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6章
高古梁有四個兒子,嫡長子已經(jīng)中了進士,在翰林院當(dāng)庶吉士,自然不可能辭官跟著父親來江南,那自然只有還是秀才的嫡次子了。 剩下兩個庶子都還小,十一二歲的年紀,在京城讀書。 而嫡次子高華啟讀書一般,相比兄長二十五考中進士,他今年二十有三,至今還是秀才,未來科舉前途有限,于是跟在父母身邊,cao持一些家務(wù),也說的過去。 但真正的理由是,高華啟和妻子姚氏曾誕下一女,只是不幸夭折,正好這時候,太子妃嫡女被悄悄送出宮,順勢頂替了這個孩子的位置,取名高婉瑜。 高家怕皇家覺察,也怕在京城久了,不小心泄露一星半點,引來滅頂之災(zāi),干脆跟著來了江南。 “高古梁為人如何?”蘇葉沉吟,她有一個大計劃,如果能把高家拉進來,能事半功倍。 不行的話,可能就要多走彎路了。 “高家非常識時務(wù),也低調(diào),從不冒尖,”陳景軒評價道,“高家的祖訓(xùn)就是平庸,低調(diào),不強出頭,要不是疼愛女兒,當(dāng)初也不會成為太子的岳家?!?/br> 說實話,他還真有點佩服這家人,永遠處于中不溜的位置,無論是在朝堂的地位,還是在文人中的名聲,亦或者在京城的世家中。 高家獲得過最高的官職,就是正二品,每每做到頭,有機會身為正一品的時候就急流勇退,告老還鄉(xiāng),給子孫輩讓路。 高家的子孫也出息,不僅會讀書,做官的能力也不差,可清流中卻甚少聽到高家的名聲,張家才是那個讀書人的領(lǐng)頭羊。 他們一家把低調(diào)貫徹到底,卻也安穩(wěn)到如今,即便太子失勢,太子妃沒了,也沒讓高家受影響。 “謹慎,低調(diào),有人情味,”蘇葉評價,這是一家不錯的人,確實可以合作,“那么你就去提醒他們一下,新帝查過高婉瑜的來歷,不過被我們引開了,相信他們會明白是什么意思。” 陳景軒到不意外蘇葉會利用這一點,“你想做什么?” 蘇葉拿出一沓圖紙和資料,“這是改進的紡織機,不僅可以把棉花,蠶絲紡織成布,羊毛也可以,且速度是原來的好幾倍,有了這個,布的產(chǎn)量一下子就提高了,價格也能壓到最低?!?/br> 機械化生產(chǎn)布匹,然后傾銷到全世界,走資本主義進化的路,讓某些國家無路可走! 陳景軒接過,一頁一頁細細翻看,除了蘇葉說的改良紡織機,還有羊毛的收購,處理,紡織等詳細資料,另外有關(guān)于棉花的種植,上面也有詳細的說明。 “西域適合種植棉花?”這是陳景軒沒想到的。 “不錯,西域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夏天晝夜溫差大,陽光充足,適合棉花生長。唯一的問題是地廣人稀,種植棉花需要人手,可以想辦法遷一部分人過去,但總歸杯水車薪,因此我發(fā)明了這種半自動化的種棉器械?!?/br> 這些機器要靠人工cao作,不能像現(xiàn)代機器那么自動化,比如推土的,得人推著去平整土地。 但對這個時代而言,已經(jīng)足夠?qū)嵱昧?,能剩下許多力氣,有了這些器械,一個人就能發(fā)揮出五個人的戰(zhàn)斗力。 再加上西域并不是荒無人煙,其實有很大一部分人員居住,把他們雇傭來干活,或者干脆告訴他們棉花的種植方法,向他們收購,都是可行的。 因此遷移過去的百姓預(yù)計不會太多,前期有個一萬人左右就夠了。 這是預(yù)防當(dāng)?shù)厝瞬幌嘈牛辉敢饨o他們干活,或者跟著種植。 等到江南這邊的紡織業(yè)走上規(guī)模,會越來會需要西域的棉花,到時他們發(fā)現(xiàn)有利可圖,會自動自覺去種植。 甚至一些靠近邊關(guān),活不下去的百姓,也會去西域種植棉花。 只要西域能源源不斷生產(chǎn)棉花,江南這邊就可以大量養(yǎng)蠶,棉布是中低端產(chǎn)品,走量,絲綢就是高端產(chǎn)品,方方面面壟斷整個市場。 陳景軒看完,忍不住倒抽口氣,“江南的糧食關(guān)系整個大楚的糧食安全!” 要是百姓們發(fā)現(xiàn)有利可圖,都不種地了,改成種桑樹養(yǎng)蠶,那就麻煩了。 “我知道,因此需要提高糧食的產(chǎn)量,一是引進高產(chǎn)良種,二是改良現(xiàn)在的種子,讓他們更加高產(chǎn),資料我都有,你找一批有經(jīng)驗的老農(nóng)去實驗。第三,開發(fā)南邊和東北的土地,南邊可以一年三熟,東北的黑土地適合種植,又正好在邊關(guān),可以施行屯田制。” 這些實施方案,蘇葉都整理好了資料,用空間里的打印機打印出來,一并交給陳景軒。 南邊其實人口不少,但很多是山民,雖名義上是大楚的地盤,但很多地方各自為政,由土司或者寨主管理,亦或者是國中國的存在。 即便他們沒有像藩屬國那樣,成立一個國家,但當(dāng)?shù)氐陌傩罩宦犠约鹤逯虚L老的話,并不關(guān)心大楚朝廷。 可以說,南邊是一個個封閉的小社會,他們之所以沒有聯(lián)合起來,反抗大楚的統(tǒng)治,也是因為大楚對南邊施行的政策,那就是讓他們自治,不派人管理,也不收稅。 但不代表就放任自流,實際上每年派往南邊的官員都不少,他們的目的不是管理,而是監(jiān)督,但凡有哪些勢力想要聯(lián)合到一起,就想辦法攪黃。 另外也有駐兵,這些士兵一是為了防止叛亂,二也是防止某個勢力吞并其他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