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閱讀_第 345 章
書迷正在閱讀:在年代文中不思進取、我年紀輕輕想守活寡[穿書]、閃婚(gl)、少將、給你的溫柔繾綣、yin 獸之熾顏(出書版)、顏值高就是了不起、蕩婦日常(高H NP)、快穿之男主快躺下、快穿之男主快躺下2
過那兩年,最后餓死了。 這里的孩子和他們那時候的生活差不多,一邊上學的同時,還得一邊幫家里干活。甚至農(nóng)忙的時候,大人會讓小孩直接曠課,避免耽擱他們田里的事物。 這些小孩一個個看起來黑漆漆,瘦筋筋的,其實都是農(nóng)活的好手。 而李琴和莫建國讓莫長安來這里的目的,就是讓他給那些小孩們講講外面的世界,他們在大學里邊的生活。 對于農(nóng)村的小孩來說,只有通過讀書,才能改變他們的未來;只有在他們的心中埋下火種,他們才會對未來的生活報以期待。 或許這十來個學生中最后堅持下來,參加高考的就只有一個,但李琴和莫建國已經(jīng)做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了。 莫長安他們在這里停留了兩天,莫長安充當老師給那些小孩們上課。半天講課堂知識,半天講大學的故事。 雖然這里很落后,但燕京、水木大學的名頭幾乎響徹全國,所有人都知道,所以他們聽得很認真。 學校沒有食堂,孩子們中午的時候就拿出從家里帶來的東西吃,雖然碗中沒點油星,好歹是能吃上米飯的。而莫長安他們,則是靠著小鎮(zhèn)上的一家米粉度日。 五塊錢一大碗,非常實在。 除了這個鎮(zhèn),李琴和莫建國總共捐了四座學校,教學樓、cāo場加上桌椅板凳,共計四百八十萬元。 “那會兒賺的錢越來越多了,我跟你媽一商量反正我們也用不上,不如捐出去。但是查了好些公益組織,網(wǎng)上都有不好的評論,最后一合計,干脆自己聯(lián)系貧困鄉(xiāng)鎮(zhèn),給他們修學校。 有些鄉(xiāng)鎮(zhèn)領導也會貪污,但是我們爭取他們的同意就行了。施工隊我們自己聯(lián)系,錢我們直接劃撥,定期派人去驗收結(jié)果,就不怕落不到實處。如果他們不同意,那我們就換個同意這么做的鄉(xiāng)鎮(zhèn)。 確保把每一分錢落在實處?!?/br> 作者有話要說: 莫長安:總感覺我爸媽還背著我干了什么…… 第150章 莫長安跟李琴和莫建國在y省的農(nóng)村待了足足10天,跑了李琴和莫建國捐建的四所學校。這才知道, 他們一開始去的那個鎮(zhèn)條件還是算好的, 還見到更多掙扎在溫飽線上的山區(qū)留守兒童。 “他們這還算好了, 能有東西吃。小時候我們窮的,只能吃玉米面。大顆大顆的碎玉米粒跟很少的米混在一起, 每周從家里帶一罐咸菜,用水泡飯吃, 不然都咽不下去?!?/br> “上學也不是單純地上學,每周還得幫學校砍柴、除草, 不干這些就沒飯吃, 也不讓你上課?!?/br> 莫長安給那些小孩們拍了幾張照片, 發(fā)到了自己的微博上, 希望這些山區(qū)留守兒童們能夠得到社會的更多關注。 跟商景行分享他這次旅途的同時, 開始了自己新書的準備。 這本新書雖然題材有點敏感,但是莫長安還是想寫出來。一是想還原當年的真實情況,讓大家居安思危, 二是想借此把他之前選修的宗教學課程時產(chǎn)生的想法融入進去。 莫長安打開電腦, 手在鍵盤上放了許久, 但依舊一個字沒動。最后,他隨手找了個本子,在紙上寫起來: 冰雪初化, 草木初芽,正是一年初春時。整座山林,卻無一聲鳥叫, 無一絲蟲鳴,如死一般寂靜。 枯萎的灌木叢動了動,從里邊鉆出兩個灰頭土腦的人來,仔細一看,是一對母子。母子二人面黃肌瘦,雙眼無神,只是這么麻木地走著,像是在尋什么東西…… 故事從五八年開始說起,一對母子上山尋找食物,喚醒了沉睡多年的神,名喚“啟”。 春秋戰(zhàn)國以來,諸子百家,各家都有自己的供奉,啟誕生于那個時候。但他沉睡了太多年,以至于他已經(jīng)忘記了太多的東西,只記得自己的名字。 神誕生于人的信仰,信仰之力越強,他的能力越強。 啟的信仰之力早就斷絕,靠著他微薄的神力支撐到現(xiàn)在,再感受到有需要幫助的人之后,他再度蘇醒。 “凡人,獻上香火,吾將實現(xiàn)汝之愿望?!?/br> 啟的神像被母親從兒子手中奪過,扔向了遠處。凡是科學不能解釋的東西