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書迷正在閱讀:帝國最強Omega失憶了、我是你的向?qū)?/a>、重生支配者、似是笙歌唱盡、rou文短篇合集(H)、原來我才是霸總白月光、時鐘游戲、逃婚后我成了養(yǎng)殖大師、神戒問仙、日娛小說家
話音降落,蕭白石猛地放開應(yīng)長風,不可思議地轉(zhuǎn)過身: “爹???你怎么在這兒?” 作者有話說: 先把書的伏筆寫了所以下一章再給應(yīng)長風洗白(?) 第39章 眾矢之的 蕭鶴炎突然出現(xiàn),著實讓蕭白石險些一蹦三尺高。 先被柏郎出事的消息震驚,接著又牽扯到應(yīng)長風可能是兇手,好不容易選擇相信自己,情緒剛剛才從激烈的自我斗爭中平息,又突然被蕭鶴炎嚇得魂飛魄散了。 而且他與應(yīng)長風姿勢別扭曖昧,攜著手,四目相對時又有綿綿情意。應(yīng)長風吻了他一下,好似卸下心防終于打算和他坦誠。 任誰來看都是互訴衷腸的前兆,但也是任誰來看,都不似普通“續(xù)弦”和“繼子”的正常相處。 蕭白石心跳如擂,頓時連站也不會站,目睹蕭鶴炎從一團煙霧中走了出來。 父親他看見了多少? 蕭白石心虛,憋出那句話后便沒了聲音。 相比他的緊張、不知如何組織語言,應(yīng)長風卻淡定得多。 一身青衫的俊美劍修毫無偷情被抓的自覺,抽手后緩慢折起過長的衣袖,輕輕巧巧地抬眸同蕭鶴炎打了個招呼:“聽不下去了?” “哎?”蕭白石意識到不對勁,問應(yīng)長風道,“你知道父親在?” “那是因為——” “稍后再說這件事?!笔掹Q炎打斷應(yīng)長風,對蕭白石道,“他方才說的事都是真的,柏郎死了,殺他的那把劍來得蹊蹺,留下痕跡怎么看都像遠山黛……人我已經(jīng)帶回翠微山了,這時是來尋你們的,走。” 蕭白石:“父親,去哪兒?” 蕭鶴炎抓住應(yīng)長風后心,簡短留下“空山朝暮”四字后一揮衣袖,御風而起,帶著人朝向那座仙境而去。 蕭白石不敢怠慢,意識到木劍已經(jīng)不在身側(cè)后他記得之前感覺,連忙折了一根手指粗的樹枝,借力而上。 靈力維系著平衡,他默念三遍運氣的口訣,這就追上蕭鶴炎。 一路追至空山朝暮巔峰處,“閑云居”早沒了平常悠然自得的氣質(zhì),辛夷花幻境全部被擊碎了。因為煙霧繚繞,更顯得冷情而詭異。 來此的人不多,為首是執(zhí)劍而立的謝雨霖,面色陰郁,眼角隱有淚痕。 其他各個師兄師姐們大都為與柏郎同時拜入翠微山,感情深厚。其中桐桐哭得最厲害,不停地擦臉也擦不盡斷線似的淚珠,見蕭鶴炎來了,不敢再表露悲傷背過了身。 蕭白石甫一落地,本能地尋找應(yīng)長風。 他顧不得別人會說什么“不合適”了,柏郎死得蹊蹺,這種境遇里他生怕應(yīng)長風會成為眾矢之的,幾步過去抓住了對方衣袖。 應(yīng)長風回頭看他一眼,拍了拍他的手背,用唇形道:“沒事?!?/br> 莫名被這兩個字無聲地撫慰,蕭白石點點頭,緊張地跟著蕭鶴炎往前走。人群如分海般讓出一條通道,待看清盡頭放著的東西,蕭白石捂住了嘴。 中間橫著一口薄棺,四面貼滿用處不明的符咒。 棺蓋敞開,柏郎被無形的咒術(shù)托起,像枕在一片木板上那樣睡著。他神態(tài)定格得猙獰,是個驚恐萬分且意想不到的模樣,眼珠渾濁已然失焦,手指微微蜷縮像要抓什么,全身上下無一處是完整的,統(tǒng)統(tǒng)被劍痕切割得面目全非。 曾經(jīng)勾肩搭背的師兄死得苦狀萬分,蕭白石不忍多看,正欲躲開時從身后被誰的手遮住眼睛。 “別怕。”應(yīng)長風的聲音低沉入耳,“只是個咒術(shù),利于還原現(xiàn)場而已。你的師兄……氣息不在,恐怕魂魄已入了輪回,不再受苦了。” “我知道?!笔挵资韲荡蝾潯?/br> 應(yīng)長風沒說話,另只手不動聲色地勾住了他的腰,把蕭白石拉得離自己近一些。溫熱軀體貼上來,伴隨他平穩(wěn)的呼吸與親昵動作,蕭白石哽咽尚在,鼻尖與眼睛都酸脹得一塌糊涂,卻平白無故覺得好多了。 黑暗里,他聽見蕭鶴炎的聲音。 “事情你們都聽雨霖說了,最先發(fā)現(xiàn)的人是牧禾。” 一個青年應(yīng)聲而出,容長臉,不顯山不露水的長相,沒有任何記憶點,一轉(zhuǎn)臉說不定就忘了。他穿灰衣,是所有翠微山弟子中最普通的打扮,腰后別著兩柄短刀,此時沉著臉,看不出悲傷和任何憤怒。 蕭白石讓應(yīng)長風放開遮著自己的手,但沒有離開他的擁抱,側(cè)臉對應(yīng)長風解釋:“牧禾師兄和柏郎師兄向來一同出入,下山也基本都是搭檔。他天生沒什么表情,但這事……恐怕也極傷心了。” 應(yīng)長風“唔”了聲,道:“他的修為倒是高過柏郎?!?/br> 蕭白石說了句“是”就沒了下文。 場中,牧禾不去看柏郎慘烈的尸體,垂眸說話時嗓音嘶啞,又平又木道: “十日前,柏郎接到傳訊,天地盟東南處的一小撮人為了救回岳辟川的弟子打算上翠微山,他以為這事蹊蹺,剛好也到了回山的時間便決定借此機會回稟師尊。 “我們本是同行,半路上柏郎要分開行動。他一向敏銳,那日卻是我的疏忽,也誤判了天地盟的實力,心道那些走狗不過爾爾,以為他應(yīng)對得來。 “我們原定在臨安再次碰頭,但等了一天一夜沒等來他。我覺得不對勁,往他本該走的那條路去查探,就在距臨安不到五里的荒草地見到了他,被裝在這口棺材之中,周遭都是封印和符咒,故而凡人無法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