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書迷正在閱讀:[綜]我姐是白素貞、網(wǎng)游之刺客重生、穿進萬人迷文的我只搞事業(yè)、非典型性美強慘[快穿]、校草說他沒有錢、鄉(xiāng)村透視小狂醫(yī)、八零小俏媳、網(wǎng)游之幻影劍圣、美貌炮灰的自我修養(yǎng)、癖(NTR、NP、道具、HE)
尋常時候,她倒也不關心的,但這不是對嘉成縣主有那個心思嗎,那么這事就必須要好好弄清楚的—— 那嘉成縣主十八了還不嫁人,莫不然是身體有什么隱疾沒治妥? 排隊候診的功夫,昌遠侯忍不住,讓貼身嬤嬤去尋柜臺上的藥童打聽去了。 她知道同濟堂口風很嚴,但花點銀子,也沒有撬不開的嘴。 為此,可是咬牙撥了銀子給嬤嬤去打點的。 但結(jié)果是同濟堂的醫(yī)德真是很好,小小藥童也是視銀子如糞土,口風緊得很呢,怎么都撬不開。 昌遠侯世子夫人很是不甘心,不弄清楚這事,還真是貓抓癢癢的事難以忍耐。 女兒的病癥不好根治,只能緩解,開了幾副藥先吃起來看看。 等回了侯府,昌遠侯世子夫人便忍不住找了兒子來。 “巖兒,我記得你同那程三公子有兩分交情?” 榮憲巖:“是有點交情,母親好好的說起他怎么了?” “有交情就好,母親有件事需得你幫忙,你這就去請他出來吃個飯喝喝酒.” 她記得同濟堂的東家正是這程三公子的舅舅。 走程三公子的路子,或許能拿到忠毅伯夫人和嘉成縣主今兒看診的脈案—— 第481章 第四百八十一話:幫個忙 三月春雨綿綿下,徐茵茵母女倆剛逛到一家金樓,天就翻了臉,烏云翻騰,碎雨點就落了下來,而后連綿成線,雨簾子一道接著一道。 于是,母女倆不得不在金樓里避雨,順便慢慢看起金飾來,反正雨一時半會兒停不了,那就慢慢挑唄。 買金銀首飾那也跟置辦產(chǎn)業(yè)一樣一樣的,置辦在手,啥時候手頭緊了,也是能當了換銀子的,再說了,首飾匣子里沒幾件金首飾壓箱底那怎么行。 張秀蘭上輩子就置齊了金五件,金手鐲,金耳環(huán),金項鏈,金戒指,金腳鏈,當年結(jié)婚的時候窮,啥也沒有,就擺了個酒,后頭有錢了,徐春山就一樣沒少的給她買了,那手鐲粗得很,張秀蘭很喜歡,一直帶著呢。 當時穿過來那會兒,還遺憾咋金手鐲沒跟著一起穿來,若不然,就那重量,多少也能換幾十兩銀子的,她們家要是沒發(fā)起來,靠這幾十兩銀子,也能做點小本生意過活起來了。 趁著這會兒這金樓的首飾看著都不錯,張秀蘭便想著挑幾樣稱心的。 專門賣金首飾的金樓,那金首飾可是琳瑯滿目,看得人眼花繚亂,就這做工精細的,可不是后世能比的,這可都是純手藝打造出來的。 張秀蘭挑了半天,感覺哪個都不錯,最終在兩個鐲子之間糾結(jié)了好一番,也拿不定主意。 徐茵茵就笑:“那就都買!”登豐樓上個月的收益昨兒剛剛給她送來,她現(xiàn)在壕得很,就是把這桌上擺出來的金鐲子都給買下也沒一點問題,只憑喜歡。 當然都買是不至于的,這么多金鐲子,哪里戴得過來,花錢也不是這么花的。 但兩個中意的鐲子都買下,還是不用多想的。 張秀蘭頓即笑起來,“成!”閨女孝敬,她高興! 在京城這地界上做生意的,那都是極有眼色的,特別又是這么大的金樓,那更是, 掌柜的自母女倆進來,就眼尖的認出了兩人的身份,當下就是親自上來招待的。 這會兒見母女倆大手一揮,連買了十幾件金飾,還都是貴重的那一掛的,登時也是樂呵的不行,忙帶著伙計好好的包裝起來。 “嗯,都送忠毅伯府去?!毙煲鹨鹚⑦^的不少小說,里頭有錢有身份的,出門買東西都是這樣的,送貨上門,拿著賬單找管家結(jié)銀子!這才有排面呢。 出門逛街,哪能自己大包小包的往家提呢。 “好嘞!”掌柜的忙笑呵呵應下。 這會兒雨還沒停,雖是小雨,那冒雨往家趕那也是不能夠的。 時間已經(jīng)是快近午時了,正好金樓隔壁的隔壁就是一家叫玉堂春的酒樓。 于是,母女倆便決定不回府吃飯了,干脆就上那兒吃吧。 這京城大小酒樓數(shù)不勝數(shù),管它是哪家呢,嘗嘗不同的口味也是一種新奇的體驗。 就隔壁的隔壁也是一段距離,這且不像后世那樣商鋪是全然連在一起,走店檐下便能避著雨的通過去,這一幢樓閣是隔開來的,中間還有巷子胡同什么的呢。 當下還是撐傘上了馬車,馬車朝前,行了五百米不到的距離就到了。 張秀蘭徐茵茵各帶了一個丫鬟,細辛和春畫,徐茵茵給了車夫銀錢,讓他自去解決中午飯,便即帶著細辛和春畫進了酒樓去。 有伙計迎上來,極有眼色的將一行往樓上包廂領。 行至樓上一間包廂,伙計推了門,徐茵茵正要踏進去。 “姑娘!” 只聽得旁邊一聲喊,徐茵茵下意識的扭頭,便看見一行人剛從樓梯口上來,正則往這邊來。 打頭的是兩位公子哥兒,后頭跟著的是隨從小廝。 其中那名公子哥兒有些眼熟,不正是那榮憲巖嘛。 她戴著幕籬又不是哪日的衣裳,這人還認得出來? 余光瞥見細辛,徐茵茵恍然。 就是她這轉(zhuǎn)頭的空隙,人已經(jīng)行至了跟前。 榮憲巖一副正人君子模樣,謙遜有禮道:“姑娘,上次多有得罪,在下還沒能好好賠罪呢,不想如此有緣,今兒竟又碰上了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