家老小的性命么?若果真這樣,那皇太后給出的砝碼確實不輕了,畢竟這位蘇大人犯的可是與皇子勾結,圖謀造反的大罪。 不過皇太后給出的條件越優(yōu)厚,此人欠自己的人情就越重,這樣一來,日后到了流洲,自己求到門上,就不怕蘇博會拒絕幫忙了,“學子林敬之,見過蘇大人?!?/br> 林敬之彎腰施了一禮。 “本官現(xiàn)在已是待罪之身,林舉人不必如此客氣?!碧K博身材不高,體型較胖,rou呼呼的臉上顯得甚是福態(tài),不過由于前些日子關在牢中,吃不好睡不香臉色有些蒼白,見林敬之立起了腰身,突然彎下腰,給他施了一禮,“林舉人一個主意,救下了蘇某家中數(shù)十口親人的性命,多謝了!” “蘇大人客氣了?!绷志粗B忙回了一禮。 “好了,二位皆是為當今皇上效力的,不必如此客氣,都坐下吧?!毙す饧氈曇簦蛄藗€圓場。 三人分賓主坐定,蘇博虛報了下拳頭,當先開了口,“上次肖公公帶著內(nèi)廠的人來蘇府抄家,未傷及蘇某親人一分一毫,蘇某在此謝過了?!?/br> 此語一出,林敬之猛然一驚,內(nèi)廠,這個肖公公難道是內(nèi)廠的人么? 大乾王朝的內(nèi)廠,與華夏歷史中明朝的錦衣衛(wèi)差不多,是皇上的侍衛(wèi)機構,負責監(jiān)視、偵查、鎮(zhèn)壓官吏的不法行為,能在這個機構里任職,無一不是深得皇上信賴的心腹。 “蘇大人乃朝廷重臣,咱家來這里辦事,自然要穩(wěn)妥一些!”肖公公笑了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如果蘇大人真有心要謝謝咱家,不如就在南下以后,多為皇上出份力吧?!?/br> 蘇博臉色一僵,隨即點了點頭。 想當初,他是反對當今皇上,支持五皇子登基的,現(xiàn)在卻要幫助皇上去南方貪污巨量的銀子,用以填充國庫,為皇上化解危難,這不得不說是個諷刺。不過他雖然不甘心,卻也無可奈何,誰讓自己全家的性命,都捏在人家的手中呢。 成王敗寇,現(xiàn)在的他就是那個寇呀! 接下來,三人座在客廳里互相聊了起來,林敬之見蘇博對自己真的甚是感激,總算放下心來,欽差南下巡視,身邊肯定會帶不少羽林軍護衛(wèi),到時自己若是果真遇到危難,此人定能幫到自己的大忙。 在蘇府又坐了半個時辰,林敬之與肖公公起身告辭,蘇博親自將二人送出了府門。 “林舉人,蘇大人明天就要南下了,你也應該多準備準備了,咱家還有要事在身,先走一步?!毙す哪樕嫌肋h帶著笑,但林敬之卻不敢再小看他了,這個家伙很有可能是個笑面虎。 “肖公公請!”林敬之彎腰虛引了一把。 等肖公公走出一小截,林敬之才朝著自家的方向走去,玉姨娘緊跟在他的身后,眸子微瞇,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回到小院,林敬之拉著玉姨娘的小手走進里屋,剛待抱著佳人安歇,玉姨娘卻突然口出驚語,“二爺,先前去蘇府時,給我們開后門的那個中年人,也是當年圍攻婢妾爺爺?shù)膬词种?!?/br> “什么?”林敬之聞言大驚,這也太巧了吧。 玉姨娘對上書生相公的眼睛,凝重的點了點頭,“婢妾與那三個賊人不共戴天,絕對不會認錯!” 肖公公是內(nèi)廠的人,那與他接頭的人,肯定也是內(nèi)廠的人了,如果玉姨娘真的找皇家侍衛(wèi)的麻煩,那可怎生得了! 林敬之深吸了口氣,頭疼不已。 “相公不必擔心,在你未離開京城之前,婢妾不會輕易動手?!庇褚棠镆仓懒志粗碾y處,這個書生相公的肩膀上,可是還扛著一個擁有好幾百口性命的林家,報仇的事情,她必須得小心再小心。 聽到玉姨娘的保證,林敬之稍稍松了口氣,不過經(jīng)這件事情一嚇,卻是沒有了使壞的心思,脫掉衣衫,與玉姨娘滾倒在床上,閉上眼,暗自思量,南下,分化鄭田兩家的關系,張少杰,為玉姨娘的爺爺報仇,秦牧……不知過了多久,終于沉睡了過去。 第二天清晨,隨著一聲雞鳴,林敬之被玉姨娘拽出了熱呼呼的被窩,因為擔心張少杰伙同那位小王爺會暗中謀害書生相公,所以玉姨娘打算讓林敬之多多鍛煉,體質好一些,不說與敵人戰(zhàn)斗,哪怕是逃跑的時候能快一些也成。 林敬之本身并不討厭運動,沒有反抗,穿上衣衫,洗漱干凈,就打開屋門與玉姨娘圍著小院不停的快跑,也不知道跑了多少圈,直到累的滿頭大汗,渾身沒了一點力氣,玉姨娘才放他回屋休息。 到了中午時分,林敬之再次出門,牽著高頭大馬向皇宮的方向走去,玉姨娘不放心他的安全,換了身男裝,也跟了出來。 一路無事,三人騎馬小跑著平安抵達皇城門口,林敬之將馬韁交給二人,又說好了出宮后就在這里等著二人接送,才轉身走進了皇宮。 鄭劍秋的到來,對林敬之南下大大的有利,他打算將此事報與皇上知曉。 第三百五十章 三個條件 今天來到御書房,不待林敬之開口,年輕皇上就當先揮手讓秦牧等人退了下去,這幾個人又氣又恨,心中納悶的同時,也是升起了一絲危機感,難道在皇上眼中,這個剛來京城沒幾天的小小舉人,竟然可以取代他們了么? 不可能! 秦牧暗自咬了咬牙。 “林舉人,今天一大早,二路欽差就出發(fā)南下了,你打算什么時候動身?”眼見龐羽幾人退了下去,年輕皇上笑著說道。 今天皇上的心情非常好,因為只要蘇博到達目的地,就可以廣收賄賂,填補國庫了。等國庫有了銀子,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購買大量的糧草與過冬物資,運送到北方邊疆。 “回皇上,學子這一兩天就會出發(fā),今日進宮,是有大事稟報?!绷志粗畯澲f道。 “哦?是好事,還是壞事?” “是好事?!绷志粗畱艘宦?,隨后把鄭劍秋來到京城,邀他喝酒,以及二人昨天聊談的內(nèi)容,詳細的說了一遍。 “這個鄭劍秋的膽子到是不?。 蹦贻p皇上冷哼了一聲。 “皇上,鄭劍秋以為鄭家與田家合謀造反的事情,只有兩家寥寥數(shù)人知道,自然有膽子潛入京城打探消息。不過現(xiàn)如今田機的手下張少杰,與智武王朱煦走在了一起,卻是大大的不妙?!?/br> 林敬之說罷,年輕皇上的眉頭便皺在了一起,“你是擔心田機與福壽王會互相勾結,圖謀造反?” “正是。”林敬之點了點頭。 年輕皇上自昨日聞聽朱煦暗中來到京城,就專門找人詢問了一下封地在海洲的福壽王的為人,此時輕輕搖了搖頭,開口道:“林舉人,你多慮了,福壽王是先皇一輩中,出了名的無能王爺,此人貪戀美色,好吃懶作,一天到晚除了喝酒吃rou,就是與女子尋歡,朕以為此人絕對沒有膽量起兵造反?!?/br> 福壽王的封地在南方海洲,林敬之自然也聞聽過此人好酒色的壞名聲,不過當老子的雖然是條無骨蟲,但其卻生了幾個好兒子,尤其是朱煦,更是年紀輕輕的,就被先皇賜下了智武王的封號。 “皇上,福壽王的好色名聲雖然不是裝出來的,但學子卻聽聞此人養(yǎng)育了幾個好兒子,其長子朱俊,三子朱煦,還有六子朱越,皆是熟讀兵書,善騎射的少年天才,尤其是三子朱煦,不但能上馬沖鋒陷陣,而且深諳用兵之道,曾以數(shù)百軍士,將三千余海外夷族打的落花流水,倉皇逃竄?!?/br> 年輕皇上聞言開口道:“你的意思是說福壽王雖不足慮,但他那幾個兒子,卻有可能懷有野心,與田機密謀聯(lián)合?” “不錯,學子正是此意。而且朱煦若非懷有異心,豈會冒著殺頭抄家的危險,暗自潛入京城?”林敬之回道。 年輕皇上聞言覺得甚是有理,不敢再大意了。 “皇上,本來前兩天學子還有信心分化鄭田兩家的關系,但現(xiàn)在又多了第三方勢力,使得形勢變的更加復雜,一旦那個福壽王給鄭家許以足夠多的好處,怕是很容易就能收買鄭家的人心?!?/br> 如果鄭田兩家響應福壽王造反,日后皇上的寶座肯定是福壽王的,鄭勝與田機現(xiàn)在都只是四品的官員,官職提升的空間還很大,如果福壽王拿出高官厚祿來誘買,還是比較容易將將二人拉攏到手中的。 皇上越聽,覺得形勢對自己越不利,不過想了一會,突然問道:“你是想與朕談條件吧?” “這……皇上,學子此次南下十分兇險,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丟了小命,所以想要皇上答應以下幾點請求?!绷志粗f罷,撩起衣衫,跪在大紅的地毯上,給皇上恭恭敬敬的磕了個響頭。 “說,只要不是太過,朕全部答應!” “謝皇上。”林敬之又磕了個響頭,才道:“第一,學子要勸說鄭勝,需以其子鄭劍秋為突破口,所以希望皇上能下道旨意,大小封授鄭劍秋一個官職,讓鄭家知道,皇家并不曉得鄭家曾有謀逆之心?!?/br> 當今皇上雖然年輕氣盛,但他自幼在皇宮中長大,不可能沒有半點城府,如果身邊沒有秦牧等一些狂士出餿主意,還是能比較冷靜的對待事情的,‘要拿下田機,必須得依仗鄭家的力量,現(xiàn)在給鄭家許些甜頭,到也不是不行! 反正等田機一倒,鄭家就會孤立無援,到那時,朕再找他們算賬。’ “此事準奏,林舉人接著說?!?/br> “第二,田機在江湖中拉攏了不少綠林人士,這些人個個武藝高強,擅長暗殺,跟蹤,行刺。學子怕南下流洲后,會被其查到形蹤,所以希望皇上能給學子多派遣些武藝高強的侍衛(wèi)。” “準!”皇上還指望著林敬之能化解南方紛亂危急的形勢呢,自然舍不得他早早死掉。 “第三,世事多變,將來的形勢誰也無法預料,所以希望皇上能允許學子在遇到危急的情形時,亮明身份,并代皇上答應,或者許以鄭家一些優(yōu)厚的條件?!?/br> 聽到這個要求,皇上沉默了下來,鄭家曾有過謀逆之心,他是非要鏟除不可的,否則如刺哽咽喉,不吐不快,甚至到了晚上連覺都睡不香,思量了許久,才開口道:“這一點朕也可以答應,不過朕早晚要收拾鄭勝一家,所以你開條件的時候,可得多想想,不然日后回到京城,哼!” “學子遵旨!”林敬之連忙磕了個響頭,隨后稍作猶豫,又道:“皇上,學子只是一介舉人,并無官職,如果此事沒有辦成,還請皇上不要怪罪……” “想的到美!”林敬之話未說完,就被皇上開口打斷,“朕前兩天就說過,不會白白用你,如果你辦成了此事,朕就會下旨封你為三等平流伯?!?/br> 說到這里,皇上的語氣陡然一轉,冰冷了幾分,“相反,如果這件差使辦砸了,那朕也定要追究你的責任,不然朕這個皇上,豈不是賞罰不公?” 第三百五十一章 宏觀調控 林敬之也猜到如果這件事情辦砸了,皇上不會輕饒了他,只好磕了個頭,說了聲皇上圣明,接著,又拍著胸脯保證了一番,說自己一定會全力以赴,辦好這件差使。年輕皇上聞言,臉色好轉了一些。 “林舉人,數(shù)月前北方四大洲爆發(fā)了大面積的蝗災,而國庫又因連年與突刺人征戰(zhàn),空虛無銀,至使朝廷無力賑災,王朝飄搖,皇權不穩(wěn);所以南方洲郡的形勢能否和平解決,就關系到了整個大乾王朝的興衰,你此次前去分化鄭田兩家的關系,切忌一定要用心! 而若非如此,朕也不會輕易就許你個三等平流伯!”皇上說起正事,臉色凝重。 這位皇上天性仁厚,也算得上是個憂國憂民的圣君,只不過現(xiàn)在還年輕,閱歷不足,所以才會與秦牧等人胡鬧,少了份穩(wěn)重。 聽聞朝廷無力賑災的事宜,林敬之靈光一閃,想了想,開口道:“皇上,關于蝗災一事,學子有些看法,不知當講不當講?!?/br> “哦?你有何看法,說來聽聽?!蹦贻p皇上虛扶了一把,示意林敬之起身,坐在椅子上說話。 林敬之說了句謝皇上,才站起來坐在了一旁,“天道無常,每隔幾年就會有不同的地方爆發(fā)天災,北方以旱災蝗災為主,南方則以水澇冰雹居多,這些災害一旦發(fā)生,就會至使當?shù)氐陌傩樟麟x失所,餓蜉遍地。” 聞言,皇上輕聲一嘆。 “可某些地方爆發(fā)了天災以后,當真是因為國庫銀兩太少,才使得朝廷無力賑災么?不,絕對不是!” 林敬之話鋒陡然一轉,挑起了皇上的興趣,臉現(xiàn)疑惑。 “就拿學子來說,在北方蝗災爆發(fā)之前,屯積了四十萬兩銀子的糧草,可兩三個月以后,糧價突飛猛漲,只是轉手賣出,就能賺取三百多萬兩銀子!試問皇上,就算朝廷國庫充盈,又豈能拿得出十倍于平日里糧食的價格,購買糧草,賑濟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