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jié)
那時我再不是小時候在她面前跑不動的角色了.楊雪肖追了幾步后開始在那里笑得上氣不接下氣的. 那一年我高二的時候,楊雪肖醫(yī)大畢業(yè)居然參軍去了,當時在我們家鄉(xiāng)算是個大消息,鎮(zhèn)武裝部部長一行人送了一面紅旗到她家,氣氛搞得很是熱鬧,只是那天我剛好在縣里上學. 楊肖雪走要走的時候她過來看我了.記得那天她穿著一身肥大的綠軍裝,站校門口時一下子就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當我看到她時,心里一下子緊張了起來,那種緊張是從來沒有的.后來,我才知道當你喜歡一個人的時候,那種緊張總會伴之而生的.我們稱之為什么呢?稱之為什么呢?我也不知道。 “小子,我要走了.” “去當兵了啊?”我覺得自已說了一句多余的話. “是啊,以后得自已好好照顧自已,學習成績還怎么樣了?” 楊雪肖笑著問道,冬日的陽光照在她的臉上,顯得她的皮膚格外的白皙,她的眉毛沒有經過修飾,卻是那么的修長與整齊。身上有種女孩子特有的那種香味兒撲向我的鼻孔,我不由地呆了. “怎么不說話呢?” “哦,還好吧,我也打算去上衛(wèi)校,以后也想當兵.”其實說這句之前,我從來都沒有想過要去當什么兵,只是那句話不知不覺地說了出來。 “怎么這樣想啊?可以啊,只是得要更加用功,明白么?我走了以后,你以后給我寫信吧.記得要好好交待你的學習情況喲.現(xiàn)在你還小,不要在學校里談朋友喲,不然我知道了告訴你媽去.” 聽到談朋友那詞,我的臉一下子紅了,好像心事被人看透的感覺,我馬上把頭轉過一邊,不想讓楊雪肖發(fā)現(xiàn). 楊雪肖走了,我在原地怔了一半天.她的那張臉刻在我的腦海里,以后無論怎么都再也擦不去. 那一年我十六歲. 回去的時候有同學問道: “袁成,那是你女朋友吧?” “呵呵.” 我居然沒有反駁,聽了那話有種喜滋滋的感覺.但還好這里沒有幾個認識她. 十六歲的那年,我有了心事,心里有了一個秘密.只是這個秘密到最后也沒有說出口. 后來,我們一直就以信開始聯(lián)系了.在信中她總是問到我的學習近況,其實我的學習也沒有什么大的變化,分班的時候我就報了文科班,那時一些老師不是太贊同,說什么我的理科很好,學理科以后有前途,不說社會上有句話說什么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么?可那與我有什么關系呢?最后我還是選擇了文科班. 再后來就高考報志愿了,當時我報的第一志愿就是醫(yī)大,而我的班主任不同意了,就說學那個醫(yī)有什么用了,以我的成績報個什么北大復旦都是如取襄物的.最后因為這事還把我父親給請了過來.老頭子從家里坐車過來后,一聽原來是因為這事,當下沉默了一半天便說道: “唉,管他的了,長大了,也得學會為自已做選擇.孩子的事,大人再去管也沒有什么意思.你想報什么就報什么吧.” 一輩子沒有講過幾天的書的老頭子居然說了這樣一句富有哲理的話.于是我報醫(yī)大的這事就這么定了下來,但是班主任還幫我報了北大復旦這兩個志愿.我知道她老人家也是為了我好.在這里,我在這里感謝她了.這么多年沒有再見過你了,你老人家還好么?原諒我離開學校后再沒有回來看過你了.其實幾年來我也沒回過家. 那年夏天我終于拿到了醫(yī)大的錄取通知書,而且是和她同一個醫(yī)學院的.于是我在第一時間寫信告訴了楊雪肖.半個月后我收到她的回信,在信里夾著一顆彈殼,銅制的彈殼上面隱隱還能聞到一股硝煙的味道,那上面打了一個孔再拴著一條紅線,剛好能戴在脖子上.然后在信中除了向了道賀外還叮嚀我去她家把她之前的教科書拿去可以先看一下,以便對一些醫(yī)學常識有個好的了解. 從那年夏天起,我一生中最珍貴的東西就是那顆彈殼. 我的學業(yè)怎么敢怠慢呢? 雖說在大學中的確是比前自由多了,好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所說在那樣的環(huán)境中青春朦朧期的禁欲加上費洛德的分泌旺盛,在大學中談戀愛的情況是及為普及的,雖然校方對此事一直是抱著禁止的態(tài)度,但是這事放在哪所大學里都禁止不了的.而在那時每個周未我大多都是在圖書館里度過的.這期間我們的每次的通信差不多每周都有一封的樣子,我們交流一些醫(yī)學上的知識.在楊雪肖的指教下,我的實驗課常常能考個滿分. 有時我會在信中說一些班上的一些笑料,比如說一些女生們在參觀尸體標準嚇得住后退,有的人在解剖青蛙時不小時觸動了一根神經,結果扒了皮的青蛙一下子坐了起來,然后那人便嚇得連解剖刀都掉地上,再如有次我的同桌看到一副人體骨架時,在那里擺來擺去的,結果一不心固定骨架的釘子從脫落了,那副和他差不多高的骨架一下子順勢爬在他的身上,讓他幾晚都會惡夢.楊雪肖回信道: “......聽到你說的那些事,在醫(yī)學院中很是常見.你讓我想起以前我的學生時代,那時不太成熟,總是笑料百出.我想你在那里的學習生活已經徹底習慣了吧,如果你有什么不明白的話,你可以請教一下我給你說的我的那幾個同學,現(xiàn)在他們畢竟也是研究生了嘛,而且也有一定的實際經驗,所以有他們的指點總是好的......” 楊雪肖說得一點沒有錯,她的那幾個在讀研的同學的確很不錯,時不常過來看我一下,問下我的學習近況,有沒有什么問題之類,有時我還能進入他們的實驗室里去,這對我的一些課程有極好的幫助.所以在那時我在學業(yè)方面的確是不錯的.有一次我給楊雪肖寫信道: “......你說的的確也是,他們都很照顧我的學業(yè),不是有一句話這樣說么?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當然了,朋友有時得交往啊.好在他們已經有了一些不菲的薪水,能讓我這個小學弟在經濟上不用承擔太多的費用,當然了,有時還是應該請他們撮一頓的.怎么說我不能小氣,是吧......” 后來楊雪肖回道: “.......如果你覺得現(xiàn)在經濟上有一些困難的話,反正我每個月的津貼不會怎么用.再說我現(xiàn)在已經轉用志愿兵了,開始有工資了,我把它寄給你吧.畢竟人家?guī)椭隳敲炊?你得好好感謝人家是吧?有時人與人的交往時的一些太夸張的費用就不必花了,但是該花的還是要花的.花錢,也是一門學問......” 那時楊雪肖已經轉成士官了,每個月還是一點點工資的,于是從那時起她每個月便堅持給我三百元的生活費.剛開始我說什么不要,自已的生活費省點花的話,一個月還是可以的,而且那幾個研究生學長學姐有時也會給我介紹一下小工賺點錢,當然這些錢我就拿來請他們撮一下,雖然大多時間他們總是搶著付帳,但是哪能讓他們付呢?其實從這些上我覺得看來楊雪肖還挺罩得住的嘛. 我曾開玩笑給楊雪肖寫道: “......呵呵,你每個月把你工資寄給我,那可是你嫁人的老本啊?要知道如果哪天我工作的話,我想一時半會兒也還不上的,而你剛好等著錢要嫁人的話,那不是成了我的錯了......” “.......我說你啊,什么時候變成這么油嘴滑舌的呢?你老姐只有你這么一個小弟,我不照你,我去照誰呢......” 大三的上半學期時,部隊來學校招兵了.那場景怎么說呢?看的人多,問的人多,但是報名的卻少得可憐了.那時部隊上雖說剛實行士官制,但是部隊上的條件并不是太有優(yōu)勢.雖說是國家單位,包吃包住,什么保障還是有的,但是比起外面的醫(yī)院來說還是差了很多,更不要說什么一些好的福利了,那真的叫做把自已的一切獻給了祖國.雖然萬一哪天不小心退伍了,還可以在地方醫(yī)院混個飯吃,但是畢竟后來的和尚總難開始嘛.再說我們那個學院大全國的醫(yī)學院來說算是排名靠前了,能在這里面混幾年的,個個都覺得自個是醫(yī)學精英了,覺得自已這個身價放在哪個醫(yī)院都會讓其蓬壁生輝的.呵呵,年輕人嘛,差不多都是這樣的cao行. 第四章:新兵《求收藏》 那天我一看,巧了,那不是nz軍區(qū)在招人么,那不是剛好和楊雪肖同一個軍區(qū)的么?于是我坐在一個皮膚白皙,看起比較和藹的上尉的面前問道: “同志,我想問一下,像你們招的兵以后會是軍醫(yī)吧?” “對,在你們這里招人,當然以后是軍醫(yī)了,有什么問題你盡管問.”他笑道:“我姓李,你叫什么名字啊?” “我叫袁成.我還有一個問題啊,就是去了以后,分配醫(yī)院的時候,是自已選擇的還是聽從安排?” “呵呵,兩種情況都有吧,我們最主要看個人意見嘛.” 聽他那么說我就像吃了一顆定心丸,頑后然后心里就開始打起小算盤,到了部隊新兵連時問一下楊雪肖看她在哪個分區(qū),到時雖說不能和她在一個醫(yī)院的話,那么離得很近也不錯啊.其實這哪兒是哪兒呢? 后來我就知道了這個招兵的家伙叫李良,他說的可以自愿選擇,主要看個人意見完全是糊弄了我一下.到了部隊才知道,新兵連哪有時間讓你寫信的,而且想個人選擇那是癡人說夢話了,如果個人選擇的話,一些偏一點的地方我想大多人肯定不愿去.革命工作不是要聽從安排的么?不是說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的么?以至于后來我和李良在同一家醫(yī)的時候,我才知這丫就是那家醫(yī)院政委,心里馬上想到,看來老子還真的讓他給忽悠了,也許他當時也覺得自已當初說話太忽悠了吧,于是對我還是那么好了一點. 聽到姓李的上尉的說法后,當下我就決定:不講書了,老子參軍去了. 然后問題又出來了,雖說國家政策也是支持在校大學生參軍吧,但是那時用我班輔導員的話說我還算個不錯的家伙,如果一直堅持下去的話,那么以后畢業(yè)后爭取一個出國深造的機會,那么在國外蹓一圈回來的話,那么前途真的不可量估的.最后開玩笑道: “啊,這樣努力下來,我們這一代的諾貝爾醫(yī)學獎可指望你了.” 輔導員也比我們大不了多少,好像是五六歲,算得上是我們的學長. “到時你不是諾貝爾醫(yī)學獎獲得者的老師了?”我回敬. “嘿嘿,可以這么說.” 所以當我說要去參軍時,他是第一個反對的,然后讓一些校領導來游說了.于是部隊上又在爭取,但最后的決定還是得聽我自已,當然這事也就這么定下來了,李良當時也一再表態(tài),在部隊時也可以學習么,這樣參軍學習兩不誤,多劃算的事兒啊. 那次學校里一共有七個人參軍吧,現(xiàn)在想想當時近一萬人的學校才有七個人參軍,可以想象那時部隊的制度是不多么的不吸引人啊.我想如果不是楊雪肖的話,我也不會去參什么軍的,以前在新生軍訓時就領教過軍事cao行的厲害,所以說讓我去參軍那是不可能的. 我們七個人走的時候,學校還是舉行一個歡送儀式.當時七個人當中除了我一個在校學生外,別的師兄們都是畢業(yè)生了.我和他們站在一邊還是覺得挺驕傲的.校領導一定要讓我們上去講一下自已的想法,后來我才知道這是李良那丫的主意,還不是為了來年來招兵買馬打好基礎.當然校委也覺得大四的那些老鳥們也要畢業(yè),就算提前搞一個畢業(yè)晚會吧,于是一些在外面實習的大四老鳥也趕回了學院. 可以看得出,我的那幾個師兄們面對幾千人的場面多多少少都還是有些緊張,在這點上的確是不能和教導主任那老鳥相比的. 有人哭了. 是的,離開一個自已生活近四年的地方,這里有許多青春的時光,許多回憶,當然包括在公園里小樹林里和女友的美好的那個的時光,再說學院里可以稱得上美女如云的地方啊,一想到要離開這里,去一個連一只跳蚤都是公的雄性世界,能不傷感么?我想,如果冷靜的人開始會后悔了.所以我的那些師兄們開始想哭了,而那些大學要畢業(yè)的老鳥也在下面不行不行的.本來慷慨激昂的語氣最后搞得像在講悼詞一樣,那場面也會開追悼會的氣氛差不多. 當時我的一個師兄的女友更大膽,看到我?guī)熜忠④?在臺上連說話都開始哆嗦時,她便在臺下大聲喊了一句: “程程,我愛你!你放心吧,我會等著你的!” 我那師姐是屬于高分貝的那種,所以被她那么一喊,全場都聽見了,然后場子上一靜,五秒過后,學生們一下子熱烈的鼓起掌來,校長和校委的幾個在主席臺上臉一下紅了起來,說也不是,不是也不是.于是在我那師姐的帶動下,另外幾個師兄的女友也開始在下面喊了起來.場面一時間從追悼會變成愛情宣誓大會.李良看到這場面后,紅著個臉看著下面的學生們.后來,當我們說到這兒時,他不禁地說了一句: “現(xiàn)在的大學生啊,真大膽,我們那時連牽個手都是躲躲藏藏的.嗯,其實也感人的嘛.” 臺上的幾個師兄開始感動得不行不行的了,有兩個當場就在那里哭了起來.有一個甚至當場就向下面的他的那位喊道: “放心吧,我會回來的,答應我,嫁給我.” 我暈啊,有人開始狂汗. 下面的學生們更是瘋狂了,維護紀律的學生會紀檢部的也應付不了. 如果問我這一生第一件最具英明的或都說小小地力挽狂潮的事是哪件?我想就在那個開得成了愛情誓師大會上的鎮(zhèn)靜.當時下面有人快要沖上來的時候,我不知他們是上來索取簽名還是因為一時激動,想過來給我們七個人一個擁抱,反正哪種情況都不是太好,因為太混亂會出問題的. 當時我中有一個話筒,便在開始大聲地唱起一首歌來: “無論 我走在 哪里,你不要 忘記我的好, 就算多年 我沒有 找到你,不是 因為 忘了你. 昨日情景 怎么能忘記,我會 想起你.......” 這時下面的人一下子安靜了下來,然后有人開始跟著唱了起來,漸漸的開始變成大合唱. “天涯海角,那種 友誼 此生最美,我不敢 忘記你, 最怕分離,我只想 抱緊你, 永遠 不離棄, 我愿 付出 所有,讓時間 停留 我看著你, 有天 走遠, 有天 變老, 有天 流浪, 我不會忘記你, 我不敢忘記你,一路珍重,分離后一定會相聚, 那種感情就是永恒,我不能忘記你, 重逢, 重逢, 我們不忘記.” 如果有人問人一生中最美好時間會是什么時候,我想大多數人都會說是在學校里.是的,比起在社會上那種歲月很好,很純,很天真.我們可以天真的亂想,可以不切實際地戀愛,可以心不設防的去看這個世界,多天真的歲月啊,但是也最好的歲月. 多年以后再讓我想起那天晚上的情景,余下的兩個小時后我就記不得清楚了,因為喝醉了,然后被人七手八腳地抬回了宿舍.第二天六點接人的車就來了,很難得我們班上的那幫鳥人們六點就起床了,因為他們的以前歷史上最早起床的紀錄是九點以后.當時我還是暈呼呼的,被我們宿舍的胖子給用冷水驚了一下后才算有那么精氣兒.然后暈呼呼地就被架上了車子. 車子從開到校園里時,已經有不少同學和老師們在那里等著了,校領導的集體班子也在門口等著了.我的那幾個師兄在人群著在找著什么.不說大家心里也明白了,聽說這幾個家伙昨天晚上沒有在宿舍里睡覺哩.這會兒果然下盤都有點兒輕飄飄的感覺。 我們肥大的綠軍衣上戴著一朵大紅花,上面一個紙條,紙條上寫著四個字:參軍光榮.有人也稱之為新郎裝。 我們一行人在車上有說有笑的,說到參軍的原因時,我才想起昨天晚上我最后一個什么也沒有說,然后在現(xiàn)場上唱了一首歌鎮(zhèn)鎮(zhèn)場子外,別的就沒有個什么了.但是話又說回來,比起他們那種崇高的為國獻身精神來說,我的目的只是為了能見到楊雪肖,所以算是不太表揚的表揚.由于大家都得以后要在一起了,加上是同校的吧,所以在一起的話題就很多了. 車子到了車站時,我們一下子,一眼看過去全是紅綠紅綠的一片,許多和我們年紀差不多的新兵們都擠在一起,和家人說著什么.我突然很想給家里打個電話,不知這一走什么時候才能回家也說不定,對于參軍這事,老頭子倒是沒有多說什么,也許是因為之前的楊雪肖的原因吧. “唉,你們幾個,跟著我.” 我們望去,李良看著我們,打了個手勢讓我們跟上.我們便跟上他上了車廂. 這時老兵們開始招呼新兵們上車了,人群中不時地爆出一些哭聲. “嗯,又不是不回來了,只是幾年不見嘛.唉.”李良在一邊說道. 我有兩個師兄好像也挺傷感的.呵呵,脖子上還留著一塊一塊的紅色的印子.當時我還傻呼呼地關心地問了一下: “你的皮膚怎么紅了?是不是過敏了?。俊?/br> 三秒后,知情者暴笑不已。 上車后每節(jié)車廂的前后有兩名老兵,我們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吸煙和大聲吵鬧.當然了,新兵們也沒有什么心情吵鬧,有的還沉浸在和親人的分離之中.也許是昨天晚上沒有休息好吧,車開動不久后我們幾個開始睡著了.一覺居然睡到第二天的早上,當餐車推進來的時候,我們才被邊上的人給搖醒.本想去洗個臉,但是洗手間那邊早已排起隊伍來.兩邊的老兵在那里聊著天,沒有管我們這邊. 吃了早餐后,我們又繼續(xù)睡.都不知道為什么有那么多的瞌睡.一個老兵過來看到我們迷迷糊糊的樣子后,意味深長地笑道: “睡吧,睡吧,好好睡吧.這樣的日子可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