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論送禮的學問
翌日,天還未亮,鄭忽便已經(jīng)醒了,躺在榻上想著回新鄭的事。 若是平常回去,他大可不必如此憂心,輕車簡從過去就得了。 但是,這次卻不一樣,自家老爹得天子所賜彤弓,這樣的大喜事,不準備一份豐厚的賀禮,這讓朝野怎么看他這個世子! 故此,鄭忽也沒有辦法。 說起來,別看他是個世子,他還是真窮,平常倒沒覺得什么,關(guān)鍵的時候就顯的有些尷尬了。 比如這次,他還真不知道該拿什么當賀禮。 禮輕了吧,顯得心不誠,君父得彤弓這樣舉國歡慶的事,拿一堆不值錢的東西,這不明擺著沒有用心準備,讓人笑話嗎? 禮重了吧,他倒是想拿,問題是真沒有,奇珍異寶,長葛的府庫內(nèi)真是一件沒有。 這也很好理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效之,楚王愛細腰,宮中多餓死。 自鄭忽在長葛施政以來,從來沒有搞過敲骨吸髓的事,反而不斷的讓利于民。 如此作法,下面的人自然不會不長眼的到處搜掘奇珍,從而惡了鄭忽! 倒是還有千金左右的財帛,不過,這個還得用來維持長葛的運轉(zhuǎn)或者用來應(yīng)急。 再說了,他老爹不缺他那點錢! 所以,鄭忽犯難了 加之,時間又短,已經(jīng)到了火燒眉毛的地步,準備什么東西才能讓他老爹不至于覺得鄭忽并沒有不把他當回事,這才是鄭忽當前最需要考慮的。 “瓷器?”鄭忽有些猶豫。 這東西,不知道的人以為是個寶貝,但是他老爹可是知道底細的。 “這樣做會不會讓人感覺有些敷衍?”鄭忽心說。 猶豫了片刻,鄭忽咬咬牙便下定了決心“就瓷器了!” “反正別人也不知道底細,給自家老爹送禮,面子上的東西一定要有,就拿瓷器來充充場面了!”鄭忽心想。 “況且,若是送太過貴重的東西,自己老爹可能嘴上不說,面上也會很高興,但是心里” 鄭忽可太了解自家老爹的脾氣了,旁的不說,就從他在新鄭時平常的飯食中就能瞧的出來,他老爹就不是一貪圖享樂的主。 既然瓷器能讓他老爹在朝臣中面上有光,而且耗費又少,這樣的好事鄭忽豈能錯過! 當然了,面子是有了,關(guān)鍵還得有里子,不然,怎么體現(xiàn)他的一片孝心。 他老爹又不是不知道瓷器是怎么制成的,不送點能代表心意的東西,難保他老爹不是面上開心,心里不快! 所以,這個里子必須要有,而且還得能哄的他老爹開心。 “送什么好呢?”鄭忽有些拿不定主意。 “漆器?紗衣?”鄭忽想到了工坊中的新產(chǎn)品。 “對了,兵器!” 鄭忽心中一動,前段時間他不是忽悠自家老爹北進收復(fù)蘇子國的土地嗎? 算算時間,等這次吿廟之后就差不多該用兵了。 若是此時,他送上一份攻城大禮包,像什么云梯,投石機之類的兵器,肯定會讓他老爹高興不已。 瞌睡了就給送枕頭,這種saocao作,別管擱在誰身上,肯定都是高興不已。 說作就作,正欲起身,身旁的燕已經(jīng)被鄭忽動作驚醒。 “公子,還是妾來服侍您穿衣吧!” 鄭忽沒有推脫,在美人的服侍下穿好裘衣,束冠綰發(fā),整理妥當之后,燕又將外室漆案旁的火盆點燃,鄭忽這才伏坐在案前,開始畫云梯和投石車的圖案結(jié)構(gòu)。 云梯倒是沒什么技術(shù)含量,至多在下面加上輪子,使之能夠移動,這種加輪子的云梯稱為云梯車。 據(jù)說為魯班所創(chuàng)。 至于投石車,這個則有些尷尬,因為鄭忽只懂得最原始的投石車的制作方法,就是所謂的人力拋石機。 它是運用杠桿原理,多人一同拉下杠桿的一邊拋射另一邊的石彈。 更高級的彈力拋石機,即所謂的床弩,弩炮,鄭忽只是見過,具體的原理、制作方法和結(jié)構(gòu)圖,他真是不太清楚。 不過,原始點就原始點吧,總歸比沒有強。 有了這東西,鄭國在攻打蘇子國十二邑的時候絕對是如虎添翼,能減少不少傷亡,這就足夠了。 時間不長,鄭忽已經(jīng)將結(jié)構(gòu)圖給畫了出來,此時,天也已經(jīng)大亮。 命人將結(jié)構(gòu)圖送往鄧方那里,讓正在建造宅院的木工就地取材,以最快的速度做好之后,鄭忽這才舒緩了一下緊張的心情。 實在是時間緊,任務(wù)重啊,送個賀禮,感覺比打一仗還要耗費心力。 “只此兩個物什,還是有些單薄??!” “該再搞個什么東西呢?”鄭忽心里嘀咕著。 “還有什么能拿出手的東西嗎?”鄭忽在腦子里濾了一遍。 “愁??!” 搓了搓手,看著火盆里依舊燒的很旺的火光,鄭忽陷入了沉思。 “不如送本書吧!” 前世,作為一名寫手,鄭忽絕對算的上是一個愛書之人,不然,他也不可能將后世的那么多書給復(fù)寫下來。 “就送本書!”鄭忽瞬間就作出了決定。 畢竟此時可不是后世知識的時代,知識貧乏的年代,一部好書千金難求。 送書無疑是個極為明智的決定! 或許對別人來說,書是個稀缺物,但是對鄭忽來說,稀松平常而已! 別的不說,就他書房里就陳列著不少中國古代各家的思想論著。 所以,對鄭忽來說,書還真不稀奇! 但,這也只是鄭忽這么想而已,在別人看來,這無疑是份大禮。 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除了鄭忽,估計整個朝中不會有一人會拿自家的書簡當作賀禮。 拍馬屁也沒這么拍的! 換句話說,鄭忽送書的這個舉動絕對是獨一份。 “就送五千言的道德經(jīng)罷!” 下定了決心,鄭忽便不再猶豫,急忙趕往書房,從書架上取出兩大部書簡,一部是道經(jīng),一部德經(jīng),裝入書簡袋中。 至此,鄭忽終于將賀禮準備齊全。 對于前世一個從來沒給上級送過禮的小白來說,挑選禮物這個事真是難為了鄭忽。 還好,別管怎樣,總算是將賀禮給湊齊了! 接下來,準備啟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