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如周朝正(3)
臨近傍晚,鄭忽一行終究還是沒能抵達(dá)洛邑。 只得如鄭莊公所的那樣在鄔邑略作修整。 鄔邑原是鄶國土地,鄶國,妘姓,祝融之后,與楚同源。 據(jù)《史記楚世家》載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高陽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為帝嚳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亂,帝嚳使重黎誅之而不盡。帝乃以庚寅日誅重黎,而以其弟吳回為重黎后,復(fù)居火正,為祝融。 吳回生陸終。陸終生子六人,坼剖而產(chǎn)焉。其長一曰昆吾;二曰參胡;三曰彭祖;四曰會人;五曰曹姓;六曰季連,羋姓,楚其后也。 而陸終第四子會人之后于殷商之際,得列為諸侯,被封于鄶。 周滅商,承認(rèn)其妘姓統(tǒng)治,重新冊命之后再封于鄶,為鄶侯。 幽王被殺驪山下,攜王之亂及王室東遷,鄭、晉、衛(wèi)三國出力甚多。 于是,衛(wèi)國晉爵為公,晉文侯得代天子征伐之權(quán),周平王允其在汾河流域擴張晉國領(lǐng)土。 至于鄭國,周平王不但默許了其寰外諸侯的身份,而且還對鄭武公吞并虢、鄶二國及鄭國周邊土地的行為視而不見。 鄭武公因此滅鄶國,鄔邑由是入鄭。 后來,也就是兩年前,周桓王以溫、原、絺、樊、隰郕、欑茅、向、盟、州、陘、隤、懷十二邑?fù)Q鄭國的鄔、劉、功蒍、邗四邑。 鄔邑這才為周所有。 鄭忽一行甫一至鄔,天子派到鄔邑治理地方的鄔邑大夫就已在城門處等候。 鄭莊公雖與周王關(guān)系不睦,但他身為王左卿士,加之鄭國又是此時的強國,鄔邑大夫自然不敢怠慢。 當(dāng)鄔邑大夫聽到鄭國使者通報鄭莊公一行今晚將在鄔邑落腳時,他將手頭的一些公事草草處理之后,便至城門處等待鄭莊公一行。 風(fēng)急天寒,將近一刻鐘的等候,雖身穿著裘衣,但是他的臉卻有些僵硬麻木了。 鄭莊公一行的到來,讓他有些喜出望外,終于再也不用忍受這個鬼天氣的折磨了! “臣鄔邑大夫尹叔見過鄭伯!” 車馬停穩(wěn)后,鄭莊公方從車上下來,正朝其走去,這位鄔邑大夫便不慌不忙的道。 “卻是勞煩尹大夫在此等候了!” 鄭莊公回禮。 “不敢,鄭伯入都朝正,途徑鄔邑,臣自當(dāng)做好接待之事!” 鄭忽跟在鄭莊公身后看著二人寒暄。 “寡人為尹大夫介紹,此乃寡人之世子,忽!” 鄭莊公微微側(cè)身,看著鄭忽道。 “見過世子!” “尹大夫客氣了!” 鄭忽也與尹叔相互見禮。 之后,尹叔便引著鄭莊公和鄭忽前往鄔邑的城守府邸。 至于隨行士卒,也自有安排。 待至其府邸正廳,鄭莊公居上首,鄭忽和尹叔則分居下首左右。 兩方敘話未久,便已有饗食入案。 這也是鄔邑大夫早已安排好的。 當(dāng)然,欣賞一首《鹿鳴》也是免不的。 畢竟在這個時期,貴族之間,有宴必有歌。 歌不單是為了讓人欣賞的,還有別尊卑、助教化的作用。 像在傳中的五帝時期,帝舜以夔為典樂,教稚子,直而溫,寬而栗,剛而毋虐,簡而毋傲。 就已經(jīng)開始用樂來教化人們。 到孔子刪訂《詩經(jīng)》,《詩經(jīng)》成為儒家的五經(jīng)之一,被后世的儒者拿來當(dāng)成教化的工具。 鄭忽看著隨著節(jié)拍而低聲跟著吟唱的尹叔,心中突然萌發(fā)了一個念頭。 “莫非這位尹叔是尹吉甫之后?” 也不怪鄭忽這么想,此人能在鄔邑入周之后擔(dān)任鄔邑大夫,這代表周桓王對他還是相當(dāng)信任的。 鄔邑可是入洛的要道之一,等閑是不可能被派到此處宰一地之政的。 而且其以尹為氏,最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的就是周宣王時期的重臣尹吉甫。 加之尹國本就是畿內(nèi)封國,后隨平王東遷至此,被封于尹邑,歷史上尹氏在未被滅之前一直活躍在成周王室的朝廷中。 比如尹氏參與過曲沃伐翼,策命晉文公,討伐鄭國等等一些事情。 只不過后來敗在與劉、單二公的爭權(quán)中。 而且看他那沉浸在歌聲中的模樣,鄭忽覺得可能性就更大了! 因為《詩經(jīng)》就是尹吉甫編篡的,后世人們稱尹吉甫為中華詩祖! 家學(xué)源淵…… 鄭忽和尹叔又一輪的相互敬酒結(jié)束,鄭忽沒忍住心中的好奇,問了一句。 “尹大夫可是先宣王中興名臣、太師,連先宣王都親命大臣作詩頌曰‘文武吉甫,天下為憲’的那位先太師之后?” 尹叔聞言一愣,隨即笑道“然也!” 鄭忽聽到尹叔肯定的回答,起身朝尹叔拱手作揖,道“忽素來仰慕先太師薄伐獫狁,城彼朔方,挽諸夏于將危,解王室于倒懸的赫赫之功,今日竟能得見先太師之后,可謂榮幸之至!” 好話誰都愛聽,尤其是像鄭忽這種不斷地夸贊別人祖先的功績的好話。 尹叔起身回禮,笑道“世子謬贊了!” “先祖雖有夾輔王室之功,然鄭亦不落其后也,先司徒桓公受王命治理周民,周民以和,至今亦有周民追慕先司徒之德!” “至于先王卿士武公,王室及我周民東遷皆仰賴其力,匡佐天子,討伐不臣,先武公之功不可謂不大矣!” 這就有點相互吹捧的意味了。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尹叔總不能謙虛的對鄭忽,我家先祖哪有你的那么厲害之類的話吧? 鄭忽也知道尹叔的話只是客氣客氣。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就他這一家子行的那點破事,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 確實,尹叔的也不假,但這都是撿好的的。 至于他這一家子和周王室的那點齷齪,人家總不能拿到臺面上吧! 先不還不至于這樣干,就以而今的地位來論,他一個畿內(nèi)封國的采邑主,還不是第一順位繼承人,完沒必要得罪鄭國這個中原強國。 再,鄭國和王室之間的斗爭是屬于兩尊大神之間的斗法,他們這些鬼完沒必要摻和進入! “尹大夫客氣了!” …… 家里的網(wǎng)速太差,找資料花了好長時間,我得先睡會,下一更會很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