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七章 大相徑庭
對于宇文化及這個人,黃小剛并不記得什么有關他性格的介紹,只是記得在里面他是個極度剛愎自用和自傲的人,而且做事情也不記后果、不擇手段,甚至對于大局也有些拎不清。 當然,里的描寫不外是作者的個人理解,歷史對于宇文化及這個人的評價又不會放在高中課本里面,所以后世大部分的人或許聽過宇文化及這個名字,但對于他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卻所知不多。 首先,史書對這對冒名頂替、李代桃僵化裝北周皇室后裔的兩兄弟,評價其實很簡單,只有一句話“述子化及、智及皆無賴”。 相比起他親爹宇文述來,化及兄弟能夠位極人臣,其實完是依靠父蔭,典型的紈绔子弟。 據(jù)說他年輕時,由于其父已經(jīng)是當朝左翊衛(wèi)大將軍,并且又深得文帝信任,宇文化及便依仗父親的權(quán)勢,胡作非為,不遵法度。由于親眼目睹了統(tǒng)治階級上層貪殘的黑暗內(nèi)幕,養(yǎng)成了貪婪與驕橫的本性,從不循法度,他經(jīng)常帶領家丁,騎高頭大馬,挾弓持彈,狂奔急馳于長安道上,因此城中百姓稱為“輕薄公子”。 到了楊廣當太子的時候,宇文化及為宮廷護衛(wèi)官,出入楊廣的內(nèi)宮,同楊廣處得很親近,后累遷為太子仆,成為東宮的高級僚屬,與楊廣的關系更加密切。他因多次收受賄賂而多次被罷官,但由于太子特別寵愛他,是以每次罷官后不久,很快便又恢復了官職。再加上他的幼弟宇文士及尚娶了楊廣的長女南陽公主,攀上了皇親,他就更加驕橫,目中無人,在同公卿百官交往中,他語多不遜,許多公卿都受到過他的侮辱。 楊廣即位后,便授宇文化及為太仆少卿,他倚仗與楊廣的老交情,更加貪婪妄為,橫行不法。隋大業(yè)初年,楊廣駕臨榆林(治今內(nèi)蒙古準格爾旗東北十二連城),陪駕的宇文化及和弟弟智及違背禁令與突厥人做買賣,楊廣得知后大怒,把他囚禁了幾個月,駕返京城時,楊廣下令殺宇文化及,但因為南陽公主出面求情,楊廣才免他死罪,將他賜還予宇文述為奴,宇文述死后,楊廣念起與宇文化及的舊情,就又起用他做了右屯衛(wèi)將軍,起用宇文智及做了將作少監(jiān)。 然后,等到司馬德戡和宇文智及密謀妥當后,這幾個人才將陰謀告知宇文化及,據(jù)說當時宇文化及化及乍聽到這種謀逆的大事,嚇得臉色頓變,冷汗直流,好長時間才穩(wěn)下心神,答應做叛軍首領。 而之所以他會有這般表現(xiàn),是因為史書上稱他“駑鈍怯懦,能力低下,膽小怕事”,如隋書上便如此說道“化及庸芃下才,負恩累葉,王充斗筲小器,遭逢時幸,俱蒙獎擢,禮越舊臣。既屬崩剝之期,不能致身竭命,乃因利乘便,先圖干紀,率群不逞,職為亂階,拔本塞源,裂冠毀冕。或躬為戎首,或親行鴆毒,釁深指鹿,事切食蹯,天地所不容,人神所同憤。故梟獍兇魁,相尋菹戮,蛇豕丑類,繼踵誅夷,快忠義于當年,垂炯戒于來葉。嗚呼,為人臣者可不殷鑒哉!可不殷鑒哉!” 對于這些,黃小剛可不知道,他所帶入的宇文化及形象,一部分來自《大唐雙龍傳》,還有一部分來自電視劇《隋唐演義》里的徐少強,徐老師扮演的宇文化及可以說是霸氣側(cè)漏,肯定沒人能從他身上看出原本歷史里真實的宇文化及其實是個膽小怕事的蠢貨。 “你們父子倆,到底是想干什么?” 黃小剛擺著一張黑人問號臉,他當真是想不通宇文化及真會派出福及父子倆來認慫,這與他認為宇文化及擺明要跟天鳳軍死磕的預判大相徑庭啊! 而宇文福及還有宇文承瑞看樣子的確是來認慫的,當下連人便竹筒倒豆子一般,把如今他們的處境給細細說了出來。 這首先,眼下宇文化及名義上作為老大領導的這股隋軍并非是鐵板一塊,更不是他可以如臂使指來指揮的。 實際上,這支隊伍如今的構(gòu)成十分的復雜,并非如外界所知的是驍果,真正編制上屬于驍果的軍漢,也就只有宇文化及兩個兒子統(tǒng)領的五千前軍,以及由司馬德戡自己統(tǒng)領的一萬兩千后軍,其余隋軍大部分屬于十六衛(wèi)中的左右備身府和左右御衛(wèi),以及屬于江都宮城所屬的南衙府兵,也即是左右監(jiān)門衛(wèi)和左右千牛衛(wèi)。 這其中,驍果、備身和御衛(wèi)的士兵屬于北方兵,鬧騰著要回關中的就是他們,而南衙府兵屬于江南本地人,他們之前對于跟隨宇文化及返回洛陽并不抵制,畢竟洛陽是隋朝首都,土包子都想去首都轉(zhuǎn)轉(zhuǎn),但如今隱隱約約這些南方軍漢暗中卻有不穩(wěn)的跡象,顯然是已經(jīng)有聰明人發(fā)現(xiàn)跟宇文化及西歸返京這條路不好走,一個不小心極有可能就得歸西。 再然后,宇文化及帶著人馬從江都出發(fā)不久,剛抵達江都城外的顯福宮時,駐扎在顯福宮的虎賁郎將麥孟才、虎牙郎錢杰和折沖郎將沈光便聯(lián)合數(shù)千名部下,約定早晨起床后準備出發(fā)時襲擊宇文化及。 不料消息走露,夜里宇文化及和心腹走到御營外面,派人通知司馬德戡,讓他去誅戮麥孟才等人。沈光聽到營里喧嘩,知道事情被發(fā)覺了,馬上襲擊宇文化及的營帳,空無所獲,碰著內(nèi)史侍郎元敏,就列舉了元敏的罪狀,殺了他。司馬德戡領著兵進入營中圍住沈光一行,殺了沈光和麥孟才,沈光手下的幾百人都拼殺而死,沒有一個人投降。 而行至下邳以后,又有薛良、馬舉、元武達、李孝本、李孝質(zhì)等人圖謀作反,他們當時的計劃是乘著宇文化及的坐船在運河中過閘時,命人下水去鑿穿船底,待得船只進水傾斜,便乘機救下被宇文化及勒令同船的蕭太后(楊廣皇后)和新帝,再設法弄死宇文化及和智及兄弟。 結(jié)果,宇文化及再次識破此計,提前埋伏人馬把薛良、馬舉等人抓住殺死,李孝本、李孝質(zhì)二人本是驍果郎將,又是一對親兄弟,見機不對之后便領了本部約千人親信企圖叛亂,卻也被司馬德戡領了精銳驍果當場絞殺。 經(jīng)此二役,宇文化及實在是沒辦法,這才把軍隊分作了三部其中一部為五千自己能夠指揮得動的驍果軍士,讓自己兒子宇文承基和宇文承趾統(tǒng)領;其余指揮不了的驍果軍便一股腦的分配給了原統(tǒng)領司馬德戡;至于其他北方軍合計三萬余人,則由宇文化及自領,以為中軍;至于目前看起來還算聽話的南方兵,則一股腦的轉(zhuǎn)職成了輜重兵,如今正在運河上監(jiān)督被裹挾的民船和糧船順著通濟渠往北行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