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亭前的簇菊嫩黃耀眼,仙姿綽約,借著風勢將雅香四散于浮塵間,而她那顆久困無助的心仿似也隨著風的方向緩緩前行,尋到了亮光,正在努力向上攀爬,尋找出口…… 傅恒不在家的日子里,東珊時常與幾位嫂嫂和小姑子談天說地,白日里有人打岔倒也不覺得寂寥,一到晚間,月光連綿著千家燈火之際,她便心沉似枯井,只覺長夜漫涼難熬,心愛的繡球花不似先前那般盛放,花瓣漸漸枯萎,花期將要結束,一切似乎都失了生機,再不絢爛。 心緒不佳時,她想練字打岔,卻發(fā)覺落筆的墨勾勒的皆是傅恒的名字。 自外頭進來的薔兒掀簾便見自家主子一臉愁苦,紙上的字寫得極大,以致于薔兒離老遠都能瞧見九爺?shù)拿郑唤诖捷p笑, “夫人和九爺當真是心有靈犀,皆在想念著彼此。” 坐直了身子的東珊當即將紙合上,不悅輕哼,“我可是聽人說,皇上會在木蘭圍場中接見蒙古王親,還有什么蒙古公主,興許這時候他正坐在篝火邊圍觀蒙古姑娘跳舞呢!哪有空想我?” “九爺若不念著夫人,又怎會給夫人寫信呢?” 一聽說有信,東珊眸光頓亮,抬眼便見薔兒得意抿唇,晃了晃手中的信封,驚喜的東珊示意她拿過來,薔兒卻道: “夫人不是說九爺不想您嘛!那這信也就沒必要看了吧?” 這丫頭,居然還學會拿她打趣了!可這信近在眼前,姜黃的信封里頭掩藏著傅恒的心事,卻不知他究竟寫了些什么,好奇似嫩芽,破土而出,東珊如何按捺得住? 第75章 有喜了 東珊性子倔,不愿表現(xiàn)出很期待的模樣, 當即收回視線, 滿不在乎地道:“無非就是封家書, 閑扯幾句罷了!” “報平安的家書也有, 直接送到了太夫人那兒, 這封是九爺特地寫給您的。”心知夫人嘴硬,薔兒再不逗她, 乖乖的將信放于桌上。 拆信封的同時,東珊不禁在想,傅恒最煩寫詩詞文章, 這回居然給她寫信, 著實出乎她的意料, 卻不知他究竟會寫些什么。 當信紙被展開的那一瞬, 幾行流暢的行楷映入她眼簾,但見上書: 欲借彩箋訴相思,墨滴暈紙釀句詞, 才疏難寄深情意, 苦琢良久竟無字。 看到這幾行字, 她甚至可以想象出傅恒咬著筆桿苦思冥想的場面, 筆尖的墨都滴了下來, 興許他還想不到一個字, 可真是難為了他。 末了還有一行字:千言萬語皆為虛,無非一句我想你。 看罷這最后一句,東珊的唇角不由自主的上揚, 心似飲蜜般甘甜。 這兩日見不著他,她始終沒個著落,總想著他一忙起來可能就會忘了她,這封信的到來對她而言無疑是最好的安慰。 除卻這封信之外,傅恒還命人捎帶一個小玩意兒給她。東珊打開盒子一看,竟是一個沙漏,外面的木架是用紫檀而制,里頭則是藍色玻璃所制的球體。 據(jù)東珊所知,沙漏在古代其實叫沙鐘,是用流沙來驅動齒輪在刻盤上轉動,繼而計時,奈何流沙大小不均,容易堵塞,是以用水而制的漏刻便成了古人最常用的計時器。 在蘭桂苑時,東珊閑來無事,說起了沙漏,傅恒好奇詢問,她便順手將沙漏給畫了下來。她還以為乾隆朝沒有玻璃,做不出這樣的東西,孰料傅恒竟從庫房找出來一個藍色的玻璃六方水丞,問她所說的是不是這個。 親眼見到實物,東珊才驚覺原來清朝已有玻璃工藝傳來,只不過這些東西大都在皇親貴族之中流傳,她不曾見過,便以為沒有。 當時她不過隨口一提,未料傅恒竟是放在了心上,拿著她的圖紙默默找人制作玻璃沙漏,預備給她一個驚喜。 期間他一直保密,是以東珊今日見到這沙漏時格外驚喜,但看這里面裝的,似乎也不是流沙,灰灰白白的,卻不知究竟是什么。 薔兒從未見過,只覺這玩意兒好生新奇,仔細瞧了瞧,她也不曉得里頭裝的是何物,只能等九爺回來后解惑。 看罷信后,東珊心滿意足的將信收好合上,預備起身就寢,料想今夜能做個好夢。 薔兒見狀奇道:“夫人不給九爺回信嗎?九爺派回來的人還沒走,說是等著您回信后再走?!?/br> “還要回信啊?”東珊也是最怕寫信的,更何況她一向羞于表達,不曉得該和他說些什么,總不能說想他吧?這話她是說不出口的,思量再三,東珊提筆寫了幾行字,而后裝于信封之中,讓薔兒交人帶去。 且說傅恒苦候許久,為的就是等東珊的回信,然而當他收到信后,險些以為自己看的是皇帝批閱的奏折! 只因信紙上僅有三個字:知道了。 乾隆批閱奏折時,時常會在奏折上回復知道了,東珊這話簡直和皇帝一般冷漠。 好在信紙不止一張,于是他又翻到第二頁,依舊只有幾個字:家中一切安好,保重身子,勿念。 傅恒眉頭一皺,總覺得哪里怪怪的,這語氣有點兒像他母親是怎么回事?手底還有一張,抱著最后一絲希望,傅恒顫顫打開,但見上書: 很失望嗎?是不是很想揍我?可惜你揍不著,沙漏我很喜歡,待你歸來,我給你做美食報答你,么么噠! 與他所見之信不同的是,東珊的字居然是橫著寫的,且還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符號,最后三個字的意思他也琢磨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