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節(jié)
“不光是隱瞞消息,說不定還有人吸食過!” “誰都別想否認(rèn)!今天就呆在院子里別走了,朕要看看誰先毒發(fā)!朝堂上又有多少人染上了此物!” 人群里立刻就有人慌了。 以前他們只知道快活似神仙,卻不知道會掏空身體。 毀了身體去換片刻的夢境,這種血虧的買賣誰也不答應(yīng)?。?/br> 可惜為時已晚。 身體被掏空,可能頂戴花翎也保不住了。 當(dāng)天夜里就有人丑態(tài)畢現(xiàn),往日里道貌岸然的一個人,毒發(fā)時就像變了個人似的,跪在地上一邊撕扯自己的衣裳,一邊求人給他一點福壽膏,讓眾人一片嘩然。 圍觀死囚,遠遠及不上身邊的同仁毒發(fā)時帶來的震動! 這一晚上還有兩個毒發(fā),三個人一起人設(shè)崩塌。 第二天其他人還神色恍惚,沒有從震恐的情緒中走出來。 三個癮君子被摘了頂戴,還被關(guān)在牢里強制戒毒。 馬上就開始禁毒活動,康熙一提出來,無人敢反對,朝堂上一片和諧,大清史上第一玚禁毒活動轟轟烈烈地展開了,光強制禁毒還不夠,還要拉著那批死囚到處展覽。 在大清的洋人們地位驟然下降,以前康熙對西學(xué)感興趣,自從知道西洋人的骯臟心思,態(tài)度就變了一變。 洋人們只能夾著尾巴做人。 京城的氣氛直到過年才好轉(zhuǎn)。 但是外地的禁毒活動剛剛展開。 …… 過年到處祭祀,康熙又一次病了,這次病得并不嚴(yán)重,卻能感覺到自己精力不足,不服老也不行。 等康熙身體好轉(zhuǎn)了,御醫(yī)替他細細地把過脈,才提出:“皇上的身體不宜太過cao勞,最好能閑下來好好養(yǎng)養(yǎng),還要保持身心舒暢,才能延年益壽?!?/br> 不用御醫(yī)說,康熙自己心里也有數(shù)。 光是處理朝政,就讓他每天處在疲勞中了,無暇再做別的。 比起以前,真的差遠了。 他這身體也確實該養(yǎng)養(yǎng),再不養(yǎng)養(yǎng),他也怕自己壽數(shù)不長。 過了萬壽節(jié),康熙又去了胤祜莊子上休養(yǎng),整天不是守著魚塘就是教兩個孫子讀書,日子過得也舒心。 但是胤祜不舒心啊 他這個親爹啊,帶著搬網(wǎng),在下雨天蹲守在小河邊撈魚。 這一幕有多熟悉? 想當(dāng)年,他有淮陰也有過同樣的經(jīng)歷。 胤祜去勸,康熙也不聽。 一說有危險,康熙還振振有詞自己帶的侍衛(wèi)夠多,安全肯定有保障,在河里撈里比在魚塘有趣多了。 從這天起,康熙的興趣就從魚塘轉(zhuǎn)移到小河了,魚塘里是自家兒子養(yǎng)的魚,哪有外面撈的魚更有成就感? 胤祜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求助其他兄弟讓他們來勸。 其他兄弟一個個都避之不及。 他們又不傻,皇阿瑪身邊有侍衛(wèi)跟著,出不了事。再說了,胤祜勸不動,他們能勸得動?找罵還差不多! 一群兄弟都指望不上,胤祜也只能由著他去了。 康熙在莊子上過起了閑適的養(yǎng)老生活,那種疲憊感也消散了。 頓時萌生了一個想法。 也僅僅是想法,暫時沒有付諸行動的意思。 這一年里,朝政交給太子打理,但康熙耳目眾多,太子有什么動作都瞞不過他的雙眼,同時也是一種考察。 康熙三十七年很快就過去了。 觀望了一年,康熙對太子的表現(xiàn)還算滿意,入冬后莊子上太冷,他扛不住凍就搬去了暢春園。 過完這個冬天,進入了康熙三十八年。 對康熙來說又是養(yǎng)老的一年,對胤祜而言卻是首次在事業(yè)上做出亮眼的成績,他帶著團隊走了不少彎路,終于培育出畝產(chǎn)量六百斤的糧種,用上有機肥,還能再增產(chǎn)一多百斤。 胤祜剛把數(shù)據(jù)遞上去,康熙龍顏大悅。 他比胤祜本人還要高興,之前不贊同胤祜種地,怕的是他得不到別人的尊重,如今做出了成績,誰敢輕視他半分? 他終于安心了??! …… 第二天康熙急匆匆?guī)е缝锖退膱F隊回京城了。 這個數(shù)據(jù)拿到朝堂上,也是一片震驚。 也有人在心里揣測,胤祜聲稱去莊子上養(yǎng)病,是怕自己種地種不出成績才借口養(yǎng)???好維護自己的名聲? 這不,一做出成績,又活蹦亂跳了! 康熙將眾人的神色盡收于眼底。 高產(chǎn)糧種是種國種民的功績,幾年前的有機肥因為朝堂上吵了一通,胤祜這個主角反而被忽略了,也沒有封賞過。 提起高產(chǎn)糧種,康熙又把有機肥拎出來說了說,之后大手一揮,胤祜就成了大清第九位鐵帽子王。 朝堂上頓時熱鬧起來了。 一個個聲音勸康熙三思。 康熙再拋出一個重磅炸彈——他要傳位給太子! 朝堂上靜默了幾秒,再次像燒開的水一樣,沸騰起來了。 一群皇子連同群臣跪了一地,康熙卻不聽勸,“朕意已決,爾等不必多言。讓欽天監(jiān)早些推算出吉日?!?/br> 有了康熙禪位的事墊刀,鐵帽子王也算不上大消息了。 下朝之后,文武百官終于清醒過來了。 就有人同情太子了。 總覺得他被康熙擺了一道,禪位之前還要扶胤祜一把,民以食為天,胤祜研究糧種本就是最得民心之事,如今又成了鐵帽子王,早晚有一天他在民間的聲望會蓋過太子。 況且他是親王,已經(jīng)是最頂格爵位了,封無可封了。 等太子上位,他該怎么施恩? 他若是心胸再狹隘一點,恐怕已經(jīng)忌憚起胤祜了。 別跟上位者扯什么親兄弟不親兄弟的,李世民殺的不也是親兄弟?康熙此舉,就是在為難太子。 當(dāng)然了,這是外人的想法。 熟悉太子的人都知道他不會忌憚胤祜,就算沒有康熙,將來太子上位后,胤祜遲早也會是鐵帽子親王。 胤祜團隊里的其他人,都論功行賞,種地也有敞亮前途,團隊里的年輕人一個個樂開了花。 不知道那些離開的人會不會后悔。 胤祜的岳父凱音布還恍恍惚惚。 所以他之前是在裝???還是真??? 要么悶在莊子上不冒頭,一冒頭就要搞出大事,讓人很難不懷疑。剛走出宮門,凱音布突然想起胤祜當(dāng)年稱病之事,只知道他病了,連他生了什么病都不知道。 現(xiàn)在想想就假得很!! …… 欽天監(jiān)推算吉日需要時間,龍袍可以先趕制,宮里先忙了起來。最忙的是禮部,大清開國以來還沒有禪位的先例,太子的登基大典他們要一再商量,最后還要康熙過目。 過了兩天,欽天監(jiān)才推算出吉日,就在兩個月后。 兩個月內(nèi)要籌備好太子的登基大典,胤祜也跟著忙進忙出,遠在福建的大阿哥被康熙一道圣旨召了回來。 康熙禪位,太子登基,大阿哥還狠狠地松了口氣。 塵埃落定,他也能喘口氣了。 時間過很快,就到了胤礽的登基大典。 禮部擬的年號根本沒用上,他的年號是康熙給他立的。 ——景和。 前一個字是康熙對胤礽和大清的期許,后一個字則是勸誡,希望他將“和”字放在心上,別只有殺戮。 景和帝順利登基,尊康熙為太上皇,皇后被尊為太上皇后,原本的太后就成了太皇太后,宮妃們也升了個輩分。 登基后,景和帝又陷入了一段忙碌。 長輩都封了,就連到一群兄弟了,從大阿哥到九阿哥胤禩,都封了郡王,胤禟他們?nèi)齻€小的封了貝勒。 胤祜已經(jīng)封無可封,就只有食雙俸了,又得了個免跪特權(quán)。 康熙都看在眼里,登基后依然善待,是他養(yǎng)出來的兒子。 該封賞的都封賞了,其他兄弟也識趣,除了胤祜去了莊子上,其他人結(jié)伴去乾清宮求見,主動提起改名。 禮部擬了幾個字。 一群兄弟商量過后,選了個“允”字。 這不,才一起到了景和帝面前。 景和帝盯著一群兄弟看了許久,最后搖頭否定了。 其他兄弟不用改名,依然是個“胤”,出乎意料的是景和帝改了自己的名字,從胤礽改為了承礽。 一群兄弟感動得不要不要的。 康熙也以為景和帝是體恤兄弟,所以寧可自己改名,對景和帝他就更放心了,養(yǎng)老的日子也不插手朝堂上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