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兵臨城下
書迷正在閱讀:地球文化宣傳局、恒親王[清穿]、渣了師尊后我重生了、[綜漫]我在綜漫開馬甲、透視兵王、王者榮耀:親愛的,給我留個藍(lán)、魔界臥底手冊、萬人迷海王翻車了嗎、九爺,寵妻請節(jié)制!、圣帝訣
號角聲嗚咽,沉重的腳步聲,呼喊聲,甲片碰撞聲音響成一片,營帳里一片匆忙。 “李總旗,李總旗?!?/br> 宋仲基看四下無人,提起袍角,匆忙地跑到李閻身邊。 李閻一干人此刻正在換甲準(zhǔn)備出發(fā),看見他來,不由得一笑。 “這不是宋通譯么,你不在朝鮮軍帳中跑到我這干什么來了?誒,天雄,我靴子你看見沒有?” “你聽我說?!?/br> 他抓起水瓢舀了一口涼水,亦步亦趨地跟在在營帳中找尋軍靴的李閻后面,說道。 “你寫了誰?” “什么寫了誰?”李閻沒聽明白。 “你怎么會不知道?你殺掉的小早川正和是豐臣五老之一的毛利元最疼愛的孫子,戰(zhàn)功捷報(bào)現(xiàn)在就壓在李提督的書案上,保舉你的文書都快到了義州啊?!?/br> 李閻一頓,“戰(zhàn)功還沒發(fā)回去,怎么就先保舉我……哦?!?/br> 他心思也快,自然明白了過來。 小早川正和算是大明入朝以來的開門紅,若是平壤之戰(zhàn)爆發(fā),或許算不上什么,放到眼下這個節(jié)口,卻是奇貨可居。這樣的功勞,不會讓自己一個人拿下。 若是先報(bào)軍功后提拔,這份功勞旁人自然一絲都分潤不走,若是先提拔,后報(bào)戰(zhàn)功,那就是提拔李閻的人慧眼識英才,才剛剛提拔的人才,就能建立功勛。與之對比,李閻豁出命去賺來的功勛,自然就暗淡許多。 在宋通譯看來,這提拔的書諜上的署名當(dāng)然要李閻自己去寫,是寫自己的老上司祖承訓(xùn),還是別人什么的。 可李閻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天朝人,他自然明白。這種彎彎繞繞,哪有自己這個做下屬的說話的份?上峰最后知會一聲,已經(jīng)給自己天大的面子。 李閻倒也沒有憤懣的感覺,左右是大局已定的結(jié)果,倒不如想想自己能從中撈到些什么好處實(shí)際一些。 “這件事情沒有定論,你來就是跟我說這些的?” 他態(tài)度放得和藹了很多。 “你聽著?!彼瓮ㄗg臉色肅穆:“明日大軍攻打平壤,傍晚之前,提督大人會在三軍之前升你做九品巡檢,要你挑選部隊(duì)跟隨,你記住,一個是薊鎮(zhèn)都司吳唯忠五千南鎮(zhèn)兵,二個是宣府游擊章接麾下一千五百戚家軍,你從這二者選擇一支入職,必建奇功。” 李閻身子一頓,雙眼銳利。 “你怎么知道的?” “今天清早,議政大人(朝鮮大臣柳成龍)和你們明軍提督商議攻打平壤之事,我也在席間?!?/br> “呵?!崩铋愅采弦蛔?。“那你為什么告訴我?” 宋通譯有些惱怒。 “我可是冒著掉腦袋的風(fēng)險(xiǎn)跟你說這些。” “所以你想要什么?”李閻也皺緊眉頭,“你回了朝鮮國的官府,何必再跟我們這些丘八糾纏,大戰(zhàn)在即,我沒工夫跟你打馬虎眼,你想讓我做什么,不妨干脆點(diǎn)?!?/br> “你,你!” 宋通譯為之氣結(jié),嗓子一啞。 “我念想你我出生入死一場,甘冒奇險(xiǎn)來告訴你這些,也罷,就當(dāng)我豬油蒙了心竅,白來這一場?!?/br> 說著,他揮了揮衣袖,作勢要走。 李閻目光閃爍了一會兒,還是拉住了他,笑著拱了拱手。 “我是個粗人,不會說話,宋兄弟不要見怪。今日這一場,我李某人銘記于心,他日有用得上我的,兄弟你盡管開口?!?/br> 宋通譯憤憤不已,李閻三言兩語間送走了他,這才暗自思量起來。 “九品巡檢?薊鎮(zhèn)都司?宣府游擊?” …… 酒盞落在地上,猩紅的酒液和墨綠色的碎片碎了一地。 小西行長立與高樓之上,身穿錦衣,腰間別兩只短銃,手指捏著一張信筏,雙目赤紅。 這張信紙是午時從城門外面用鳴鏑射進(jìn)來的,上面墨跡方正,又殺氣騰騰。 “提兵星夜到江干,為說三韓國未安。 明主日懸旌節(jié)壯,豪杰夜釋杯酒歡。 春來殺氣心猶壯,此來妖氛骨未寒。 談笑感言非勝算,夢中常憶跨征鞍!” 小西行長讀罷久久不語,遠(yuǎn)處的城門樓箭垛后面,能聽到倭人把守聲嘶力竭的吶喊。 明軍,到了。 申時未過,平壤城前,大明中軍前鋒人馬飛馳而過,普通門,密臺門,長慶門,七星門,正陽門,含氈門……在倭人的人長弓火銃之下,分騎列隊(duì),每過一城門,必留下一個千人方隊(duì),隨后大軍壓上。 漫天大雪飄飛,北風(fēng)呼嘯狂舞,悠揚(yáng)而沉悶的號角聲中,馬蹄聲,腳步聲,車輪聲音如同濃厚烏云下滾滾悶雷逼近。 明國軍兩萬,朝鮮軍隊(duì)三千,將平壤城池為了一個水泄不通! 沈鶴言立于陣前,距離對方弓箭射程不足十步,身后戰(zhàn)馬暴躁嘶鳴,刀山槍林聳立。身前碩大的鐵槊充滿了視覺壓迫感。 …… 三軍陣前,李如松整盔貫甲,雙目湛然若神。 李閻身穿鎖子甲胄,在眾人之中毫不起眼,他默默聽著李如松調(diào)兵遣將,揮斥方遒之間,一個名字蹦進(jìn)了他的耳朵。 “原承武衛(wèi)總旗李閻何在?” 眾人的目光齊刷刷地往在他的身上。 李閻絲毫不顯慌亂,魚躍而出,單膝點(diǎn)地。 ”末將在。” “你歸營殺賊有功,我準(zhǔn)備上報(bào)朝廷,許你隆安府巡檢之職,戰(zhàn)時歸入右軍,手下領(lǐng)二十人,你想入哪一部分,不妨說出來?!?/br> 李閻起身,卻一躬到地。 “為國殺敵盡是錚錚好漢,獨(dú)不敢臧否挑剔,唯獨(dú)巡檢一職,末將有話要說。” 他這話一出,讓所有人都大為不滿,覺得李閻有些貪心不足,易羽本來手持青瓷茶盅,啪地一聲,蓋碗砸在茶盅上,他若無其事甩了甩手腕,沒有說話。 “你有什么話,說吧?!?/br> 李如松面沉似水。 “歸營殺賊,是我與手下一班兄弟共為。我當(dāng)初帶他們歸營的時候做過保證,保他們?nèi)巳艘粋€旗官,如今我加官進(jìn)爵,可幾位弟兄卻寸位未盡,閻不敢領(lǐng)此職?!?/br> “那你這話的意思是?” 李如松一開始覺得李閻是嫌官職小??纱丝炭瓷先?,又不太像。 “末將愿意用這個九品的巡檢,換我手下兄弟五人,人人一個旗官?!?/br> 在座諸位嗡地一聲響作一團(tuán)。 “你可知道,旗官可是不入品的,只是白身,說沒也就沒了,何況你自己出生入死,就這么把功勞拱手讓了出去?!?/br> “若非如此,末將對不住一路上死去的三位弟兄?!?/br> 李閻語氣堅(jiān)決。 副將楊元微微頷首,不乏欣賞地感嘆:“是條漢子?!?/br> 李如松倒覺得有些頭疼,李閻的要求合乎情理大義,自己不好拒絕,旁人看上去,他放棄了官身,也是吃足了虧的。 可是五名旗官,即使都如果都是滿編的五十人的總旗,那就是二百五十人,即使是二三十人的小旗,也有足足一百多人的份額! 在座的眾位將軍,顯貴一些的,是一地的副總兵,手下人一千到數(shù)千不等,差一些的也是五六品的武將,手下步兵騎兵。少則四五百,多則七八百。 就算只是暫時的,李閻這一句話,也讓自己送出去小半個六品將軍的兵員。 正猶豫間,宋應(yīng)昌卻開口說道: “一個總旗有如此忠肝義膽,實(shí)在難得,提督大人,我覺得不妨就答應(yīng)了他。” 李如松一看連經(jīng)略大臣宋應(yīng)昌也幫他一嘴,索性就大方一些,撥給李閻兩名總旗,三名小旗的份額,共一百六十人,加上李閻自己的總旗職備,他眼下能調(diào)遣的,就是足足二百一十人。 正九品的巡檢手下能有多少人? 三十人頂天,還不如自己原來的總旗官,龍虎氣?遲早會有,從九品的海馬也不好看不是? “薊鎮(zhèn)都司吳唯忠何在?“ 李如松開口。 “末將在。” 一將官越眾而出。 “平壤城高墻厚,與北面牡丹峰遙相呼應(yīng),欲破平壤,必下牡丹峰,明日拂曉攻城之際,你領(lǐng)五千步兵攻打牡丹峰。” “末將領(lǐng)命?!?/br> 李如松說罷轉(zhuǎn)頭:“宣府游擊章接何在?” “你領(lǐng)一千五百浙軍,換上朝鮮民服,至西南城門與朝軍部李溢部匯合,倭人瞧不上朝軍戰(zhàn)力,必然輕視,明日攻城之時,你隨朝軍掩殺至平壤城門之下,屆時再亮出明軍旗幟,殺他一個措手不及?!?/br> “末將領(lǐng)命。” “中軍楊元,右軍沈鶴言領(lǐng)兵五千人攻七星門,佩大將軍炮二十門,虎樽炮五十門,左軍李如柏,參將李芳春領(lǐng)兵五千人攻打普通門。領(lǐng)大將軍炮十門,虎樽炮三十門,我親率大部隊(duì)神機(jī)營鳥銃隊(duì)壓陣。“ ”鶴言?!袄钊缢捎值溃蔽伊舷胄∥餍虚L今夜襲營,你領(lǐng)左軍大營八百火弓手埋伏,叫他又來無回?!?/br> “末將領(lǐng)命?!?/br> 沈鶴言咧嘴一笑。 李如松瞥向李閻。“今晚,你也隨鶴言一齊去?!?/br> 李閻把頭深深埋下。 “末將領(lǐng)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