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野心勃勃申時行
雖然心里面對海瑞不忿,可是大家也沒人會去找海瑞的麻煩,一來聲名太盛,找海瑞的麻煩很容易被釘在恥辱柱上。 二來皇上對海瑞的態(tài)度,傻子都看得出來,何況是他們。 現(xiàn)在的問題也不是海瑞引起的,去和海瑞交涉,得不償失。大家全都看向了申時行,有些不明白,這個時候申時行把海瑞的奏折拿出來是何意思。 申時行見眾人都看向自己,將海瑞的奏折放到一邊,開口說道:“現(xiàn)在輿情洶洶,百官驚慌,恐現(xiàn)酷吏之禍,我等為內(nèi)閣大學士,此事不得不查?!?/br> 眾人臉上的神情頓時就怪異了起來,誰都知道怎么回事,您老還在這里唱什么高調(diào)。 還酷吏之禍,你去和陛下說,看看陛下怎么回答你。 申時行做足了架勢,這才開口說道:“百官之驚慌,驚慌在量刑過重,洪武年間大案頻發(fā),我等不能讓洪武舊事現(xiàn)于當朝?!?/br> 這話一出來,大家都嚇了一跳,申時行什么時候這么敢說了? 膽子這么大?瘋了嗎? 要知道申時行給大家的印象,基本上就是和稀泥的和事佬,對皇上恭謹有加,說白了就是沒底線的附和皇上,什么時候這么敢說話了。 洪武大案,那是身為臣子可以指摘的?你難道想說太祖皇帝做錯了事? 余有丁就差攔著申時行了,這話要是傳到皇上的耳朵里面,申時行被斥責一頓都是輕的。余有丁甚至都懷疑,申時行難道是急糊涂了? 申時行自己倒是不以為意,繼續(xù)說道:“陛下圣明燭照,嚴令各衙門遵守大明律,使得各衙門有法可依,不使政令不通,人情反復?!?/br> “然大明律經(jīng)行有年,是否真的合當下時宜,諸君可思否?” 眾人都是一愣,終于聽明白了申時行的意思,這是要對大明律開刀啊! 大明律制定的非常詳細,自然也不是一日之功,也曾有過幾次修訂,但是大多是補充和增加,從未改過。八十貫絞刑尚在,何論其他。 聽申時行這話的意思,這是要修改大明律的量刑?。?/br> 乍聽之下,似乎有些驚人,可是仔細想一想,似乎是另外一條捷徑啊! 現(xiàn)在官員害怕,是害怕朝廷查貪腐嗎?當然不是,朝廷哪年不查貪腐,哪時不查貪腐,這一次雖然有法紀司查貪腐,也查的確實挺厲害,但是以前也不是沒查過。 只不過這一次不同的是依照大明律量刑,這個就受不了了。 貪污八十貫絞刑,這誰受得了,所以此事的根子就在按照大明律量刑上??墒腔噬蠄猿忠源竺髀闪啃蹋瑸槌甲幽苷f什么? 難道反對以大明律量刑,那你置大明律于何地? 現(xiàn)在申時行的做法就簡單了,那就是修改大明律。 聽起來是挺簡單,可是事實上卻不那么簡單,文官經(jīng)常喊的口號就是遵祖制,以此制衡皇上的事情不在少數(shù)。大明律比起祖制可要嚴重多了,如果群臣倡議修改大明律,那以后就沒辦法喊什么遵祖制了。 雖然這些年很多祖制都被破開了,尤其是隆慶開關之后。 可是有這個名義和沒這個名義是不一樣的,有這個名義,想用的時候就能用,沒有這個名義,想用的時候可就沒了。 一旦倡議修改大明律,必然打出的口號就是“時移世易”,一旦喊出這個口號,那必然會滋生出很多新的問題,自己家的這位皇帝,可不是安于現(xiàn)狀的主。 事實上朱翊鈞要的就是修改大明律,要的就是打破束縛。 有這個束縛在,朱翊鈞無論要做什么,必然會有一大堆人反對,比如改商稅改戶籍等等。這些人會聚集在祖制的大旗之下,橫攔豎擋。 朱翊鈞要的就是打破這個藩籬,給自己要做的事情騰出空間。 不然祖制大旗一出,很多想要支持朱翊鈞大臣都不敢說話,唯恐壞了自己的名聲。打開這個藩籬之后,會使得很多見風使舵之輩,膽氣變得壯大起來。 有了這些人給自己搖旗吶喊,必然能夠使的自己有大量的人支持。 這件事情不能由上推下,不然阻力太大,需要由下推上,朱翊鈞借坡下驢,勉為其難,如此方為上策。法紀司成立之初,朱翊鈞已經(jīng)在布局謀劃今日之事了。 法紀司清查官場,以嚴苛的大明律倒逼文官,使他們倡議修訂大明律。 即便是無人倡議,朱翊鈞也會自己安排人倡議,借此來推動大明律的修訂。一旦以大明律大開殺戒,朱翊鈞相信必然是百官驚懼。 這個時候,貪腐之人,或者底子不干凈的文官,必然是如坐針氈。 修改大明律這條解決的辦法一旦被拋出來,必然被這些人視為救命稻草。至于其他的事情,已然顧不得那么多了,保命要緊。 在如此態(tài)勢之下,大明律必然會重新修訂。 朱翊鈞在派人大肆鼓吹時移世易,世上無萬世之法,或者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要是有利于自己改革的思想,全都可以拋出去。 借此推出新的思維,新的學說,以李贄開始鼓吹儒門心學,大贊公羊?qū)W派,玩一把大明的文藝復興,直追漢唐。 以此打下制度改革和思想改革的基礎,這是一個長久的大布局。 朱翊鈞親政五年來,一直在打破藩籬,各種離經(jīng)叛道的事情沒少做,這也是朱翊鈞為什么留下張居正所用大臣的原因。 這些人已經(jīng)被罵為離經(jīng)叛道了,在被罵一次也無所謂,破罐子破摔就是此理。 作為服侍朱翊鈞這么多年的內(nèi)閣首輔大學士,申時行雖然開始沒反應過來,可是沒用太久他就反應過來了,思考幾天之后,頓時覺得這是一次大機會。 曠世名臣,必有曠世之舉,自己如何才能有? 申時行一直沒找到機會,張居正在世之時,何等風光,自己為張居正之后的內(nèi)閣首輔大學士,必然被其光芒籠罩,如果沒有驚天動地之舉,如何成名? 自己已經(jīng)做到內(nèi)閣首輔大學士為位子上了,追求自然不同,名留青史才是自己想要的。 只不過申時行一直沒找到合適的突破口,這一次他找到了。皇上既然想做,自己為何不能為皇上前驅(qū),此舉不但能開先河以揚名,還能夠在陛下面前固寵,何樂不為? 至于名聲,申時行不太在意,何況此時如此應對,名聲會差? 百官一日三驚,自己拿出這樣的辦法,他們會不贊同?會不為自己揚名?他們不想要命了?對于自己來說,這只是一次動議,可是對他們來說,這是保命之法。 些許反對聲音,根本不必在意,自己又不是沒人幫忙鼓吹。 申時行相信,一旦此舉成行,自己必然名聲大震,既然如此,為何不能行險一搏?即便不成,也不過是一個倡議罷了,有何損之有? 可是一旦成了,上能結陛下歡心,下能揚名宇內(nèi),一箭雙雕。 話已經(jīng)說到這里了,申時行自然不畏懼在說透徹一點,索性直言道:“大明立過百余年,時移世易,很多事情已經(jīng)不合大明當下了?!?/br> “不言其他,單是官奉,大明開國之初,物產(chǎn)凋敝,民生艱苦,官員俸祿不但足以活命,而且是中產(chǎn)之資,可是放在當下呢?” “眼下物產(chǎn)豐饒,物價攀升,人口大增,官生皆苦。” “是以朝廷才有漲薪俸之舉,薪俸已然如此,何況關乎百姓存亡之律法?老夫準備向皇上建言,修整大明律,以合眼下?!?/br> 申時行如此表態(tài),倒是讓所有人都愣住了。 無論是以前做大學士,或者是當上首輔之后,申時行從來沒有如此旗幟鮮明的做什么。本就不是強勢閣老,突然來這么一下,倒是讓大家有些不適應了。 甚至大家都在想,這是受到陛下影響了嗎?怎么滿滿的都是陛下的做派? 只不過事關重大,又事出突然,一時間居然不知道怎么回話了。 申時行見兩人不開口,繼續(xù)說道:“眼下百官驚懼,輿情洶洶,咱們內(nèi)閣倍感壓力,如果不有所作為,如何對百官交代?” 聽到申時行如此說,兩人瞬間明悟。 大家都被申時行的言論給嚇到了,完全忘了初衷,大家今天為什么聚在這里議事,還不是為了安撫百官,內(nèi)閣不能不出聲?。?/br> 這么大的事情,內(nèi)閣不表態(tài)是不行的,那么申時行之言,是否可為內(nèi)閣之態(tài)度? 當然可以! 這一點沒人可以反駁,依照大明律行事,無人可以反駁,那就修改大明律。在這個時候,內(nèi)閣拿出這樣的建言,豈止是果敢有擔當。 不怕建言不合理,就怕沒建言,成與不成的,讓百官去吵也就是了,只要他們不攻擊內(nèi)閣就是好的。兩人在看向申時行的目光就不一樣了,百官似乎小覷了這位首輔大學士啊! 一直以來申時行給人的感覺和行事風格,基本上都是和善的,好說話的,可是現(xiàn)在看來,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我以為閣老之言乃老成謀國之言?!庇嘤卸∽鳛樯陼r行的鐵桿,內(nèi)閣次輔,這個時候自然他發(fā)言,他的發(fā)言也很簡單,全力支持申時行。 “修改大明律,上可為大明長治久安之策,下可為安撫百官輿情之策。在當下這種情況下,當為最合適之法,我支持閣老之言。” 聽到余有丁這么說,方逢時也知道自己沒話說,便也道:“那就按閣老之言行事吧!” 在京城輿情洶洶百官驚懼之時,內(nèi)閣突然異軍突起,為百官發(fā)聲了。 原本大家都沒怎么指望內(nèi)閣的幾位大學士,申時行什么德行大家都知道,和稀泥做和事佬還行,真的到用的時候,完全指望不上。 泥塑首輔的稱號大家都喊了多久了,你能指望的上他,大家都把他和劉棉花相提并論了??墒钦l都沒想到,這一次申時行居然發(fā)出了最強音。 內(nèi)閣首輔大學士申時行首倡,其余兩位大學士聯(lián)名,請奏陛下修訂大明律。 奏折一出來,瞬間就掀起了軒然大波,大家都沒想到內(nèi)閣居然會發(fā)此聲。沒有針對法紀司,也沒有針對量刑,而是直指大明律。 直言大明律已經(jīng)不合當下國情,需要從新修訂。 原本大家還震驚內(nèi)閣所為,可是很快大臣們就反應了過來,法紀司橫行無忌,百官一日三驚,還不是因為大明律所罰太重。 八十貫就絞刑,抄家充軍,如果沒了如此嚴重的刑法,大家也不用如此害怕了。 一旦重修大明律,那豈不是可以拿掉這條?并且可以按照對百官有利的方向修訂?這一招簡直神來之筆,如楊羚掛角無處可尋。 簡直高招! 于是不少人都開始上書請求重新修訂大明律,尤其是那些心虛的官員。如果真的被查到身上,自己絞刑,抄家充軍,他們怎么可能不害怕。 現(xiàn)在有了改變這一局面的機會,怎么可能不上心,簡直就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般。至于其他的事情,管不了那么多了。 當然,也有人反對,喊出什么祖制之類的,只不過這些人聲音太弱,直接就被淹沒了。 紫禁城,文華殿。 朱翊鈞看著堆積如山的奏折,嘴角露出一抹冷笑,這就是大明的臣子。對自己有利的事情,什么無恥的事情都干得出來。 以前抱著祖制的神主牌不放,現(xiàn)在對祖制棄之如敝履的也是他們。 “司禮監(jiān)翻看一下,如果是請修大明律的奏折,全都拿出去。”朱翊鈞看了一眼張鯨,直接開口說道:“擺在這里礙眼?!?/br> 事實上倒也不是真的礙眼,朱翊鈞要做的是姿態(tài)。 要讓百官知道,朕不想修大明律,你以為你們的心思朕看不出來?朱翊鈞又對張鯨說道:“下旨斥責內(nèi)閣,祖制豈可擅動?大明律豈可擅改?” “太祖皇帝曾言,著為永例,難道他們不明白這是什么意思嗎?” 這話也就是說說,這么多年,哪一位皇帝沒改過太祖的永例。可是朱翊鈞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一次敲死了,省的以后你們拿祖制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