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送別兩位老師,他們打算在倫敦停留了一日,再返回彭伯里。 公學開學在圣誕后的一月,時間還早,不必一直待在倫敦。 趁著這一日空閑,蘇葉甩開了陪伴的男仆,去了圣瑪麗教堂,見了喬納森神父。 從神父嘴里打聽到托尼等人的下落,就去了附近街區(qū)一處民居。 在那里,她看到了原主的小伙伴們,托尼不在家,按照瑪麗的說法,他順利找到一份報社的工作,雖然只是打雜的臨時工,薪水也不高,但他有機會接觸到出版的方方面面,為以后成為一名正式工做準備。 也因為他的便利,約翰和瑪麗都能成為一位報童,托尼的meimei得到最新研發(fā)的藥,身體已經(jīng)好的差不多了。 他們十一個孩子居住在一間破舊的公寓,雖然房子老化嚴重,設(shè)施也簡單,但該有的都有,最重要的是,租金便宜,房東太太是個和善人,不介意把房子租給他們一群孤兒,還愿意在力所能及的事情上,給予他們一點點幫助。 之所以是十一個,是因為他們又帶回一個孩子,被人差點扔進泰晤士河,好在約翰送報的時候,偷偷救了他。 有了穩(wěn)定的住所,以及微薄卻不間斷的收入來源,他們也愿意在吃上面花費多一點點,至少每人每天都能吃上一個黑面包了。 這讓他們氣色好了很多,再加上喬納森神父每周過來,會教導他們一些知識,改變是rou眼可見的。 蘇葉看到之后,松了口氣,知道他們沒有因為那筆巨款而出什么問題,反而過得不錯,不再多留,而是悄悄回到了之前待的咖啡館。 從咖啡館出來,他吩咐男仆帶他去藝術(shù)街,在這里每一家店都擺滿了各色藝術(shù)品,從繪畫到雕塑,從樂器到工藝品,應(yīng)有盡有,甚至還有來自東方的瓷器。 蘇葉打算去看一看目前流行的繪畫風格,以及哪種畫作最受歡迎。 入學威思頓后,達西先生會為他支付學費,以及日常開銷,但蘇葉不打算靠別人。 至于空間里的那些金幣,也沒有必要,她完全可以靠能力賺錢,比如售賣畫作。 這個時代的繪畫風格還是比較繁雜的,并不是統(tǒng)一的審美,不過雷諾茨出任皇家美術(shù)學院院長以來,他主張的古希臘羅馬和意大利文藝復興的美術(shù)逐漸占據(jù)主流。 他這一風格有很鮮明的特點,講究正統(tǒng),以宏偉,純正為特色。 與此同時,英國也興起了一個新的流派,那就是以畫家庚斯波羅為代表的自由畫派。 他們的畫作富有個性,講究特色,風格輕快靈動,在一種自由的氛圍中創(chuàng)作出來,其中以風景畫最為出彩,但人物肖像也帶上了別具一格的靈動風韻。 這和蘇葉的畫顯然不一樣,她的更加夢幻,也更加充滿了幻想,比之是更自由的。 但蘇葉覺得,如果有人能接受這些靈動的轉(zhuǎn)變,也不會忽視她那更美麗的筆觸。 不過在這之前,她必須打響自己的名聲,不然很可能被“正經(jīng)派”畫家排斥,淪為下等。 而這也很簡單,蘇葉看著報紙上某一篇哥特式風格的,露出一個興味的笑容。 在這個時代,大多是哥特式風格,充滿了血腥暴力,黑暗的元素。 因為過于低俗的描寫,讓哥特風淪為下九流,但不得不說的是,它依然是當前的主流。 這不是說大家接受不了其他類型,其實,眾人估計早已看煩了,只是沒人打破常規(guī),創(chuàng)作出其他類型。 亦或者,有作者嘗試了,而報社和編輯不敢冒這個險? 蘇葉不知道具體原因,但她看到了改變,《倫敦新報》這篇看著依舊是哥特式風格,內(nèi)核卻早已變了。 他們在嘗試改變,只是還沒有明確的方向。 蘇葉決定推一把,寫一篇夢幻般的成人童話故事,像《愛麗絲漫游仙境》,都是充滿了幻想的產(chǎn)物,只不過一個陰暗,一個明亮,一個扭曲,一個溫暖。 另外,蘇葉還會為那些仙境配上一幅幅美艷絕倫的畫作,讓人一眼代入其中。 只要《倫敦新報》愿意同時刊登,必定吸引眼球,等到這篇童話大爆,她會順勢花錢請幾個出名的評論家,讓他們點評那些畫作,并登在報紙上。 無論是夸贊的,還是諷刺,只要引導得當,一定會引來一場罵戰(zhàn)。 有了討論,就有流量,這樣她的風格就出名了。 好看的東西,無論它有沒有內(nèi)涵,都會引來追捧。 反正蘇葉又不打算當藝術(shù)家,只要有人沖著名氣,來買她的畫就行。 哪怕這人是喜歡,沖著收藏周邊的目的才買的,也沒什么關(guān)系。 蘇葉站起身,把那份報紙折一折放進了口袋,并順便從某家店里,帶走了許多顏料。 未來一段時間有事情做了,不僅要創(chuàng)作一本,還要畫大小相同的兩組畫作,大的留著開畫展賣錢,小的則同一起寄給報社刊登。 讓她想想,叫什么名字好呢? 要不就《安娜奇遇記》? 小安娜看到一幅美輪美奐的叢林圖,魂穿進畫中精靈王國的世界,成為一個有著透明翅膀,能自由飛翔的小花仙。 在這里,她見識了各種神奇的生物,以及美到窒息的風景,白天萬花盛開,晚上螢火叢叢,夢幻到不可思議。 在小安娜樂不思蜀的時候,現(xiàn)實中,哥哥威廉焦急萬分,也穿越到了畫中世界,變成了擁有兔子耳朵的小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