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節(jié)
紅線掩在寬大的衣袖底下,誰也看不見。?;庶h的官員們紛紛感慨老天開眼,他們的陛下終于懂事了。 “無怪乎民間諸多父母見孩子不成器,便要給他娶一房媳婦,娶親之后,孩子便自然而然懂事了。”文林老懷大慰,十分感慨,“成親果然有用??!” 趙文哲卻看著奏折上的朱批出神:“文大人,你覺得以陛下的性子,寫得出這樣的批復(fù)么?” 文林:“你的意思是……” 趙文哲道:“聽說咱們這位皇后娘娘當(dāng)初在閨中時,可是聽著姜家家主和朝臣們議政長大的?!?/br> 文林接過奏折,看了半晌道:“這明明還是陛下的筆跡。” 筆跡其實是做不得數(shù)的。一來陛下可以用抄的,二來以那位皇后娘娘的聰明程度,學(xué)會陛下的筆跡也不是什么難事。 兩人面面相覷,都皺起了眉,深感不妙。 文林道:“若真是后宮干政,只怕是姜原的授意,這天下真真不知是姓風(fēng)還是姓姜了!” 趙成哲道:“唉,總要想個法子才好。” 很快,他們的法子想到了。 帝后大婚的第三個月,文林代表禮部上奏,說已經(jīng)多年沒有選過秀女,如今天下安定,可以重新選起來了。 風(fēng)長天的回答是讓戶部尚書把國庫的賦稅甩給禮部看。 “連年打仗,十室九空,好不容易安定下來,現(xiàn)在女兒又要被弄走,瞧瞧你們說的這是人話么?” 風(fēng)長天在御座上發(fā)了成婚后最長的話,“滾蛋,爺是皇帝,不是強盜,不搶人家的女兒!” 姜原站著班內(nèi),并沒有什么動作,但姜家派系的官員們不知從何處得到了訊息,立即出班高聲歌功頌德,大贊風(fēng)長天是千古難得的明君,恩恤百姓,澤被天下。 ?;逝蓚儺?dāng)即表示陛下說得有道理,是我們考慮不周,秀女不選也就罷了,但陛下的后宮極待充實,我們都愿意貢獻一份力量,京中有不少貴女都以能入宮侍奉為榮。 緊跟著有好幾名官員站出來,表示家中正有適齡的女眷,很愿意送進宮為皇后娘娘分勞。 風(fēng)長天心道:好嘛,原來選秀女只不過是個幌子,在這里等著爺呢。 他正要一口氣將這幫人痛罵一陣,拇指上的紅線動了動。 他一愣。 “肯請陛恩準!” 文林率領(lǐng)眾官跪下。 拇指的紅線又動了動,比之前的動的還厲害些。 風(fēng)長天從牙縫里擠出兩個字:“準奏?!?/br> 待退朝之后,他邁進屏風(fēng)后,氣勢洶洶:“雍容你這是在干什么?!” 夏季已經(jīng)過去,風(fēng)開始轉(zhuǎn)涼,姜雍容倚在榻上,身上搭著一件薄絨繡毯,身上穿著皇后常服,清雅華貴,不可方物。 她緩緩地轉(zhuǎn)著手腕,手里的紅線一圈圈繞緊,兩人之間的紅線越來越短,最后兩只靠在一起。 風(fēng)長天沒摒住,握住了她的手,咬牙:“你要是敢往爺?shù)暮髮m里塞女人,爺就辦了你,讓你早早生個太子,好堵上他們的嘴?!?/br> 姜雍容道:“陛下這次攔了他們,他們下次還是會想方設(shè)法把人弄進來。” 自從大婚之后,風(fēng)長天就沒讓她離開過隆德殿。這在歷朝歷代的后宮來看都是異數(shù),以文林為首的老古董們驚慌了。 自古以來,皇帝與皇后皆有自己的宮殿,每月朔望二日,帝后是一定要合帳的。其余的日子皇帝則可隨意臨幸妃嬪,但總是以雨露均沾為上,一個月超過五次,便算是專寵了。 而現(xiàn)在風(fēng)長天看起來三百六十五天都準備只寵姜雍容一人,干脆就是專房獨寵。 照這個趨勢,姜雍容很快便會誕征嫡長子,到時候太子一封,姜家的勢力更難遏止,文林等人必定是想到這一點就徹夜難眠。 所以,送新人進宮來分寵,是他們的必行之計。 攔得了一次攔不了兩次,更何況,攔住了明面上的,暗地里的更難防。 “而只要人進來了,還怕對付不了么?”姜雍容說著微微笑,“陛下別忘了,這皇宮可是我們的啊?!?/br> 風(fēng)長天這才轉(zhuǎn)怒為喜:“那就有勞娘子了?!?/br> 說著,攔腰就將她抱了起來:“下朝啦!回去吃飯!” * 風(fēng)長天這一點頭,文林等人迅速忙開了。 重陽節(jié)這一日,姜雍容按規(guī)制賜給姜原重陽糕茱萸酒,姜原亦派姜安城送了一椿箱自家做的糕點果子。 姜安城一盒一盒打開給姜雍容看,里頭全是姜雍容小時候愛吃的。 “這是父親親自吩咐人準備的,準備好了之后,還命人送到書房給他過目?!苯喝莸?,“阿容,父親心里頭還是疼你的。” 姜安城總覺得姜雍容這次回京后同父親生分了許多,雖說自從當(dāng)初入宮后,她和父親便沒有少年時親近,但那是父親對姜雍容頗為失望,有意冷淡的緣故,現(xiàn)在有意冷淡的人換成了好像換成了姜雍容。 因此姜安城有事沒事總會勸上姜雍容幾句,姜雍容一般都是沉默不語,或是干脆扯開話題。 開到最后一盒的時候,姜安城愣了一下。 打開來不是點心,而是一份名冊。 上面寫得二十來名女子的姓名,不單將每個人的出身來歷列得清清楚楚,連每個人的性情喜好都一并記錄。 “看到了吧?不必我多費唇舌了?!苯渤切χ鴮⒚麅赃f給姜雍容,“這定然是文大人他們那邊準備送入宮中的貴女。父親什么都替你準備好了。” 姜雍容年看著他,張了張口想要說點什么,最終還是止住,“……替我謝謝父親?!?/br> 說完她就站起身來。 姜安城問:“這些糕點不嘗嘗么?” “我有事要去御書房一趟?!苯喝蓊D了頓,還是道,“二哥,其實我早已經(jīng)不喜歡吃糕點了。” 她說完,轉(zhuǎn)身離開。 秋日明凈的陽光灑在她身上,外袍上的刺金鳳凰振翅欲飛。 天高云淡,姜安城第一次覺得自己的meimei看起來有些遙遠。 * 文林和趙成哲往御書房去,兩人的臉色都頗為沉重。 一封奏折躺在趙成哲的袖掖里。 近來林鳴在國子監(jiān)動作不少,甚至選定了數(shù)十名生徒準備派往北疆,理由是北疆地廣人稀,大局初定,極需朝中的支援。 這些生徒都是太學(xué)出身,其中包括一大批從算學(xué)館、書學(xué)館和律學(xué)館擢升到太學(xué)的生徒。太學(xué)出身,按律是從正七品補缺,也就是說,這數(shù)十名生徒一到北疆便是正七品的縣令。 趙文哲上疏所論的就是這件事,原指望風(fēng)長天能壓一壓林鳴,結(jié)果批復(fù)寫得洋洋灑灑,文采斐然,通篇都是在說北疆的難處,且說北疆督護鄔世南最是知人善任,請朝廷莫要干涉地方。 官便是官,吏便是吏,豈能混為一用? 林鳴簡直荒唐! 但更荒唐的是,陛下居然準了。 “這恐怕是那位的意思。” 那位——指的是姜雍容。 兩人商定,待會兒到了御書房,他們一起勸諫陛下收回成命。 然而他們還沒到御書房,就被小豐子攔了下來,說是陛下另有要事,讓他們先回。 兩人互相先了一眼,遵旨離開,回到值房。 很快,便有心腹買通了宮內(nèi)的消息送出來,陛下宣了林鳴進御書房。 “呵,這位林大人,真是好本事!”文林冷笑。 這不是第一次了。 最近幾次,但凡是林鳴被召見,御書房里就不會放進第二個人。 文林等人認為這是林鳴有意施展手段爭寵,在御書房緊閉的大門后面,林鳴不知說了旁人多少壞話。 林鳴:冤枉。 林鳴之所以享受了獨自進見的殊榮,乃是因為滿朝文武當(dāng)中,只有林鳴知道此時真正主政的人是誰。 在此時的御書房,坐在屏風(fēng)后的人換成了風(fēng)長天,他靠在榻上小酒喝一喝,點心吃一吃,興致來了還對著墻上的箭靶射一射箭玩兒。 屏風(fēng)外,姜雍容和林鳴埋頭商議推行新法的事。 林鳴在國子監(jiān)中挑選了數(shù)十名心懷天下有為生徒,不日便要把他們送往北疆。 一來是鄔世南手下著實急需得力的人手,二來這些生徒也欠缺歷練,正好交到鄔世南手里,去見識見識北疆的新法推行。 等他們從北疆歸來之日,便是新法在整個大央推行之時。 林鳴一頭扎進新法里,殫精竭力,廢寢忘食,整個人削瘦了不少,眸子卻是閃閃發(fā)光,體內(nèi)仿佛有火燃在燃燒。 姜雍容仿佛看到了當(dāng)年的傅知行。 那個時候,傅知行大概也是這樣燃燒自己的。 “生徒們什么時候去北疆?”姜雍容忽然問。 “三天后?!绷著Q答。 “到時候,陛下和我會去為他們送行。” 林鳴正想說不必勞煩,話未出口,忽然悟過來,姜雍容并非單純只是為了給生徒們送行,而是為了給他撐腰。 就像當(dāng)年先帝為傅知行做的那樣。 “謝娘娘?!绷著Q深深行禮,“謝陛下?!?/br> “不謝?!憋L(fēng)長天的腦袋出屏風(fēng)后探出來,“國子監(jiān)離梁家酒鋪近得很,送完行咱們一起去喝個酒?” 林鳴頓住了:“……” 第130章 . 選秀 唉,看來沒人想留在朕的后宮啊…… 國子監(jiān)的牌樓巍峨聳立, 上面有“國子監(jiān)”三個大字,乃是太/祖親筆所書,大開大合, 酣墨淋漓。 皇帝帶著法駕出臨,文武百官皆要隨行。大約除了數(shù)百年前太/祖設(shè)立國子監(jiān)那一天, 再也沒有哪一天的熱鬧可以同這一天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