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書迷正在閱讀:[綜]我姐是白素貞、網(wǎng)游之刺客重生、穿進萬人迷文的我只搞事業(yè)、非典型性美強慘[快穿]、校草說他沒有錢、鄉(xiāng)村透視小狂醫(yī)、八零小俏媳、網(wǎng)游之幻影劍圣、美貌炮灰的自我修養(yǎng)、癖(NTR、NP、道具、HE)
“大伯娘,取名字了嗎,小侄兒叫什么名字?。俊毙煳逖竞闷娴膯?。 “喲,這才剛落地,還沒取呢!”馬氏便看向徐老頭,“爹,這名兒還是得您取?。 ?/br> 給曾孫取名字,徐老頭下意識的,脖子都長了些,一番思索,也想不到一個好名字來,啥山啊樹林啊大河小河的,這名字都覺得差了點,現(xiàn)在家里不同了,他心底是是想著后代人都能越來越好的,最起碼的,肯定要送去讀書的,上學(xué)堂,叫個啥大山大河的,也不響亮啊。 想了想,不由道:“要不等六郎回來起?” 六郎讀書讀得多,能取出好名字來! 馬氏聽著,忍不住就看了徐茵茵一眼,道:“不如讓孩子他四姑???” 四姑有福氣,四姑取得名字肯定也有福氣! 徐老頭聽著,不由看向徐茵茵,“那茵茵,你給取個名兒?” 徐茵茵:“我???” 眾人都點頭,茵茵取行??! 被大家望著,徐茵茵認(rèn)真想了想,隨后道:“叫家承怎么樣?” “家承?承家……徐家承,這名字好啊!合適合適,很是合適!” 于是乎徐家第四代第一人長房曾長孫的名字便就這么定下來了,徐家承。 第354章 第三百五十四話:弘廬書院 三日時間一晃而過,徐達駿和方從云沉浸在學(xué)習(xí)之中,哪哪都沒去,卻仍覺時間過去的太快。 一大早,兩人便起了身,吃過了梧桐買回來的早飯,便出了門,往弘廬書院去。 弘廬書院坐落于城南的白云峰之上,在山腳下往上仰望,便能看到峰頂那層層迭迭的房屋瓦舍,雕梁畫棟,美得驚人。 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山林泰半都是楓樹,若是等深秋,滿山的楓葉紅得似火,屆時這白云峰又不知是何等得秀美迷人。 因著這白云峰上有書院,是以這山腳下也漸漸的形成了一處小集市,周遭的百姓都上這兒趕集不說。 這山腳下更是還建的有客棧飯館這些呢! 可謂是熱鬧。 從山腳到峰頂,且還有約莫三刻鐘的攀爬路程,好在用青石板鋪就的一層層的石階路,倒也不崎嶇難攀,就是費喘罷了。 這不,還沒爬一半呢,兩人的呼吸俱都有了喘意。 “這要是身體不好,那都爬不上去!”徐達駿嘆道。 方從云道:“如此倒是極能鍛煉身體。”讀書人身體羸弱了可不好,如何挨得住那層層科舉考試? 所以說這書院建在峰頂,當(dāng)真是好極,誰都得攀登上去,行不了車。 正這般想著呢,就見下頭一抬滑竿正往上來。 離得近了,看清那滑竿上坐的是為白發(fā)蒼蒼的老者,想來是這弘廬書院的先生,二人趕緊站正,遙遙沖那滑竿上執(zhí)了個學(xué)生禮。 坐在滑竿上的老者目光從二人的身上劃過,微微一頷首。 等滑竿越過往上去了,二人這才趕緊繼續(xù)往上爬。 兩刻鐘之后,總算是上了頂。 迎面就是一塊立著的大石頭,上書弘廬書院四個大字。 有守山童發(fā)現(xiàn)生面孔,立時從石頭后上前來問詢來意。 方從云執(zhí)手道:“學(xué)生方從云、徐達駿,前來參加入院考試?!?/br> 守山童聽了他們的名字,在手持的冊子上一掃,確定是有這兩個名字沒錯的,便即讓另一小童來領(lǐng)他們進去。 進門便是一條林蔭道,兩旁古松林立,直插云霄,涼風(fēng)習(xí)習(xí),本出了汗的被這樹風(fēng)一掃,頓時涼快舒坦了起來。 兩人一路被領(lǐng)到一處叫寓文館的地方,進得一間穿堂,小童讓他們在此處稍等,便即離開了,這里已經(jīng)有好幾個人了,看穿著打扮,也是讀書人沒錯,估摸著應(yīng)也是來參加入院考試的。 其中一頭戴一方藍(lán)巾的男子看了眼剛進來的方從云二人,上前來打招呼道:“在下慶陽府周品仁,敢問二位兄臺尊姓大名?交個朋友如何?” 作為讀書人,特別是參加科舉的讀書人,自然是要對同屆一起參加科舉的人有個耳聞的,特別還同是青州人,那可都是要在鄉(xiāng)試時對上的,提前有所了解,總是沒錯的。 方從云一聽他自報家門,便知道了他是誰,本次慶陽府府案首,當(dāng)下拱手道:“在下宜陽府方從云,這是我同窗師弟徐達駿。” 周品仁不知徐達駿,但一聽方從云之名,也是知道的,哦,這就是宜陽府府案首,能成為一府案首的,那才學(xué)自然是翹楚,這人可是他明年參加鄉(xiāng)試的有力競爭對手之一啊,少不得要多結(jié)交一番,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百勝嘛。 “原來是方兄,徐兄!你們二位也是來參加弘廬書院的入院考試的,不知是哪位先生舉薦?哦,周某是蘇先生舉薦的。” 要想?yún)⒓雍霃]書院的入院考試進去弘廬書院求學(xué),那必須都要書院里的先生舉薦才行的,而弘廬書院也有規(guī)定,每年所取學(xué)生有定數(shù),是以,每位先生每年的舉薦名額最多只有五個。 知道是哪位先生舉薦的,還是能知曉些信息的。 就比如,周品仁先才已經(jīng)跟其他幾人互通有無過了,而后那幾人隱都有向他看齊的意味。 只因這蘇先生乃是弘廬書院的副山長,地位僅次于山長之下。 徐達駿一看這人那雙眼睛,便知這丫不是只好鳥,雖然他才學(xué)比不得人,但他看人嘛,還是一看一個準(zhǔn)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