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7章 孤寺借宿記
“七妄師叔,前面似乎是間寺廟?!逼咄送贿h處隱約可見的建筑,以及耳邊不甚清晰的誦經(jīng)聲,輕輕的詢問身前的七妄,“師叔,我們要停下嗎?” “看來今日我們便在此叨擾了?!逼咄持?,看了看周圍茂密的樹林,天色已晚,月明星稀,不時有風吹過,刮得衣袍“嘩嘩”作響。七妄看了看了空單薄的身子,又看了看猖狂的風,想著兩人已經(jīng)趕路多日,如今遇間寺廟,也可借住一宿,便點了點頭。 伴隨著平緩的誦經(jīng)聲,七妄和了空漸漸走近了些,那是一間古樸得近乎殘破的寺廟,門上的牌匾早已看不出字跡,只大約可以看出是三個字,最后的字也只留了半個“寺”字。 廟里的佛像鍍的金身也已斑駁不堪,裸露出里面的灰褐色,仍端坐在上方笑得悲天憫人。 唯有神龕前的簾布上仍掛著項大的黑珍珠依然黑的發(fā)亮。 佛前的燈火翕微,微弱的光暈為這間小的佛殿添了幾分暖色。 一個穿著打滿補丁的僧袍的僧人形單影只地跪坐在那里認真地誦經(jīng),膝下的蒲團也已露出了棉絮。 規(guī)律的木魚聲顯得十分安寧。 來時路上的村落只余框架,又是積灰已久,荒無人煙,這座寺廟顯然已被香遺忘,然而剛剛走進時看到的寺前的空地卻是被打掃的一絲不茍,由此便能可以看出寺廟的主人是個虔誠的人。 七妄和了空安靜的等待僧人做完晚課。七妄在他起身看來的時候便雙手合十,恭敬地表達了自己的來意,“法師,七妄與師侄云游而來,不知今日能否在此借宿一宿?!?/br> “阿彌陀佛,”僧人收了木魚,插上香燭,轉過身來笑容和藹,蒼老的面容十分安詳,“貧僧法號‘子凈’,寺廟寡淡,兩位小輩若是不嫌,自可留下。” “謝子凈法師?!逼咄土丝章勓哉J真道謝。 “隨我來吧?!弊觾舴◣熐靶袔?。 寺廟雖小,偏殿卻是有間房,物什都已陳舊,卻十分整潔。七妄和了空再次向凈法師道了謝,法師離開后,七妄和了空便打算做完晚課歇息。 廟里沒有多余的燭火,紙糊的窗戶有些漏風,七妄微微側身擋住風口。月光滲進,明明滅滅的照在人的臉上,看得也不分明。七妄睜著眼,發(fā)了一會兒呆,便輕輕嘆了口氣,閉眼休息。 了空躺在旁邊,眉目舒展,睡的恬靜。 幾日風餐露宿,一夜好眠。 * 七妄比了空起得早些,起身打算尋些水來,輕輕推門,便看見門外的木盆,水和面巾一應俱全。在外面臺子上洗漱完畢,便端了盆子為那一小片菜園和樹苗澆了水,行到前殿去尋子凈法師,卻是幾步之外,便看見正在燒火的法師。 聞見腳步聲,子凈攪了攪煮著的鍋,抬頭笑了笑,“日安。” “子凈法師日安。”七妄行了一禮。 “那里有口井,幾步便到。”法師看了看七妄端著的盆,心下清明,便抬手指了指方向。 “謝法師?!逼咄蛄怂?,端回偏殿后,又走了回來。 不一時,了空便也來了,三人做了早課,便用了些清粥。 子凈執(zhí)了掃把打掃一夜風后,落了葉的空地,七妄和了空也拿了抹布整理佛堂。 整理完畢后三人在后院散步。 子凈看著兩人笑著開口,“貧僧這里倒是很少遇見行僧了。” “法師。”七妄點了點頭,對寺廟只有一人有些疑惑。 “早些年,這里生過患,廟里不少師兄弟都去了,山下的百姓也都遷了去處?!弊觾艟従忛_了口,“那時,貧僧也是云游在外,才免了這場劫難。” “法師為何不曾遷離?”了空低聲詢問。 “貧僧是在贖罪。”子凈笑了笑,目光看向很遠的地方,似在追憶,面色卻十分沉靜,“在俗世時,犯了罪孽,如今在這里,很是清靜,心也平靜。” “是極好?!逼咄戳丝醋觾舴◣?,那雙眸子蒼老渾濁,望進去,卻是心如止水的平靜,由內(nèi)而外的祥和氣息讓在法師身側的人也能感到安寧。那些罪孽已隨歲月流逝消散在過去,一顆斑駁的心在安寧中尋求安寧,子凈法師在這里渡化著自己。 遠處的太陽在緩緩升起,“子凈法師,天已大亮,七妄和了空準備告離?!逼咄土丝毡沉税皝砀鎰e。 “用心行路?!弊觾粼谠豪飳ち丝盏?,正在念誦經(jīng)文,聞言只是點了點頭,道了這句作為別辭。 說是后院,也不過是在小廟后理了塊空地,種了些蔬菜,自給自足。而院子向外,有條不清晰的路通往外面。 子凈法師席地而坐,只開口念了幾句經(jīng)文,便有些小動物小心翼翼地探了腦袋看向七妄和了空的方向,慢慢吞吞地圍在法師周圍,很是乖巧地趴著,似在認真聽佛。 七妄和了空順著院子向深處走,回頭便看見了這幅風景。 動物有靈性,而子凈法師周圍的小動物卻是有了佛性,安寧的姿態(tài)讓看的人十分動容,而小動物與法師之間的和諧一看便知這樣的情形已維持許久年份。 這樣的情形七妄在師父和住持那兒也曾見過。 七妄看著那些動物身上隱隱的佛光,不由得對子凈法師心生敬畏,心中似有一處松動清明了許多。 了空跟隨在七妄身后,保持著退后七妄有半步的距離,看著七妄堅毅的面容,安靜的行走。 渡化,渡人,心中有佛,一心行善,便可渡人,渡人不易,卻也輕易,渡人的佛門弟子不數(shù)枚舉。 出家者,渴望渡己者多于渡人,然而真正能渡己的人卻很少,身負罪孽的人受罪孽折磨;欲卸情癡的人被記憶牽絆;不了解自己的人又為自己的心所迷茫。不得渡化。 渡人渡己,渡己渡人,欲渡人先渡己,求方得平靜;欲渡己先渡人,方明執(zhí)念。 這里偶有人來,為游人指路,或是提供住處,;念經(jīng)誦佛,沒人監(jiān)督監(jiān)督,也兢兢業(yè)業(yè);茶淡食粗,守著清貧。 子凈法師的罪孽已渡化,在渡己的過程中尋到了清明,得以解脫,也在解脫中尋到了屬于他自己渡人的真諦。 那些小動物,不,那些未化形的小妖,也在子凈法師每日誦經(jīng)的熏陶下,生了慧根,修了顆善心,往后修行也會比旁的妖修要通透些。 七妄輕聲念了句,“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