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竹馬青梅、超級房東系統(tǒng)、大冒險、猜猜、[綜]今天也想從港黑辭職、好好學習,天天戀愛、清穿之咸魚皇貴妃、我寫的綠茶跪著也要虐完[快穿]、[綜名著]全能莉迪亞、[綜漫]異能不是卯之女神
僖嬪抻著頭瞧了眼,“喲!還是木槿花樣式的,正合靖嬪閨名啊?!?/br> 富察舜華冷笑:“秋云,先去把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請來?!?/br> 她又拿起簪子,丟給叢雙,“你來認認!” “咱們是有一支相似的,可是,上面有澆的艷色琺瑯,且當初已是賞賜給了彩玲,都記檔了,這個也沒有琺瑯,而且,沒了琺瑯,這個樣式宮里都能找出不少來?!?/br> 聞言,烏雅貴人心中一個咯噔,險些沒掉下椅子。 “命人將冊子取來,省的旁人說咱們信口開河!” 鬧劇已是到這兒,眾人哪還看不出來,這就是專門針對靖嬪的一個局? 也不知道佟貴妃是不知情的打手,還是背后設局之人。 佟貴妃冷笑道:“琺瑯可以刮下去,既然你們這么說了,那也許就是這個彩玲穢亂宮闈才是,但她身為景陽宮宮女,你為主位,亦是難辭其咎!” 富察舜華微微抬起下巴,“若真是這樣,我無話可說,但是,我是清白的,不是嗎?這與貴妃娘娘登門致歉,并不相干?!?/br> 承乾宮與景陽宮相去不遠,畢竟同在東六宮。 秋云將東西取了過來,又命兩個宮女押了彩玲過來。 翻到那一頁,給眾人都看了一眼,烏雅貴人看著上面白紙黑字,對眾人的打賞,彩玲亦包括在內,只覺眼前一黑。 正在這時,那個侍衛(wèi)也到了,在外面候著。 景陽宮那個叫萱兒的宮女掃了一眼托盤上的簪子,目光一凝,驚呼出聲:“這……不是彩玲的簪子嗎?” 佟貴妃聽了皺眉,“你說清楚?!?/br> “彩玲剛被貶,當晚大半夜的,奴婢就瞧見她摩挲這個簪子,宮女的大通鋪房間也是要留燈的,奴婢就偷偷瞧見了這什么樣兒,當時還帶著點紅色琺瑯呢,好看的緊,就是有的地兒掉了,就叫她拿著耳挖子摳下去了,第二日,她鋪位那地兒還散著一些紅色琺瑯碎末子呢?!?/br> 彩玲聞言,驚慌失措,回首尖聲道:“你別滿口胡吣!這分明、分明……” 分明就是她偷摸拿出來的,不是賞賜的! 可若說出來,就成了她偷盜背主了,她只能暫且認下這個說法。 佟貴妃嫌棄她吵得心煩,“把她的嘴堵上,這樣沒規(guī)矩,若是本宮,先給她四十板子吃個教訓!” 那侍衛(wèi)也來了,佟貴妃早已感覺不妙,但還是問道:“我且問你,這個簪子,你哪兒來的?” 說著,紫蘇上前。 那侍衛(wèi)原本一臉茫然,瞧了眼這簪子,神色又羞又愧,忙跪下道:“貴妃娘娘恕罪,還請您從輕發(fā)落,奴才不是故意不歸還的!奴才是從侍衛(wèi)值房外的幾盆盆景中撿到的,聽掉了的宮女說是靖嬪娘娘賞下來的,想著應當能值幾個錢,可以給家中老母拿藥,但拿到了宮外當鋪,良心難安,又拿了回來?!?/br> 聞言,烏雅貴人臉色更是難看了。 不是說是曾經想要議親的人選?如何家境如此寒微? 人都錯了,那這之后的一切,豈不該都亂了套?為何還是按著她原本安排的那樣發(fā)展? 她百思不得其解,不禁看向了悠悠站著的富察舜華,靈光乍現(xiàn)。 想到一個可能,她手指微微顫抖。 察覺到有人的視線落在了自己的身上,富察舜華望去。 喲,還是烏雅貴人呢。 她彎唇,對烏雅貴人回以一笑,卻險些將后者笑得心態(tài)炸裂。 佟貴妃只覺這其中的關系亂的很,極難梳理,“冊子上分明白紙黑字寫著是賞賜給彩玲了,為何又到了旁的宮女手中?還有這出入記錄,也與這侍衛(wèi)所言對不上,彩玲這個時間并未出景陽宮宮門!” 那侍衛(wèi)搖頭,“奴才不知,她們只說自己是景陽宮宮人。” 富察舜華冷眼瞧著,問那侍衛(wèi):“我且問你,那宮女穿著打扮如何?身高長相如何?” “應當是貼身大宮女,有兩個,梳著兩小把頭,不像雜役的大辮子,身高……”他微微低下頭,面色有些紅,“有一個宮女,穿著高底鞋,怕是比奴才還要高一些?!?/br> 榮嬪以帕掩唇,驚呼道:“這么高?宮中有幾個?” 眾人打量著這個侍衛(wèi),雖說在男子中不大顯,但在女子里,穿著高底鞋還比他高的,已是高挑身量了。 鈕妃適時出聲道:“放眼宮中,能有這個侍衛(wèi)身高的宮女已是極為罕見,若是各宮宮中的大宮女,那自然顯眼無比,想來,是有人穿著大宮女的衣裳,故意的吧?” “侍衛(wèi)值房?那地方,尋常的大宮女,還是兩個一起,誰會閑的沒事兒去那兒?還特特點出了是景陽宮的宮女,但景陽宮六個大宮女,身量皆是女子中中等,和地上這個差不多,那那兩個宮女,是哪來的?” “這一整件事,不就是有人蓄意構陷靖嬪?” “誣陷與人有染,當真是惡毒心思!” 她將目光落在彩玲身上,如數(shù)九寒冬的凜風,刮的人rou都生疼,“想來,這個宮女,在其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啊。”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見! 第47章 狗咬狗 一鑼鑼大戲落幕, 面對著眾人看好戲還不加掩飾的嘲諷眼神,佟貴妃自覺丟臉的很。 竟又被烏雅貴人帶累了。 就不該相信她,成事不足, 敗事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