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437 章
同她們一起?!?/br> 顏氏靜靜道,“三弟,你二哥外任嶺南知府前,那前一任的嶺南知府是被沈嶠彈劾革職的。先任知府是從翰林院直接遷往嶺南做知府的。同你二哥的履歷一樣,只不過當年科舉的名次不及你二哥罷了。他年紀還比你二哥年長些,明明是快四十的人了,可他任嶺南知府那兩年,嶺南文武官員之間的關系并不甚好,男人們之間關系不好,女眷們之間自然就更不好了。好些年都是除了公務上有所jiāo集,這私底下都是互不來往的?!?/br> “沈戍還是大將軍時,嶺南民政軍政皆由他打理,他手底下有幾個得用的人,那時節(jié)知府知州在嶺南不如大將軍有用,地位也及不上軍中的將領們。后來收服了嶺南,朝廷置嶺南知府任,又置嶺南將軍任,這才將政務與軍政分開??稍缧┠?,嶺南知府的地位還是及不上嶺南將軍的。” 可以說,顏氏所講的嶺南官場情形,完全就是朝廷官場的縮影。朝廷從來重武輕文,這到了地方上,尤其是四王八公任軍職的地方上,尤為如此了。 顏氏說,直至林涼到任嶺南知府,嶺南文武官員及其家眷之間的關系都不甚和睦。 “官員家眷如此不睦相處,嶺南又怎么可能真正太平得了呢?你二哥到任后,意識到官場上的這番情形,很是擔心,就算沈嶠比沈戍會打理嶺南事務,嶺南軍中在他治下比之從前好了許多,照這樣下去,也不可能再更好了?!?/br> 林涼與沈嶠為這件事情談過,談過之后,兩個人一致決定,為了能讓嶺南更好的發(fā)展,這文武官員之間不能不和睦,至少,這表面上都是要過得去的,不能像這樣從無往來。 顏氏緩緩道,“外頭男人家的許多事情,內(nèi)宅女人家是管不到的。可是,男人家也有許多的事情,得女人家一道配合才能完成。要改善嶺南文武官員之間的關系,我這個知府夫人就得做出表率來,否則,有誰愿意當先親近那些將官的夫人們呢?” 顏氏想起林涼到任嶺南知府那兩年,她還沒有嫁給林涼,林涼縱有這個心思,可他一個人,就是督促下屬也沒法子摁頭叫人家和睦相處的,何況,嶺南文武不睦由來已久,這其中還有些緣由牽扯到林家,牽扯到他爹,他也沒法子說什么,也只好這么混著了。 后來林涼成親了,顏氏跟著去了嶺南,顏氏知曉林涼的心思后,這才做出表率,也就是這一二年間,嶺南文武官員及其親眷之間的關系才稍稍好一些,這私底下,也算是有了一些往來。 “如今咱們說著玉兒的事情,可我為什么要說起我自個兒的事情呢?我便是想告訴三弟,玉兒她是你的妻子,你待她如珠似寶,將她護在手心里,生怕她受了一點委屈,可是,她也是將軍府的媳fu,是你這個京畿大營大統(tǒng)領的夫人,是皖南侯夫人,她也有需要她親自去面對的事情,那是她自己的,不能逃避的生活?!?/br> “你就算再心疼她,你也不能攔著她。就好像先前,你自己定了計策,她也心疼你以身作餌,可她知曉你非如此不可,她就從不曾攔著你,不是么?” 第165章 林澗聽著顏氏這些話, 沒做聲。 顏氏怕自己方才一番話惹得林澗不痛快,便又道:“方才那話是從玉兒這頭說的, 且還有顧慮是從太后這頭來的?!?/br> 莫說是林澗, 就是顏氏待林黛玉回來后, 聽林黛玉細說入宮后在壽安宮中發(fā)生的那些事情, 顏氏就知道太后要這樣做,肯定是別有目的的。 既然太后別有目的,就必然不會那么輕易讓林黛玉躲掉。 固然林黛玉可以稱病不參與誦經(jīng)這件事,可太后既然瞧準了她,又點名讓她去了,怎肯輕易讓林黛玉破壞她的計劃呢?說不定,沒了這誦經(jīng)的事情,又會鬧出什么別的事情讓林黛玉去做。 誦經(jīng)好歹是與眾人一起,別的事情若是撇開眾人只叫林黛玉一個人去做, 那豈不是更危險了么?再有, 真到了那一步, 也已經(jīng)稱病拒絕過一次了,再扯別的由頭又拒絕掉,誰知道太后會不會惱了, 又弄出別的不能叫人接受的事情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