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書迷正在閱讀:我,C位,逆襲、這個學(xué)長有點撩、狐妖[百合]、嬌妻(出軌h)、釵枕錄、后宮情事錄、有幸相逢gl(百合abo)、逆行 (現(xiàn)言公媳高h(yuǎn))、怪他太誘人(偽父女高H)、云景養(yǎng)成日志
胤礽當(dāng)面指摘康熙話中的漏洞,于父子間無事,但于君臣間,這視為大不敬。胤礽只能努力眨巴眨巴眼睛,盡量表現(xiàn)的純真無邪,以示自己是天真的“不恥下問”。 在康熙說出這樣一番話的同時,他就明白,康熙去樂壽堂給皇太后請安時,皇太后定是按照他的囑咐做了,不然,太皇太后不會答應(yīng)康熙愿去溫泉療養(yǎng)的。 康熙沒想到兒子冒出這樣一番話來,當(dāng)下被兒子問得一噎,但他反應(yīng)也很快,當(dāng)即反問道:“這些話是誰教你的?” 胤礽搖頭:“沒有人教兒子,阿瑪,這些都是兒子的心里話。” 他嘴上這樣說,心里還在感嘆康熙糊涂,若眼前真是個于世事懵懂無知的黃口小兒,只怕就要被康熙這番話忽悠了去,將來就算長大了,張口便是仁義道德,也做不來那孝順長輩之事。 康熙點點頭,想想也是,皇太后從未讀過四書五經(jīng),也從不知這些話,皇太后是不可能教胤礽說這些話的。若是真有人教的,那也只能是太皇太后了。 望著胤礽純澈的眼眸,康熙心下一嘆,太皇太后可謂是用心良苦了,竟通過胤礽來告訴他這些話,太皇太后不肯當(dāng)面說與他聽,反而讓胤礽來作小兒純真語態(tài),是怕駁了他身為皇帝的顏面嗎? 康熙靜靜看了胤礽半晌,才沉聲道:“你這話是沒錯的。朕自然也明白。但人跟人是不一樣的,做任何事都要講個親疏有別。朕是說過要以孝治天下,但朕問你,在天下看來,朕對皇太后不孝嗎?” 胤礽還未回答,康熙便又開了口,自答道:“朕于禮之上,對皇太后沒有半分不恭。這些你想必也都能看到聽到了,但你若要朕像對待太皇太后那樣侍誠至孝,那肯定是不可能的。這也是朕要說的,親疏有別。朕奉養(yǎng)孝順太皇太后,那是朕心甘情愿,但對皇太后,朕只能做到在不妨礙朕之利益時,孝順?biāo)纯??!?/br> 既是太皇太后教胤礽如此說,那他這些話就算胤礽再轉(zhuǎn)述給太皇太后也無妨,祖母最是了解他,難道還能不知道他心中所想么?何況他心里明白,祖母聽見這樣的話也會高興的。 胤礽見康熙將真話吐露給他,當(dāng)下咬唇問道:“阿瑪這樣做,是因為皇太后不是阿瑪?shù)挠H生額娘嗎?” 胤礽回想了一下,情形確如康熙所言,他對仁憲太后的確沒有半分不恭。這些年他給仁憲太后的請安,于節(jié)禮之上的孝敬從未有虧,在外人看來,確實是跟太皇太后一樣的孝敬。但若細(xì)心些就能發(fā)現(xiàn),康熙對仁憲太后所做的一切都僅限于規(guī)矩之上,也就是所謂的孝禮之上,多一分都沒有。 而對于太皇太后的孝順卻顯得親切許多,胤礽抿唇,這可真是親疏有別了。所謂疏遠(yuǎn)的孝順,大概就是像康熙這樣的,做足了表面功夫,讓人無可指摘,可這一切都是做給天下人看的。 而如今,康熙還教他的兒子這樣做,胤礽不由得想著,仁憲太后可真是可憐。 “太皇太后說,阿瑪?shù)念~娘在阿瑪十歲的時候就去世了,阿瑪那時候也很小,阿瑪為什么不能把皇太后當(dāng)做阿瑪?shù)念~娘看待呢?皇太后沒有孩子,她應(yīng)該是很喜歡阿瑪?shù)难??!?/br> 康熙不答胤礽的話,只反問胤礽道:“倘或你是朕教養(yǎng)長大的,朕把佟貴妃立為皇后,你會把佟貴妃真心實意的看做你的額娘嗎?” 胤礽想了一會兒,才很艱難的搖了搖頭。佟貴妃是好,若立為皇后,他至多喚一聲皇額娘就罷了,若是要他把佟貴妃當(dāng)做親額娘看待,他還真是做不到。 他確實是很想要一個額娘,但是要一個關(guān)心他愛護(hù)他的人,而非一個稱謂。 康熙見兒子如此,微微笑道:“問題不在于她是不是朕的親生額娘,而在于她和朕有沒有感情。朕是太皇太后教養(yǎng)長大的,太皇太后對朕的恩情朕也不必多說了。但皇太后雖是朕的嫡額娘,卻從未照顧過朕一天,她對朕沒有恩情,朕只能奉養(yǎng)她為太后,卻無法將她視作朕的額娘。” “至于她是如何看待朕的,朕就不大關(guān)心了,只要她安安分分的待在宮中,朕看在太皇太后的面子上,自不會虧待她的,” 康熙加重了語氣,盯著胤礽一字一字的道,“你得記著,不管你的額娘去得有多早,不管你是否見過她,不管她是否照顧過你,她都是你的額娘。別人是無法取代的,你心里的親額娘就只有她一個!” 胤礽望著康熙發(fā)辮上夾雜著的銀發(fā),心下一嘆,咬唇點點頭道:“阿瑪?shù)脑?,兒子記住了!?/br> 康熙這是叮囑他不要忘了自己是赫舍里的兒子。 康熙還不到三十歲,發(fā)中就已生了白發(fā),可見是cao心太過了。 日子如流水一般,很快便到了夏天,內(nèi)務(wù)府在翻修好了寧壽宮后,跟著就宣布毓慶宮也竣工了。 康熙大悅,當(dāng)即就宣布胤礽搬宮。于是,胤礽在樂壽堂住了將近大半年后,又浩浩蕩蕩的搬到了毓慶宮。 站在毓慶宮前,胤礽望望左邊的齋宮,又望望右邊的奉先殿,心下禁不住冷笑,后世之野史小說真是胡說八道,那傳聞還說的有鼻子有眼的,說太子極其yin/亂,甚至還與康熙之妃子私/通,甚至還說是個答應(yīng)小主,連人家姓鄭都知道。 看看毓慶宮這住處就知道,胤礽若想要去后宮,或者后宮之妃子想要來毓慶宮與他廝混,無論怎么走都要經(jīng)過乾清宮、乾清門、慈寧宮,當(dāng)外廷內(nèi)宮的侍衛(wèi)太監(jiān)都是死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