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我是豆腐!不是渣!、將軍與女奴(1v1 h)、(NPH)最后的舞會、欲夢醉金枝、一刀傾城、因為遇見你、memories、有癮
她點頭回答了祖母的問題,隨后又深吸了一口氣,悶悶道,“祖母有你真好?!?/br> 第175章 侯府沒了孫氏,日子還是一樣的過著,胡氏也終于得償所愿,執(zhí)掌了中饋. 胡氏沒想著在老夫人的眼皮子底下搞什么小動作,只是想借著這個名頭,給女兒尋的一戶好人家。 而今孫氏和宋靜離開侯府已經(jīng)有十幾日了,當(dāng)日那隊馬車是有侯府的護(hù)衛(wèi)一路護(hù)送過去的。 唐梨花給宋靜選的地方不算遠(yuǎn),離京城也不算遠(yuǎn),不過五日的路程,落腳的地方也是侯府的產(chǎn)業(yè)。 在某個郡縣的莊子,那里當(dāng)然沒有京城繁榮,是難得的清靜,孫氏帶來的人不算少,再加上莊子上本來就有人守著。 所以收拾起來也不算困難,安頓下來,孫氏便往侯府傳去了一封信,是給侯爺?shù)模f了這里的事,讓侯爺照顧好侯府的一雙兒女。 公良山接到信,只看了一眼就丟到一邊,自孫氏堅持要離府,他就對孫氏失去了耐心。 公良媛這邊在唐梨花的安排下,也在按部就班的汲取著上輩子沒有學(xué)過的知識,日子過得悠閑又安逸。 而在張婆子藥膳的調(diào)理下,公良媛的身子也越來越好了,臉上也長出rou來,個子也拔高了一些。 唐梨花也帶著她出席了幾次京中的宴會,因為侯府主母不在,胡氏的身份又夠不上,只得唐梨花這個侯府老夫人親自去了。 這幾次也不是白去的,至少公良媛的名聲在京中開始傳揚(yáng)開來。 與上一世不同,這一世公良媛很快的融入圈子,因為唐梨花親自向太后請旨,給公良媛請了個郡主的封號。 這讓其他家的小姐都是有些羨慕的,她們怎么沒有這么好的祖母。 公良媛時常帶著公良琴一起,兩人相處的融洽,又和一些小姐聊得來,倒是成了真正的小姐妹。 公良媛還是愛跟在祖母身后,只是她現(xiàn)在事情多了,不能時時跟著,唐梨花倒是樂見其成,小姑娘就要有小姑娘的樣子,整天跟在她這個老太婆身后多沒趣。 雖然孫氏和宋靜走了,但唐梨花這邊是時常能收到她們消息的。 唐梨花不相信依照小說劇情的慣性,會讓男女主就這么錯過。 果然事情不出唐梨花所料,不過一月的時間,唐梨花派過去的探子就傳回來消息。 宋靜救了一個重傷的男人,還瞞著孫氏留在自己房里,偷偷給他包扎治傷。 探子不知道男人的身份,但唐梨花有預(yù)感,這個男人就是三皇子趙弘。 近來身為三皇子伴讀的公良軒不是在家中,就是出去會友人,聽聞是三皇子接了要事,微服出訪,因為行蹤隱蔽,也就沒帶上公良軒。 猜到了那男人的身份,唐梨花讓探子小心謹(jǐn)慎些。 再過幾日,唐梨花又收到了來信,果然那男人大有來頭,宋靜救他醒來后,不知他怎么發(fā)出的信號,那座小院子就被許多侍衛(wèi)暗地里圍住。 男人在宋靜院里歇息了三日才離去,探子是等侍衛(wèi)撤走,才有機(jī)會給唐梨花發(fā)信。 他還說了,侍衛(wèi)并沒有全撤走,還留了三四位暗地里保護(hù)宋靜的安全。 唐梨花看到這些信笑了,果然劇情的力量沒有讓她小看。 如果猜的沒錯的話,男女主現(xiàn)在已經(jīng)勾搭上了,要不是上心,干嘛人走了還留侍衛(wèi)保護(hù)。 這些唐梨花都沒有去阻止,畢竟劇情的慣性,而事情又沒涉及到侯府,就與她無關(guān)。 又是一月過去,唐梨花在公良軒這邊得知三皇子已經(jīng)回京,且事情辦的很順利,皇上龍心大悅。 三皇子得了許多賞賜,一時間風(fēng)頭無兩。 而朝廷里的局勢也開始緊張起來,因為皇上已經(jīng)年邁,卻遲遲沒有定下儲君的位置,而皇子們也都長大,心思浮動者,開始收攬自己的勢力。 朝廷里的朝臣或多或少選擇了站隊,現(xiàn)在最為勢均力敵的就是大皇子趙朗和三皇子趙弘。 古往今來,立嫡立長,大皇子是蕭貴妃所出,因生母受寵愛,有不若的母族在背后支撐,趙朗又是以賢德、禮賢下士聞名,這樣的行事,就有不少人擁護(hù)他。 與大皇子不同,三皇子是皇后所出,實實在在的嫡子,但皇后不受寵,在后宮,蕭貴妃都要比她勢大一些。 每每受到蕭貴妃的挑釁,皇后只能忍氣,因為以往的經(jīng)驗告訴皇后,要是鬧到皇上那里,皇上會訓(xùn)斥的也只有她一人。 這樣的情況直至三皇子漸漸展露鋒角,得到皇上的重視,蕭貴妃也不能太明目張膽的。 趙弘被他母后護(hù)的極好,避過了蕭貴妃的幾次毒手,心中對蕭貴妃自然是欲殺之而后快。 在有心人的推動下,現(xiàn)在每次朝會的時候,立儲之事便是重中之重,皇上的脾氣也愈加暴躁。 他還沒死呢,就這么給他找繼承人。 任誰被這么逼迫,都不能順心,特別還是萬人之上的皇上。 這日唐梨花被召入后宮,召見她的正是太后。 唐梨花記憶中來這已有許多次,熟悉的很。 被引入后殿,太后坐在貴妃椅上,背后有宮人正在為她輕輕按揉太陽xue。 “臣婦參見太后,太后千歲千千歲。”唐梨花彎腰行禮。 閉著眼的太后揮手,“來了便坐下吧,來陪哀家說說話,這些日子煩心的緊?!?/br> 唐梨花一想就知道因為何事,當(dāng)朝的太后也是難得的長壽,皇上都已經(jīng)四五十了,太后仍健在。 這樣的高壽,是本朝的福氣。 所以皇帝對那些催著他立儲的朝臣更是不滿,他母后能如此長壽,憑什么他就不能再活個二三十年。 這么逼著他立儲,不就是等著他去死,真是狼子野心。 皇帝在朝會上發(fā)了好一通火,才暫時震住了那些人。 皇帝和太后關(guān)系親厚,來了太后這里抱怨幾次,再加上后宮里也不平靜,因為儲位之爭,那些妃子又蠢蠢欲動起來。 兒子們在前朝使力,她們在后宮也想把別人扳下去,好給兒子助力。 皇后又是個鎮(zhèn)不住人的,可不就得累的了太后。 “太后不必慣的那起子人,累到了自己?!碧评婊犃酥笠仓荒軇裎浚皇翘?,又不能為太后做主。 太后嘆息,不過她叫唐梨花來也不是為了這事,重起了話頭,“昨日皇帝來與哀家說,還有幾位皇子未有成家,哀家便尋思著讓你來替哀家挑挑?!?/br> 其實宮里除了前頭的兩位皇子,后面的幾位都未成家。 唐梨花來也就是提個建議,京中貴女到了年紀(jì)的也有不少,當(dāng)然都想嫁最好的人家。 論最好的人家,也只有皇家了。 唐梨花看了一圈太后屬意的人家,給三皇子定下的是承恩公府的嫡小姐李婉,李婉在京中也有盛名,溫婉賢淑,家世也好。 這說明太后也是看重三皇子的,而在小說劇情中,三皇子趙弘與宋靜兩情相愿。 宋靜當(dāng)時還是寧遠(yuǎn)侯府的嫡小姐,名聲和李婉旗鼓相當(dāng)。 再加上有原身這個安定長公主是祖母,太后權(quán)衡一二,決定還是順從三皇子的心意,最后選了宋靜為三皇子妃。 一切都很順利,但現(xiàn)在因為唐梨花的出現(xiàn),宋靜再也不是寧遠(yuǎn)侯府的千金,而且被送出京去,就算她按照劇情慣性和男主相遇相知。 但男主是當(dāng)朝三皇子,他的親事并不能自己做主。 唐梨花很想看看,劇情怎么圓回來,怎么讓宋靜繼續(xù)做那皇子妃。 在后宮待了一上午,蹭了一頓御膳房的美食,唐梨花帶著一堆賞賜回了侯府。 今日之后,京城就傳開皇子們選妃的事,這些都與寧遠(yuǎn)侯府無關(guān),而傳言中稱三皇子妃的人選已經(jīng)定了承恩公府的李婉。 這惹得京中其他小姐羨慕嫉妒都有,李婉每每出席宴會,總被一群人圍著奉承,總以為她已經(jīng)是板上釘釘?shù)娜首渝恕?/br> 但唐梨花覺得還不一定,雖然太后與她透露的口風(fēng)也是李婉,但這個世界是有男女主光環(huán)的。 很快,唐梨花又被召入宮里,這次太后的臉色比上次更差,而且看向唐梨花的眼里帶上了探視。 唐梨花知道這多半是劇情在發(fā)展了,果然接下來太后就問到了宋靜的事。 唐梨花沒有絲毫隱瞞,將事情一五一十說了。 太后臉色稍霽,但隨即就更難看了,她一拍桌子,“這么說,那宋靜竟是農(nóng)戶之女,荒唐!真是荒唐!” 唐梨花點頭,“當(dāng)初那農(nóng)戶家中老太偷換媛兒,后被軒兒尋回,媛兒受了許多苦,為了她的名聲,臣婦不得不將事情隱下,請?zhí)蠼底??!?/br> 太后示意讓人扶起她,她的火氣本就不是對唐梨花發(fā)的,若是換做她的孫女,吃了這么多年苦,自己還養(yǎng)了仇人的孫女,好吃好喝供著,最后得知真相也只是將人遷出了家中。 侯府做的已經(jīng)夠仁德了。 對比侯府,太后就對那貪得無厭的宋家更加不喜,小小農(nóng)戶,膽大包天調(diào)換侯府千金,合該下天牢受酷刑的。 連帶著太后對宋靜更不喜起來,勾的侯府夫人為她拋家棄子,現(xiàn)在就連她的皇孫,也為她忤逆她的懿旨。 太后之所以知道宋靜,還是三皇子來她宮中言明自己不想娶親,已有心儀之人。 但不論太后如何問,趙弘都不答。 太后派了禁衛(wèi)去查,最后查到三皇子經(jīng)常出入京外的一座別院,院里住著一對母女。 母女的身份也是很快就查了出來,還是熟人。 這才有了唐梨花被叫進(jìn)宮這一事。 唐梨花真是驚訝了,孫氏和宋靜何時進(jìn)京的,她還沒得到消息,應(yīng)該是兩地來回,探子的信還沒到手上。 “太后,此女已與寧遠(yuǎn)侯府無關(guān)。” 第176章 唐梨花立即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也是寧遠(yuǎn)侯府的態(tài)度,至于孫氏,她是要跟著一起作死,唐梨花也管不著。 太后也懂了,既然沒有寧遠(yuǎn)侯府在中間,事情就好辦許多。 她那個好皇孫以為將人護(hù)住,就能一直護(hù)著嗎? 身為皇室中人,還是堂堂皇子,爭奪這大統(tǒng)之位,竟為了一個小小的農(nóng)戶之女,便要違背她的心意。 本來太后是看重三皇子的,為她挑選的妻族承恩公嫡女,也是樣貌家世出眾,更能為他增添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