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鄭忽謀蔡
蔡、鄭兩國的首日會見在相互擠兌中度過,并無實質(zhì)性的進展。 鄭莊公陰沉著臉回到駐地,在營帳中當著鄭忽等人的面,一劍將火盆砍翻,大罵道“豎子不足與謀,真氣煞我也!” 鄭忽從來沒見過自家老爹發(fā)這么大的脾氣,在鄭忽眼中自家老爹向來心思深沉,喜怒不形于色,看來今次是動真怒了,不然不會這樣失態(tài)。 這并不難理解,鄭莊公對于楚國的日益崛起,感到深深的不安,故此,迫切的希望能夠團結(jié)中原諸國來共同應對威脅,而蔡侯的對此事的態(tài)度讓他明白,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他一樣有遠見。 鄭忽命外面值守的士卒將火盆端走,長身一拜,對鄭莊公道“父君息怒,何必為那蔡侯小兒氣壞了身子!” 高渠彌、甫假也跟隨著鄭忽附和道“世子所言極是,請君上暫息雷霆之怒!” 鄭莊公聞言,這才開始平靜下來,收起怒容,他也感到剛才確實是失態(tài)了。 沉默了好一會,將心中的怒氣壓下,腦子也恢復了清明,無奈的嘆了口氣,鄭莊公開口道“寡人觀蔡侯此來,非為議楚之事,然楚強必凌中原,覆巢之下,豈有完卵,寡人實恐,彼時中原再無我立錐地啊!” 高渠彌聽完鄭莊公的話,直接向前一步,率先開口道“君上,那蔡侯小兒實在無禮至極,不若因之以伐蔡,奪其地,取其民,彼時,鄭強,又何懼那些南蠻鴃(jue)舌之人!” 甫假等高渠彌說完,也隨聲附和道“君上,高渠彌大夫所言極是!” 鄭莊公心中有些猶豫不定,再怎么說蔡國也是宋國的小弟,打狗還要看主人呢,鄭國雖然不懼宋國,但是,公子馮剛由鄭入宋繼位,兩國關系正在往和平的方向發(fā)展,現(xiàn)在攻打蔡國,公子馮定會以為鄭國欺他剛繼位,立足未穩(wěn),到時,兩國好不容易建立的和平局面就會被徹底打在持續(xù)的戰(zhàn)爭之中,一旦到了那個時候,鄭國該如何發(fā)展? 況且,先不說鄭國是否有滅掉蔡國的實力,若是真的將蔡國滅掉,中原諸國必會更加忌憚鄭國,再由宋國牽個頭,聯(lián)合其他國家,組成伐鄭聯(lián)軍,到時,鄭國就真的永無寧日了。 這樣的事情又不是沒發(fā)生過,故此,鄭莊公沒猶豫多久就把高渠彌的建議給排除掉了,這樣做的風險太大了,鄭國暫時還擔不起這個風險。 于是,鄭莊公將目光轉(zhuǎn)向鄭忽,想看看鄭忽是否有好的建議。 與此同時,高渠彌和甫假也將目光轉(zhuǎn)向了鄭忽。 鄭忽見三人已將注意力轉(zhuǎn)到自己身上,壓力瞬時陡增,這不打吧,主辱尚且臣死,更何況兒子呢?這打吧,很明顯現(xiàn)在鄭國擔不起這個風險。 沉吟了一會,鄭忽最終還是在心里下了決定,打,必須要打。 若是自己不跟來也就罷了,既然來了,看自家老爹受辱這是哪門子道理,自三王治世,五帝定倫以來,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歪理邪說。 匹夫尚且不可欺,何況鄭忽這樣的貴胄,類似蔡侯這樣當著兒子的面諷刺挖苦父親,不單是無禮了,更是對為人子的極大侮辱。 鄭忽若不報此仇,就真的是不當人子了。 但是報仇也要講究方式方法,若是按照高渠彌的做法來,后患太太大了,付出與回報完全不成比例,這是鄭忽不愿意看到的。 “父君,二位大夫所言不無道理,兒以為定要讓蔡侯為其無禮付出代價,然兵戢之事,先謀而后動,廟算勝者得算多也!” 鄭忽說完,打量了一下三人的表情,見三人并無異色,于是,鄭忽對著鄭莊公作揖再拜,道“父君,此事交由兒處置如何?” 鄭莊公眼神中閃過一絲疑惑“哦,吾兒準備如何處置?” “明日一早,兒領甲士數(shù)百,陰伏于鄧邑東門,只待蔡侯一到,便率人將其拿下?!?/br> “荒唐之極!”鄭莊公一時還轉(zhuǎn)不過來彎,感覺鄭忽的提議比高渠彌的還不靠譜,畢竟禮法制度在這擺著呢,哪有在會或者盟的時候生擒一國國君的? 楚成王在盟會的時候生擒宋襄公那還得等六七十年后呢,再者說,楚國那是標準的滾刀rou國家,敢直接宣稱,我蠻夷也! 鄭國多少還是要點臉的,不過,以后可就說不準了…… “父君容兒將話說完”鄭忽并不氣餒,接著道。 鄭莊公黑著臉沒說話。 鄭忽見狀,將他的計劃和盤托出。 “兒明日執(zhí)蔡侯后,逼其割崗山以北歸鄭以作陪禮之用?!?/br> 說到這,高渠彌和甫假同時倒吸了一口涼氣。 “世子,那可是半個蔡國??!蔡侯能許嗎?”高渠彌未沉住氣,向鄭忽問道。 鄭莊公緊盯著鄭忽,感覺自己真是越來越看不透自家兒子了,這越說越離譜了。 鄭忽被鄭莊公盯的有點心慌,微微動了動身子,又接著道“大夫勿要著急,聽吾慢慢道來!” “若蔡侯不許,則挾之歸鄭,蔡久無君,國人必立新君,而我則遣使告新君,蔡侯欲予地使我送其歸國,爾若予我地,我為其殺蔡侯,不然,我將聯(lián)齊送蔡侯歸國,若新君再不許,則告蔡侯,新君欲予地使我殺爾,屆時,鄭,得地必矣!” “世子之計甚妙!”高渠彌眼光發(fā)亮,擊節(jié)嘆道。 而甫假卻有些眼神閃爍,暗嘆一聲后,亦隨著高渠彌稱贊道。 鄭莊公來回踱著步,似乎在思考這個計劃的可行性。 “吾兒此計雖好,然可曾考慮到宋、魯、衛(wèi)等國對此會作何反應?” 看來自家老爹對鄭國的國際名聲也并未放在心上,鄭忽心想。 “正要向父君稟報”鄭忽頗有些自信滿滿的意味。 “之所以請父君將此事交于兒手,便是因為此?!?/br> “蔡侯辱及父君,忠臣孝子豈能坐視不理,兒愿為天下忠臣孝子作一表率,父母之仇,不可與之共天!”鄭忽感覺自己真的是越來越不要臉了。 心里雖在自嘲,鄭忽嘴上卻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故兒以為宋、魯、衛(wèi)之君,皆明達之君也,必可體會兒之苦衷!” 鄭忽嘴上雖然說的是大義凜然,但是心里卻在想,該給這些國家多少瓷器作封口費用比較好呢? 給多了吧,就顯的廉價了,給的少了吧,又顯得誠意不夠,最后,鄭忽決定還是私底下找自家老爹商議一下吧! 而鄭莊公聽完鄭忽的計策,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